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以任众职尽用人之道也知人之事其庶矣乎
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

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
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
 此一节书是皋陶 陈安民
之谟也叙伦叙也敕正也
 五典五常之道惇厚也秩尊卑贵贱之品秩庸常也
 章显也五服五等之服懋勉也皋陶曰人 (第 30a 页)
安民

 事无非天事天生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伦即
 有亲义序别信之典此五典乃天所次叙而不可紊
 惟君立 …… (第 30a 页)
 典礼亦当同其寅畏协其恭敬盖典礼即民所受于
 天之衷而民不能以惇庸自和必君臣一心以和民
 之衷使之保合各正然后典无不惇礼无不庸也
 民
之在教化者如此夫典礼之叙秩皆出于天则民
 之由乎典礼者为有德即天所眷命者也人君代天 …… (第 30b 页)
 刑以惩戒之使民知远于罪盖命讨乃朝廷大政事
 君主令于上臣奉行于下皆当勉之又勉常修明而
 无怠忽然后服必称德刑必当罪也 安民
之在政治
 者如此 (第 31a 页)
安民
必兼教养皋陶不言养者府修事和
 既得其养之后则政教为尤重诚能敬以敷教合乎 …… (第 31a 页)
 以修身迪德者即在是矣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
哉有土
 此一节书是皋陶发明天人一理见人君不可不尽
  安民
之道也明者显扬其善畏者刑威其恶威与畏
 通上是天下是民有土有国之君也皋陶曰惇庸命 …… (第 31b 页)
 是天理之所必然其通达无间如此然则有土之君
 膺惇庸命讨之寄可不敬之又敬哉凡庆赏刑威必
 允协乎民心斯上当乎天心而 安民
之道克尽矣皋 (第 32a 页)
 陶言知人则终以兢业言 安民
则归本于敬要皆原
 于人主之修身迪德其旨一也
皋陶曰朕言惠可底行禹曰俞乃言底可绩皋陶曰予
未有知思曰 …… (第 32b 页)
 此一节书是皋陶陈谟既毕因勉帝舜力行其言也
 惠谓顺理底致也思曰之曰当作日赞助也襄成也
 皋陶曰我所言知人 安民
之事顺于治理皆人君所
 当然者实可以致之施行非徒言也禹与皋陶有同 …… (第 32b 页)
 者变化其所居积之货也烝众也米食曰粒作乂者
 兴起治功也帝舜既嘉纳皋陶之谟因呼禹来前曰
 皋陶所言知人 安民
真是盛美之言汝亦可以昌言 (第 34a 页)
     随䷑ 困䷯ (济/既)䷿
林氏易裨传外篇曰李挺之变卦反对图八篇六十四
卦相生图一篇汉上朱氏以为康节之子伯温传之于
河阳陈四丈陈传之于挺之长杨郭氏序李氏象学先
天卦变曰陈图南以授穆伯长伯长以授李挺之挺之
以授邵尧夫 陈安民
(第 12a 页)
安民
以授兼山卦变一义横渠伊
川罕言而兼山独得之康节本为先天易学而观物外
篇亦曰体者八变用者六变是以八卦之 (第 12a 页)
兴以来念
欲补续其说心所知者艮止也潜稽易学以述旧闻用
传于家忠孝名将枢密逵之子自言得先天卦变于河
陈安民子惠
其书出李挺之由是颇通象数仕为永
兴军路提刑死于狄难雍𨼆居岐州长阳山中帅守屡
荐召之不至封冲晦处士又 (第 29a 页)
 之权虽出于君臣而实本于天理国之政事盖无大
 于此者矣君臣不交致其勉则庆赏刑威之用必有
 失其当而非天意者皋陶 陈安民
之谟于其将终反
 复叹咏以见古者君臣之用心下尽人事上答天意
 凡所以代天行权者何可一息之不勉哉
   (第 24b 页)
   随䷖  困 ䷯ 济未䷾
李挺之变卦反对图八篇六十四卦相生图一篇汉上
朱氏以为康节之子伯温传之于河阳陈四丈陈传之
于挺之长杨郭氏序李氏象学先天卦变曰陈图南以
授穆伯长伯长以授李挺之挺之以授邵尧夫 陈安民

(第 3a 页)
安民
以授兼山卦变一义横渠伊川罕言而兼山独得
之康节本为先天易学而观物外篇亦曰体者八变用
者六变是以八卦之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