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書類
四書類
孟子類
詩類
經解類
将辞讫𤼵日便就庙引辞仍简取自古为将功业显著 康济
生人者十人准十哲例预享
旧唐书元宗本纪天宝元年冬十月辛丑改骊山为会
昌山仍于秦坑儒之所立祠宇以祀遭难 (第 14b 页)
 复推明以尽君子之心君子固守其节以处下者非
 乐于不进独善也以其道方否不可进故安之耳心
 固未尝不在天下也其志常在得君而进以 康济

 下故曰志在君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柔顺处下居否以静者也能以类正吉
 而必亨不事苟合志在得 (第 11a 页)
 道德可见矣四虽阴柔而巽体居正切近于五观见
 而能顺从者也利用宾于王夫圣明在上则怀抱才
 德之人皆愿进于朝廷辅戴之以 康济
天下四既观
 见人君之德国家之治光华盛美所宜宾于王朝效
 其智力上辅于君以施泽天下故云利用宾于王也 (第 27a 页)
 可见矣
蔡仲之命      周书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蔡仲之命
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
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蔡仲
克庸祗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王若
曰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

土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
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率乃祖文王之彝训无
若尔考之违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
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尔其戒
哉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懋乃
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 康济
小民率自中
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则予一
人汝嘉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 …… (第 29a 页)
 结好而和睦王室则为之蕃翰以敌王所忾为职兄
 弟同姓之邦则尤为之和协而无阋于墙之衅林然
 在下之小民则思所以 康济
之使得其所凡此皆思 (第 38a 页)
 复推明以尽君子之心君子固守其节以处下者非
 乐于不进独善也以其道方否不可进故安之耳心
 固未尝不在天下也其志常在得君而进以 康济

 下故曰志在君也(并易/传)
 横渠先生曰柔顺处下居否以静者也能以类正吉
 而必亨不事苟合志在得 (第 9a 页)
 道德可见矣四虽阴柔而巽体居正切近于五观见
 而能顺从者也利用宾于王夫圣明在上则怀抱才
 德之人皆愿进于朝廷辅戴之以 康济
天下四既观
 见人君之德国家之治光华盛美所宜宾于王朝效
 其智力上辅于君以施泽天下故云利用宾于王也 (第 16b 页)
 在言外唯其不敢旷职所以必择易称之职也 吴
 因之曰要看称职与行道所以异处盖职大小随在
 皆可以自尽道必大行须事成 康济
乃谓行道故委 (第 23a 页)
  推明以尽君子之心君子固守其节以处下者非
  乐于不进独善也以其道方否不可进故安之耳
  心固未尝不在天下也其志常在得君而进以
  济
天下故曰志在君也
  本义小人而变为君子则能以爱君为念而不计
  其私矣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第 5a 页)
  道德可见矣四虽阴柔而巽体居正切近于五观
  见而能顺从者也利用宾于王夫圣明在上则怀
  抱才德之人皆愿进于朝廷辅戴之以 康济
天下
  四既观见人君之德国家之治光华盛美所宜宾
  于王朝效其智力上辅于君以施泽天下故云利 (第 10a 页)
君子固守其节以处下者非乐于不进
独善也以其道方否不可进故安之耳心固未尝
不在天下也其志常在得君而进以 康济
天下故
曰志在君也 (第 25b 页)
德可见矣
四虽阴柔而巽体居正切近于五观见而能顺从
者也夫圣明在上则怀抱才德之人皆愿进于朝
廷辅戴之以 康济
天下四既观见人君之德国家
之治光华盛美所宜宾于王朝效其智力上辅于
君以施泽天下故云利用宾于王也古者有 (第 28a 页)
 以取祸出位之罪莫能逭矣若夫立乎人之本朝居
 尊富之地有行道之责此岂一官一职之比哉而乃
 依阿淟涊侧足取容上无以裨益君德下无以 康济
 
斯民道之所在得行而不行亦可耻之甚也夫以越 (第 24a 页)
固守其节以处下者非乐于不进独善也以其道/方否不可进故安之耳心固未常不在天下也其志常)
(在得君而进以 康济
天下故曰志在君也计朱子曰/小人而变为君子则能以爱君为念而不 其私矣)
(郭氏忠孝曰居庙堂则忧其 (第 62a 页)
(廷辅戴之以 康济
天下四既观见人君之德国家之治/光华盛美所宜宾于王朝效其智力上辅于君以施泽)
(天下故言利用宾于王也古 (第 13b 页)
而可亦曰刚柔虽正位虽当而)
(气机之运不可使一息或停譬之人身心火既降肾水/既升可谓一身之既济矣然善于 康济
者岂可使升者)
(不降降者不升必如所谓静极复动动极复极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而循环无端焉而后可耳此夫子终 (第 47a 页)
 (未有始之不谨而能谨其终亦未有不思其终而能/谨其始者也始终一理也于始虑终终以不困不慎)
 (终于始终/以困穷矣)
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 康济
小民
 集传勉汝所立之功亲汝四邻之国蕃屏王家和协
 同 (第 7b 页)
康济
小民五者诸侯职之所当尽也 …… (第 7b 页)
 (所谓画一以告之亦以见侯职之所当尽者不一而/足也○马氏森曰懋绩勤以立功也睦邻和于异姓)
 (也蕃王室忠以事上也和兄弟亲于同姓也 康济
小/民惠以抚下也○焦氏竑曰懋绩中有举贤能明政)
 (刑之事睦邻中有事大恤小之事蕃王室中有卫内/捍外之 (第 8a 页)
事和兄弟中有恩以相爱义以相接之事 康)
 (济
中有教以安民性/养以安民生之事)
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 (第 8a 页)
 (从中错举二者以见其馀耳职重者有安危之寄职/亲者有习染之移其系天下之本一也此数职先言)
 (休兹而继以知恤必知建官之美意然后深以为恤/也三宅左右大臣缀衣虎贲左右小臣职有小大而)
 (经纶 康济
薰陶涵养赖焉知其美而加之忧庶不以/非人处之矣○陈氏雅言曰周公言立政之道以得)
 (人为本是以统率群臣 …… (第 3b 页)
 (阳之理所以纲纪人物而运行造化论是阐明其理/以启沃君心涵养君德者经邦是经理邦国之民物)
 (即论道时事谓其议道以置法而有裁成辅相之规/模明道以出治而有经纶 康济
之谟略得是理以立)
 (命者使各止其所而不乱具是理以戌性者使各就/其绪而不紊也燮理阴阳谓由是以均调气 (第 34a 页)
 傅说在版筑高宗在廊庙姓名不通心志不接非有
 半面之旧一夕之谈也高宗虽恭默求贤非注意于
 傅说傅说虽有心 康济
亦无求于高宗不知何为而
 此两人者精神忽交感于梦寐之间哉又不知高宗
 之梦到傅说之所耶抑亦傅说之神到 (第 1b 页)
 侯为蕃为诸侯而不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则中国
 无所恃赖而其蕃缺矣睦乃四邻则睦之而已至于
 和兄弟则又相与作为兄弟而无或乖戾者也 康济
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罔以侧
言改厥度则予一人汝嘉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 (第 25a 页)
荒弃朕命
 无垢曰 康济
小民无他以我之情自度之足矣我欲
 安佚民岂可使之劳我欲饱煖民岂可使之饥寒如
 是则能 (第 25b 页)
康济
之矣率自中谓取度于我中心也一决
 于我中怀又恐其任聪明以乱先王之典法也故曰
 无作聪明乱旧章先王以公 …… (第 25b 页)
 足以慰天下之所望也天子得不深嘉而褒扬之哉
 张氏曰民劳而未息必推吾仁以康之民难之未释
 必推吾义以济之然而其身正不令而行则 康济

 民之道又在乎率自中也率中者言其所循者中道 (第 26b 页)
其位则君也其才其德柔弱而不能艾安天下 康济
万民承世道之逸豫无所忧危反因说乐以致疾疾则不豫矣深居高拱悠游以自养是用固守之道以治疾疾虽未能即愈亦得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