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也 郑笺勉勉乎不倦文王之勤用明德也其善声
 闻日见称颂无止时也 朱注文王非有勉也纯亦
 不已而人见其亹亹也其德不已则令闻亦不已
 苏氏曰由文 王敷
恩惠之施于民而民载之是以钟 (第 4b 页)
 父师古者人君礼貌大臣如此毕公乃四朝元老受
 顾命以辅康王而康王尊礼之则当其在王之左右
 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知矣惟文王武 王敷
大德
 于天下此言国家所以致化之由必先推文王周公 (第 4a 页)
 (欲并生/哉之意)

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 王敷
大德于天下用克受
殷命
 毕公代周公为太师也文王武王布大德于天下用
 能受殷之命言得之之难也
惟周公 (第 2b 页)
   (盖惟此时然后可以举/此政为治之序固如此)
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
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东郊(康王之十二年也毕/公尝相文王故康王)
(就丰文王庙命之成周下都也保安釐理也保釐即/下文旌别淑慝之谓盖一代之治体一篇之宗要也)纂注
(陈氏大猷曰曰釐虽有辨别分理之意曰保则有恩意行/乎其间非斩然割裂无复润泽也以保为釐盖有欲并生)

(哉之/意)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 王敷
大德于天下用克
受殷命(毕公代周公为太师也文王武王布大德/于天下用能受殷之命言得之之难也)惟周公
(第 37a 页)
   (盖惟此时然后可以举/此政为治之序固如此)

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
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东郊(康王之十二年/也毕公尝相文)
(王故康王就丰文王庙命之成周下都也保安釐理也/保釐即下文旌别淑慝之谓盖一代之治体一篇之宗)
(要/也)纂疏(陈氏大猷曰釐虽有辨别分理之意曰保则有/恩意行乎其间非斩然割裂无复润泽也以保)
(为釐盖有欲/并生哉之意)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 王敷
大德于
天下用克受殷命(毕公代周公为太师也文王武王布/大德于天下用能受殷之命言得之)
(之难/也)(第 34b 页)
 物亦可谓盛德也哉
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

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东郊
 毕公盖尝相文王故康王就丰文王庙命之
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 王敷
大德于天下用克受
殷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迁于洛邑
密迩王室式化厥训既历三纪
 十二年为一 (第 1b 页)
  (举此政为治/之序固如此)
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
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东郊(康王之十二年/也毕公尝相文)
(王故康王就丰文王庙命之成周下都也保安釐理也/保釐即下文旌别淑慝之谓盖一代之治体一篇之宗)
(要/也)音释传(相去声别/笔列反)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 王敷

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毕公代周公为太师也文王武/王布大德于天下用能受殷之)
(命言得之/之难也)(第 24a 页)
   (月不得以下之辞妄言作丰刑/耳亦不知丰刑之言何所道也)
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

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东郊(康王之十二年/也毕公尝相文)
(王故康王就丰文王庙命之成周下都也保安釐理也/保釐即下文旌别淑慝之谓盖一代之治体一篇之宗)
(要/也)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 王敷
大德于天下用克
受殷命(毕公代周公为太师也文玉武王布大德/于天下用能受殷之命言得之之难也)惟周
公左 (第 18b 页)
  康王冕服
成王初立经三监之变王室几危召公毕公故权一时
之宜即正君臣之分使天下知所定而无疑继世以正
大统天下之大义不可以更张废吉凶不可乱孔子曰
羔裘玄冠不以吊则凶服亦不可为吉事也变服变礼
傅引苏氏之说而叶吕陈氏之说皆有可取要之召公
酌礼之变而用之所以惩前之祸也

 毕命
  惟文武敷大德于天下
惟文王式 王敷
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此言得天下
之由惟周公左右先王止式化厥训此言化殷之由既
历三纪止予一人以宁此言殷 (第 6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