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書類
春秋類
孟子類
詩類
易類
 始祖所自出之帝据其所可知者也请以宋朝为比
 而即光宗之世论之所谓始祖者太祖也太祖者宋
 创业之君也太宗仁宗二帝有功德不祧以为两世
 室 神宗
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六室为亲庙前此
 顺翼宣三祖真英二宗皆在三昭三穆之外亲尽而
 祧所谓僖祖者太祖之 (第 36a 页)
祐元年正月诏开封府界诸县作糜粥以
济饥民诸灾伤州军亦如之
嘉祐四年正月遣官分行畿县委令佐为糜粥济饥 神宗
本纪熙宁八年正月洮西安抚司以岁旱请为粥
以食羌户饥者 (第 17a 页)
 云者何也曰春秋传曰坏庙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
 也说者以为将纳新主示有所加耳非尽撤而悉去
 之也曰然则天子之庙其制若何曰唐之文祖虞之
  神宗
殷之七世三宗其详不可考独周制犹有可言 (第 12a 页)
(语录曰改涂易檐言不是尽除只改其灰饰易其屋檐而已)曰然则天子之庙
其制若何曰唐之文祖虞之 神宗
商之七世三宗
其详今不可考独周制犹有可言然而汉儒之记
又已有不同矣谓后稷始封文武受命而王故三
庙不毁 (第 57a 页)
 卜焉者不敢自以为尽天下之理卜已协从则亦已
 矣岂有重卜习吉之理乎再三渎渎则不告天理之
 自然者也
正月朔旦受命于 神宗
率百官若帝之初
 无垢曰文祖者尧之祖 (第 9b 页)
神宗
者舜之宗祭法曰有虞
 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是 (第 9b 页)
神宗
者乃尧庙
 也继世者不忘于始祖受终于文祖者尧继世也禅 (第 9b 页)
 位者受命于所禅之君故受命必于 神宗
舜受尧命
 故也此理自可推矣率百官若帝之初则察玑衡类
 帝禋宗与夫巡守之事一皆循舜故事而不敢忽也
  (第 10a 页)
张氏曰尧禅舜而尧受终于文祖尧言受终则舜之
 受命可知矣舜之禅禹而禹受命于 神宗
禹言受命
 则舜之受终可知矣文祖祖之远者也 (第 10a 页)
神宗
宗之近
 者也于前举远以见其近于后举近以知其远皆作
 书者之法也率百官若帝之初者如舜始事之时也 (第 10a 页)
之所以谓
卜不习吉者盖习重也这个道理已是断然见得如此
必是吉了便自不用卜若卜则是重矣
正月朔旦受命于 神宗
率百官若帝之初神宗为尧不
必引證祭法其理自断然不易三圣以天下相传道德
心法相继祀以为宗以天下之大义君 (第 37a 页)
 (又以谋及己/之心为主)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神宗
尧庙也苏氏曰尧之所从受天下者曰文祖舜
 之所从受天下者曰神宗受天下于人必告于其人
 之所从受者礼曰有 (第 29a 页)
 曰祀周曰年孔子周人故作序以年称史官商人故
 作书以祀称以十二月为正伊尹奉嗣王祇见厥祖
 正始之事自古莫不以为重舜受终于文祖禹受命
 于 神宗
况太甲中材故伊尹尤以为谨而史官纪叙
 辞旨亦特严伊尹逆知太甲资质未必可保故于是
 时作书以戒之太甲终 (第 1b 页)
 者以为将纳新主是有所加耳非尽撤而悉去之也

 曰然则天子之庙其制若何曰唐之文祖虞之 神宗
 
商之七世三宗其详今不可考独周制犹有可言然
 而汉儒之记又已有不同矣谓后稷始封文武受命
 而王故三庙不 (第 43b 页)
    (法慈惠爱民忠/信接礼曰文)
(乙/未)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不禀命天子而书即位者言/犹受国于先君也 榖梁传)
(继正即位正也必胡氏传即位者告庙临群臣也国君/嗣世定于初丧 逾年然后改元书即位者缘始终之)
(义一年不二君缘民臣之心不可旷年无君案书载舜/禹受终传位之事在舜则曰月正元日格于文祖在禹)
(则曰正月朔旦受命于 神宗
率百官若帝之初夫于文/祖神宗则告庙也率百官若帝之初则临群臣也自古) (第 1a 页)
太师崇国文忠公按宋史本传公之赠
官予谥在宝庆初年此必为理宗时所刊虽未避扩廓诸字坊
本疏率无足怪也宋自 神宗
锐意图治擢用王安石创行新法
朝议纷然群起沮抑大臣无格君之道小臣以言事为能抗争
不已相率引退上下暌隔群 (第 1a 页)
 言王姬车从之仪也初章唐棣之华言车从仪物则
 次章言华如桃李亦谓车从仪物可知矣平王犹言
 宁王也李氏曰本朝太宗称 神宗
(第 17b 页)
神宗
(第 17b 页)
神宗

 太宗不复称 (第 17b 页)
神宗
矣其钓维何必以丝为缗而后可
 以喻齐侯之子所以获迎王姬者备诸礼节而后可
 也韩诗襛作茙补音孙须伦切荀 (第 17b 页)
 此后世人主言之轻𤼵至于召兵戎者有之矣
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
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卜不
习吉禹拜稽首固辞帝曰毋惟汝谐正月朔旦受命于 神宗
率百官若帝之初
 官占惟先蔽志此一句是万世卜筮之大法我之志 …… (第 36a 页)
 此一段要知万世卜筮之大法神宗尧也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誓于师
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
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
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三旬
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
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
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夔夔齐慄瞽亦允若至諴

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
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禹虽受命于 神宗
然舜在上禹只是摄孟子曰尧老
 而舜摄也舜既摄尧位则禹亦只是摄舜位所以征
 苗之命仍出于舜而苗既不服诞 (第 37b 页)
 逊而易吾之心其曰朕志先定岂虚言哉
帝曰来禹洚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
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
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
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
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
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
言不再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帝曰禹官占惟先蔽
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
从卜不习吉禹拜稽首固辞帝曰毋惟汝谐正月朔旦
受命于 神宗
率百官若帝之初
 舜虽念皋陶之功而属禹之意愈笃乃曰洚水儆予 (第 10a 页)
 之天子之女下嫁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

 故帝乙归妹所以为万世之法也汉唐公主下嫁舅
 姑率北面于堂下至于本朝 神宗
始复三代之旧屈
 帝女之尊而人伦正矣诗美后妃服浣濯之衣无妒
 忌之行岂恃容色以争妍取媚哉君嫡夫人也娣 (第 25b 页)
 卜筮非泛然无主而委之占卜也岂容有习吉乎
禹拜稽首固(坚/)辞帝曰毋(无/)惟汝谐
 固辞者恐天人之未从也谐则和同天人之际矣
正月朔旦受命于 神宗(祭法夏后祖/颛顼而宗尧)
率百官若(如/)(舜/)
之初(初/位)
 若帝之初谓在璿玑以下至巡守也 (第 12b 页)
 (为言皆不听初吕大防欲引杨畏为谏大夫范纯仁/以畏不端不可用吕大防苏辙皆以为不然及吕大)
 (防以山陵使出国门杨畏即首叛之疏言 神宗
更法/立制欲垂之万世今未一传而罢废殆尽宜讲求以)
 (成继述之道上大善之即召对询以先朝故臣可用/者畏 (第 30a 页)
    鼎又引陈栎之言曰(案栎此条不载所作书/传纂疏中盖其书传折)
    (衷之/文也)朱子订传原本有曰正月次年正月也
     神宗
说者以为舜祖颛顼而宗尧因以神宗
    为尧庙未知是否如帝之初等盖未尝质言
    为尧庙今本云云其 (第 2b 页)
 二月即夏之十二月也(辨见改正朔/不改月数下)考之于书虞夏
 受禅曰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曰正月朔旦受命于
  神宗
至于商周革命皆改正朔以岁首之一月为正
 月者人君重居正也月必书正犹年之必书元也春
 秋于定公元年不书 (第 33a 页)
 君缘民臣之心不可旷年无君按书载舜禹受终传
 位之事在舜则曰月正元日格于文祖在禹则曰正
 月朔旦受命于 神宗
率百官若帝之初夫于文祖神
 宗则告庙也率百官若帝之初则临群臣也自古通
 丧三年其以凶服则不可入宗庙其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