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小學類
書類
 降付三省臣愚欲乞送学士院及两制或经筵看详
 如可施行即乞付太常寺与聂崇义三礼图相参行
 用必有补朝廷制作
宋史徽 宗本
纪大观元年置议礼局于尚书省 二年
诏礼缘人情以义而起因时之宜御今之俗善法古者
不法其法法其所以为法之 …… (第 10b 页)
 进四月十七日上之凡三百卷赐名中兴礼书总三

 百八十门 光宗绍熙二年八月黄灏请掇取冠昏
 丧祭仪摹刻颁郡县奏可
宋史宁 宗本
纪嘉泰元年秋九月甲戌令礼官纂集孝
宗一朝典礼
 玉海嘉泰二年八月礼部尚书费士寅等言礼寺以
 孝宗一朝 (第 18a 页)
典礼续纂中兴礼书八十卷诏令缴进
宋史宁 宗本
纪嘉定五年九月己酉有司上续修中兴
礼书 (第 18a 页)
 而审视皆去地数十丈顷之上又曰见人物否攸即
 奏若有道流童子持幡节盖相继而出云间衣服眉
 目历历可识攸请付史馆宰相蔡京率百僚称贺
宋史徽 宗本
纪政和六年九月辛卯朔诣玉清和阳宫
上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徽号
宝册丙申赦天下十一月丁 (第 33a 页)
    史编入今从之
文献通考徽宗崇宁四年诏营建明堂已度地鸠工俟

过来岁取旨兴后明年以彗出西方遂诏罢之
宋史徽 宗本
纪大观元年九月辛亥大飨明堂赦天下
乐志大观宗祀明堂五首
 奠玉币镇安 交于神明内心为贵外致其文亦效 …… (第 35b 页)
    可据为典则惟亲祠五室究为非礼而登歌
    用方士为不经耳惜其书之不存后嗣不能
    率而由之也
宋史徽 宗本
纪重和元年四月诏每岁以季秋亲祀明
堂如孟月朝献礼 九月辛巳大飨明堂(通考作/辛卯)
    蕙田案依 (第 46a 页)
 (逮十四年高宗崩明年秋季乃用严父之典今郊祀/从绍兴明堂从皇祐惟岁时常祀则以太祖配冬至)

 (圜丘太宗配祈谷大雩高宗配明堂/宗祀盖尤延之为礼官时所请云)
宗本
纪淳熙十六年闰五月癸酉诏季秋有事于明
堂以高宗配
文献通考淳熙十六年光宗既受禅闰五月礼官言冬
祀配以 (第 43a 页)
宋史徽 宗本
纪政和四年夏五月丙戌始祭地于方泽
以太祖配降德音于天下
礼志政和四年五月夏至亲祭地于方泽以皇弟燕王 …… (第 22b 页)
鞭殿上侍立官以次退所司放仗还
内如常仪
宣和二年五月丁巳祭地于方泽 五年五月癸酉祭
地于方泽
宋史徽 宗本
纪政和七年五月己丑如玉清和阳宫上
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徽号宝册辛丑祭地
于方泽降德音于诸路
  (第 28a 页)
以工部牛俎请以户部郎官
文献通考徽宗政和二年诏春分祀高禖青帝以帝伏
羲氏高辛氏配简狄姜嫄从祀
宋史徽 宗本
纪政和三年四月庚戌班五礼新仪
礼志政和新仪春分祀高禖以简狄姜嫄从配皇帝亲 …… (第 40b 页)
赵霈请宸翰制祝辞以代亲祠
十二年十二月博士刘嵘请讲求禖坛方位制度礼官
请建于行宫东南巽地城外
宋史高 宗本
纪绍兴十六年八月辛丑筑高禖坛
文献通考绍兴十六年监察御史王镃言禖祀之坛卑
陋弗称有司致斋于社亭之上行 …… (第 41b 页)
天锡羡之诚从之
宋史高 宗本
纪绍兴十七年二月乙巳亲祀高禖
礼志绍兴十七年车驾亲祀高禖如政和之仪
文献通考绍兴十七年礼部太常寺言案 (第 44a 页)
同日祭享颇为
重复太常寺以谓蜡祭本以神农为主后稷从祭四郊
今设坛自当每方各祭同日不为重复从之
宋史徽 宗本
纪政和三年四月庚戌班五礼新仪
礼志政和新仪腊前一日蜡百神四方蜡坛广四丈高
八尺四出陛两壝每壝二十五步 (第 47a 页)
简穆皇后刘氏石室之次当迁
之主每遇祫享即依典礼其祧迁祭告兴工择日学士
院撰祝文望依故事诏恭依
宋史徽 宗本
纪崇宁三年十月己巳立九庙复翼祖宣 (第 36b 页)
 进贤妃踰年奉上皇命立为皇后乾道三年崩谥安

 恭改谥成恭
宗本
纪开禧三年五月辛卯以太皇太后谢氏有疾
赦是日崩八月己巳上大行太皇太后谥曰成肃皇后
九月乙酉权攒成肃皇 (第 52b 页)
 祭为不称诏皆追侯之
礼志崇宁时封孔鲤为泗水侯孔伋沂水侯诏古者学
必祭先师况都城近郊大辟黉舍聚四方之士多且数
千宜建文宣王庙以便荐献

文献通考崇宁三年太常寺言国朝祀仪诸坛祠祭正
位居中南面配位在正位之东南西面若两位亦为一
列以北为上其从祀之位又在其后今国子监颜子孟
子配享之位即与闵子骞等从祀之位同作一列虽坐
次少出而在文宣王帐座之后于配食之礼未正请改
正颜子而下从享位次为图颁示天下从之
宋史徽 宗本
纪崇宁三年六月癸酉以王安石配享孔
子庙 …… (第 20a 页)
 右列安石又未几蔡卞再欲升安石厌颜子渐次而
 升为代先圣张本
玉海政和六年闰正月二日诏高丽受学者元日随贡
士释菜
宋史徽 宗本
纪宣和四年三月辛酉幸秘书省遂幸太
学赐秘书少监翁彦深王时雍国子祭酒韦寿隆司业 (第 30a 页)
 (其始末其他处则著其建置祠宇岁月及在/此灵应之迹命祠部辑为一书以备稽考)
宋史哲宗本纪绍圣三年六月癸亥真定立赵普庙
文献通考绍圣三年诏德州大中大夫东方朔庙以达

隐为额又封辩智侯
元符三年臣僚言案史记言韩厥之功不在程婴杵臼
之下请于祚德设位从祀从之
宋史徽 宗本
纪崇宁元年六月癸丑诏封伯夷为清惠
侯叔齐为仁惠侯
政和元年正月壬申毁京师神祠一千三十八区
礼志大观中 …… (第 30b 页)
皆为金人所执不屈死赠官立庙额曰旌忠 郴寇犯
永州境都巡检使王政被执骂贼以死赐庙额褒忠
宋史宁 宗本
纪嘉泰四年夏四月甲午朔立韩世忠庙
于镇江府五月癸未追封岳飞为鄂王
王圻续通考宁宗时常熟令孙应时建吴公 (第 39b 页)
同三省枢密院事
并序位在宰相之上
元祐四年十月以户部尚书吕公孺言诏朔恭官兼赴
望参望参官兼赴六参
宗本
纪元祐五年夏四月癸丑诏讲读官御经筵退 …… (第 27b 页)
采纳尤难帝
曰人君以纳諌为上然邪正则不可不辨遂诏上殿班
当直牒及帅臣国信使副许依元丰八年以前仪制
宗本
纪元祐七年五月庚子罢侍从官转对 …… (第 28a 页)
    蕙田案此蔡京钳制朝官沮塞言路所为丰
    亨之说日陈于上謟媚之风日成于下上壅
    蔽而不闻臣专擅而无忌汴宋之所以亡也
宋史徽 宗本
纪宣和四年十二月乙未诏监司未经陛
对毋得之任
礼志臣僚言祖宗旧制有五日一转对者今惟月朔行
之有许朝官 (第 30b 页)
 恭尔服颂声洋洋弥文郁郁礼备乐成永膺多福
高宗本纪三十一年春正月甲戌朔以日食不受朝
孝宗本纪隆兴元年春正月壬辰朔群臣朝于文德殿
宗本
纪绍熙三年春正月乙巳朔帝有疾不视朝
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御大庆殿受群臣朝 (第 44b 页)
馈享妇如仪
政和五年五月嘉德帝姬下嫁曹夤诏用新仪行盥馈
之礼皇后宫闱送至第外命妇免从
宋史徽 宗本
纪政和六年六月癸未皇太子纳妃
文献通考重和元年十一月蔡京请免茂德帝姬下降
见舅姑行盥馈之礼诏不允又诏 …… (第 15b 页)
宋史宁 宗本
纪嘉定六年二月诏宗室毋与胥吏通昏
著为令
司马氏书仪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十四至二十(古/礼)
(男三 (第 16a 页)
    息况大荒之民宜赈济次荒之民宜赈借必
    灾伤已及十分方计贷借则太晚矣王岩叟
    之议最为正大
宋史哲 宗本
纪绍圣元年三月诏振京东河北流民贷
以谷麦种谕使还业是岁京师疫洛水溢太原地震河
北水发京都粟振之
 苏 …… (第 33a 页)
细民
孝宗本纪淳熙十四年正月出四川桩积米贷济金洋
州及关外四州饥民七月命临安府捕蝗募民输米振

宗本
纪绍熙四年二月出米七万石振江陵饥民 …… (第 37a 页)
者未必得欤偏聚于所
近不能均济欤官吏视成而自不省欤其各恪意措画
务使实惠不壅毋以虚文蒙上则朕汝嘉
宗本
纪嘉泰四年十一月己未朔诏两淮荆襄诸州 …… (第 37b 页)
值荒歉奏请不及者听先发廪以闻
王圻续通考开禧二年发米赈济贫民
宗本
纪嘉定元年八月发米振贫民九月出安边所
钱一百万缗命江淮制置大使司籴米振饥民 二年
八月发米十万石振两 …… (第 38a 页)
岁覈州县丰歉分数或灾伤重处即与赈恤不许隐蔽
不实违者罪之
宋史理 宗本
纪淳祐十年十月诏郡邑间有水患其被
灾细民随处发义仓振之
王圻续通考淳祐十二年七月上谕辅臣严州水势可 (第 39a 页)
吴越大旱明年春大
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
食令无失所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宋史徽 宗本
纪崇宁三年二月丁未置漏泽园
 食货志初神宗诏开封府界僧寺旅寄棺柩贫不能 (第 5a 页)
 人而受禄矣又有保佑而命之者谁乎乃自天而加
 美之也
 永嘉薛氏曰舜之受命所谓与天地合其德者原其
  宗本
不过充事亲之孝天因材而笃之耳栽培倾覆
 皆天道之当然者舜何与焉达天之德而不能得天
 者未之有也而况于 (第 49b 页)
 系矣有私系则情有所偏而不能大同矣故吝者只
 不能大同便是吝道也故象传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象占还须分说如诸爻例○同人于 宗本
是柔得位
 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今乃谓同人于宗吝者盖卦 (第 156a 页)
  也入者皆巽而动者皆震也陷者皆坎而丽者皆
  离也止者皆艮而说者皆兑也仲尼特举八卦之
  大者以为 宗本

  案乾纯阳故其德刚其行健
  李季辨曰四德见性六爻见情
  成之者性谓健也四德犹性之有仁义礼智 …… (第 7a 页)
 李子思曰说易者谓无极之前以阴含阳阴为阳
  母每以坤先乾此归藏学也诸儒论卦气所起从
  坤而来大抵 宗本
此说夫无极之前未有兆眹也 (第 9b 页)
 中色也其在离也则中道也离之卦德曰利贞亨而
 彖曰柔丽乎中正故亨则中正之道离之本也而六
 二得之所谓 宗本
者举在此矣故曰元吉以言离之
 居中履正莫吉于六二故也河南曰不云正者离以
 中为重所以成文明由中也正在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