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詩類
春秋類
 (迫此二山故云之西禹贡云既修太原至于岳阳郑/注云岳阳县太岳之南于地理志太原今以为郡名)
 (太岳在河东故县彘东名霍太山河东/太岳皆晋境所及故云太原太岳之野)至曾孙 成侯
 
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疏(正义曰案晋世家云唐叔/生晋侯燮燮生武侯宁族)
 (族生 (第 52b 页)
成侯服人
地理志云河东郡闻喜县故曲/沃也 (第 52b 页)
晋成侯
自晋阳徙此是郑所据之文也)昔尧
 之末洪水九年下民其咨万国不粒于时杀礼以救 …… (第 52b 页)
 (乃粒以禹既治水万国乃粒是未治水之时万国不/粒也礼称凶荒杀礼明尧于九年之内杀礼以救艰)
 (厄故俭啬其流乃被/于今谓作诗时也)当周公召公共和之时 成侯

 孙僖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人闵之唐之变风始
 作疏(正义曰案晋世家云 (第 53a 页)
成侯
生厉侯福福生靖侯/宜臼臼生僖侯司徒是僖侯乃 (第 53a 页)
成侯
曾孙也世)
 (家又云靖侯十七年厉王出奔于彘大臣行政故云/共和十八年靖侯卒则僖侯元年当共和二年也故) …… (第 53a 页)
 (知当共/和之时)其孙穆侯又徙于绛云疏(正义曰案晋世家/云僖侯生献侯籍)

 (籍生穆侯费王是也知徙于绛者以 成侯
徙居曲沃/则曲沃为晋都矣至昭公之时分曲沃以封桓叔则)
 (正都不在曲沃明昭公已前已徙绛矣知穆侯徙者 (第 53b 页)
   集说(郑氏康成曰昔尧之末洪水九年下民其/咨万国不粒于时杀礼以救艰厄其流乃)
   (被于今当周公召公共和之时 成侯
曾孙僖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人闵之唐之变风始作)
   (○苏氏辙曰晋诗而谓之唐以为此尧之旧而/非日 (第 2a 页)
唐叔虞成王母弟封于唐在河汾之东南有晋水叔虞
卒子燮立改号为晋侯卒子武侯宁旅立卒子 成侯服
立卒子厉侯福立卒子靖侯宜臼立卒子僖侯司徒
立当周宣王时唐之变风作卒子献侯籍立卒子穆侯
费王立卒弟殇叔 (第 8b 页)
  曾孙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昔尧之末洪水
  九年下民其咨万国不粒于时杀礼以救艰危其
  流乃被于今当周公召公共和之时 成侯
曾孙僖
  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人闵之唐之变风始作
  其孙穆侯又徙于绛云 朱注诗不曰晋而曰唐
   (第 1b 页)
    (云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曰以此/封若于是封叔虞于唐地名晋阳是也)南有
    晋水至子燮乃改国号曰晋后徙曲沃又徙
    居绛(孔氏曰唐叔生晋侯燮燮生武侯宁族/族生 成侯服人
(第 1b 页)
成侯
徙曲沃穆侯徙绛)
    (昭侯以下又徙翼及/武公并晋又都绛也)其地土瘠民贫勤俭质
    朴忧深思 (第 1b 页)
             宋 严粲 撰
唐    国风
(谱曰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曰太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
(侯南冇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至曾孙 成侯
南徙居曲沃)
(迟平阳焉当周公召公共和之时 (第 1a 页)
成侯
曾孙僖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人闵之唐之变风始作其孙穆侯又)
(徙于绛云○朱氏曰唐叔所都在/今太原府曲 (第 1a 页)
    (改为晋侯晋阳实晋水所出则唐叔虞之始/封在晋阳矣唐以尧得名晋以水得名其地)
    (一也孔疏燮生武侯宁族族生 成侯服人
(第 1b 页)
成/侯
徙曲沃穆侯徙绛昭侯以下又徙冀及武)
    (公并晋又/都绛也)其地土瘠(音/籍)民贫勤俭质朴忧深 (第 1b 页)
   燮乃改国号曰晋后徙曲沃又徙居绛(孔氏曰/唐叔生)

   (晋侯燮燮生武侯宁族族生 成侯服人
(第 1b 页)
成侯
徙/曲沃穆侯徙绛昭侯以下又徙翼及武公并晋)
   (又都/绛也)其地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
  (第 1b 页)
     宋 范处义 撰
国风

 周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
 至子燮改为晋侯曾孙 成侯
又南徙曲沃穆侯以后
 又徙于绛昭侯以下又徙于翼在平阳东及武公复
 都绛尧当九年洪水之灾下民其咨万国不 (第 1a 页)
 阳是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成王封母弟
 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
 为晋侯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大行恒山之西太
 原太岳之野至曾孙 成侯
南徙居曲沃近平阳
 焉昔尧之末洪水九年下民其咨万国不粒于
 时杀礼以救艰厄其流乃被于今当周公召公 (第 1a 页)
 共和之时 成侯
曾孙僖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
 国人闵之唐之变风始作其孙穆侯又徙于绛
 云(孔氏曰昭公之时分曲沃以封桓叔 (第 1b 页)
 (义云昭侯是文侯元孙乃与高祖同名周人以/讳事神二申必有误者俱是经文未知孰误)


郕国周公之弟郕叔武之后也
郕伯
太子朱儒
 郕伯

晋国姬姓武王子唐叔虞之后也成王灭唐而封之今
太原晋阳县是也燮父改之曰晋燮父孙 成侯
徙曲都 (第 33a 页)
 

 蔡姬姓侯爵出自周文王子叔度武王封叔度于蔡
 自叔度至宣侯九世宣侯二十八年鲁隐公元年也
 自宣侯至 成侯
十二世成侯十年鲁哀公十四年也
  (第 44b 页)
成侯
之后又三世为楚所灭共二十三世蔡都汉为
 豫州刺史所领汝南郡唐为河南道蔡州上蔡县宋
 为京西北路蔡州上 (第 44b 页)
  (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野/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
  (至曾孙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当周公召公/共和之时 成侯
曾孙僖侯俭不中礼国人闵之唐)
  (之变风始作其孙/穆侯又徙于绛云)
  (愚按太原今太原县也晋水所 (第 11a 页)
  晋(侯爵姬姓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虞封于唐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尧之苗裔所封)
   (成王时国乱灭之而封虞唐叔子燮徙居晋水/旁在并州晋城县北二里改唐为晋传武侯宁)
   (族 成侯服人
厉侯福靖侯宜臼僖侯司徒献侯/籍穆侯费王殇叔文侯仇昭侯伯封文侯弟成)
   (师为曲沃桓叔其邑大于晋国 …… (第 5a 页)
   (秋后鲁哀十七年庄公出鲁哀十八年出公复/入在位共二十五年卒于越后有悼公黔敬公)
   (弗昭公纠怀公亹慎公颓声公训 成侯
速平侯/嗣君怀君元君君角二十二年秦二世废之为)
   (庶人卫/绝祀)
  陈(侯爵妫姓舜之后虞阏父 (第 7a 页)
 唐者帝尧之旧都成王以封母弟叔虞谓之唐侯南
 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地在禹贡太行恒山之
 西太原太岳之野晋侯燮之曾孙 成侯
始徙居曲沃
 其孙穆侯又徙于绛僖公之世变风既作其诗忧深
 思远犹有尧之遗风故虽晋诗而谓之唐以为此尧 (第 1a 页)
 国于绛(史记周成王与弟叔虞削桐为圭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于是遂封虞于唐)
  (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郑氏诗谱唐/曰太原晋阳是也唐叔子燮改为晋侯燮曾孙 成)
  (侯
南徙曲沃近平阳其孙穆侯又徙于绛云史记/自成侯至穆侯传五世郑氏但曰其孙略言之耳)
  (桓二年左传追序 …… (第 1a 页)
  (故城五代移今治今左邑城在解州闻喜县东王/臣谨按晋世家无成侯徙曲沃事考孔疏云成)

  (灭唐封叔虞今太原晋阳县是也燮父改之曰 晋/成侯
徙曲沃今河东闻喜县穆侯徙都绛也盖亦)
  (用诗谱今从之班固云闻喜本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武字乃成字 (第 3b 页)
        鸨羽

       右昭侯
 修据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卒子燮立改为晋侯卒
 子武侯立卒子 成侯
立卒子厉侯立卒子靖侯立卒
 子僖侯立当宣王时唐之变风始作凡十三君至于
 献公有诗者四次于谱自惠公已下 (第 10a 页)
  思深而有俭德无已太康职思其居之谓

山有枢
 鲁诗司马迁曰当周公召公共和之时 成侯
曾孙僖
 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人闵之唐之变风始作(史/记)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鲁诗传曰天子食日举 (第 3b 页)
  唐

郑氏谱曰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曰太原晋阳是尧始
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
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封域在禹贡冀
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至曾孙 成侯
南徙居
曲沃近平阳焉昔尧之末洪水九年下民其咨万国不
粒于时杀礼以救艰厄其流乃被于今当周公召公共
和之 (第 16a 页)
成侯
曾孙僖侯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人闵之
唐之变风始作其孙穆侯又徙于绛云 地理志河东 (第 16a 页)
 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
 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封域
 在禹贡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大岳之野至曾孙
  成侯
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华谷严氏曰成王封弟 …… (第 1a 页)
 侯晋阳实晋水所出则唐叔虞之始封在晋阳矣唐
 以尧得名晋以水得名其地一也晋之迁徙不一历
 历可考自叔虞始封于晋阳其后三世至 成侯
自晋
 阳徙曲沃八世至穆侯自曲沃徙绛十世至昭侯自
 绛徙翼自昭侯以曲沃封桓叔至其孙武公并晋又
 自曲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