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小學類
四書類
 (之太室公谷谓之世室武炀皆称宫无所谓武世室/也诸儒或引此以证文王武王之庙为世室误矣)
    蕙田案赵氏谓 武公
之庙当不得武世室可
    也谓周并无文武两世室可乎春秋传史记 (第 53a 页)
 (宫立炀宫以罪季氏郑不考其故乃曰世室者不毁/之庙夫昭穆递迁则毁武公之庙礼也世室既远毁)

 (而复立非礼也而比之于武/之世室亦甚乖春秋之旨矣)
 (陈氏礼书明堂位曰鲁公之庙文世室 武公
之庙武/世室然 (第 11b 页)
武公
之于鲁徇宣王立庶之非以阶鲁国攻)
 (杀之祸而丰功懿德不著于世自武至闵其庙已在/可迁之列矣春秋成公六 (第 11b 页)
 者矣
 新安王氏曰此言尤不可信周公为鲁太祖而开国
 实系鲁公其庙不毁固有此理然可援文王为比也
 若夫 武公
乃伯禽玄孙春秋之初毁庙复立季氏为
 之也且季氏立已毁之庙者有二炀公之庙毁而复
 立炀公以弟继兄者也 (第 19a 页)
武公
之庙毁而复 (第 19a 页)
武公
舍 …… (第 19a 页)
 长立少者也二者皆季氏有不臣之心春秋书立武
 宫立炀宫以罪季氏郑不考其故乃曰世室者不毁
 之庙夫昭穆递迁则毁 武公
之庙礼也世室既远毁
 而复立非礼也而比之于武之世室亦甚乖春秋之
 旨矣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 (第 19b 页)
 (明又上下倒错诸家之传又悉无此言必/是衍文此杜以疑事母质不敢辄去之耳)
经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注无传
二月辛巳立武宫注鲁人自鞍之功至今无患故筑武
军又作先君 武公
宫以告成事欲以示后世疏(正义曰/杜以传)
(称季文子以鞍之功立武宫故云鲁人自鞍之功至今/无患追思鞍战 (第 15a 页)
 (其无罪而归故晋人不以名告下云晋侯谓子臧反/吾归而君是晋人告其归也此传说曹伯无罪是为)
 (经不以名/告之传也)○七月公会 尹武公
及诸侯伐郑将行姜
 又命公如初注复欲使公逐季孟公又申守而行诸
 侯之师次于郑西我师次于督扬不敢过郑注 …… (第 22b 页)
 告高氏在阳翟县西南夏五月郑大子髡顽侯獳为

 质于楚注侯獳郑大夫音义(髡苦门反獳乃/侯反质音致)楚公子
 成公子寅戌郑○公会 尹武公
单襄公及诸侯伐郑
 自戏童至于曲洧注今新汲县治曲洧城临洧水音
 义(戏许宜反洧于/轨反治直吏反)疏( (第 30b 页)
 信之曰夫子君子也注夫子韩起君子有信其有以

 知之矣注为十年齐栾施高彊来奔张本自齐聘于
 卫卫侯享之北宫文子赋淇澳注淇澳诗卫风美
 公
也言宣子有 (第 5a 页)
武公
之德音义(淇音其澳/于六反)宣子赋木
 瓜注木瓜亦卫风义取于欲厚报以为好音义(好呼/报反)
 (后文 (第 5a 页)
 (子/) 隐公虞毋(顷公/子)

 晋国世次
 鄂侯郤(孝侯/子) 哀侯光(鄂侯/子) 小子侯(哀侯/子) 晋侯
 缗(哀侯弟 武/公
灭之)
 曲沃庄伯鲜(桓叔/子) 武公称(庄伯子王/命为晋侯) 献公诡诸
 (武公/子) 奚齐(献公 (第 66a 页)
 (为三公矣此书尹氏卒则来讣于鲁也五年传称王/使尹氏助曲沃伐晋僖二十八年王命尹氏策命晋)
 (侯为侯伯文十四年王使尹氏讼周公于晋成十六/年十七年 尹武公
会诸侯伐郑昭二十三年尹氏立)
 (王子朝二十六年以子朝奔楚则尹氏始终秉权又/曰宣王时吉甫已称氏春秋惟 (第 5a 页)
尹武公
两伐郑书子)
 (其馀经传所/纪悉曰尹氏)
 (案欧阳氏修曰公羊榖梁以尹氏为正卿左氏以君/氏为隐母一 (第 5a 页)
 (不能早正国本而王室乱使诸侯有戍周城成周之/勤晋顷宁王室于己乱之后不若齐桓能弭难于未)
 (乱之先也故成十六年公会 尹武公
及诸侯伐郑十/七年公会 (第 47a 页)
尹武公
单襄公及诸侯伐郑襄三年公会)
 (单顷公及诸侯同盟于鸡泽春秋皆不以殊会书之/独此殊会王世子盖以明至尊 (第 47a 页)
 (曹国社稷之镇公子是大泯曹也先君无乃有罪乎/若有罪则君列诸会矣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
 (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
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王臣始/会伐)
 左传(七月公会 尹武公
及诸侯伐郑将行姜又命公/如初公又申守而行诸侯之师次于郑西我师)
 (次于督扬不敢过郑子叔声伯使叔孙豹 …… (第 37b 页)
 (不请命而专行然犹以尊周安夏为心未尝渎王臣/以临师旅比于假天子之命而威诸侯者尚为彼善)
 (于此也厉公嗣霸以私怨伐秦则挟刘康公成肃公/以偕行以携贰而争郑则要 尹武公
单襄公而屡往)
 (于是王臣奔走道涂辙不及息而为霸者之用矣春/秋于伐秦不书刘成者所以削其请王师而著因 …… (第 38b 页)
 (见/矣)
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
 左传(夏五月郑大子髡顽侯獳为质于楚楚公子成/公子寅戌郑公会 尹武公
单襄公及诸侯伐郑)
 (自戏童至/于曲洧)
  (戏童襄九年诸侯盟于戏即比也水经注曰汜水/出浮戏之山 (第 45a 页)
胜负)郤犨将新军且为公族大
夫以主东诸侯(主膂鲁/之属)取货于宣伯而诉公于晋侯晋
侯不见公 七月公会 尹武公
及诸侯伐郑将行姜又
命公如初(复欲使公/逐季孟)公又申守而行宣伯使告郤犨曰
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 (第 16b 页)
随谋伐
郑也(郑犹/未服)宣伯使告郤犨曰鲁侯待于坏隤以待胜者
(观晋楚/之胜负)晋侯不见公 七月公会 尹武公
及诸侯伐郑
诸侯之师次于郑西我师次于督扬不敢过郑子叔声
伯使叔孙豹请逆于晋师为食于郑郊师逆以至声伯 …… (第 13b 页)
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人邾
人伐郑十有二月晋杀其大夫郤锜郤犨郤至
传十七年春王正月郑子驷侵晋虚滑公会 尹武公
(第 14b 页)
取之公告叔侯叔侯曰虞虢焦滑霍
扬韩魏皆姬姓也(皆晋/所灭)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
武献以下兼国多矣 (武公/
献公)谁得治之杞夏馀也而即东 (第 18a 页)
师起郑人使告于楚姚句耳
(郑大/夫)与往楚子救郑六月晋楚遇于鄢陵楚师败绩
秋会于沙随谋伐郑也七月公会 尹武公
及诸侯伐郑 …… (第 4a 页)
驷侵晋虚滑(晋/邑)卫北宫括救
晋侵郑至于高氏 夏五月郑大子髡顽侯獳为质于
楚楚公子成公子寅戌郑公会 尹武公
单襄公及诸侯 (第 4b 页)
   缪侯       宣侯
   桓侯       庄公
   襄公       桓公
   宣公       昭公
    武公       
文公
   懿公       简公 (第 1b 页)
 (左/传)夏四月宋成公卒于是公子成为右师(庄公/子)公孙
 友为左师(目夷/子)乐豫为司马(戴公/元孙)鳞矔为司徒(桓公/孙)
 公子荡为司城(桓公子也以 武公/
名废司空为司城)华御事为司寇(华/元)
 (父也传言六卿皆公族昭/公不亲信之所以致乱)昭公将去群公 (第 13a 页)
 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
 (为曹伯/归傅)
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王臣会/伐始此)
 (左/传)七月公会 尹武公
及诸侯伐 (第 20b 页)
(尹武公
王/卿士子爵)将行姜 (第 20b 页)
 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
  (左/传)夏五月郑大子髡顽侯獳为质于楚(侯獳郑/大夫)楚公
  子成公子寅戌郑 公会 尹武公
单襄公及诸侯伐
  郑自戏童至于曲洧(戏童水经注汜水出浮戏之山/在今河南汜水县曲洧杜注新)
  (汲 (第 1b 页)
  (年献公卒/子襄公立)
 蔡(景公二十年鲁襄公三十/年景公弑子灵公般立)
 曹(成公六年鲁襄公十八/年成公卒子 武公
滕立)
 滕(详见成/公元年)
 陈(成公二十七年鲁襄公四/年成公卒子哀公溺立)
 把(桓公六十五年 (第 1b 页)
 (意有异故/所系不同)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传缁黑色卿士听朝之正
服也改更也有德君子宜世居卿士之位焉笺云缁衣
者居私朝之服也天子之朝服皮弁服也适子之馆兮
还予授子之粲兮傅适之馆舍粲餐也诸侯入为天子
卿士受采禄笺云卿士所之之馆在天子之宫如今之
诸庐也自馆还在采地之都我则设餐以授之爱之欲

饮食之音义(敝本又作弊符世反朝直遥反下同馆古/玩反粲七旦反飧苏尊反庐力于反饮于)
(鸩反食/音嗣)(正义曰毛以为 武公
作卿士服缁衣国人美/之言 (第 3a 页)
武公
于此缁衣之宜服之兮言其德称)
(其服也此衣若敝我愿王家又复改而为之兮愿其常/居其位常服此服也卿士于王 (第 3a 页)
宫有馆舍于畿内有采)
(禄言 武公
去郑国入王朝之适子卿士之馆舍兮自朝/而还我愿王家授子 (第 3a 页)
武公
以采禄兮欲使常朝于王常)
(食采禄也采禄王之所授衣服王之所赐而言子为子/授者其意愿王为然非民所能改授 (第 3a 页)
也郑以为国人)
(爱美 武公
缁衣若弊我愿为君改作兮自馆而还我愿/授君以饮食兮爱之愿得作衣服与之饮食也郑以授)
(之以食为民授之则 …… (第 3a 页)
(与其臣服之以日视朝故礼通谓此服为朝服美 武公/
善为司徒而经云缁衣则缁衣卿士所服也而天子与)
(其臣皮弁以日视朝则卿士旦朝于王服皮弁不服缁/衣故知是 …… (第 3b 页)
退适治事之)
(馆释皮弁而服以听其所朝之政也言缁衣之宜谓德/称其服宜衣此衣敝则更愿王为之令常衣此服以 武)
(公
继世为卿并皆宜之故言有德君子宜世居卿士之/位焉笺正义曰退适治事之处为私也对在天子之庭)
(为公此私朝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