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注龙兴殿名 又姓姓谱汉济阴王谒者兴渠(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𡘋许应切音兴集韵象也)又韵会比兴增韵兴况
(意思也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诂兴者感物而发如仓庚于飞熠耀其羽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之类(又正韵悦也礼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注兴之言喜也 殷仲文 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又正韵许刃切音
衅礼文王世子既兴器用币释文音同衅(又韵补叶火宫切音凶马融 (第 76a 页)
(意思也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诂兴者感物而发如仓庚于飞熠耀其羽昔我往矣杨柳依)
依之类(又正韵悦也礼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注兴之言喜也 殷仲文 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又正韵许刃切音
衅礼文王世子既兴器用币释文音同衅(又韵补叶火宫切音凶马融 (第 76a 页)
至德孝悌也同 孝为之至也王注
要道
礼乐也郑注 孝为道之要王注(并释文二十三) 穷理之
至以一管众为要 殷仲文 注(疏一)
曾子避席曰
炫谓孔子自作孝经本非曾参请业而对也刘炫述
义(序疏)
夫孝德之本也 (第 2b 页)
要道
礼乐也郑注 孝为道之要王注(并释文二十三) 穷理之
至以一管众为要 殷仲文 注(疏一)
曾子避席曰
炫谓孔子自作孝经本非曾参请业而对也刘炫述
义(序疏)
夫孝德之本也 (第 2b 页)
乘刚者乘二之刚也不祥者死期将至也此爻变为
大过有棺椁象所以死期将至人岂有不见其妻之
理乃不祥之兆也 殷仲文 从桓元照镜不见其面数
日祸至此亦不祥之兆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金车指九二坎车象乾金当中金 (第 36b 页)
大过有棺椁象所以死期将至人岂有不见其妻之
理乃不祥之兆也 殷仲文 从桓元照镜不见其面数
日祸至此亦不祥之兆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金车指九二坎车象乾金当中金 (第 36b 页)
而初二三五皆有干正父母之事亦是利贞之义孝经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至德要道出于孝故 殷仲文
注云穷理之至以一管众为要然则至德要道即乾元也乾元用九故天下治也)乾为至行也此虞义也乾纳甲故为始(坤纳 (第 19a 页)
立学官故曰孝经者宜书而不宜经者也
孝经孔子之书汉初今古文并出其祖述而传之者多
至百家自两汉长孙氏江翁后仓翼奉张禹二郑及魏
王肃苏林何晏刘劭吴韦昭谢万徐璧晋袁宏车胤杨
弘 殷仲文 辈俱为传述然且梁帝唐宗皆有义疏论解
极为表章从来经书之盛无过此者然犹有古今异同
之辨纷纷聚讼以致宋人 (第 2a 页)
孝经孔子之书汉初今古文并出其祖述而传之者多
至百家自两汉长孙氏江翁后仓翼奉张禹二郑及魏
王肃苏林何晏刘劭吴韦昭谢万徐璧晋袁宏车胤杨
弘 殷仲文 辈俱为传述然且梁帝唐宗皆有义疏论解
极为表章从来经书之盛无过此者然犹有古今异同
之辨纷纷聚讼以致宋人 (第 2a 页)
卦曰坎为盗故甘其资财斧钺之类正乎凶也上居
高亢之位而巽于床下上之穷也晋之时桓玄篡位
入宫其床忽陷 殷仲文 谀之曰陛下盛德深厚地不
能载后玄果败见杀以巽顺之才行悖逆之事发謟
谀之言宜乎其败也
䷹(兑下/兑 (第 46a 页)
高亢之位而巽于床下上之穷也晋之时桓玄篡位
入宫其床忽陷 殷仲文 谀之曰陛下盛德深厚地不
能载后玄果败见杀以巽顺之才行悖逆之事发謟
谀之言宜乎其败也
䷹(兑下/兑 (第 46a 页)
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
(刑之属三千言此三千条中罪之大者莫有过于不孝/也按旧注说及谢安袁宏王献之 殷仲文 等皆以不孝)
(之罪圣人恶之云在三千条外此失经之意也按上章/云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此承上不 (第 5a 页)
(刑之属三千言此三千条中罪之大者莫有过于不孝/也按旧注说及谢安袁宏王献之 殷仲文 等皆以不孝)
(之罪圣人恶之云在三千条外此失经之意也按上章/云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此承上不 (第 5a 页)
晦删改之至元吴澄又删改之得毋非圣经乎
孝经本孔子之书观孝经钩命决曰孔子云欲观我褒
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此虽纬书然
当时曾檃括其语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何休取其
语以注春秋唐玄宗亦取其语以入孝经序此定无可
疑者故汉魏六朝祖述此经者约有百家其间张禹孔
光郑玄王肃韦昭谢万徐整袁宏荀昶 殷仲文 何承天
辈亦皆有名字人岂无一人觉其伪如宋人者若宋人
学问专以非圣毁经为能事即夫子手著春秋易大传
亦尚 (第 1b 页)
孝经本孔子之书观孝经钩命决曰孔子云欲观我褒
贬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伦之行在孝经此虽纬书然
当时曾檃括其语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何休取其
语以注春秋唐玄宗亦取其语以入孝经序此定无可
疑者故汉魏六朝祖述此经者约有百家其间张禹孔
光郑玄王肃韦昭谢万徐整袁宏荀昶 殷仲文 何承天
辈亦皆有名字人岂无一人觉其伪如宋人者若宋人
学问专以非圣毁经为能事即夫子手著春秋易大传
亦尚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