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未至于圣
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
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 明善 未能不勉而中则
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不思而
得生知也不勉而中安行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 (第 20b 页)
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
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 明善 未能不勉而中则
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不思而
得生知也不勉而中安行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 (第 20b 页)
(示我显德行犹云开陈善道凡日用间何者为天理/而为我所当用力者皆明白示我以为进修之助也)
总论(朱氏善曰敬者戒惧慎独之事所以诚身也明/者学问讲习之事所以 明善 也群臣以敬而进)
(戒欲成王之诚之也成王以明而自勉谓必先有以/明之而后可以诚之也既有以致其明之之功 (第 74b 页)
总论(朱氏善曰敬者戒惧慎独之事所以诚身也明/者学问讲习之事所以 明善 也群臣以敬而进)
(戒欲成王之诚之也成王以明而自勉谓必先有以/明之而后可以诚之也既有以致其明之之功 (第 74b 页)
大禹而闻言则拜满招损谦受益诚圣贤居心之要
道也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此一章书是明纯心之学也孔子曰吾人为学原以
明善 诚身求其在我而已利禄之来奚暇外慕虽学
成名立亦有用世之时然一心以为学又一心以求 (第 45b 页)
道也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此一章书是明纯心之学也孔子曰吾人为学原以
明善 诚身求其在我而已利禄之来奚暇外慕虽学
成名立亦有用世之时然一心以为学又一心以求 (第 45b 页)
仁让之中故曰王道约而易操也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
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
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
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
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此一章书是言诚身贵于 明善 也孟子曰吾人处世
与吾相接者在内则有亲在外则有友在上则有君
在下则有民酬酢其间必有感通之实非可舍 …… (第 30a 页)
感孚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在于诚身必在身无所
虚伪而后可以得亲之欢焉苟反身未尝真实则事
亲安得恬愉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在乎 明善 必于
善无所茫昧而后可以得身之诚焉若择善无察识
之功则反身岂得无妄之至不诚乎身矣可见身一 (第 30b 页)
诚则悦亲信友获上治民皆在于此人可不 明善 以
诚身乎盖诚虽具于人而实原于天所当尽人以合
天矣是故诚者真实无妄性所同具乃天道之本然
所谓天 (第 31a 页)
之道也但在天之理原无不实而在人之心
不能无伪惟思诚者 明善 以复其初使天之予我者
无少亏欠此乃人道之当然所谓人之道也夫思诚
而尽人道之当然则无一念之不诚无一 (第 31a 页)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
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
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
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
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此一章书是言诚身贵于 明善 也孟子曰吾人处世
与吾相接者在内则有亲在外则有友在上则有君
在下则有民酬酢其间必有感通之实非可舍 …… (第 30a 页)
感孚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在于诚身必在身无所
虚伪而后可以得亲之欢焉苟反身未尝真实则事
亲安得恬愉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在乎 明善 必于
善无所茫昧而后可以得身之诚焉若择善无察识
之功则反身岂得无妄之至不诚乎身矣可见身一 (第 30b 页)
诚则悦亲信友获上治民皆在于此人可不 明善 以
诚身乎盖诚虽具于人而实原于天所当尽人以合
天矣是故诚者真实无妄性所同具乃天道之本然
所谓天 (第 31a 页)
之道也但在天之理原无不实而在人之心
不能无伪惟思诚者 明善 以复其初使天之予我者
无少亏欠此乃人道之当然所谓人之道也夫思诚
而尽人道之当然则无一念之不诚无一 (第 31a 页)
不易乎(吕记曰王者代天理物操典礼命/讨之柄故曰配命又曰配上帝)知命之不
易无使天命自我躬而止(本/义)当布 明善 问度殷废兴
由天之故而加毖焉天之事无声臭可求惟仪法文
王则天下信而顺之盖文王与天为一法文王即所 (第 6a 页)
易无使天命自我躬而止(本/义)当布 明善 问度殷废兴
由天之故而加毖焉天之事无声臭可求惟仪法文
王则天下信而顺之盖文王与天为一法文王即所 (第 6a 页)
所谓显德之行也知止而后敬纯于心得止而
后敬达于事故致知力行者主敬之实功也大
学言敬止而继以道学自修中庸言慎独而归
于 明善 诚身皆是道也然则成王之于学所得
有深焉者矣敬之小毖皆戒勉之词而列于颂 (第 38a 页)
后敬达于事故致知力行者主敬之实功也大
学言敬止而继以道学自修中庸言慎独而归
于 明善 诚身皆是道也然则成王之于学所得
有深焉者矣敬之小毖皆戒勉之词而列于颂 (第 38a 页)
车辖
此序但以为大夫刺幽后序遂云褒姒嫉妒无道并进
谗邪败国德泽不加于民皆非诗意集传泛指人主燕
乐新昏意不主刺也窃以高山景行四句书传引之最
多表记述夫子之言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不中
道而废不知老之将至嘉其能好德也首句德音来括
继曰令德来教盖好德之诚情见乎词如此瞻高山而
仰止意必有所指当是王将行昏礼诗人欲得淑女以
配君子非美词也当依序作刺幽意在方娶褒姒时与
首章思德音之来括而有饥渴之殷二章未卜季女之
贤否而姑为燕喜之欢非但疑之且以虑之矣然犹望
之于后也言苟有令德之来教好之将无厌射之时也
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又进而劝之四章反复如话
高山人所共仰景行人所共行岂有美德在望而人不
矜式之理其旨甚 明善 读诗者当审其命意所在合全
篇而求其归重之词
青蝇
诗曰交乱四国言谗人之多也姜炳璋曰汉昌邑王梦
青 (第 3b 页)
此序但以为大夫刺幽后序遂云褒姒嫉妒无道并进
谗邪败国德泽不加于民皆非诗意集传泛指人主燕
乐新昏意不主刺也窃以高山景行四句书传引之最
多表记述夫子之言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不中
道而废不知老之将至嘉其能好德也首句德音来括
继曰令德来教盖好德之诚情见乎词如此瞻高山而
仰止意必有所指当是王将行昏礼诗人欲得淑女以
配君子非美词也当依序作刺幽意在方娶褒姒时与
首章思德音之来括而有饥渴之殷二章未卜季女之
贤否而姑为燕喜之欢非但疑之且以虑之矣然犹望
之于后也言苟有令德之来教好之将无厌射之时也
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又进而劝之四章反复如话
高山人所共仰景行人所共行岂有美德在望而人不
矜式之理其旨甚 明善 读诗者当审其命意所在合全
篇而求其归重之词
青蝇
诗曰交乱四国言谗人之多也姜炳璋曰汉昌邑王梦
青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