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下推本文武受命对越上天之小心以形容之颂文
 武即以颂昊天也
    蕙田案南郊北郊天地分合祭千古聚讼考
    分祭见于周礼之圜丘 方泽
礼记之泰坛泰 (第 10a 页)
    礼而不敢斥言之曰以义起意亦婉而章矣
太祖实录又建神乐观于郊坛之西以处乐舞生观有
太和殿祭则先期演乐于此帝亲为文勒石焉
 春明梦馀录神乐观在天坛内之西设提点知观教
 习乐舞生洪武初御制圜丘 方泽
分祀乐章后定合
 祀更撰合祀乐章礼成歌九章已病音乐之未复古 (第 35a 页)
 (典瑞两圭有邸以祀地郑注谓所祀于北郊神州之/神贾疏案河图括地象昆崙东南万五千里神州是)
 (也川地示皆出郑注地示则主昆崙中礼器为下必/因 泽郑注谓夏至祭地在 方泽
之 孔疏祭昆崙)
 (之/神) …… (第 6b 页)
    祭土不得混于祭地矣胡氏之云岂足以紊
    先王之大典哉
 附辨蔡氏方泽泽宫是一
 (蔡德晋礼图说大社稷坛一名太折一名方丘一名 方泽
其制于雉门之右度方百二十步之地为泽宫)
 (周之以垣垣北正中为门垣内为 (第 21b 页)
方泽
泽北正中为/桥泽内近北空地为习射处郊特牲云王立于泽亲)
 (听誓命射义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司弓矢云泽 …… (第 21b 页)
 较迟上言五变而致土祇此言八变而地示皆出何

 也上列序五地土祗者原隰之祗耳记曰大旅具矣
 不足以享帝则 方泽
之祭较之原隰之祗其感召必
 有难易可知也
    蕙田案此致示之乐
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注 (第 45b 页)
 之
明史礼志是年命垦西苑隙地为田建殿曰无逸亭曰
豳风又曰省耕曰省敛仓曰恒裕礼部上郊庙粢盛支

给之数因言南郊耤田皇上三推公卿各宣其力较西
苑为重西苑虽农官督理皇上时省耕敛较耤田为勤
请以耤田所出藏南郊圆廪神仓以供圜邱祈榖先农
神祗坛长陵等陵历代帝王及百神之祀西苑所出藏
恒裕仓以供 方泽
朝日夕月太庙世庙太社稷帝社稷
禘祫先蚕及先师孔子之祀从之
    蕙田案明史建殿曰无逸无逸讹天遁今考 (第 49b 页)
 经术只在春木主生夏火主长秋金主敛冬水主藏

 上讲究于先王建中立极大经大法皆未之及即如
 周礼以时分者吉礼莫大于冬至圜丘夏至 方泽

 分朝日秋分夕月宗庙之春祠夏礿秋尝冬烝而月
 令未及也宾礼莫大于春朝夏宗秋觐冬遇及时巡
 之至于 (第 63b 页)
 重禘天子内祭之重非诸侯所宜有祀宋之郊禘皆

 天子之事守鲁非天子之事守也天子与天地参天
 有覆物之功地有载物之功故天子祭天于圜丘祭
 地于 方泽
诸侯守天子之土养一国之民故祭社稷
 而已天子亦祭社稷诸侯不得祭天地盖上得以兼
 下下不得以兼上也
  (第 2a 页)
 存异郑氏康成曰升中孝经说曰封乎泰山考绩燔
 燎禅乎梁甫刻石纪号 孔氏颖达曰因天事天因
 地事地是圜丘 方泽
前不言感应者以未太平之时
 未能感应此太平之后致祥瑞可知名山谓封禅也
 太平乃封禅未太平时巡守而已  (第 20a 页)
 祭地用黝牲今用骍犊以天则非仓以地则非黝非

 是也(案圜丘则牲用苍 方泽
则牲用黄从天地之色/也祈谷祈年及出征巡守之告祭皆用骍从周)
 (所尚/也)
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 (第 7a 页)
 动任卜筮也日月谓冬夏至及四时也(孔疏冬至谓/祭圜丘夏至)

 (谓祭 方泽
四时/谓四时迎气也)袭因也大事则卜小事则筮(孔疏大/事谓征)
 (伐出师及巡守也其实是中事对小事为大 (第 69a 页)
 为祀五帝于明堂而以祖宗配之皆非也

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
 此言祭天地之礼也燔燎也泰者尊之之辞泰坛即
 圜丘泰折即 方泽
折如折旋之义喻方也骍赤色积
 柴而加牲玉其上燔于泰坛者祭天之礼也以牲币
 而瘗埋于泰折者祭地之礼也所 (第 2b 页)
 (祭天地不言合者天地各攻其位位成而祭之也疑/此时南北郊之名已立言郊者统天地言之欤周礼)
 (大宗伯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大司乐有圜丘 方泽
之说又祭法言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
 (折祭地也用骍犊此皆天地并言祭天地异所王者/尊天而亲地未有 (第 16a 页)
 鬼神之形状方士家妄作儒者不取也及历考儒者
 论祭天地之礼于天则有昊天上帝有五方帝有感
 生帝夫土不可以二王而天可以有七帝乎于地则
 或立 方泽
或立方丘或立北郊与天敌体是犹家有 (第 15b 页)
 乐一节求之之乐也此一节下神之乐也郑氏之徒
 惑于谶纬之说皆不可考也 薛图周人制礼吉法
 之中大祭有三一曰祭天圜丘二曰祭地 方泽
三曰
 禘祫宗庙三祭既殊则其乐亦异然此三祭皆谓大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