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官二戴记为本编次朝廷公卿大夫士民之礼尽
  取汉晋而下及唐诸儒之说考订辨正以为当代
  之典未及 成书
至近代昆山徐氏乾学著读礼通
  考一百二十卷古礼则仿经傅通解兼采众说详
  加折衷历代则一本正史参以 …… (第 2a 页)
  一历代礼典西京贾董昌言未遑制作东都锐意举

  修多杂谶纬魏晋则仅傅仪注逮梁天监中五礼
  始有 成书
唐开元礼出而五礼之文大备杜氏因
  之参辑旧闻作为通典马氏续加增广纂入通考
  元明各有集礼及典章会 (第 4a 页)
惜 仪礼不
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以义起渐渐相袭行得
好至于情文极细密极周致处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 成书
只看古人君臣之际如君临臣丧坐抚当心要绖
而踊今日之事至于死生之际恝然不相关不啻如路
人恩义安在 仪礼 (第 6b 页)
其目而考工记别为一卷附之经后云)周礼
纂言(吴当著当/澄之孙)周礼补亡(邱葵著葵同安人取五官/中错简 成书
因名补亡)
官考三卷(臧梦解/著鄞人)周礼集说(宋濂/著)
明史艺文志方孝孺周礼考次目录一卷何乔新 …… (第 6b 页)
 (本盖庶几矣至于朱子将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故/使门人辑为仪礼经传通解其志固将有所为也事)
 (有弗逮终身念之而所谓家礼者因司马氏之说而/粗为檃括特未 成书
而世已传之其门人杨氏以其) …… (第 13a 页)
大然其书浩博穷乡晚进有未易遽究)
(者祈门汪先生德辅父间尝因其成法别为义例以吉/凶军宾嘉五礼之目会萃 成书
名曰经礼补逸辞约而)
(事备学者便焉学礼之士诚能因汪氏之所辑以达于/朱子之书则三百三千之目虽不可复睹 (第 22b 页)
 欧阳修同修礼书
宋史礼志景祐四年贾昌朝撰太常新礼及祀仪止于
庆历三年皇祐中文彦博撰大享明堂记二十卷 嘉

祐六年七月乙丑命姚辟苏洵同礼官编纂礼书初判
太常寺欧阳修言太常典礼所在而文字散失请命官
纂集庶备讨论而传后世时朝廷重寘局止命礼院官
是岁秘阁校理张洞奏请择文学该赡者三四人寘局
命判寺一员总领知制诰张瑰又奏欲谨择有学术方
正大臣与礼官精议是非釐正䌷绎然后 成书
时修为
参政又命之提举治平二年九月辛酉书成凡百卷有
序一篇目录一卷以开宝通礼为之主而记其变以类 …… (第 3b 页)
 局
礼志钦宗即位尝诏春秋释奠改从元丰仪罢新仪不
用而未暇也靖康之厄荡析无馀
高宗本纪绍兴元年十一月续编绍兴太常因革礼

九年十二月命续编绍兴因革礼
 玉海绍兴元年太常少卿赵子昼言政和宣和续编
 因革礼渡江皆散失欲自渡江以后修纂 成书
目为
 绍兴续编太常因革礼诏可其后太常以总例及吉
 凶嘉新四礼凡八十六篇二十七卷或云三十卷始
 于建 (第 15a 页)
炎至绍兴二年编类粗成未以进御九年太常
 丞梁仲敏言绍兴三年以后修纂尚缺请委官编类
 诏本寺续修不克 成书 
六年成忠郎李沇以高祖 …… (第 15a 页)
 凡四十门釐为三卷
宋史礼志孝宗继志典章文物有可称述治平日久经
学大明诸儒如王普董弅等多以礼名家当时尝续编
太常因革礼矣淳熙复有编辑之旨其后朱熹讲明详
备尝欲取仪礼周官二戴记为本编次朝廷公卿大夫

士民之礼尽取汉晋而下及唐诸儒之说考订辨正以
为当代之典未及 成书
而没
 朱子家礼序略凡礼有本有文自其施于家者言之
 则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其本也冠昏丧祭仪章度数
 者其 …… (第 16a 页)
 新礼因革礼五礼分门各以类举自时厥后继纂续

 编中兴以来久缺不录望命太常编次大臣兼领其
 事以著一代弥文考百世损益诏趣 成书 
初绍兴
 间太常少卿赵子书为续因革礼三十卷其后礼官
 踵为之书成未得进御淳熙十二年三月权礼部侍
 郎 …… (第 17b 页)
 通礼三十卷取开宝政和凡通行者分别五礼类为
 一编 嘉定十一年三月礼部员外郎李琪奏请令
 太常将庆元元年以后典礼编纂 成书
礼志理宗四十年间屡有意乎礼文之事咸淳以降无
足言者
辽史礼志辽本朝鲜故壤箕子八条之教流风遗俗犹
有存 …… (第 18b 页)
 庶者也故各为一篇之首

元典章至元十六年诏太常寺讲究州郡社稷制度礼
官折衷前代参酌仪礼定祭祀仪式及坛壝祭器图写 成书
名曰至元州县社稷通礼
 李好文传泰定四年除太常博士会盗窃太庙神主
 好文言在礼神主当以木为之金玉祭器 (第 22a 页)
降御座百官乃退自是以为常
 玉海政和七年六月明堂成御制上梁文及明堂颂
 七月二十三日诏以明堂制度编类 成书
与明堂记
 相为表里十一月御明堂朝百辟
    蕙田案礼制局所议度数仪文与古略有出
    入凡卜辛 (第 45b 页)
          右金社稷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七年十二月诏岁祀太社太稷
十一年八月甲辰朔颁诸路立社稷壝仪式
十六年三月甲戌中书省下太常寺讲究州郡社稷制
度礼官折衷前代参酌仪礼定拟祭祀仪式及坛壝祭

器制度图写 成书
名曰至元州县社稷通礼上之
二十年二月戊子定以春秋仲月上戊日祭社稷
二十九年秋七月壬申建社稷和义门内坛 (第 21b 页)
 也至于除丧不改冠者为其先已冠讫特与吉冠不
 同耳今亦略见于杂记(记云既冠于次入/哭踊三者三乃出)非无其礼
 也夫自天子诸侯之冠礼既作必有 成书
以著其详
 中更去籍灭学之变而亡之故本经不能具要其大
 节目之所在未尝不以士礼为准而其中四加三献
  (第 44b 页)
 定据惟日食案晷定时无可迁就故立法疏密此为
 的證臣等纂辑新法渐次就绪而向后交食为期尚
 远此时不与监臣共见至 成书
后将何徵信且是食
 之必当测候更有说焉旧法食在正中则无时差今
 此食既在日中而新法仍有时差者盖以七政 (第 26b 页)
 冢县以表其山而名始著郦道元卒于孝昌二年上
 距正始置县之时凡二十馀岁本朝典故生所亲见
 而注水经不言岂事在 成书
之后不及追改抑亦因
 其晚出而疑之乎然漾水注引汉中记曰嶓冢以东 (第 16b 页)
 是学者更不知有礼经文公晚年为经传通解大纲

 细目具载历门人黄勉斋杨信斋三世始克 成书
魏氏了翁曰平江卫氏正叔自郑注孔义陆释以及百
 家之所尝讲者会粹 (第 73a 页)
成书
凡一百六十卷如范宁何
 晏例各记其姓名以听览者之自择
陈氏振孙曰吕与叔撰表记冠昏乡饮酒乡射燕聘义
  (第 73a 页)
  之无傅与冬官之莫购也然则二书之得表章于
  朱子者注疏羽翼之功又安可没也哉明季张氏
  溥尝兼辑 成书
矣顾录朱注则全而于注疏从节
  未免有阙略之憾兹用编次注疏与朱注同其详 (第 74a 页)
 礼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
 相袭行相好只管切至于情文极细密周致处圣人
 见此意思好故录 成书 
仪礼事事都载在里面其
 间曲折难行处他都有个措置得恰好 凡礼有本
 有文自其施于家者言之则名分之守爱 …… (第 15a 页)
 自此朝披夕阅不敢释卷时在先生左右咨问抄识
 以待笔削不幸先生即世日迈月征今十馀年南康
 学宫旧有家乡邦国王朝礼(文献通考云朱子仪礼经传通解已 成书
其子)
 (在刻之南康)及张侯虙续刋丧礼又取祭礼稿并刋之故
 四方朋友皆有祭礼稿本未有取其书而修定之 …… (第 33a 页)
 虽不敢谓无遗误庶几或有以得先师之心焉
熊氏禾曰文公晚年为经传通解大纲细目具载历门
 人黄勉斋杨信斋三世克 成书
旧有刻本兵烬之后 (第 33b 页)
  道神德行故可与酬酢而应天下之变可与祐神
  而赞天地之化育也上言四营成易以至天下之
  能事毕矣皆谓易之 成书
天下万事无不备故此
  言圣人因其书用其道以显道神德行酬酢祐神
  也由是知易之为书始于数而终于圣人 (第 73b 页)
 引大抵天地之元音发于人声人声之象形寄于点画
 今欲详略得中归于至当增字汇之阙遗删正字通之
 繁冗勒为 成书
垂示永久尔等酌议式例具奏 …… (第 1a 页)
龛心镜诸


书音切类多臆见另列备考中不入正集

 一说文玉篇分部最为精密字汇正字通悉从今体

改并 成书
总在便于检阅今仍依正字通次第分


部閒有偏旁虽似而指事各殊者如焸字向收日 (第 7b 页)
 城说文就也广韵毕也凡功卒业就谓之成(又平也周礼地官调人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杀伤人)
(故共乡里和解之也诗大雅虞芮质厥成又左传隐六年郑人来输平公羊传输平犹堕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又终也凡 
(乐一终为一 成书
益稷箫韶九盛仪礼燕礼笙入三成注三成谓三终也)又善也礼檀弓竹不成用注成犹善也 又周礼 
(天官大宰职有 (第 3b 页)
 行艰谓之歰味苦歰亦谓之歰(又集韵色甲切音箑与翣同棺羽饰也周礼天官缝人衣翣柳之材注翣柳作接柳郑司农)
(云接读为歰柳读为柳皆棺饰檀弓曰周人墙置翣春秋传曰四歰不跸今左传歰作翣)说文从四止徐铉曰四皆止故为 
(歰当作歰经典作歰集韵或作涩涩详水部涩字注)踵 唐韵之陇切说文跟也(又玉篇古文踵字注详足部九)
(画)岁古文岁(唐韵相锐切集韵须锐切𡘋音帨释名岁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岁者逐也易)
(系辞寒暑相推而岁 成书
洪范五纪一曰岁传所以纪四时又王省惟岁传王所省职兼总群吏如岁兼四时)又星名尔雅 
(释天唐虞曰载夏曰岁 (第 29a 页)
 (又于贵切同位周礼春官小宗伯掌神位注故书位作立郑司农云古者立位同字古文春秋公即位作公即立)
(玉篇绮虔切集韵类篇邱闲切𡘋音愆罪也)亦作愆又作愆 二 竌(玉篇昌御切海篇音处正也)
(五音集韵虞远切音阮倚也玉篇书作)三俟(说文床史切与俟同)增竎(玉篇方又)
(切登也)(玉篇鱼远切音阮倚也五音集韵书作)四 䇅(玉篇房越切海篇音伐伫也) 成书
作 
   竐(海篇音䇍)(玉篇匹马切海篇葩上声短貌)(广韵户萌切韵会七曾切正韵胡盲切𡘋音宏) (第 101b 页)
 讽谕也礼儒行其过失可微辩而不可面数也(又与遍通礼乐记其治辩者其礼具注辩遍也史记五帝纪辩于群神书舜)
 典作遍(又与平通字汇补平均也史记五帝纪辩秩东作辩秩西 成书
尧典作平)又五音集韵下辩地名在武乡 又集 
(韵韵会笔列切正韵必列切并音䇷与贬同周礼秋官士师若邦凶荒 (第 32a 页)
千乘注革车兵车也周礼夏官司弓矢王弓)
 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质者注革革甲也(又玉篇改也易革卦天地革而四时 成书
尧典鸟兽希革传革改也疏毛羽希少改)
(易洪范金曰从革传金可以改更管子山权数丁氏归革筑室注革更也)又尔 (第 94a 页)
先儒沿疏有误别为考误一卷律学精深有
钟律正篇存古制复为律吕管见二卷皆附书末将俟
当世君子论定焉屡易稿 成书(总九十/一卷)
名曰礼书纲目
盖八门为总纲而八篇则纲中之纲也篇分章段为目
而事之繁碎者又有细目则目中之目也依朱子例当 (第 8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