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戴氏震曰案天左旋日月五星右旋汉以来步算家/之通说也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宋)
 (儒张子朱子之创论也稽之于古 夏历
已有列宿日/月皆西移之言求之于今又得梅氏反覆申明其义)
 (然执是以告步算家知其必不从试就赤道黄道论 (第 44b 页)
 子何观之有故下备述夫子所言四封之异以慰燕
 人远观之心使以为法也 孔氏颖达曰此一节论
 葬夫子封坟之法舍住也燕国人来住子夏家也子
  夏历
述孔子之言又引今会古言今孔子坟止用一
 日之功俭约如此者是庶几慕行于孔子平生所志
 也孙毓云孔子墓鲁 (第 33a 页)
 (尚德为哉○王氏充耘曰王者德足以盖天下而天/下皆化之所谓黎民于变时雍之气象也则王岂不)
 (赫然章/显矣乎)
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 夏历
年式勿替有殷
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集传其亦期之辞也君臣勤劳期曰我受天命大如
 有 (第 31b 页)
夏历
年用勿替有殷历年欲兼夏殷历年之永也 (第 31b 页)
 宿见于正南否二者相合可见仲夏得正阳之气矣
 于一夏之中又验之于民因其析而又析气之愈温
 可知验之于物毛渐希而革易气之愈热可知如是
 而 夏历
无差羲叔之职尽矣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
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此一节书是命 (第 7a 页)
 之民无一非用德之民于王之德不益以显著乎所
 谓有功者如此岂可敢于殄戮以自损君德㦲
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 夏历
年式勿替有殷
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此一节书是言祈天永命之道在于勤民而其实则
 当君臣分任之也其 (第 66b 页)
 (壮中国之气盖是时陈郑服于楚矣宋伐陈而卫救/之卫又贰于楚矣归父会宋鲁又即于楚矣楚之势)
 (足以移周鼎而中国诸侯无有敢抗者矣宋杀楚使/楚子投袂而起势将吞宋乃自前秋至于今 夏历
时)
 (成岁而宋人坚志城守盟主不救邻国无援极而易/子而食析骸以炊犹不肯为城下之盟则宋楚之平)
 ( (第 32b 页)
三/四)十七日蚀(三无/甲乙)
黄帝历得四百六十六日    一蚀
颛顼历得五百九日      八蚀 夏历
得五百三十六日     十四蚀
(第 7b 页)
夏历
得四百六十六日    一蚀
殷历得五百三日       十三蚀 (第 7b 页)
本毛传云其来如有期节其多如有法度尔谨荷几望
也如几如所愿望也如式如所效法也召诰曰其曰我
受天命丕若有 夏历
年其曰者期之辞也即几也丕若
者效之辞也即法也
倬彼甫田倬之明而甫之大也曰倬大也韩诗云箌彼
甫田尔雅云 (第 9a 页)
 此则四月之后周历无闰可知而安得以内辰为四
 月晦哉若日食必朔而历家疏谬或前或后故杜氏
 曰不书朔官失之言历官之也孔子志行 夏历
以立
 万世之法故或言朔或不言朔以著其失范宁小儒
 恶足以知之
邲 水经注济水合荥渎东南流得宿须口济 …… (第 8a 页)
 气盈朔虚之实而月唯死守经朔一大一小乃以二
 日月见西方四日未见为灾异其疏谬诬天如此此
 夫子所以欲行 夏历

善道 宿州有善道驿盖古名之仅著于今者宋地也
 正吴西北以会中国之便道与龙亢之向濠之钟离
 相栉比 (第 19a 页)
 已成于分命则云此下四节言历既成而分职以颁
 布且考验之恐其推步之或差夫分职颁布云者岂
 以羲仲颁春历羲叔颁 夏历
和仲和叔颁秋冬历乎 (第 68b 页)
上下勤恤,
其曰,我受天命,
丕若有 夏历
年,
式勿替有殷历年。
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第 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