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道生焉最明著者春秋之时也春秋之时诸侯称国未
 尝称氏惟楚国之君世称熊氏荆蛮之道也支庶称氏
 未尝称国或适他国则称国如宋公子朝在卫则称宋
 朝 卫公孙
鞅秦则称卫鞅是也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
 庶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自
 此始故楚之子孙可 (第 67a 页)
者职之疾也下问谓凡)
(在己/下者)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
以为文矣(疏此章论 卫大夫公孙
枝/之行谥法锡民爵位曰文)
孟子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注名之/谓谥之)
(也谥以幽厉以章 (第 13b 页)
 (矣故逾年改元即位以正其始而鲁无臣子于此见/焉凡篡弑之贼春秋皆成之为君欧阳永叔曰鲁桓)
 (公弑隐公而自立者宣公弑子赤而自立者郑厉公/逐世子忽而自立者 卫公孙
剽逐其君衎而自立者)
 (春秋皆不绝其为君夫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则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诚得春秋 …… (第 3a 页)
 (夫咺赗仲子纠聘桓公其事皆三纲之所系也然咺/独书官纠兼称爵何也如咺者岂初得政犹未受封)
 (而纠则或以诸侯入相或既相而已封者乎汉初命/相必择列侯为之后用 公孙
因相而得封盖欲放古)
 (重其任也任之重则责益深矣嫡妾之分君臣之义/天下之大伦无所轻重纠以既封故兼称 (第 38b 页)
 哉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
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
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
其然岂其然乎
 此一章书见随时处中之不易也公叔文子 卫大夫
 公孙
枝公明贾亦卫人孔子问公明贾曰天下过情
 之名固不可以居躬而矫情之事亦非所以垂训涵 (第 44a 页)
 尝不知知则必改以省察刻励为先以因循隐蔽为
 戒如成汤之改过不吝子路之闻过则喜圣贤进德
 脩业未有不由此也 卫公孙
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
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 (第 19a 页)
(韵补于列切后汉书灵帝
纪赞徵亡备兆小雅尽缺麋鹿霜露遂栖宫卫左思吴都赋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
卫公孙
国之而
破诸葛家之而灭曹嘉诗入仕于皇闱出则登九列畴昔谬同位情至过鲁卫)
(韵补五结切丘迟思贤赋
有乐
(第 11a 页)
    左思蜀都赋白鼋命鳖玄獭上祭(又亦有甲第当衢向术坛宇显敞高门纳驷)又纡长袖而 

屡舞翩韆韆以裔裔合樽徙席引满相罚(吴都赋藿蒳豆蔻姜蓼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 


雕题之士镂身之卒比饬虬龙蛟螭与对(又歊雾漨浡云蒸昏昧霄露霮䨴旭日晻㫲)蜀都赋 


若乃大火流凉风厉白露浮玄霜结(吴都赋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 卫公孙
国之而破)


诸葛家之而灭 又橚矗森翠蓊茸萧瑟(又楼船飘举而过肆致远流离与珂珬)又水浮陆行  (第 20b 页)
(左传 卫公孙
免馀曰唯卿备百邑下有上禄乱也邑/谓十室之邑百邑则田一成卿之禄也赵武以绛老)
(为绛县师与之田使为君复 (第 5b 页)
将中军讲求典礼及秦以力征并吞诸侯而其风息矣
古者庶子掌公族非徒国也家亦有焉 卫公孙
鞅事魏
相公叔痤为痤之中庶子(中一/作御)是家臣也虽家国不同
同掌公族晋有公族大夫即夏官之诸子欤甲卫 (第 40a 页)
 同德异者姓异其后或以官(太史太师司/马司空是也)或以国(宋公/子朝)

 (在卫称宋朝 卫公孙/
鞅在秦称卫鞅是也)或以地(左传东门襄仲为东门/氏桐门右师为桐门氏)
 (是/也)或以邑(甘原以周邑得 (第 11a 页)
  (即今睢州治也详卫地襄牛水经注涣水径雍邱/故城南又东径承匡城又东径襄邑故城南故宋)
  (承匡襄牛之地宋襄公之所筑故曰襄陵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宋景公 卫公孙
仓会齐师围) (第 11b 页)
 后汉谷永荐薛宣疏以宣为御史中丞举错皆当如
 有所誉其有所试亦皆引此作用人解
(子问公叔文子)集注公叔文子 卫大夫公孙
枝也此袭集解引
 孔安国注而致误者考春秋卫大夫并无此名惟左 (第 18b 页)
   数而听其狱讼若邦有大役聚众庶则各掌其
   县之禁令郊外曰野县士听郊野之狱讼故传
   谓之野司寇
  卫
 昭二十五年 卫公孙
孟絷夺齐豹司寇
 哀二十五年卫侯之入也夺司寇亥政
司空
   周礼大宰以官府之六属举邦治六曰冬官即 (第 10b 页)
曰不然纪年云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不知
是年秦孝公甫立 卫公孙
鞅未相魏公子卬未虏地不
割秦不偪魏何遽徙都以避之邪即一徙都事如此尚
谓其生卒年月尽足信邪此余之所以信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