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通典自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
礼记礼器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
因
论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
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
可知也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
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 车同轨 书 (第 1b 页)
礼记礼器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
因
论语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
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
可知也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
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 车同轨 书 (第 1b 页)
天眷顾皇
帝以匹庶受命中兴年二十八载兴兵起是以中次诛
讨十有馀年罪人则斯得黎庶得居尔田安尔宅书同
文 车同轨 人同伦舟舆所通人迹所至靡不贡职建明
堂立辟雍起灵台设庠序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
帛二生一死贽吏治修职 (第 34a 页)
帝以匹庶受命中兴年二十八载兴兵起是以中次诛
讨十有馀年罪人则斯得黎庶得居尔田安尔宅书同
文 车同轨 人同伦舟舆所通人迹所至靡不贡职建明
堂立辟雍起灵台设庠序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
帛二生一死贽吏治修职 (第 34a 页)
朱子曰此以下子思之言礼亲疏贵贱相接之体也
度品制文书名
今天下 车同轨 书同文行同伦(释文行/下盂反)
郑氏康成曰今孔子谓其时
孔氏颖达曰今天下车同轨者今谓孔子时车同轨 (第 47a 页)
度品制文书名
今天下 车同轨 书同文行同伦(释文行/下盂反)
郑氏康成曰今孔子谓其时
孔氏颖达曰今天下车同轨者今谓孔子时车同轨 (第 47a 页)
(难叶矣○罗氏中行曰周礼辀人疏辙广谓之轨毂/末亦为轨韵会曰车轴谓轊头也轊即车头之端贯)
(毂者车轮广狭高下皆定于轨轨同则辙迹亦同后/人因谓车辙亦曰轨曲礼尘不出轨以高下言中庸)
(车同轨 以广狭言盖车轮崇六尺六寸/轨居轮中若濡轨则水涉三尺三寸)飞曰雌雄走
曰牝牡○夫济盈必濡其辙雉鸣当 (第 43a 页)
(毂者车轮广狭高下皆定于轨轨同则辙迹亦同后/人因谓车辙亦曰轨曲礼尘不出轨以高下言中庸)
(车同轨 以广狭言盖车轮崇六尺六寸/轨居轮中若濡轨则水涉三尺三寸)飞曰雌雄走
曰牝牡○夫济盈必濡其辙雉鸣当 (第 43a 页)
过看得这大意思方有益
今天下节 王文成曰玩今天下三字有提醒当世之
意只可作盛世之思不可看作衰世之感 张彦陵
曰 车同轨 制度中之一端也轨不在车而在地盖车
以迹为验也同文亦兼形声伦非人伦之伦亲疏贵
贱之相接礼度秩然是次 (第 86a 页)
今天下节 王文成曰玩今天下三字有提醒当世之
意只可作盛世之思不可看作衰世之感 张彦陵
曰 车同轨 制度中之一端也轨不在车而在地盖车
以迹为验也同文亦兼形声伦非人伦之伦亲疏贵
贱之相接礼度秩然是次 (第 86a 页)
形像及声音惟天子可以釐正而考之非圣人而为
天子者不可考也则夫自用自专与生今反古者其
不为祸之阶也得乎
今天下 车同轨 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
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
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 (第 36b 页)
天子者不可考也则夫自用自专与生今反古者其
不为祸之阶也得乎
今天下 车同轨 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
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子
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 (第 36b 页)
(尽矣自九州攸同以下又所以同之也盖有以辨之/则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五味异和器械异)
(制衣服异宜各得其所而不相杂乱故有以同之则 车同轨 书同文行同伦各要其所归而不见其为异)
(此先王疆理天下之大要也○吕氏祖谦曰凡治水/不出两端川流畎浍 (第 36b 页)
(制衣服异宜各得其所而不相杂乱故有以同之则 车同轨 书同文行同伦各要其所归而不见其为异)
(此先王疆理天下之大要也○吕氏祖谦曰凡治水/不出两端川流畎浍 (第 36b 页)
雄雉四章章四句
匏有苦叶(传匏谓之瓠埤雅长而瘦上曰瓠短颈大腹/曰匏陆玑疏匏叶少时可为羹八月中坚强)
(不可食故/曰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音同器○尔雅由/膝以下为揭由带)
(以上为厉注云揭上衣也厉谓濡禈○王志长曰按苦/叶不可食深涉不可渡喻礼法不可越以二事为一兴)
(此毛义也瓠尚有苦叶则瓠未坚不可用而济处又深/岂可不问深浅而求渡此止以涉喻宣公朱子严氏皆)
(用此/说)○有㳽(音/米)济盈有鷕(以小反/音杳)雉鸣济盈不濡轨(读/居)
(有反古音考音九○诗诂曰济盈不濡轨毛注由辀以/上为轨孔疏引说文云车辙也按轮有高下有广狭皆)
(定于轨轮中之轨既同则辙迹亦同后人因谓车辙亦/曰轨曲礼尘不出轨此以高下言也中庸 车同轨 此以)
(广狭言也兵车乘车之轮其崇六尺有六寸轨居轮之/中实得其半若濡轨则水深三尺三寸此所谓毂末之) (第 19b 页)
匏有苦叶(传匏谓之瓠埤雅长而瘦上曰瓠短颈大腹/曰匏陆玑疏匏叶少时可为羹八月中坚强)
(不可食故/曰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音同器○尔雅由/膝以下为揭由带)
(以上为厉注云揭上衣也厉谓濡禈○王志长曰按苦/叶不可食深涉不可渡喻礼法不可越以二事为一兴)
(此毛义也瓠尚有苦叶则瓠未坚不可用而济处又深/岂可不问深浅而求渡此止以涉喻宣公朱子严氏皆)
(用此/说)○有㳽(音/米)济盈有鷕(以小反/音杳)雉鸣济盈不濡轨(读/居)
(有反古音考音九○诗诂曰济盈不濡轨毛注由辀以/上为轨孔疏引说文云车辙也按轮有高下有广狭皆)
(定于轨轮中之轨既同则辙迹亦同后人因谓车辙亦/曰轨曲礼尘不出轨此以高下言也中庸 车同轨 此以)
(广狭言也兵车乘车之轮其崇六尺有六寸轨居轮之/中实得其半若濡轨则水深三尺三寸此所谓毂末之) (第 19b 页)
头也轊即车轴之端贯毂者车轮有高下有广狭皆
定于轨轮中之轨既同则辙迹亦同后人因谓车辙
亦曰轨曲礼尘不出轨以高下言也中庸 车同轨 以
广狭言也盖兵车乘车之轮其崇六尺六寸轨居轮
之中若濡轨则水深三尺三寸以是言之则此章轨
字正不 (第 7a 页)
定于轨轮中之轨既同则辙迹亦同后人因谓车辙
亦曰轨曲礼尘不出轨以高下言也中庸 车同轨 以
广狭言也盖兵车乘车之轮其崇六尺六寸轨居轮
之中若濡轨则水深三尺三寸以是言之则此章轨
字正不 (第 7a 页)
水来而泽潴之水盛则泽泄之是有所限防也故为
节数多寡贵贱度长短高下德行人伦交接制有准
则议有隆杀如中庸所谓议礼制度 车同轨 行同伦
者也斯所谓节也数度者德行之文德行者数度之
本亦其节也 (第 103a 页)
节数多寡贵贱度长短高下德行人伦交接制有准
则议有隆杀如中庸所谓议礼制度 车同轨 行同伦
者也斯所谓节也数度者德行之文德行者数度之
本亦其节也 (第 10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