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春秋類
四書類
經解類
書類
孟子類
 司马非乡师致六乡之民于司徒此当有邦国都鄙
 甸稍之民稍人受法于县师作其同徒輂辇帅而至
 者(○买氏曰司马而用王之大常者以上 文大师王/
亲御六军故司马用王之大常致众若王不亲则)
 (司马自用大旗致之○王氏曰乡师致民以司徒之/大旗则司马致 (第 40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毛诗注疏卷二十三
  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
 大雅 (文王之什/)
 序 文王文
王受命作周也笺受命受天命而王天下
 制立周邦音义(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是 (第 1a 页)
文王
武/王成王周公之正大雅据盛隆之时)
 (而推序天命上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 (第 1a 页)
文王
至灵台八篇是 (第 1a 页)
文王
之大雅下武 (第 1a 页)
文王
有)
 (声二篇是武王之/大雅而王于况反)(正义曰 (第 1a 页)
文王
诗者 (第 1a 页)
文王
能/受天之命而造立周邦故作此) (第 1a 页)
  (文王
之诗以歌述其事也上 (第 1b 页)
文王
篇名之目下 (第 1b 页)
文王/
指而说其事经五章以上皆是受命作周之事也六)
 (章以下为因戒成王言以殷亡为鉴用 (第 1b 页)
文王
为法言 (第 1b 页)
文王
之能代殷其法可则于后亦是受命之事故序)
 (言受命作周以总之笺正义曰言受命作周是创初/改制非天命则不 (第 1b 页)
能然故云受命受天命也周虽旧)
 (邦其命维新是立周邦也无逸曰 文王
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注云中身谓中年受命谓受殷王嗣)
 (立之命彼谓 (第 1b 页)
文王
为诸侯受天子命也此述 (第 1b 页)
文王
为/天子故为受天命也案春秋说题辞云河以通乾出)
 (天苞雒以流坤吐地符又易坤灵图云法地之瑞黄/龙中流 (第 1b 页)
见于雒注云法地之瑞者洛书也然则河图)
 (由天洛书自地谶纬注说皆言 文王
受洛书而言天/命者以河洛所出当天地之位故托之天地以示法)
 (耳其寔皆是天命故六艺论云河图洛书皆天神 (第 1b 页)
言/语所以教告王者也是图书皆天所命故 文王
虽受) …… (第 1b 页)
 (洛书亦天命也帝王革易天使之然故后世创基之/王虽无河洛符瑞皆亦谓之受命以其但有天下是)
 (命与之故此亦云受天命而王天下也 文王
虽未得/九州以其称王故以天下言之 (第 2a 页)
文王
受命毛无明说)
 (䲭鸮之传谓管蔡为二子则毛意周公无除丧摄政/避居东都罪其属党之事其受命之年必不得与 (第 2a 页)
郑)
 (同也尚书武成篇曰我文考 文王
克成厥勋诞膺天/命惟九年大统未集孔安国云言诸侯归之九年而)
 (卒故大业未就刘歆作三统历考上世帝王以 (第 2a 页)
文/王
受命九年而崩班固作漠书律历志载其说于是)
 (贾逵马融王肃韦昭皇甫谧皆悉同之则毛意或当/然矣 (第 2a 页)
文王
九十七而终终时受命九年受命之元年)
 (年八十九年其即诸侯之位已四十二年矣故帝王/世纪云文王即位四十 (第 2a 页)
 (及僖十九年齐二十九年翟泉也杜氏以幽与齐皆/微者独翟泉为讳公谷梁以此会为去公以著疑于)
 (齐为内之卑者翟泉又有公字公羊于三会皆有公/字三家之异如此啖 赵胡
氏陈氏皆从左氏经文赵)
 (子以此会为讳与雠盟于齐翟泉皆讳公与大夫盟/则三会皆公与也胡氏以此会讳公失 …… (第 9b 页)
 (于人者而已即己之身而得待人之道待/人之道不必远求观其施于己者而已)此春秋待
 齐之意也(襄陵许氏曰宋大郑小齐桓盖德宋而威/郑 文王
之兴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而)
 (桓反之是以为伯道也至于宋襄执鄫之虐则桓不/为矣张氏曰詹不氏与柔弱同 …… (第 11a 页)
 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不娶则非礼矣然天
 子诸侯十五而冠者以娶必先冠(礼记昏义疏三十/而娶庶人礼也 文)

 (王
十五而生武王知人君之昏/娶不可以年三十重昏嗣也)而国不可久无储贰
 欲人君早有继体故因以为节也鳏者老 (第 41a 页)
  滕国褊小虽行仁政未必能兴王业然为王者师则
虽不有天下而其泽亦足以及天下矣圣贤至公无
我之心于此可见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 新文王
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
新子之国 (第 14b 页)
 代为法哉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
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
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 新文王
之谓也子力
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此三节书言教化继养而兴即可以成王业也孟子 (第 13b 页)
  滕国褊(俾浅反)小虽行仁政未必能兴王业然为王者
师则虽不有天下而其泽亦足以及天下矣圣贤至
公无我之心于此可见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 新文王
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
新子之国

  诗大雅文王之篇言周虽后稷以来旧为诸侯其受
天命而有天下则自文王始 (第 13b 页)
(音了又鱼/吊反理也)说剑第三十(以事/名篇) 赵文王(司马云惠文王也名何武灵王子后庄子三百/五十年洞纪云周赧王十七年赵惠文王之元)
(年一云案长历推惠文王/与庄子相值恐彪之言误)
喜剑(许纪反/下同)夹门(郭李音协/又古洽反)
好之(呼报反/下同)无厌(于盐反又/于艳反)(苦回 (第 29b 页)
 若不复有将来之日可以容我迁善补过此所以忧
 思之湥也盖古之圣人未有不及时脩德者大禹之
 惜寸阴汤之日日 新文王
之日昃不遑暇食皆有若 (第 44b 页)
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注
有行三王之道而兴起者当取法于有道之国也诗云
周虽旧邦其命维 新文王
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
之国注诗大 (第 12b 页)
文王
之篇言周虽后稷以来旧为诸侯 …… (第 12b 页)
其受王命惟 文王
新复脩治礼义以致之耳以是劝勉
文公欲使庶几新其国也使毕战问井地注毕战滕臣
也问古井田之法时诸侯各去典 …… (第 13a 页)
之必来取法于此是为王者之
师也孟子所以区区为滕文公言及此又欲文公由此化民成俗故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文王
之谓也
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者诗云盖诗大雅 (第 18a 页)
文王
之篇文也其诗周虽自后稷以来但为之旧邦其受王命复
脩治而维新之是 (第 18a 页)
文王
之谓也孟子言文公但能力行如此而脩治亦以新子之国矣以其欲以此勉文公使
庶几新其国也使毕战问井地毕战滕文 …… (第 18a 页)
惠注洪范彝伦攸叙○正义曰孔安国云彝伦常道也言常道所以大叙也洪大也范道也此箕子陈之于
武王者也注诗大雅 文王
之篇○正义曰此诗盖言 (第 20a 页)
文王
受命作周笺云大王聿来胥宇而国于周王迹起矣
而未有天命至 (第 20a 页)
文王
而受命言新者美之也注周礼小司徒曰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正义曰郑注云小
司徒为经之立其五沟五涂之界其制 (第 20a 页)
  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校
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

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
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
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
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
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
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
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
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

文王
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滕文公问为国孟子首告之以民事不可缓也斯一
言真有国之宝几于一言而可 (第 8b 页)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传二章) 穆穆文
王于缉熙敬止(大学传三章)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
律天时下袭水土(中庸三十章)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

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
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万章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
𤼵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右圣人希天之学仁智兼备者也

  愚案成汤之日新又 新文王
之缉熙敬止孔子不
知老之将至皆所谓无閒断者但以气象观之成 (第 17b 页)
汤若出于有意 文王
孔子实本于自然性之反之
有不同也又祖述宪章是上溯孔子之所传金声
玉振是极言孔子之所蕴志学至不踰矩是孔 (第 18a 页)
功而言
之也传之所以释齐治平者教之浅者也就其始
事而言之也举其全功而言之故必如汤之日新
又新武王之作 新文王
之新命以至亲贤乐利各
得其所而后为新民之极就其始事而言之则不
过尽吾孝弟慈之道以教于家而成于国使之兴 (第 5a 页)
臣用万乘之国
则举错定于一朝之间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 新文王
亦可谓大儒已矣
楚成王读书于殿上而轮扁在下作而问曰不审主君
所读何书也成王曰先圣之书轮扁曰此真先圣王 …… (第 5a 页)
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有间曰邈然
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默然思戚然而怅以
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 文王
乎师襄子避席再拜曰 …… (第 5b 页)
善师以为 文王
之操也故孔子持 (第 6a 页)
文王
之声知 (第 6a 页)
文王

为人师襄子曰敢问何以知其 (第 6a 页)
文王
之操也孔子曰然夫
仁者好伟和者好粉智者好弹有慇勤之意者好丽丘
是以知 (第 6a 页)
文王
之操也
传曰闻其末而达其本者圣也纣之为主劳民力冤酷
之令加于百姓憯悽之恶施于大臣群下不信百姓疾
怨故 (第 6a 页)
天下叛而愿为 文王
臣纣自取之也夫贵为天子
富有天下及周师至而令不行乎 …… (第 6a 页)
子夏曰臣闻黄帝学乎大坟颛顼学乎禄图帝喾
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务成子附舜学乎尹寿禹学乎西
王国汤学乎贷子相 文王
学乎锡畴子斯武王学乎太
公周公学乎虢叔仲尼学乎老聃此 (第 14a 页)
利物忠君弟长乃是仁义之华采履祥按此实当作文实之实事亲从兄者
仁义之实而推之仁民利物忠君弟长则皆仁义之 文王文
宪曰此实是根本精实非可以对虚对伪而言)
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集注见之明守之固二句精密按智本训知而 (第 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