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所尊者敬无馀席为人子者坐不中席食坐则前席
虚坐则后席有忧者侧席有丧者专席此礼之大略
然也司几筵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祀先 王
无异 席则祀先公亦用之矣贾公彦释礼器谓天子
大祫席五重禘祭四重时祭三重上公大祫四重诸
侯大祫三重禘与时 (第 16b 页)
虚坐则后席有忧者侧席有丧者专席此礼之大略
然也司几筵大朝觐大飨射凡封国命诸侯祀先 王
无异 席则祀先公亦用之矣贾公彦释礼器谓天子
大祫席五重禘祭四重时祭三重上公大祫四重诸
侯大祫三重禘与时 (第 16b 页)
魏唐以土地比也秦陈以祖裔比也桧曹以美恶比
也豳能终之以正故居末焉
张子曰诗固有次叙然不可一例惟二南之后次卫卫
后王此有意若非以卫分之则 王无异 于正风也其
他不必次一国之诗其首尾固有先后其中未必然 (第 22a 页)
也豳能终之以正故居末焉
张子曰诗固有次叙然不可一例惟二南之后次卫卫
后王此有意若非以卫分之则 王无异 于正风也其
他不必次一国之诗其首尾固有先后其中未必然 (第 22a 页)
下者深而天下归仁矣故易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
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 王无异 于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
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
爱其财而 (第 21b 页)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
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 王无异 于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
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
爱其财而 (第 21b 页)
敢知何难为虞舜之大智乎
亦越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以
并受此丕丕基
此一节书是申言武王之知恤与文 王无异 道也敉
安也义德谓义德之人有拨乱反正之才者也容德
谓容德之人有休休乐善之量者也周公曰罔兼罔
知 (第 11b 页)
亦越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以
并受此丕丕基
此一节书是申言武王之知恤与文 王无异 道也敉
安也义德谓义德之人有拨乱反正之才者也容德
谓容德之人有休休乐善之量者也周公曰罔兼罔
知 (第 11b 页)
未发喜怒哀
乐浑然悉备之象所以邵子指为先天若先天而可拆
也将未发之中而亦可拆为喜怒哀乐乎甚矣其陋也 王氏无异 曰洪荒之世楮墨未具何有黑白之分以白
为阳黑为阴昉自朱子盖因周子太极图黑白成章而 (第 6a 页)
乐浑然悉备之象所以邵子指为先天若先天而可拆
也将未发之中而亦可拆为喜怒哀乐乎甚矣其陋也 王氏无异 曰洪荒之世楮墨未具何有黑白之分以白
为阳黑为阴昉自朱子盖因周子太极图黑白成章而 (第 6a 页)
说文色从巴巴即节字
(碑省作已与人已字相类唐怀仁集右军书圣教序色皆作包盖相承用此字也金石文字记引 王弘撰) 曰序中诸包字乃包字集书者 (郑固碑丨误以此作色字耳其说讹谬) 斯自得
(曹全碑阴乡丨夫 (第 69a 页)
(碑省作已与人已字相类唐怀仁集右军书圣教序色皆作包盖相承用此字也金石文字记引 王弘撰) 曰序中诸包字乃包字集书者 (郑固碑丨误以此作色字耳其说讹谬) 斯自得
(曹全碑阴乡丨夫 (第 69a 页)
仲子之宫为数特异盖不祔于姑犹有辨焉至是有
二夫人祔庙矣自成风始也(孔/义)
王使召伯来会葬(榖作/毛伯)
圣人立言取诸大义或曰王或曰天 王无异 同也在
此则王不称天而召伯称爵岂其罪在王不在伯与
在彼则王称天而宰咺称名岂其罪在宰不在王与
且 (第 7a 页)
二夫人祔庙矣自成风始也(孔/义)
王使召伯来会葬(榖作/毛伯)
圣人立言取诸大义或曰王或曰天 王无异 同也在
此则王不称天而召伯称爵岂其罪在王不在伯与
在彼则王称天而宰咺称名岂其罪在宰不在王与
且 (第 7a 页)
获科斗书考工记说者以證考工记非先秦人所作
则魏文侯当六国初已宝爱大司乐章谓其为六国
阴谋之书者顾足与深辩与
又按吾友 王弘撰无异 述其乡先生韩恭简之言告
予天下不治由圣人不生圣人不生由元气不复元
气不复由大乐不作大乐作则元气复 (第 92a 页)
则魏文侯当六国初已宝爱大司乐章谓其为六国
阴谋之书者顾足与深辩与
又按吾友 王弘撰无异 述其乡先生韩恭简之言告
予天下不治由圣人不生圣人不生由元气不复元
气不复由大乐不作大乐作则元气复 (第 92a 页)
恕而已矣一贯者只此一串之道也而已矣者更无他
道也圣贤无异学千圣百 王无异 道夫子曾子与门人 (第 21a 页)
无异 心乃谓一贯之道借尽已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曾
有丝毫见道者而肯作如是语乎毋论夫子一生只此
忠恕论语二十篇教 …… (第 21a 页)
似从家而譬身是反观非顺推者故此义终晦要其
说必前汉师承有之惟朱元晦作别解其同时陆子
静便有辟为比量之训则前此 无异 义又可知耳
又曰曲礼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与好而知其恶
二句相合然彼从俨思边说与此属能譬意亦可作 …… (第 38a 页)
注俱不曾解得
孟子五亩之宅集注二亩半在田二亩半在邑此二句
在三礼并无其文即汉晋唐儒亦并无成说此据东汉
赵岐孟子注而括其文者然赵注难明应必有误而集
注但得其半便立此说甚不可解
赵注庐井邑居各二亩半以为宅冬入保城二亩半故
为五亩据云庐井邑居各二亩半则已五亩矣此集注
所袭文也乃又曰冬入保城二亩半何解宋人说经最
忽略此一句竟置不问且以邑居为城邑之居以此二
亩半即溷置之各二亩半之中遂曰田间二亩半国中
二亩半此在宋迄今 无异 辞者
按汉食货志云在野曰庐则庐井者井闾之庐也故曰 (第 39b 页)
道也圣贤无异学千圣百 王无异 道夫子曾子与门人 (第 21a 页)
无异 心乃谓一贯之道借尽已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曾
有丝毫见道者而肯作如是语乎毋论夫子一生只此
忠恕论语二十篇教 …… (第 21a 页)
似从家而譬身是反观非顺推者故此义终晦要其
说必前汉师承有之惟朱元晦作别解其同时陆子
静便有辟为比量之训则前此 无异 义又可知耳
又曰曲礼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与好而知其恶
二句相合然彼从俨思边说与此属能譬意亦可作 …… (第 38a 页)
注俱不曾解得
孟子五亩之宅集注二亩半在田二亩半在邑此二句
在三礼并无其文即汉晋唐儒亦并无成说此据东汉
赵岐孟子注而括其文者然赵注难明应必有误而集
注但得其半便立此说甚不可解
赵注庐井邑居各二亩半以为宅冬入保城二亩半故
为五亩据云庐井邑居各二亩半则已五亩矣此集注
所袭文也乃又曰冬入保城二亩半何解宋人说经最
忽略此一句竟置不问且以邑居为城邑之居以此二
亩半即溷置之各二亩半之中遂曰田间二亩半国中
二亩半此在宋迄今 无异 辞者
按汉食货志云在野曰庐则庐井者井闾之庐也故曰 (第 3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