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樂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論語類
四書類
類書類
(朱绂夜梦神母谓之曰尔怀此卵即生圣子以继金/德狄乃怀一年而有娠经十四月而生契祚以八百)
(叶卵之文也虽遭旱厄后嗣兴焉 谯周 则谓契生尧/代舜始举之必非喾子以其父微故不著名罗泌辟)
(之云世本大戴之书言昔帝喾卜四妃之子皆有天 (第 22b 页)
(叶卵之文也虽遭旱厄后嗣兴焉 谯周 则谓契生尧/代舜始举之必非喾子以其父微故不著名罗泌辟)
(之云世本大戴之书言昔帝喾卜四妃之子皆有天 (第 22b 页)
而昌殷绪以基王业者乃在上甲故殷人报之也皇
甫谧谓微字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
日为名盖自微始白虎通亦云殷道尚质故直以生
日名子而 谯周 则谓死称庙主曰甲盖谓生称其名
死则以其生之名为庙主也于理或然
诗商颂那衎我烈祖(传烈祖汤有功烈之 (第 27a 页)
甫谧谓微字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
日为名盖自微始白虎通亦云殷道尚质故直以生
日名子而 谯周 则谓死称庙主曰甲盖谓生称其名
死则以其生之名为庙主也于理或然
诗商颂那衎我烈祖(传烈祖汤有功烈之 (第 27a 页)
天子乃尝鱼咸荐之寝庙此则仲月季月荐新之礼
也
蜀谯周 礼祭集志天子之庙始祖及高曾祖考皆月
朔加荐以像平生朔日也谓之月祭二祧之庙无月
祭也凡五榖新熟珍物 (第 13b 页)
也
蜀谯周 礼祭集志天子之庙始祖及高曾祖考皆月
朔加荐以像平生朔日也谓之月祭二祧之庙无月
祭也凡五榖新熟珍物 (第 13b 页)
也曲礼云二十曰弱冠是也
杜佑通典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传曰冠而生子礼也
许慎五经异义曰春秋左氏传曰说岁星为年纪十二
而一周于天天道备故人君于十二可以冠自夏殷天
子皆十二而冠 谯周 五经然否论云古文尚书说武王 (第 46b 页)
杜佑通典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传曰冠而生子礼也
许慎五经异义曰春秋左氏传曰说岁星为年纪十二
而一周于天天道备故人君于十二可以冠自夏殷天
子皆十二而冠 谯周 五经然否论云古文尚书说武王 (第 46b 页)
(高氏愈曰男娶以三十女以/二十者阳贵老而阴贵少也)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有室
内则女子二十而嫁
春秋文公十二年榖梁传子叔姬卒其曰子叔姬贵也
公之母姊妹也其一传曰许嫁以卒之也男子二十而
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
(注礼二十而冠冠而在丈夫之列 谯周 曰国不可久无/储贰故天子诸侯十五而冠十五而娶娶必先冠以夫)
(妇之道王教之本不可以童子之道治之礼十五 (第 21b 页)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有室
内则女子二十而嫁
春秋文公十二年榖梁传子叔姬卒其曰子叔姬贵也
公之母姊妹也其一传曰许嫁以卒之也男子二十而
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
(注礼二十而冠冠而在丈夫之列 谯周 曰国不可久无/储贰故天子诸侯十五而冠十五而娶娶必先冠以夫)
(妇之道王教之本不可以童子之道治之礼十五 (第 21b 页)
殷人报之也皇甫谧谓微字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
也商家生子以日为名盖自微始白虎通亦云殷道
尚质故直以生日名子而 谯周 则谓死称庙主曰甲
盖谓生称其名死则以其生之名为庙主也于理或
然微生报丁报丁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 (第 9a 页)
也商家生子以日为名盖自微始白虎通亦云殷道
尚质故直以生日名子而 谯周 则谓死称庙主曰甲
盖谓生称其名死则以其生之名为庙主也于理或
然微生报丁报丁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 (第 9a 页)
右虞
史记五帝本纪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
疆土以奉其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
臣示不敢专也(集解 谯周 曰以唐封尧之子以虞封舜/之子 索隐曰汉书律历志云封尧子)
(于丹渊为诸侯商均封虞在梁国今虞城县也舜 (第 7a 页)
史记五帝本纪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
疆土以奉其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
臣示不敢专也(集解 谯周 曰以唐封尧之子以虞封舜/之子 索隐曰汉书律历志云封尧子)
(于丹渊为诸侯商均封虞在梁国今虞城县也舜 (第 7a 页)
也故圣人不为制服明子无出母之义元成议是也
石渠礼议又问夫死妻稚子幼与之适人子后何服
韦元成对与出妻子同服周或议以子无绝母应三
年 蜀谯周 据继母嫁犹服周以亲母可知故无经也
宋庾蔚之云母子至亲本无绝道礼所亲者属也
出母得罪于父犹追服周 (第 22b 页)
石渠礼议又问夫死妻稚子幼与之适人子后何服
韦元成对与出妻子同服周或议以子无绝母应三
年 蜀谯周 据继母嫁犹服周以亲母可知故无经也
宋庾蔚之云母子至亲本无绝道礼所亲者属也
出母得罪于父犹追服周 (第 22b 页)
(姜氏兆锡曰所/谓外舅外姑也)
传曰何以缌从服也(注从于妻/而服之)
(杜氏佑曰 蜀谯周 云天子诸侯为外祖父小功诸侯/嫡子为母妻及外祖父母妻父母皆如国人旧说外)
(祖父母母族之正统妻之父母 (第 22a 页)
传曰何以缌从服也(注从于妻/而服之)
(杜氏佑曰 蜀谯周 云天子诸侯为外祖父小功诸侯/嫡子为母妻及外祖父母妻父母皆如国人旧说外)
(祖父母母族之正统妻之父母 (第 22a 页)
(为大夫士疑衰则诸侯为卿大夫锡衰士降一等宜/缌衰但士有同异姓同姓缌衰故异姓之士疑衰也)
(士丧礼注公吊士而锡衰者俊选之士于君有师友/之恩也但言素服不言素冠故知亦皮弁 谯周 云素)
(服著素冠/非郑义也) 刘氏智曰诸侯于兄弟吊服加衰绖此
无服但素服不加衰绖 孔氏颖达曰此 (第 18b 页)
(士丧礼注公吊士而锡衰者俊选之士于君有师友/之恩也但言素服不言素冠故知亦皮弁 谯周 云素)
(服著素冠/非郑义也) 刘氏智曰诸侯于兄弟吊服加衰绖此
无服但素服不加衰绖 孔氏颖达曰此 (第 18b 页)
夫不外取也熊氏云内宗外宗嫁在他国皆为本国
诸侯服斩贺循 谯周 等云在他国则不得服贤者择
之
案此外宗当止指君姑姊妹嫁本国大夫其所生女
仍嫁本国大夫者而郑兼及 (第 30b 页)
诸侯服斩贺循 谯周 等云在他国则不得服贤者择
之
案此外宗当止指君姑姊妹嫁本国大夫其所生女
仍嫁本国大夫者而郑兼及 (第 30b 页)
也如此则大夫之庶子与士之子皆可类推
杂记外宗为君夫人犹内宗也(注皆谓嫁于国中者也/为君服斩夫人齐衰不)
(敢以其亲服服至尊也外宗谓姑姊妹之女舅之女及/从母皆是也内宗五属之女也其无服而嫁于诸臣者)
(从为夫之君嫁于庶人从为国君人疏内宗谓君五属/内之女以经云为君夫人则君夫 者是国人所称号)
(故知嫁于国中国外当云诸侯也云不敢以其亲服服/至尊也者案礼族人不敢以其戚戚君则异族者可知)
(凡外宗内宗皆据有爵者云其无服而嫁于诸臣者从/为夫之君者总谓外宗内宗之女皆然也云嫁于庶人)
(从为国君者亦内外宗之女并言之则服齐衰三月此/等内宗外宗熊氏云虽嫁在他国皆为本国诸侯服斩)
(也今依用之若贺循 谯周 之等云在已国则得为君服/斩夫人齐衰若在他国则不得也今并存焉此外宗与)
(丧服外宗为君别也故郑注云外宗 …… (第 31a 页)
所以定名分窒乱源用意深矣故著于此
通典汉戴圣闻人通汉皆以为父为长子斩者以其为五代之
适也马融注丧服经用之郑玄注小记则以为已身继祢便得
为长子斩自后诸儒皆用郑说 谯周 五经然否曰庶子不为长
子斩不继祖与祢也此但别庶子而不言不继祖者谓庶子身 (第 42b 页)
不继祢故其长子为不继祖合而言之也刘智释疑亦同此议
晋虞喜广林难 谯周 曰礼文三发二言继祖一言连祢如但继
祢则应三年何缘须祖烦而失要合子于父舍经就迂非事实
也然则继祖者必继 …… (第 43a 页)
(二重乃得遂长子之服然则父必连祖而后重乎且/礼言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而我必曰继祢之适子)
(亦不得为长子三年其义又何居乎此皆吾所谓立/说之未善者也若郑玄 谯周 则可以为善矣玄之注)
(丧服传曰庶子者为父后者之弟也小记兼祢此专/言祖容祖祢共庙由此则小记之文与丧 (第 45a 页)
服传大传)
(之文意不相悖其说辨矣 谯周 曰不继祖与祢者谓/庶子身不继祢故其长子为不继祖合而言之也此)
(又善通乎小记之意与郑玄之说者也然则 …… (第 45a 页)
(故凡言不继祖者自是就长子言而虞喜贺循庾蔚/之必谓就庶子言抑知庶子即不继祖而犹继祢则)
(是为父后者也而尚得槩之以庶子乎喜之难 谯周/ 曰合子于父舍经就迂又自为之解曰小记言不继)
(祖与祢者连祖与祢乃以别高祖之祖然则经传之/言祖者多矣 (第 45b 页)
将鳃鳃焉虑其无别于高祖之祖而一)
(一为之辞乎吾恐 谯周 之解不得谓之迂而喜之解/未可云经也贺循要记云既义由于继祖则不得云)
(及祢或者疑祖之言是道庶子之长 (第 45b 页)
故小记特言不/继祖与祢以明据庶子言之嗟乎此其意先有所执)
(而迁传记之意以相就也亦吾所谓迂也是故有取/乎郑玄 谯周 之说也独惜郑玄以师事马融之故不)
(敢直斥其非但于小记条下仅有不必五世之语不/复明言世数又凡不继祖 …… (第 45b 页)
(名之为甲矣而乙与丙得毋有不任受者乎诸儒之/论何以异此杜佑曰后之儒者多用郑说我谓特不)
(用马氏说耳信郑则未也故为辨而又曰庶子不得/遂长子服予既主郑玄 谯周 之论 或进而请曰是)
(说也清江敖继公氏又尝疑之谓庶子亦得为长子/三年然与否与予曰此显与传记相悖 …… (第 46a 页)
四世之适四世之适是继曾祖之宗也经明
云庶子不云庶子之子明云继祖不云继祖
之祖父所谓五世四世之适岂经义乎 谯周
曰不继祖与祢者谓庶子身不继祢故其长
子为不继祖刘智释疑曰案丧服传与小记
皆云庶子不为 (第 48a 页)
杂记外宗为君夫人犹内宗也(注皆谓嫁于国中者也/为君服斩夫人齐衰不)
(敢以其亲服服至尊也外宗谓姑姊妹之女舅之女及/从母皆是也内宗五属之女也其无服而嫁于诸臣者)
(从为夫之君嫁于庶人从为国君人疏内宗谓君五属/内之女以经云为君夫人则君夫 者是国人所称号)
(故知嫁于国中国外当云诸侯也云不敢以其亲服服/至尊也者案礼族人不敢以其戚戚君则异族者可知)
(凡外宗内宗皆据有爵者云其无服而嫁于诸臣者从/为夫之君者总谓外宗内宗之女皆然也云嫁于庶人)
(从为国君者亦内外宗之女并言之则服齐衰三月此/等内宗外宗熊氏云虽嫁在他国皆为本国诸侯服斩)
(也今依用之若贺循 谯周 之等云在已国则得为君服/斩夫人齐衰若在他国则不得也今并存焉此外宗与)
(丧服外宗为君别也故郑注云外宗 …… (第 31a 页)
所以定名分窒乱源用意深矣故著于此
通典汉戴圣闻人通汉皆以为父为长子斩者以其为五代之
适也马融注丧服经用之郑玄注小记则以为已身继祢便得
为长子斩自后诸儒皆用郑说 谯周 五经然否曰庶子不为长
子斩不继祖与祢也此但别庶子而不言不继祖者谓庶子身 (第 42b 页)
不继祢故其长子为不继祖合而言之也刘智释疑亦同此议
晋虞喜广林难 谯周 曰礼文三发二言继祖一言连祢如但继
祢则应三年何缘须祖烦而失要合子于父舍经就迂非事实
也然则继祖者必继 …… (第 43a 页)
(二重乃得遂长子之服然则父必连祖而后重乎且/礼言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而我必曰继祢之适子)
(亦不得为长子三年其义又何居乎此皆吾所谓立/说之未善者也若郑玄 谯周 则可以为善矣玄之注)
(丧服传曰庶子者为父后者之弟也小记兼祢此专/言祖容祖祢共庙由此则小记之文与丧 (第 45a 页)
服传大传)
(之文意不相悖其说辨矣 谯周 曰不继祖与祢者谓/庶子身不继祢故其长子为不继祖合而言之也此)
(又善通乎小记之意与郑玄之说者也然则 …… (第 45a 页)
(故凡言不继祖者自是就长子言而虞喜贺循庾蔚/之必谓就庶子言抑知庶子即不继祖而犹继祢则)
(是为父后者也而尚得槩之以庶子乎喜之难 谯周/ 曰合子于父舍经就迂又自为之解曰小记言不继)
(祖与祢者连祖与祢乃以别高祖之祖然则经传之/言祖者多矣 (第 45b 页)
将鳃鳃焉虑其无别于高祖之祖而一)
(一为之辞乎吾恐 谯周 之解不得谓之迂而喜之解/未可云经也贺循要记云既义由于继祖则不得云)
(及祢或者疑祖之言是道庶子之长 (第 45b 页)
故小记特言不/继祖与祢以明据庶子言之嗟乎此其意先有所执)
(而迁传记之意以相就也亦吾所谓迂也是故有取/乎郑玄 谯周 之说也独惜郑玄以师事马融之故不)
(敢直斥其非但于小记条下仅有不必五世之语不/复明言世数又凡不继祖 …… (第 45b 页)
(名之为甲矣而乙与丙得毋有不任受者乎诸儒之/论何以异此杜佑曰后之儒者多用郑说我谓特不)
(用马氏说耳信郑则未也故为辨而又曰庶子不得/遂长子服予既主郑玄 谯周 之论 或进而请曰是)
(说也清江敖继公氏又尝疑之谓庶子亦得为长子/三年然与否与予曰此显与传记相悖 …… (第 46a 页)
四世之适四世之适是继曾祖之宗也经明
云庶子不云庶子之子明云继祖不云继祖
之祖父所谓五世四世之适岂经义乎 谯周
曰不继祖与祢者谓庶子身不继祢故其长
子为不继祖刘智释疑曰案丧服传与小记
皆云庶子不为 (第 48a 页)
(顾湄曰嫁母服经无文檀弓疏谓/继母嫁从为之服则亲母可知)
檀弓子思之母死于卫(注伯鱼卒其/妻嫁于卫)柳若谓子思曰子
圣人之后也四方于子乎观礼子盍慎诸(注柳若卫人/也见子思欲)
(为嫁母服恐其失礼/戒之嫁母齐衰期)子思曰吾何慎哉吾闻之有其礼
无其财君子弗行也(注谓时可行而/财不足以备礼)有其礼有其财无
其时君子弗行也(注谓财足以备礼/而时不得行者)吾何慎哉(注时所/止则止)
(时所行则行无所疑也丧之礼如子赠襚之属不踰主/人 疏嫁母齐衰期者嫁母之服丧服无文案丧服杖)
(期章云父卒继母嫁从为之服报则亲母可知故郑约/云齐衰期也又郑止言齐衰期不言适庶故 谯周 袁准)
(并云父卒母嫁非父所绝适子虽主祭犹宜服期而丧/服为出母期嫁母与出母俱是绝族故知与出母同也) …… (第 42a 页)
亦期然则亦齐衰杖期也
子思之母死于卫(注嫁母也/姓庶氏)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庙门
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注门人弟/子也嫁母)
(与庙/绝也)子思曰吾过矣吾过矣遂哭于他室
通典汉石渠议问父卒母嫁为之何服萧太傅云当服
周为父后则不服韦元成以为父没则母无出义王者
不为无义制礼若服周则是子贬母也故不制服也宣
帝诏曰妇人不养舅姑不奉祭祀不下慈子是自绝也
故圣人不为制服明子无出母之义元成议是也石渠
礼议又问夫死妻稚子幼与之适人子后何服韦元成
对与出妻子同服周或议以为子无绝母应三年 蜀谯
周 据继母嫁犹服周以亲母可知故无经也
晋袁准云为父后犹服嫁母据外祖异族犹废祭行服
知父后应服嫁母据刘智云 (第 43a 页)
虽为父后犹为嫁母齐衰
讫葬卒哭乃除踰月乃祭案 谯周 云父卒母嫁非父所 (第 43a 页)
檀弓子思之母死于卫(注伯鱼卒其/妻嫁于卫)柳若谓子思曰子
圣人之后也四方于子乎观礼子盍慎诸(注柳若卫人/也见子思欲)
(为嫁母服恐其失礼/戒之嫁母齐衰期)子思曰吾何慎哉吾闻之有其礼
无其财君子弗行也(注谓时可行而/财不足以备礼)有其礼有其财无
其时君子弗行也(注谓财足以备礼/而时不得行者)吾何慎哉(注时所/止则止)
(时所行则行无所疑也丧之礼如子赠襚之属不踰主/人 疏嫁母齐衰期者嫁母之服丧服无文案丧服杖)
(期章云父卒继母嫁从为之服报则亲母可知故郑约/云齐衰期也又郑止言齐衰期不言适庶故 谯周 袁准)
(并云父卒母嫁非父所绝适子虽主祭犹宜服期而丧/服为出母期嫁母与出母俱是绝族故知与出母同也) …… (第 42a 页)
亦期然则亦齐衰杖期也
子思之母死于卫(注嫁母也/姓庶氏)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庙门
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注门人弟/子也嫁母)
(与庙/绝也)子思曰吾过矣吾过矣遂哭于他室
通典汉石渠议问父卒母嫁为之何服萧太傅云当服
周为父后则不服韦元成以为父没则母无出义王者
不为无义制礼若服周则是子贬母也故不制服也宣
帝诏曰妇人不养舅姑不奉祭祀不下慈子是自绝也
故圣人不为制服明子无出母之义元成议是也石渠
礼议又问夫死妻稚子幼与之适人子后何服韦元成
对与出妻子同服周或议以为子无绝母应三年 蜀谯
周 据继母嫁犹服周以亲母可知故无经也
晋袁准云为父后犹服嫁母据外祖异族犹废祭行服
知父后应服嫁母据刘智云 (第 43a 页)
虽为父后犹为嫁母齐衰
讫葬卒哭乃除踰月乃祭案 谯周 云父卒母嫁非父所 (第 4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