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众士死制而管仲不死子纠何也曰死社稷则为民
而已去豳以为民虽不死可也死众死制为君而已
死而非为君虽不死可也彼纪侯之大去其国 囊瓦
之逃吴则异乎此矣然君子之谋国家也其勇足以
无敌其智足以折冲岂以死为善哉记之所言特其
所守者当然也 (第 35a 页)
而已去豳以为民虽不死可也死众死制为君而已
死而非为君虽不死可也彼纪侯之大去其国 囊瓦
之逃吴则异乎此矣然君子之谋国家也其勇足以
无敌其智足以折冲岂以死为善哉记之所言特其
所守者当然也 (第 35a 页)
霍山县西南八里有穷水昭二十七年楚左司马沈
尹戍与吴师遇于穷 令尹子常 以舟师及沙汭而
还水经注淮水又东穷水入焉出安丰县穷谷春
秋吴救灊沈尹戌与吴师遇于穷谷是也沙亦 …… (第 71a 页)
江夏县对岸盖江自汉阳府城东武昌府城西而
会于汉水今日之汉口是也
汉川县南十里有小别山亦名甑山在府治汉阳县
之西北百七十里定四年楚 子常 济汉而陈自小 …… (第 106a 页)
一曰黾塞三关势如首尾为汉东之隘道吴师从
淮北陆路来道必由此所谓义阳三关之险也其
总名曰城口定四年楚左司马戌谓 子常 曰子沿 (第 115a 页)
尹戍与吴师遇于穷 令尹子常 以舟师及沙汭而
还水经注淮水又东穷水入焉出安丰县穷谷春
秋吴救灊沈尹戌与吴师遇于穷谷是也沙亦 …… (第 71a 页)
江夏县对岸盖江自汉阳府城东武昌府城西而
会于汉水今日之汉口是也
汉川县南十里有小别山亦名甑山在府治汉阳县
之西北百七十里定四年楚 子常 济汉而陈自小 …… (第 106a 页)
一曰黾塞三关势如首尾为汉东之隘道吴师从
淮北陆路来道必由此所谓义阳三关之险也其
总名曰城口定四年楚左司马戌谓 子常 曰子沿 (第 115a 页)
(楚之令尹执政俱用公子为之不参用异姓然每有/败绩辄必诛不赦城濮之败诛子玉鄢陵之败诛子)
(反陈之叛诛子辛惟柏举之战 囊瓦/ 以逃郑免所以权不下移累世彊盛)
晋当典午曾南渡楚际春秋向北迁南畏吴侵徙郢鄀
西忧秦逼就淮川(七十三 (第 42b 页)
(反陈之叛诛子辛惟柏举之战 囊瓦/ 以逃郑免所以权不下移累世彊盛)
晋当典午曾南渡楚际春秋向北迁南畏吴侵徙郢鄀
西忧秦逼就淮川(七十三 (第 42b 页)
马则专主兵事将相微分与晋制略异矣子辛多欲
而陈弃楚即晋 囊瓦 贪而信谗而唐蔡道吴入郢迹
其利害班班可考焉自令尹斗祁而下历二十三年
而子元欲蛊文夫人中更文王堵敖 …… (第 2a 页)
之孙宜矣
楚子囊城郢论
左传楚子囊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
将死不忘卫社稷后四十年而子囊之孙 囊瓦 秉政首
成其志沈尹戍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古
者诸侯守在四境后世以沈尹戍为名言而以子囊为 …… (第 31a 页)
囊城郢计也命宿重兵于北
京大名府卒以无事当时以吕公为持重而以范公为
少不更事鸣呼世儒徒以成败论人徒见 囊瓦 城郢而
昭王卒至于出奔吕公绌范公之计而宋室卒保于无
事遂以此为定论其实子囊之城郢未必非即孟子凿
斯池 …… (第 31b 页)
之下师老财匮楚之属邑截其归
路四面夹攻此时如虎入陷阱阖闾之君臣可坐缚则
子囊之城郢正是社稷之至计失在 囊瓦 信谗不仁人
心离叛而昭王轻弃国本狼狈出走自取灭亡此孟子
所谓高城深池委而去之者奈何并其城郢而重訾之 …… (第 32a 页)
于四十年之前则为老成之忠谋而 囊瓦 为之于四十
年之后则为怯懦以误国论者当总前后之时势而观
之未可泛然为执一之论也
春 (第 33b 页)
而陈弃楚即晋 囊瓦 贪而信谗而唐蔡道吴入郢迹
其利害班班可考焉自令尹斗祁而下历二十三年
而子元欲蛊文夫人中更文王堵敖 …… (第 2a 页)
之孙宜矣
楚子囊城郢论
左传楚子囊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
将死不忘卫社稷后四十年而子囊之孙 囊瓦 秉政首
成其志沈尹戍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古
者诸侯守在四境后世以沈尹戍为名言而以子囊为 …… (第 31a 页)
囊城郢计也命宿重兵于北
京大名府卒以无事当时以吕公为持重而以范公为
少不更事鸣呼世儒徒以成败论人徒见 囊瓦 城郢而
昭王卒至于出奔吕公绌范公之计而宋室卒保于无
事遂以此为定论其实子囊之城郢未必非即孟子凿
斯池 …… (第 31b 页)
之下师老财匮楚之属邑截其归
路四面夹攻此时如虎入陷阱阖闾之君臣可坐缚则
子囊之城郢正是社稷之至计失在 囊瓦 信谗不仁人
心离叛而昭王轻弃国本狼狈出走自取灭亡此孟子
所谓高城深池委而去之者奈何并其城郢而重訾之 …… (第 32a 页)
于四十年之前则为老成之忠谋而 囊瓦 为之于四十
年之后则为怯懦以误国论者当总前后之时势而观
之未可泛然为执一之论也
春 (第 33b 页)
春秋吴楚柏举之战论
春秋吴楚柏举之战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
孔颖达曰小别当在大别之东盖子常自小别与吴战
退而至大别明其自东而渐西也高江村驳之曰以地
形考之大别在汉阳小别在汉川柏举在麻城汉川在
汉阳之西北百七十里麻城在汉阳之东北与孔说正
相反盖孔误也余案高氏之言信矣独是吴在东楚在
西 楚子常 三战不能胜吴吴无缘有退归而东之理故
孔氏有此臆断然余尝反覆考之而知其所由然也盖
吴当淮汭即舍舟自豫章 (第 13a 页)
即还正谓其不能相及则豫章非即弦地可知
定二年桐叛楚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
伐桐为我使之无忌秋 楚囊瓦 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
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
遂围巢克之此盖吴欲伐巢而防楚救之故先 (第 24a 页)
定二年桐叛楚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
伐桐为我使之无忌秋 楚囊瓦 伐吴师于豫章吴人见
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
遂围巢克之此盖吴欲伐巢而防楚救之故先 (第 24a 页)
注薳澨楚地音义(缢一赐反/澨市制反)○公为叔孙故如晋及
河有疾而复注此年春晋为邾人执叔孙故公如晋
谢之音义(为于伪反注及下注/邻国为之守相为同)○ 楚囊瓦 为令尹注
(第 37a 页)
囊瓦 子囊之孙子常也代阳丐音义(囊乃/郎反)城郢注楚
用子囊遗言已筑郢城矣今畏吴复增脩以自固音 …… (第 37a 页)
义(郢以井反/又馀政反)疏(注正义曰襄十四年子囊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
(不忘卫杜稷可不谓忠乎彼子囊城郢君子谓之为/忠此 囊瓦 城郢沈尹戌谓之必亡事不同者国而无)
(城不可以治楚自文王都郢城郭未固子囊心欲城/之其事未暇将死而令 (第 37b 页)
城郢故可谓之为忠今郢既)
(固矣足以为治而 囊瓦 畏吴侵偪恐其入寇国都更/复增脩其城又求自固不能远抚边竟惟欲近守城)
(郭沈尹谓之必亡/为其事异故也 (第 37b 页)
河有疾而复注此年春晋为邾人执叔孙故公如晋
谢之音义(为于伪反注及下注/邻国为之守相为同)○ 楚囊瓦 为令尹注
(第 37a 页)
囊瓦 子囊之孙子常也代阳丐音义(囊乃/郎反)城郢注楚
用子囊遗言已筑郢城矣今畏吴复增脩以自固音 …… (第 37a 页)
义(郢以井反/又馀政反)疏(注正义曰襄十四年子囊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
(不忘卫杜稷可不谓忠乎彼子囊城郢君子谓之为/忠此 囊瓦 城郢沈尹戌谓之必亡事不同者国而无)
(城不可以治楚自文王都郢城郭未固子囊心欲城/之其事未暇将死而令 (第 37b 页)
城郢故可谓之为忠今郢既)
(固矣足以为治而 囊瓦 畏吴侵偪恐其入寇国都更/复增脩其城又求自固不能远抚边竟惟欲近守城)
(郭沈尹谓之必亡/为其事异故也 (第 37b 页)
塞注女宽晋大夫关塞洛阳西南伊阙口也守之备
子朝音义(知音智跞音历女音汝/本亦作汝塞素代反)○九月楚平王卒
令尹子常 欲立子西注子西平王之长庶音义(长丁/丈反)
(下文/同)曰太子壬弱其母非适也注壬昭王也音义(适/丁 …… (第 8b 页)
(系一驭夫六系为厩厩一仆夫六厩成校校有左右/驽马三良马之数丽马一圉八丽一师八师一趣马)
(八趣马一驭夫诸侯六闲养马之人多矣/此唯养马不给馀役今亦事急而徵使之)与吴师遇
于穷 令尹子常 以舟师及沙汭而还注沙水名音义
(汭如/锐反)疏(正义曰穷土地名穷阙也本或穷下有谷字/者为定七年传败 …… (第 22b 页)
以和接类音义(说音/悦)鄢将师为右领注右领官名音
义(鄢于晚反/又乌户反)与费无极比而恶之注恶郤宛音义(费/扶)
(味反比毗志反/恶乌路反注同) 令尹子常 贿而信谗无极谮郤宛焉
谓 (第 25b 页)
子常 曰子恶欲饮子酒注子恶郤宛音义(贿乎罪/反谮侧)
(鸩反饮/于鸩反)又谓子恶令尹欲饮酒于子氏子恶曰我 …… (第 25b 页)
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将必来辱为惠已甚吾无
以酬之若何注酬报献无极曰令尹好甲兵子出之
吾择焉注择取以进 子常 音义(好呼/报反)取五甲五兵曰
寘诸门令尹至必观之而从以酬之注曰无极辞疏
(正义曰周礼司右云凡国 …… (第 26a 页)
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注进胙国中祭
祀也谤诅也音义(难乃旦反年末同胙/才故反诅侧虑反)沈尹戌言于
子常 曰夫左尹与中厩尹莫知其罪而子杀之以兴
谤讟至于今不已注左尹郤宛也中厩尹阳令终音
义(厩九又反/讟 …… (第 29a 页)
(而令众使攻之/是矫令尹命也)吴新有君注光新立也疆埸日骇楚
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知者除谗以自安也今子爱
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 子常 曰是瓦之罪敢不良
图九月己未 (第 30a 页)
子常 杀费无极与鄢将师尽灭其族以
说于国谤言乃止音义(疆居良反埸/音亦知音智) 冬公如齐齐
侯请飨之注 (第 30a 页)
子朝音义(知音智跞音历女音汝/本亦作汝塞素代反)○九月楚平王卒
令尹子常 欲立子西注子西平王之长庶音义(长丁/丈反)
(下文/同)曰太子壬弱其母非适也注壬昭王也音义(适/丁 …… (第 8b 页)
(系一驭夫六系为厩厩一仆夫六厩成校校有左右/驽马三良马之数丽马一圉八丽一师八师一趣马)
(八趣马一驭夫诸侯六闲养马之人多矣/此唯养马不给馀役今亦事急而徵使之)与吴师遇
于穷 令尹子常 以舟师及沙汭而还注沙水名音义
(汭如/锐反)疏(正义曰穷土地名穷阙也本或穷下有谷字/者为定七年传败 …… (第 22b 页)
以和接类音义(说音/悦)鄢将师为右领注右领官名音
义(鄢于晚反/又乌户反)与费无极比而恶之注恶郤宛音义(费/扶)
(味反比毗志反/恶乌路反注同) 令尹子常 贿而信谗无极谮郤宛焉
谓 (第 25b 页)
子常 曰子恶欲饮子酒注子恶郤宛音义(贿乎罪/反谮侧)
(鸩反饮/于鸩反)又谓子恶令尹欲饮酒于子氏子恶曰我 …… (第 25b 页)
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将必来辱为惠已甚吾无
以酬之若何注酬报献无极曰令尹好甲兵子出之
吾择焉注择取以进 子常 音义(好呼/报反)取五甲五兵曰
寘诸门令尹至必观之而从以酬之注曰无极辞疏
(正义曰周礼司右云凡国 …… (第 26a 页)
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注进胙国中祭
祀也谤诅也音义(难乃旦反年末同胙/才故反诅侧虑反)沈尹戌言于
子常 曰夫左尹与中厩尹莫知其罪而子杀之以兴
谤讟至于今不已注左尹郤宛也中厩尹阳令终音
义(厩九又反/讟 …… (第 29a 页)
(而令众使攻之/是矫令尹命也)吴新有君注光新立也疆埸日骇楚
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知者除谗以自安也今子爱
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 子常 曰是瓦之罪敢不良
图九月己未 (第 30a 页)
子常 杀费无极与鄢将师尽灭其族以
说于国谤言乃止音义(疆居良反埸/音亦知音智) 冬公如齐齐
侯请飨之注 (第 30a 页)
秋楚人伐吴注 囊瓦
称人见诱以败军音义(囊乃/郎反)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注无传
传二年夏四月辛酉巩氏之群子弟贼简公注 …… (第 10b 页)
(又教舒鸠为辞曰令楚以师临我我吴自称我令楚/临吴也我当伪若畏楚为楚伐桐女舒鸠当为我诱)
(楚我军楚师或曰 囊瓦 本出师伐吴见吴欲伐桐而/不设备遂被吴败之又击楚巢邑潜师围而克之获)
(其守邑大夫为我使之无忌谓为我 …… (第 11a 页)
(因其无备而掩袭取之耳下云吴人见舟于豫章伪/欲伐桐也吴军楚师于豫章掩其不备也潜师于巢)
(吴人诈巢邑人云此师将伐桐也其实本拟取/巢故下遂围巢克之言潜者对豫章之师称潜)秋 楚
囊瓦 伐吴师于豫章注从舒鸠言吴人见舟于豫章 …… (第 11a 页)
人战于柏举楚师
败绩注师能左右之曰以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吴为
蔡讨楚从蔡计谋故书蔡侯以吴子言能左右之也 囊
瓦 称人贪以致败不能死难罪贱之柏举楚地昭三十
一年传曰六年十二月庚辰吴入郢今以十一月者并 …… (第 17a 页)
能以吴者吴子为蔡讨楚言蔡能左右之也释例曰吴)
(虽大国顺蔡侯之请自将其众唯蔡侯之命故亦言以/吴子也 囊瓦 楚之上卿当称名氏今称人者贪以致败)
(又不能死难罪贱之也释例曰楚之 (第 17b 页)
囊瓦 贪佩马以致/讨称人罪贱之也昭三十一年传言六年十二月庚辰)
(吴入郢今以十一月与彼期有差殊者长历推此年 (第 17b 页)
闰/十月庚辰又是十一月二十九日其月垂尽并数闰得)
(为十二/月也) 楚囊瓦 出奔郑注书名恶之音义(恶乌/路反)疏(注正/义曰)
(文八年宋司城来奔十四年宋子哀来奔传/皆云贵之也 (第 17b 页)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注无传
传二年夏四月辛酉巩氏之群子弟贼简公注 …… (第 10b 页)
(又教舒鸠为辞曰令楚以师临我我吴自称我令楚/临吴也我当伪若畏楚为楚伐桐女舒鸠当为我诱)
(楚我军楚师或曰 囊瓦 本出师伐吴见吴欲伐桐而/不设备遂被吴败之又击楚巢邑潜师围而克之获)
(其守邑大夫为我使之无忌谓为我 …… (第 11a 页)
(因其无备而掩袭取之耳下云吴人见舟于豫章伪/欲伐桐也吴军楚师于豫章掩其不备也潜师于巢)
(吴人诈巢邑人云此师将伐桐也其实本拟取/巢故下遂围巢克之言潜者对豫章之师称潜)秋 楚
囊瓦 伐吴师于豫章注从舒鸠言吴人见舟于豫章 …… (第 11a 页)
人战于柏举楚师
败绩注师能左右之曰以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吴为
蔡讨楚从蔡计谋故书蔡侯以吴子言能左右之也 囊
瓦 称人贪以致败不能死难罪贱之柏举楚地昭三十
一年传曰六年十二月庚辰吴入郢今以十一月者并 …… (第 17a 页)
能以吴者吴子为蔡讨楚言蔡能左右之也释例曰吴)
(虽大国顺蔡侯之请自将其众唯蔡侯之命故亦言以/吴子也 囊瓦 楚之上卿当称名氏今称人者贪以致败)
(又不能死难罪贱之也释例曰楚之 (第 17b 页)
囊瓦 贪佩马以致/讨称人罪贱之也昭三十一年传言六年十二月庚辰)
(吴入郢今以十一月与彼期有差殊者长历推此年 (第 17b 页)
闰/十月庚辰又是十一月二十九日其月垂尽并数闰得)
(为十二/月也) 楚囊瓦 出奔郑注书名恶之音义(恶乌/路反)疏(注正/义曰)
(文八年宋司城来奔十四年宋子哀来奔传/皆云贵之也 (第 17b 页)
(彊也兵所以能彊者将帅之力也将帅之所以力者/赏罚行也二百四十二年之间败绩者凡十有六而)
(楚居三焉城濮之败杀得臣鄢陵之败杀公子侧柏/举之败 囊瓦 逃刑而奔郑至于列国之败绩凡十有)
(三不闻加兵法于一主将者国势浸弱遂成姑息汉/魏而下率皆踵之端可为 (第 35a 页)
(楚居三焉城濮之败杀得臣鄢陵之败杀公子侧柏/举之败 囊瓦 逃刑而奔郑至于列国之败绩凡十有)
(三不闻加兵法于一主将者国势浸弱遂成姑息汉/魏而下率皆踵之端可为 (第 35a 页)
胡传(言战不言败胜负敌也楚地五千里带甲数十/万战胜诸侯威服天下本非吴敌也惟不能去)
(谗贱货使费无极以谗胜 囊瓦 以货行而策士奇才/为敌国用故日以侵削至鸡父之师七国皆败柏举)
(之战国破君奔几于亡灭吴日益彊而楚削 (第 20b 页)
(谗贱货使费无极以谗胜 囊瓦 以货行而策士奇才/为敌国用故日以侵削至鸡父之师七国皆败柏举)
(之战国破君奔几于亡灭吴日益彊而楚削 (第 20b 页)
集说(汪氏克宽曰是时叔孙婼拘囚于晋未有赦命/昭公是行本以请婼而中惧晋之不见纳故托)
(疾而返春秋因其托疾而书/之以免其不得至晋之耻也)
附录左传 (楚囊瓦 为令尹城郢沈尹戌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古者天子守在四) …… (第 19b 页)
集说(杜氏预曰楚用子囊遗言已筑郢城矣今畏吴/复增修以自固 孔氏颖达曰襄十四年子囊)
(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彼子囊城郢君子谓之为忠此)
(囊瓦 城郢沈尹戌谓之必亡事不同者国而无城不/可以治楚自文王都郢城郭未固子囊心欲城之其) (第 20a 页)
(事未暇将死而令城郢故可谓之为忠今郢既固矣/足以为治而 囊瓦 畏吴侵偪恐其寇入国都更复增)
(修其城以求自固不能远抚边竟惟欲近/守城郭沈尹谓之必亡为其事异故也) (第 20b 页)
(疾而返春秋因其托疾而书/之以免其不得至晋之耻也)
附录左传 (楚囊瓦 为令尹城郢沈尹戌曰子常必亡/郢苟不能卫城无益也古者天子守在四) …… (第 19b 页)
集说(杜氏预曰楚用子囊遗言已筑郢城矣今畏吴/复增修以自固 孔氏颖达曰襄十四年子囊)
(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彼子囊城郢君子谓之为忠此)
(囊瓦 城郢沈尹戌谓之必亡事不同者国而无城不/可以治楚自文王都郢城郭未固子囊心欲城之其) (第 20a 页)
(事未暇将死而令城郢故可谓之为忠今郢既固矣/足以为治而 囊瓦 畏吴侵偪恐其寇入国都更复增)
(修其城以求自固不能远抚边竟惟欲近/守城郭沈尹谓之必亡为其事异故也) (第 20b 页)
(周地本郑邑今河南府偃师县南缑氏故城即古/滑地也 阙塞杜注洛阳西南伊阙口也今河南)
(府洛阳县南/阙塞山是)
九月庚申楚子居卒
左传(九月楚平王卒 令尹子常 欲立子西曰太子壬/弱其母非适也王子建实聘之子西长而好善)
(立长则顺建善则治王顺国治可不务乎子西怒 …… (第 6b 页)
左传(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掩馀公子烛庸/帅师围潜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
(以观诸侯楚莠尹然工尹麇帅师救潜左司马沈尹/戌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与吴师遇于穷 令)
(尹子常 以舟师及沙汭而还左尹郤宛工尹寿帅师/至于潜吴师不能退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
(告鱄设诸曰上国有 …… (第 11b 页)
(详/矣)
楚杀其大夫郤宛(郤榖作郤宛于/阮反又于元反)
左传(郤宛直而和国人说之鄢将师为右领与费无/极比而恶之 令尹子常 贿而信谗无极谮郤宛)
(焉谓 (第 14a 页)
子常 曰子恶欲饮子酒又谓子恶令尹欲饮酒/于子氏子恶曰我贱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将必)
(来辱为惠已甚吾无以 …… (第 14a 页)
(者君也故以累上之辞书之矣入家氏铉翁曰杀无/罪之大夫且夷其族楚是以有 郢之祸 金氏贤)
(曰楚大夫郤宛之死孰杀之乎曰楚令尹 子常 杀之/也 (第 14b 页)
子常 何为而杀宛耶曰以费无极之谗也 (第 14b 页)
子常 杀)
(宛何为而称国以杀曰将罪乎楚君也曷罪乎楚君/曰君无道以令其臣致其擅杀大夫而无忌纪纲亡)
( (第 14b 页)
矣是则君之罪也或曰若然则 子常 逃其罪矣乎曰 (第 14b 页)
子常 之罪何可逃也若专罪乎 (第 14b 页)
子常 则责君之义不)
(白而垂戒之意以微独责乎君则/子常之恶亦不待贬绝而自见矣)
秋晋士鞅宋乐祁犁卫北宫 …… (第 14b 页)
(之而自福也不亦难乎犹有鬼神此必败也呜呼为/无望也夫其死于此乎公使子家子如晋公徒败于)
(且知戌楚郤宛之难国言未巳进胙者莫不谤令尹/沈尹 言于 子常 曰夫左尹与中厩尹莫知其罪而)
(子杀之以兴谤讟至于今不已戍也惑之仁者杀人/以掩谤犹弗为也今吾子杀人 …… (第 16b 页)
(而不图将焉用之夫鄢将师矫子之命以灭三族国/之良也而不愆位吴新有君疆埸日骇楚国若有大)
(事子其危哉知者除谗以自安也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 子常 曰是瓦之罪敢不良图九月己)
( (第 17a 页)
子常 杀费无极与鄢将师尽/灭其族以说于国谤言乃止)
(且知杜注/近郓地)
公如齐
左传(冬公如齐齐侯 (第 17a 页)
(府洛阳县南/阙塞山是)
九月庚申楚子居卒
左传(九月楚平王卒 令尹子常 欲立子西曰太子壬/弱其母非适也王子建实聘之子西长而好善)
(立长则顺建善则治王顺国治可不务乎子西怒 …… (第 6b 页)
左传(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掩馀公子烛庸/帅师围潜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
(以观诸侯楚莠尹然工尹麇帅师救潜左司马沈尹/戌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与吴师遇于穷 令)
(尹子常 以舟师及沙汭而还左尹郤宛工尹寿帅师/至于潜吴师不能退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
(告鱄设诸曰上国有 …… (第 11b 页)
(详/矣)
楚杀其大夫郤宛(郤榖作郤宛于/阮反又于元反)
左传(郤宛直而和国人说之鄢将师为右领与费无/极比而恶之 令尹子常 贿而信谗无极谮郤宛)
(焉谓 (第 14a 页)
子常 曰子恶欲饮子酒又谓子恶令尹欲饮酒/于子氏子恶曰我贱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将必)
(来辱为惠已甚吾无以 …… (第 14a 页)
(者君也故以累上之辞书之矣入家氏铉翁曰杀无/罪之大夫且夷其族楚是以有 郢之祸 金氏贤)
(曰楚大夫郤宛之死孰杀之乎曰楚令尹 子常 杀之/也 (第 14b 页)
子常 何为而杀宛耶曰以费无极之谗也 (第 14b 页)
子常 杀)
(宛何为而称国以杀曰将罪乎楚君也曷罪乎楚君/曰君无道以令其臣致其擅杀大夫而无忌纪纲亡)
( (第 14b 页)
矣是则君之罪也或曰若然则 子常 逃其罪矣乎曰 (第 14b 页)
子常 之罪何可逃也若专罪乎 (第 14b 页)
子常 则责君之义不)
(白而垂戒之意以微独责乎君则/子常之恶亦不待贬绝而自见矣)
秋晋士鞅宋乐祁犁卫北宫 …… (第 14b 页)
(之而自福也不亦难乎犹有鬼神此必败也呜呼为/无望也夫其死于此乎公使子家子如晋公徒败于)
(且知戌楚郤宛之难国言未巳进胙者莫不谤令尹/沈尹 言于 子常 曰夫左尹与中厩尹莫知其罪而)
(子杀之以兴谤讟至于今不已戍也惑之仁者杀人/以掩谤犹弗为也今吾子杀人 …… (第 16b 页)
(而不图将焉用之夫鄢将师矫子之命以灭三族国/之良也而不愆位吴新有君疆埸日骇楚国若有大)
(事子其危哉知者除谗以自安也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 子常 曰是瓦之罪敢不良图九月己)
( (第 17a 页)
子常 杀费无极与鄢将师尽/灭其族以说于国谤言乃止)
(且知杜注/近郓地)
公如齐
左传(冬公如齐齐侯 (第 17a 页)
(雉路三门雉门有两观为中门僣天子之制而非礼/也春秋不直斥而因灾表义使议礼制度者考焉)
秋楚人伐吴
左传(桐叛楚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伐桐为我使之无忌秋 楚囊瓦 伐吴师于豫章)
(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遂围巢克之获楚公子繁)
( …… (第 11b 页)
(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是也诸程子曰楚恃其彊侵/陵诸侯晋上请于天子大合 侯以伐之而不能明)
(暴其罪以行天讨无功而还故书侵佩许氏翰曰梁/丘据说锦币而昭公不复 囊瓦 志于 裘使蔡侯自)
(绝晋士鞅以赂罢扈之盟荀寅求货沮召陵之谋故/正胜于明时而贿流于衰世此晋霸之所 …… (第 16b 页)
(之故而谓刘子本外诸侯入为天子大夫/故上系采邑下系本爵其说无据不可从)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
败绩 楚囊瓦 出奔郑(柏举公作伯莒榖作伯举地吴始/书子书战 柏举杜注楚 名胜)
(志云麻城县东北三十里有柏子 …… (第 24b 页)
(难于救蔡也然则何以不言救乎救大矣阖庐子胥/宰嚭皆怀谋楚之心蔡人往请会逢其适非有救灾)
(恤邻从简书之实也 囊瓦 贪以败国又不能死可/贱甚矣故记其出奔特贬而称人春秋之情见矣)
集说(杜氏预曰师能左右之曰以皆陈曰战 (第 26a 页)
大崩曰/败绩吴为蔡讨楚从蔡计谋故书蔡侯以吴子)
(言能左右之也 囊瓦 称人贪以致败不能死难罪贱/之昭三十一年传曰六年十二月庚辰吴入郢今以)
(十一月者并数闰不孙氏复曰以 …… (第 26a 页)
(吴晋之事彊弱之势较然可见也故自是诸侯小大/皆宗于吴 黄氏仲炎曰其曰蔡侯以吴子者盖谋)
(出于蔡侯而吴为之用也无家氏铉翁曰自楚昭继/世举国事付之 囊瓦 黩货 厌杀人不忌以至内外)
(离叛莫有斗心由是有入郢之祸国破君逃瓦不能/死又不能与君俱行奉头鼠窜 …… (第 26a 页)
(以楚师伐齐此年蔡以吴子战楚而王氏樵曰案楚/冯陵诸夏陈蔡尤被其毒盖尝灭 夷之为县其于)
(蔡也诱般而杀之用隐太子于冈山逐朝吴出侯朱/东国客死至吴又以 囊瓦 求美裘弗与拘于南郢数)
(年而后归之雠耻极矣故蔡侯吴发愤请师于晋晋/不足与请师于吴吴子为之兴师大败 (第 26b 页)
楚兵于柏举)
(囊瓦 奔郑于是蔡人累世之雠憾少伸矣春秋书蔡/侯以吴子所以伸蔡也吴子亲行君重于师故不得)
(不书以吴子也胡 …… (第 26b 页)
(亦诬乎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乃止)
集说(孙氏复曰内有彊臣之雠外结怨于郑灭高氏/闶曰召陵之盟口血未乾而郑保 囊瓦 许故)
(晋命公兴师而讨之是时季孙斯初嗣卿位陪臣阳/虎执国命又迫于晋令进退皆不由公也 李氏廉 (第 35b 页)
秋楚人伐吴
左传(桐叛楚吴子使舒鸠氏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伐桐为我使之无忌秋 楚囊瓦 伐吴师于豫章)
(吴人见舟于豫章而潜师于巢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遂围巢克之获楚公子繁)
( …… (第 11b 页)
(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是也诸程子曰楚恃其彊侵/陵诸侯晋上请于天子大合 侯以伐之而不能明)
(暴其罪以行天讨无功而还故书侵佩许氏翰曰梁/丘据说锦币而昭公不复 囊瓦 志于 裘使蔡侯自)
(绝晋士鞅以赂罢扈之盟荀寅求货沮召陵之谋故/正胜于明时而贿流于衰世此晋霸之所 …… (第 16b 页)
(之故而谓刘子本外诸侯入为天子大夫/故上系采邑下系本爵其说无据不可从)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
败绩 楚囊瓦 出奔郑(柏举公作伯莒榖作伯举地吴始/书子书战 柏举杜注楚 名胜)
(志云麻城县东北三十里有柏子 …… (第 24b 页)
(难于救蔡也然则何以不言救乎救大矣阖庐子胥/宰嚭皆怀谋楚之心蔡人往请会逢其适非有救灾)
(恤邻从简书之实也 囊瓦 贪以败国又不能死可/贱甚矣故记其出奔特贬而称人春秋之情见矣)
集说(杜氏预曰师能左右之曰以皆陈曰战 (第 26a 页)
大崩曰/败绩吴为蔡讨楚从蔡计谋故书蔡侯以吴子)
(言能左右之也 囊瓦 称人贪以致败不能死难罪贱/之昭三十一年传曰六年十二月庚辰吴入郢今以)
(十一月者并数闰不孙氏复曰以 …… (第 26a 页)
(吴晋之事彊弱之势较然可见也故自是诸侯小大/皆宗于吴 黄氏仲炎曰其曰蔡侯以吴子者盖谋)
(出于蔡侯而吴为之用也无家氏铉翁曰自楚昭继/世举国事付之 囊瓦 黩货 厌杀人不忌以至内外)
(离叛莫有斗心由是有入郢之祸国破君逃瓦不能/死又不能与君俱行奉头鼠窜 …… (第 26a 页)
(以楚师伐齐此年蔡以吴子战楚而王氏樵曰案楚/冯陵诸夏陈蔡尤被其毒盖尝灭 夷之为县其于)
(蔡也诱般而杀之用隐太子于冈山逐朝吴出侯朱/东国客死至吴又以 囊瓦 求美裘弗与拘于南郢数)
(年而后归之雠耻极矣故蔡侯吴发愤请师于晋晋/不足与请师于吴吴子为之兴师大败 (第 26b 页)
楚兵于柏举)
(囊瓦 奔郑于是蔡人累世之雠憾少伸矣春秋书蔡/侯以吴子所以伸蔡也吴子亲行君重于师故不得)
(不书以吴子也胡 …… (第 26b 页)
(亦诬乎天将多阳虎之罪以/毙之君姑待之若何乃止)
集说(孙氏复曰内有彊臣之雠外结怨于郑灭高氏/闶曰召陵之盟口血未乾而郑保 囊瓦 许故)
(晋命公兴师而讨之是时季孙斯初嗣卿位陪臣阳/虎执国命又迫于晋令进退皆不由公也 李氏廉 (第 3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