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春秋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是孔子应以鲁季世之礼为礼而饩羊决不
可复存其失七也谓古天子王畿不过千里
故周礼可行后世四海为 一机 务之烦亿万
倍于古则周礼不可行然古之帝王或盘于
游畋或不遑暇食或总揽大纲而有馀或亲 (第 19b 页)
可复存其失七也谓古天子王畿不过千里
故周礼可行后世四海为 一机 务之烦亿万
倍于古则周礼不可行然古之帝王或盘于
游畋或不遑暇食或总揽大纲而有馀或亲 (第 19b 页)
驾亲临校阅一以试将官之能否一以观
军士之勇怯注意武备整饬戎事亦足以伐狂寇之谋
销未萌之患诚转弱为强之 一机 也疏入上曰览卿奏
皆深切时务具见谋国忠恳该部看议以闻兵部议覆
饬武备事宜其一议兵祖宗朝九边兵以百万计 (第 97a 页)
军士之勇怯注意武备整饬戎事亦足以伐狂寇之谋
销未萌之患诚转弱为强之 一机 也疏入上曰览卿奏
皆深切时务具见谋国忠恳该部看议以闻兵部议覆
饬武备事宜其一议兵祖宗朝九边兵以百万计 (第 97a 页)
事为敬用庶徵为念用则所以警戒之者已至矣所
谓君子之言信而有徵者哉
案此有以天之时令错行为说者有以君之政令失
时为说者总之天人一理消息 一机 天道错而人事
应君道失而天气亦应然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
地之宜者必君也书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 (第 49b 页)
谓君子之言信而有徵者哉
案此有以天之时令错行为说者有以君之政令失
时为说者总之天人一理消息 一机 天道错而人事
应君道失而天气亦应然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
地之宜者必君也书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 (第 49b 页)
东莱吕氏曰屯极则当通如乱极则当治上居屯
之极正是 一机 会然六以阴柔居之虽为有为而
才不足坐失机会故乘马班如泣血涟如也象所
以言何可长也者盖谓屯极之 (第 47a 页)
之极正是 一机 会然六以阴柔居之虽为有为而
才不足坐失机会故乘马班如泣血涟如也象所
以言何可长也者盖谓屯极之 (第 47a 页)
(从晋围郑已识地形自周而东将以袭郑乘便入滑/得利而还归途非有晋规则秦之称兵不止晋鄙而)
(长驱以及东诸侯之国矣故殽之败亦秦兵不敢东/下之 一机 也 黄氏正宪曰秦虽系颛顼之后然弃)
(礼义上首功未免西戎习气自晋文藉其力以胜楚/始通盟会抑楚以兴 (第 28a 页)
(长驱以及东诸侯之国矣故殽之败亦秦兵不敢东/下之 一机 也 黄氏正宪曰秦虽系颛顼之后然弃)
(礼义上首功未免西戎习气自晋文藉其力以胜楚/始通盟会抑楚以兴 (第 28a 页)
存疑不主其说朱子语类亦尝辨之云不当以中为
隐以和为费
鸢飞戾天节 翼注曰注云化育流行者鸢鱼即化育
之一物鸢飞鱼跃即化育流行之 一机 又曰注云
活泼泼地者活字是活动意又是自然意盖使鸢不 (第 54a 页)
隐以和为费
鸢飞戾天节 翼注曰注云化育流行者鸢鱼即化育
之一物鸢飞鱼跃即化育流行之 一机 又曰注云
活泼泼地者活字是活动意又是自然意盖使鸢不 (第 54a 页)
则又是分体用言 商文毅程大结盈穹壤间皆道
也而川流特其一端耳故子思子于中庸以鸢鱼之
飞跃明斯道之昭著殆与此同 一机 也然川流有以
见道之无时不然鸢飞鱼跃则以见道之无物不有
此又体道者所当知按此极透观此则知以活泼泼 (第 21b 页)
也而川流特其一端耳故子思子于中庸以鸢鱼之
飞跃明斯道之昭著殆与此同 一机 也然川流有以
见道之无时不然鸢飞鱼跃则以见道之无物不有
此又体道者所当知按此极透观此则知以活泼泼 (第 21b 页)
子理在其中伏羲当时偶然见得一便是阳二便是
阴从而画放那里当时人一也不识二也不识阴也
不识阳也不识伏羲便与他剔开这 一机 然才有个
一二后来便生出许多象数来恁地时节他也自遏
他不住然当初也只是理会罔罟等事也不曾有许
(第 8a 页)
阴从而画放那里当时人一也不识二也不识阴也
不识阳也不识伏羲便与他剔开这 一机 然才有个
一二后来便生出许多象数来恁地时节他也自遏
他不住然当初也只是理会罔罟等事也不曾有许
(第 8a 页)
经其国故曰入滑当是时使无弦高之计秦且得志
于郑而乘胜长驱诸侯必有再受其毒者幸而谋泄
于滑师败于殽此实秦兵不敢东下之 一机 而中国
之大幸也然而秦晋相报仇杀者历四五世于是晋
之威力稍衰而楚得以复横矣
滑在偃师县南
齐侯 (第 44b 页)
于郑而乘胜长驱诸侯必有再受其毒者幸而谋泄
于滑师败于殽此实秦兵不敢东下之 一机 而中国
之大幸也然而秦晋相报仇杀者历四五世于是晋
之威力稍衰而楚得以复横矣
滑在偃师县南
齐侯 (第 44b 页)
子所谓性善渊源远矣○虞之赓歌夏五子之歌此
三百之权舆也洪范无偏无陂至归其有极与周礼
大师教以六诗同 一机 伊训三风十愆自圣谟洋洋
而下亦叶其音盖欲日诵是训如卫武公之抑戒也
陈氏淳曰尧舜禹汤文武更相授受中天 (第 17b 页)
三百之权舆也洪范无偏无陂至归其有极与周礼
大师教以六诗同 一机 伊训三风十愆自圣谟洋洋
而下亦叶其音盖欲日诵是训如卫武公之抑戒也
陈氏淳曰尧舜禹汤文武更相授受中天 (第 17b 页)
极有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者其功用深切与周礼大
师教以六诗者(周礼春宫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同 一机
而尤要者也后世此意不传皇极之道其不明于天
下也宜哉
集说(林氏之奇曰建极者如北辰之居所而会其有 (第 27b 页)
师教以六诗者(周礼春宫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同 一机
而尤要者也后世此意不传皇极之道其不明于天
下也宜哉
集说(林氏之奇曰建极者如北辰之居所而会其有 (第 27b 页)
(捷如影响盖所存者神故所过者化也○杨氏启新/曰圣人设教诚于此动于彼不显之德笃恭之妙与)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者同 一机 而其动物之妙/丕变之感有非人所能测者故曰神道设教)
颐中有物曰噬嗑
本义(以卦体释/卦名义)集说( (第 35a 页)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者同 一机 而其动物之妙/丕变之感有非人所能测者故曰神道设教)
颐中有物曰噬嗑
本义(以卦体释/卦名义)集说( (第 35a 页)
寡君唯恐得罪不敢复知鲁难盖拒之也子家劝公/单车归公被胁而止不能自主○荀跞以晋侯命责意)
(如劝公归此 一机 也/失此其客死必矣)
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内又不能用
其人也(人谓子家羁言公不能用/其人 (第 36a 页)
(如劝公归此 一机 也/失此其客死必矣)
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内又不能用
其人也(人谓子家羁言公不能用/其人 (第 36a 页)
(共主犹不失其贞但如周襄王拒晋文之请隧则小/贞吉也如周人责齐威王朝天子之礼斯大贞凶矣)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吕伯恭曰屯极则当通乱极则当治也上居屯之极/正是 一机 会然上六阴柔欲有为而才不足坐失机)
(会故为乘马班如泣血涟如也也胡仲虎曰爻言乘/马班如者三二之班 (第 59b 页)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吕伯恭曰屯极则当通乱极则当治也上居屯之极/正是 一机 会然上六阴柔欲有为而才不足坐失机)
(会故为乘马班如泣血涟如也也胡仲虎曰爻言乘/马班如者三二之班 (第 59b 页)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变坎为讼互体艮变/离二五正应包者五)
(包二也承者二承五也包与包荒之包同义无道之世/更张不宜太骤故有包容小人之法小人因此而承顺)
(乎上意亦挽乱为治之 一机 乎在彼固足嘉亦未始非/彼之福也故曰吉虽然王莽下士子云失身蔡京奉法)
(君实受欺当其承时最易眩人故戒之 (第 45a 页)
(包二也承者二承五也包与包荒之包同义无道之世/更张不宜太骤故有包容小人之法小人因此而承顺)
(乎上意亦挽乱为治之 一机 乎在彼固足嘉亦未始非/彼之福也故曰吉虽然王莽下士子云失身蔡京奉法)
(君实受欺当其承时最易眩人故戒之 (第 45a 页)
龙则可潜可见可愓可跃可飞可亢胪列条分惟吾
所用惟见无首则隐见 一机 出处一时浑无辙迹皆
成妙用自古大圣或君或相或师或用世或出世总
非先有定局此所谓化裁之变推行之通也 (第 6b 页)
所用惟见无首则隐见 一机 出处一时浑无辙迹皆
成妙用自古大圣或君或相或师或用世或出世总
非先有定局此所谓化裁之变推行之通也 (第 6b 页)
正犹可吉若大事则虽正亦凶矣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屯其膏非不施也纵施之未能光大也
上六乘马斑如泣血涟如
屯极则当通上居屯极正 一机 会也然才弱无应进
无所之忧惧而已故象如此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第 52a 页)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屯其膏非不施也纵施之未能光大也
上六乘马斑如泣血涟如
屯极则当通上居屯极正 一机 会也然才弱无应进
无所之忧惧而已故象如此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第 52a 页)
总论
春秋大义一言以蔽之曰尊王此人人所知者而圣人
委曲维持之深心则未之或知也东迁而后诸侯放恣
几不知有王矣桓文出而假王之名以令诸侯圣人予
之非徒贵其名也以为此一念之天良未至于澌灭为
之别择而表扬之使天下之人众著于名义此转乱为
治之 一机 也故伐国而请于王则主王臣以明王讨会
诸侯而请于王则主王臣以明王会不则其救人也不
则其攘夷也皆所以尊王 (第 4b 页)
春秋大义一言以蔽之曰尊王此人人所知者而圣人
委曲维持之深心则未之或知也东迁而后诸侯放恣
几不知有王矣桓文出而假王之名以令诸侯圣人予
之非徒贵其名也以为此一念之天良未至于澌灭为
之别择而表扬之使天下之人众著于名义此转乱为
治之 一机 也故伐国而请于王则主王臣以明王讨会
诸侯而请于王则主王臣以明王会不则其救人也不
则其攘夷也皆所以尊王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