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程汝继” 相关资源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所利在于禦寇非理而至者寇也守正以闲/邪所谓禦寇也不能禦寇则自失而凶矣)集说(郭/氏)
 (雍曰以卦辞言女归吉故以夫妇为言○ 程氏敬承/
曰三以过刚之资当渐进之时惧其进而犯难也故)
 (有戒辞焉征孕皆凶言不可/进也利在禦寇言可止也)
 ( (第 35b 页)
 (坤体本小变为乾则其用大故曰以大终也○陆氏/振奇曰元亨利贞虽乾坤有同德然乾重元以元为)
 (统坤重贞以贞为安○ 程氏敬承
曰阳之极不为首/是无首也阴之极以大终是无终也终始循环变化) (第 7b 页)
 (案志未变言其实心不/失也志变则有他矣)
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程传(中心愿谓诚意所/愿也故通而相应)集说(朱氏震曰荀子所谓同/焉者合类焉者应也○)
  (程氏敬承
曰鹤之鸣由中而发子之和亦根/心而应故曰中心愿愿出于中乃孚之至也)
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第 72b 页)
 (其生生者亦有时而穷矣○蔡氏清曰合一不测为/神不合不谓之一不一不为两在不两在不为不测)
 (合者两者之合也神化非/二物也故曰一物两体也)
 总论 (程氏敬承
曰此章承上章说来上言弥纶天地/之道此则直指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言神无方)
 (易无体此则直指阴阳之/生生 (第 27b 页)
 (金言其心志之坚物不得閒也如/兰言其气味之一物不能杂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

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
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本义(释大过初/六爻义)集说 (程氏敬承
曰天下事成于慎而/败于忽况当大过时时事艰难)
 (慎心不到便有所失故有取/于慎之至言宁过于畏慎也) …… (第 6b 页)
 本义(卦爻所以变通者在人人之所以能/神而明之者在德○此第十二章)集说(程子/曰易)
 (因爻象论变化因变化论神因神论人因人论德行/大体通论易道而终于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
 (行○ 程氏敬承
曰上系末章归重德行下系末章亦/首揭出德行此之德行即所谓乾坤易简者乎○张)
 (氏振渊曰谓之变谓之通变 (第 35b 页)
 (易道未/开也)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
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本义(肆陈也贰疑也○此第六章多/阙文疑字不可尽通后皆放此)集说 (程氏敬承/
曰理贞夫)
 (一而民贰之有失得故贰也明失得之报则天下晓/然归于理之一而民行济矣济者出之陷溺之危而) (第 26a 页)
 周氏光德曰无德而不恒不足责也惟不恒其德则
 人将以其所至议其所不至以其晚节诛其生平君
 子耻之小人非之于世岂有容地故有德不可无守
  程敬承
曰三不言凶而曰羞者以凶惧之不若以羞
 愧之尤为激切也且凶害犹可逃羞则内愧已外愧 (第 18b 页)
 胡仲虎曰凡言往者多自下而上初之往上而从四
 也初以阳居阳而四又阳故往有尚二之往上而从
 五也二以阴居阴而五又阴故往得疑疾
  程敬承
曰发发生发动也时至则物虽枯槁亦自发
 生诚至则君虽昏愚亦自发动此圣人下字之妙
 同一日中也彖言照天下 (第 38b 页)
 道而说此学问之贞淫也不贞则不亨故利贞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坎阳实居中阴画下开象水行地兑阴画在上阳画下
 亘象泽潴水
  程敬承
曰坎取荐至则以不厌不倦为工夫兑取丽泽
 则以相磨相励为学问
初九和兑吉 (第 2b 页)
 参伍者变之所生故不曰其而曰以以字与其字不

 同其是现成语数已成而错综之也以者用也一参
 一伍变以之而出也(私/记)
  程敬承
曰天地间阴阳本无定在而消息盈虚自有
 至理象变本此至理来所以变一通而文遂成数一
 极而象遂定
 玩理 (第 53b 页)
  本义右第四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

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
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
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
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
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
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季明德曰开口说何思何虑便打破疑团又不下无
 字而下何字便想出他自然光景 程敬承
曰三天下 (第 14b 页)
 坤变乾虽柔必强阳先于阴而阳之极不为首阴小
 于阳而阴之极以大终○何玄子曰乾道主元故曰
 乾元用九坤道主贞故言用六永贞○ 程敬承
曰阳
 之极不为首是无首也阴之极以大终是无终也终
 始循环变化无端造化之妙固如此○易外乾用九 …… (第 29a 页)
 逢五正应而许嫁矣○胡云峰曰屯者阴阳之始交
 二应五四应初皆曰婚媾取阴阳之始交也○唐凝
 庵曰震马能行撰艮止之班象○ 程敬承
曰不字谓
 不字于初也乃字谓字于五也乃字甚有味非至十
 年不得字也贞之至也○易外易造端于夫妇故屯
  (第 37a 页)
  不测言之则谓之神统而言之不外一阴一阳之

  谓道
  右第五章
  程氏敬承
曰此章承上章说来上言弥纶天地之道
 此则直指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言神无方易无体此
 则直指阴阳之生生谓易 …… (第 31a 页)
 下之事业其聚在一身之德行也○易有三一曰天
 易二曰竹易三曰人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易也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竹易也存乎其人存乎德行人
 易也○ 程氏敬承
曰上系末章归重德行下系末章
 亦首揭德行即所谓乾坤易简者乎
 
 
  (第 79a 页)
 月之久照四时之久成在焉此称名小而取类大也

 ○ 程敬承
曰理贞夫一而民贰之有失得故贰也明
 失得之报则天下晓然于理之一而民行济矣济者
 出之陷溺之危而措之安 (第 32b 页)
疑以戒大臣之专初之鸣二之介
三之盱以戒士之慕富贵利达苟君能惕厉大臣能用
贤士能守节行则何豫之不可久乎 程敬承
亦云世道
不可不豫人心不可有豫此皆经国匡时之论二公皆 (第 31a 页)
 (位以九五为中正过是则亢矣大旱为亢旱龙居上/九不能致雨亢之象阳极盛则阴将生龙既飞则必)
 (至于亢故有悔谓所处适当其会宜有此悔也潘雪/松曰惟亢而后天者尽惟悔而后天者还 程敬承
曰)
 (乾道岂遂以亢终其妙在悔识时通变从有悔得也/黄石斋曰亢者上九之遇悔者上九之德多不说坏)
 ( …… (第 4b 页)
 (有成凡资始于元流形于亨者至此无少欠缺万物/统会一元也本义云此以释利贞之义愚窃谓此节)

 (须从元亨说到利/贞细玩乃字可见)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本义此言圣人之利贞也 程敬承
曰首即乾元所云/始也圣人体元以治世首万物即能终万物愚按爻)
 (辞以无首为吉彖传云首出者龙之潜见惕跃 (第 8a 页)
 (凶惧之不若以羞动之或者不知其所自来分明是/自家惶愧之状周氏光德曰无德而不恒不足责也)
 (惟不恒其德则人将以其晚节诛其生平故虽贞亦/凶 程敬承
曰羞者内愧己外愧人无所逃于天地之)
 (间故曰无所容黄正宪曰无所容者公是公非在人/十目十手在独二语尤 …… (第 9b 页)
 (兔安得禽乎夫子惜其以有用之/心用之无用之地故作唤醒之辞)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
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程敬承
曰阳主通变夫道也阴主安贞妇道也本义/谓以柔中应刚中常久不易乃妇人之道非夫子所)
 (宜今以爻辞合小象 (第 10b 页)
 (之义今妹往而求夫故凶凶在征也吴幼清曰以三/四两画言泰之三四本当位今三往四来则皆不当)
 (位故既曰征凶又曰无攸利深戒之也 程敬承
曰六/十四卦中彖辞全无好处者惟否与归妹耳否是小)
 (人肆志之日归妹/是小人进身之时)
彖曰归妹天地 (第 28a 页)
 (之具而常存虑患之心妙处在有所疑不敢自信为/己安已治也四出离入坎坎为加忧故多疑因疑而)
 (生戒补苴罅漏何险不济况既济者乎 程敬承
曰九/三善用其刚所防在外六四善用其柔所防在内其)
 (为思患豫/防一也)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 (第 35b 页)
 (道在卦者也用易者极阴阳之数以知来通阴阳之/变以行事此一阴一阳之道在筮占者也夫孰非阴)
 (阳乎又孰为阴孰为阳乎神也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末句是通章收尾易之精义尽此矣 程敬承)
 (
曰生生之谓易论其理也有理则有数阴阳消息之/数也推极之可以知来占之义也非实指占筮之占)
 (也通变通数 …… (第 15a 页)
 (张雨若曰须知此章不是推画卦源头乃是明蓍数/本末姚承庵曰首两节从图上说天地之数下言大)
 (衍正见蓍策之数本天地来 程敬承
曰图数只阴阳/蓍法亦只是阴阳之变化愚按以上八章皆言象至)
 (此方言数天一地二至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河 …… (第 24a 页)
 (六爻之变得十有八遂成初二三四五上刚柔相杂/之文老少不出乎二象故曰天地极其数者极六爻)
 (之数得七八九六遂定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之象动/静实该乎万有故曰天下此二句方论成卦之法 程)

 (敬承
曰天地间阴阳本无定位而消息盈虚自有至/理象变本此至理来所以变一通而文遂成数一极)
 (而象遂定不待凑 (第 3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