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詩類
四書類
年十一月癸卯祀天于南郊 三十三年四月庚
子雷击圜丘望灯高杆
熹宗本纪天启三年十一月丁巳朔祀天于南郊 庄烈帝
纪崇祯元年十一月癸未祀天于南郊 八年
十一月庚申祀天于南郊 十二年十一月辛巳祀天 (第 53a 页)
 神人以和臣同率土兮感荷恩光
世宗本纪嘉靖十一年春正月辛未祈榖于圜丘始命
武定侯郭勋摄事
礼志十一年惊蛰节帝疾不能亲乃命武定侯郭勋代
给事中叶洪言祈榖大报祀名不同郊天一也祖宗无
不亲郊成化弘治间或有故宁展至三月盖以郊祀礼
重不宜摄以人臣请俟圣躬痊改卜吉日行礼不从

十七年春正月壬寅帝祈榖于大祀殿 十八年改行
于大内之元极宝殿不奉配遂为定制
隆庆元年礼臣言先农亲祭遂耕耤田即祈榖遗意今
二祀并行于春未免烦数且元极宝殿在禁地百官陪
祀出入非便宜罢祈榖止先农坛行事从之 庄烈帝
本纪崇祯十四年春正月辛巳祈榖于南郊
春明梦馀录祈榖用孟春上辛礼也明初用二月上戊
祭先农不行祈榖即嘉靖 …… (第 65a 页)
  春秋后世祀天祈榖自梁天监始卒复与圜
    丘之祀相混至宋始分明嘉靖举之而未能
    尝亲行也 庄烈帝
奋然行于国势艰难之日
    其亦有不得已于痌瘝者欤
          右历代祈榖礼
 五礼通考卷 (第 69b 页)
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燎位内赞奏礼
毕导引官导上出至幕次少憩上还仍诣奉先殿参谒
如常仪
明史 庄烈帝
本纪崇祯四年五月步祷于南郊 …… (第 55b 页)
 稷山川无常仪至世宗始复古礼建雩坛定
    仪制制乐章亦一时之盛也惜终帝之世止
    举一祭神宗 庄烈
复行步祷亦暂焉耳古人
    常雩旱雩之典终未备焉
 唐顺之稗编祭法雩禜祭水旱汉儒谓雩者吁嗟禜
 者 (第 56a 页)
    之阙
明史礼志天启元年七月光宗将祔庙太常卿洪文衡
请无祧宪宗而祧睿宗不听
熹宗本纪天启二年九月甲午朔光宗神主祔太庙 庄烈帝
本纪崇祯二年八月甲戌熹宗神主祔太庙 (第 42b 页)
施行从之
明史神宗本纪万历十九年夏四月丙申享太庙是后
庙祀皆遣代
熹宗本纪天启元年春正月庚辰享太庙 庄烈帝
本纪天启七年八月即皇帝位冬十月甲午朔
享太庙
崇祯十六年冬十月辛酉朔享太庙
 礼志奉先殿洪武三年建每 (第 25a 页)
 年与纪邵二太后并移祀陵殿题主曰皇后不系帝
 谥以别嫡庶其后穆宗母孝恪神宗母孝定光宗母
 孝靖熹宗母孝和 庄烈帝
母孝纯咸遵用其制
成化二十三年冬十月壬辰追谥母淑妃为孝穆皇太

 孝穆纪太后传后孝宗生母也贺县人本 …… (第 17a 页)
 月以加上孝纯太后尊谥于御用监得后及孝靖太
 后玉册玉宝始命有司献于庙忠贤党王体乾坐怠
 玩论死盖距上谥时十有八年矣 庄烈帝
本纪崇祯元年九月甲申追谥生母贤妃曰孝
纯皇后
 孝纯刘太后传孝纯刘太后 (第 33b 页)
庄烈帝
生母也海州人
 后籍宛平初入宫为淑女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 (第 33b 页)
  庄烈皇帝
已失光宗意被谴薨光宗中悔恐神宗知
 之戒掖庭勿言葬于西山及 (第 34a 页)
庄烈帝
长封信王追进
 贤妃时 (第 34a 页)
庄烈帝
居勖勤宫问近侍曰西山有申懿王
 坟乎曰有傍有刘娘娘坟乎曰有每密付金钱往祭
 及即位上尊谥曰孝纯恭懿淑 (第 34a 页)
    不已舛乎

王圻续通考万历四十一年提学佥事熊尚文请祀宋
儒罗从彦李侗礼部覆以程朱拟孔孟谓孔有曾思而
后孟子接其传程得罗李而后朱子衍其绪罗李之功
与曾思等宜将二贤列宋儒杨时之下入庙从祀诏从

明史熹宗本纪天启五年三月甲寅释奠于先师孔子 庄烈帝
纪崇祯二年春正月丙子释奠于先师孔子
春明梦馀录崇祯六年辛巳八月复行释奠礼 …… (第 58b 页)
明史 庄烈帝
纪崇祯十四年八月辛酉重建太学成释
奠于先师孔子
 表忠记十四年国学新修帝再临视时真人张应京
 从请坐 (第 59b 页)
大臣及执事等官商确政事面赐批答可也帝报闻
明史 庄烈帝
本纪崇祯元年八月乙未诏非盛暑祁寒
日御文华殿与辅臣议政
续文献通考是月甲寅御史王相说言文华殿召辅臣 (第 43a 页)
天会十四年八月庚戌文武百僚太师宗磐等上
议曰国家肇造区夏四征弗庭太祖武元皇帝受命拨
乱光启大业太宗文 烈皇帝
继志卒伐奋张皇威原其
积德累功所由来者远矣伏惟皇九代祖廓君人之量
挺御世之姿虞舜生冯迁于负夏太王避狄 (第 15a 页)
吁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须胄选
昆玉冠泉金靖江王曰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
纯一行远得袭芳名考明代帝系熹宗 庄烈
二帝名始
及由字其他王府亦多不出十字
食货志大祖洪武九年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亲王米
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 (第 29b 页)
瑾金/英印记则与诸密勿大臣同赐金英范宏免死诏则又)
(无异勋臣之铁劵也英宪武熹之朝太阿倒握威福下/移 庄烈帝
初剪大憝海内颂圣既而镇守出征督饷坐)
(营等事无一不命中官/为之而明亦遂亡矣)
 王世贞笔记高帝时中 (第 50a 页)
武宗本纪正德五年三月祷雨释狱囚
神宗本纪神宗十三年四月以旱诏中外理冤抑释凤
阳轻犯及禁锢年久罪宗 庄烈帝
本纪崇祯十年四月旱清刑狱 …… (第 55b 页)

孝宗本纪宏治六年十月以灾伤罢明年上元灯火
穆宗本纪隆庆元年六月以霪雨脩省素服避殿御皇
极门视事 庄烈帝
本纪崇祯二年六月以久旱斋居文华殿 三
年四月以久旱斋居文华殿 (第 77b 页)
 帝之陵周垣如长陵宝城前存树十五株冢上一株
 嘉靖祀典景陵葬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
 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孝恭懿宪慈仁 庄烈
齐天配圣
 章皇后孙氏而以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皇后胡氏葬
 金山荣思贤妃亦葬金山外六妃谥葬不可考
 国朝 …… (第 26a 页)
 无后门榜曰德陵碑曰大明熹宗悊皇帝之陵殿楼
 门亭俱黄瓦
 芹城小志德陵葬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
 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庄烈悯皇帝
思陵
 国榷崇祯十五年七月癸未皇贵妃田氏薨辍朝三 …… (第 47a 页)
 后居左以田妃之椁为帝椁斩蓬藋而封之门外右
 为司礼太监王承恩墓以从死祔焉
 白头閒话思陵既殉社稷福藩在金陵上尊谥曰

 宗
绍天绎道刚明恪恭揆文奋武敦仁茂孝烈皇帝
 寻又改谥毅宗唐藩在闽又改谥威宗至
 本朝初谥曰怀宗端皇帝后 (第 47b 页)
乃更谥曰 庄烈悯皇帝
 
肃松录顺天府昌平州署吏目事省祭官赵一桂为
 开圹捐葬崇祯先帝及周皇后共归田妃陵寝事恭
 照明陵坐当昌 …… (第 48a 页)
 无台殿三楹广七丈二尺修四丈二尺内香案一青
 琉璃五器全设一神牌高二尺五寸石青地雕龙边
 以金泥之题曰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
 体仁致孝 庄烈悯皇帝
中楹为煖阁长槅六扇中供
 木主三中则 (第 50b 页)
庄烈悯皇帝
左则周后右则田妃外俱
 用椟冒之周后神主题曰大明孝敬贞烈慈惠庄敏
 承天配圣端皇后田妃神主仅存恭懿二 …… (第 50b 页)
 尺旁则户矣明楼距门十一步不起楼阶四中开一
 门左右夹窗二碑石广一丈六尺脩六尺雕龙方座
 高丈许题曰 庄烈悯皇帝
之陵石凡距楼十步长五
 尺博二尺几前石器五俱高八尺方式雕龙中一方
 鼎与诸陵异皆列在地宝城距几甚近无 …… (第 51a 页)
 株右松七株

 北游纪方思陵神碑高二尺五寸石青地雕龙金字
 书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
 烈悯皇帝
其神主则书大明怀宗钦天守道敏毅敦
 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 (第 51b 页)
庄烈
端皇帝神主之左为周
 后主上书大明孝敬贞烈慈惠庄敏承天配圣端皇
 后右为田妃主上书恭淑端慧静怀皇贵妃 …… (第 51b 页)
 卯至午与贼战斩级百馀生擒贼一百二十名坠城
 死者无算夺骡马六十匹随于次日同赴长陵祭奠
 缚贼渠李道春周祥磔之以伪官刘恺泽等四人献
 俘于 崇祯皇帝
陵墓之侧亦磔之具文哭奠焉
 甲申传信录御马监太监王承恩顺天人大同告陷 (第 52a 页)
 矣小贞吉不过衬出大贞凶来帝王之事大耶小耶

 安得不凶 (明庄烈帝
英主也恭俭至于亡国者屯其/膏也时秦晋岁饥盗起廷臣请发帑金帝)
 (有难色侍郎周延儒出班奏曰帑藏非不竭 (第 21a 页)
之象苋陆者马齿苋也拔之甚易生则甚
繁折之若脆暴则不死小人似之矣九五昵近上六非
苋陆在前乎然以其刚明也 思宗
庙社稷之计绝奸宄
攀援之途决之决之邪可去矣然刚亦不可独任以中
行之参和不偏乃无咎耳传曰中未光也程传曰 (第 29a 页)
地二四五章皆地祇之属而天神之属槩未之及
何详略失宜若是乎又郑以首章为水鸟居水中犹人
为公尸而在宗庙不 思宗
庙正祭之时尸固在宗庙也 (第 54b 页)
必定何人作则安见大学可定为曾子作者试亦思之
相传 庄烈帝
入小学时问司礼官何谓子程子答曰子
者尊之之词曰何不曰子孔子司礼无以应按公羊传
子沈子曰注曰沈子称子冠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