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恺伯徐元杰等之论丞相史嵩之在明则有
罗伦之论大学士李贤吴中行赵用贤艾穆
沈思孝 邹元标 张岳之论大学士张居正黄
道周刘同升赵士春何楷成勇之论枢辅杨
嗣昌皆世道之大闲卓然千古 …… (第 12b 页)
(讹袭谬已非一/日不可不辨)
神宗实录万历五年十月十日大学士张居正父卒于
家讣闻居正意不欲奔丧其党工部尚书李幼孜遂倡
夺情之议于是大学士吕调阳张四维吏科都给事中
陈三谟监察御史曾士楚等各上疏乞留之会有星变
之异人心汹汹编修吴中行检讨赵用贤刑部员外郎
艾穆主事沈思孝观政 进士邹元标 相继论奏居正大
怒杖五人于阙下中行用贤削籍穆思孝 (第 32b 页)
元标 俱谪戍
而居正竟留南京佥都御史张岳给事中朱鸿谟亦有
疏言寻亦罢归
吴中行疏略顷者天象示异星变非常圣心 …… (第 32b 页)
愿陛下爱居正以
德速令奔丧守制则纲常植而朝廷正百官万民莫不
一于正而一正足以格天尚何灾异之不可弭哉 邹元标 疏略臣于九月二十六日闻辅臣张居正父丧
居正三疏乞恩守制皇上三留之为居正计者必再疏
恳之皇上不听哀死求 …… (第 39b 页)
之
成功又无以作满朝之忠孝臣谓不如还枢臣之职以
稍维名教也臣祖先臣用贤当张居正蔑伦起复特慷
慨建言为 邹元标 诸臣倡几毙杖下腊其败肉以示子
孙如直坐视枢臣蒙面入阁是臣上负圣主而下忝所
生也(太史抗疏归其尊人文度 (第 49a 页)
罗伦之论大学士李贤吴中行赵用贤艾穆
沈思孝 邹元标 张岳之论大学士张居正黄
道周刘同升赵士春何楷成勇之论枢辅杨
嗣昌皆世道之大闲卓然千古 …… (第 12b 页)
(讹袭谬已非一/日不可不辨)
神宗实录万历五年十月十日大学士张居正父卒于
家讣闻居正意不欲奔丧其党工部尚书李幼孜遂倡
夺情之议于是大学士吕调阳张四维吏科都给事中
陈三谟监察御史曾士楚等各上疏乞留之会有星变
之异人心汹汹编修吴中行检讨赵用贤刑部员外郎
艾穆主事沈思孝观政 进士邹元标 相继论奏居正大
怒杖五人于阙下中行用贤削籍穆思孝 (第 32b 页)
元标 俱谪戍
而居正竟留南京佥都御史张岳给事中朱鸿谟亦有
疏言寻亦罢归
吴中行疏略顷者天象示异星变非常圣心 …… (第 32b 页)
愿陛下爱居正以
德速令奔丧守制则纲常植而朝廷正百官万民莫不
一于正而一正足以格天尚何灾异之不可弭哉 邹元标 疏略臣于九月二十六日闻辅臣张居正父丧
居正三疏乞恩守制皇上三留之为居正计者必再疏
恳之皇上不听哀死求 …… (第 39b 页)
之
成功又无以作满朝之忠孝臣谓不如还枢臣之职以
稍维名教也臣祖先臣用贤当张居正蔑伦起复特慷
慨建言为 邹元标 诸臣倡几毙杖下腊其败肉以示子
孙如直坐视枢臣蒙面入阁是臣上负圣主而下忝所
生也(太史抗疏归其尊人文度 (第 49a 页)
莫执中据其名迹近似于道不作犹贤于杨墨说盖
弥近理则大乱真不可谓犹贤 大全朱子云中庸
言择善而不言择中此段不是中字善字似不当如
此分别 邹南皋 曰唐虞授受之中孔子得之为时
孟子发之为权 此章权字与论语未可与权权字
稍异论语权字对经字说此章权 (第 60b 页)
弥近理则大乱真不可谓犹贤 大全朱子云中庸
言择善而不言择中此段不是中字善字似不当如
此分别 邹南皋 曰唐虞授受之中孔子得之为时
孟子发之为权 此章权字与论语未可与权权字
稍异论语权字对经字说此章权 (第 60b 页)
倚漕东南后乱漕不通至以御酒龙衣求米张士诚今不改谋后乃无食乃)
(大兴水田于天津一带稻花茂密如江南 邹忠介元标 见之叹曰夫治天下岂不以才哉人苟有才)
(天气地力皆可得而变也往三十年都人之视藁秸犹扶桑也而今亩栖 (第 21a 页)
(大兴水田于天津一带稻花茂密如江南 邹忠介元标 见之叹曰夫治天下岂不以才哉人苟有才)
(天气地力皆可得而变也往三十年都人之视藁秸犹扶桑也而今亩栖 (第 21a 页)
志据依游正学者用功字面夫子自志学至从心一生
作此功课此外原无可用心处此内原无可住足处
自行束脩章
未尝无诲不倦之心也天下万世有一人不在夫子所
诲之中者乎贤尧舜在此 邹南皋 亦云此是发明已急
欲诲人之意也
不愤不启章
教者必得学者之心以为其地教方中用有施无受强 (第 2b 页)
作此功课此外原无可用心处此内原无可住足处
自行束脩章
未尝无诲不倦之心也天下万世有一人不在夫子所
诲之中者乎贤尧舜在此 邹南皋 亦云此是发明已急
欲诲人之意也
不愤不启章
教者必得学者之心以为其地教方中用有施无受强 (第 2b 页)
合下四章俱是维持鲁室事君尽礼之事 四如字见
莫可形容之意 或谓侃侃于上大夫訚訚于下大夫
莫非一道乎曰贤者之有心毕竟不如圣人之无意畏
大人与藐大夫气象各别 邹南皋 曰与上大夫言有
时侃侃亦是訚訚与下大夫言有时訚訚亦是侃侃须
要识得此意
君召使摈章
一承 (第 11a 页)
莫可形容之意 或谓侃侃于上大夫訚訚于下大夫
莫非一道乎曰贤者之有心毕竟不如圣人之无意畏
大人与藐大夫气象各别 邹南皋 曰与上大夫言有
时侃侃亦是訚訚与下大夫言有时訚訚亦是侃侃须
要识得此意
君召使摈章
一承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