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樂類
 (五经之义委之榛芜自明人之议从/祀始也冇王者作必遵贞观之制乎)
 (又云嘉靖之从祀进欧阳修者为大礼也出于在上/之私意也进陆九渊者为 王守仁
也出于在下之私)
 (意也与宋人之进荀杨韩三子/而安石封舒王配享同一道也)
明会典启圣祠嘉靖九年令两 …… (第 46b 页)
    往而非私矣
穆宗本纪隆庆元年三月癸未朔释奠于先师孔子
礼志隆庆五年以薛瑄从祀
 王圻续通考先是户科给事中魏时亮于隆庆元年
 十月请录真儒以彰道化薛瑄陈献章 王守仁
均得
 圣学真传宜从祀孔庙先是给事中赵輄御史周弘 (第 54b 页)
 祖请以故礼部侍郎薛瑄从祀御史耿定向亦请以
 故新建伯 兵部尚书王守仁
从祀下礼部议覆五年
 十三道御史马三乐等交章请以薛瑄从祀于是命
 瑄从祀神主序于先儒吕祖谦之下祭酒马 …… (第 55a 页)
 从祀告于先师孔子行释菜礼通行天下学校
神宗本纪万历四年八月壬戌释奠于先师孔子
礼志万历中以罗从彦李侗从祀十二年又以陈献章
胡居仁 王守仁
从祀 (第 55a 页)
 沈鲤议从祀疏臣等裒集众论较量其间预廷议者
 共四十一人除注有原疏外内注胡居仁从祀者二
 十五人注 王守仁
陈献章者俱十五蔡清五人罗伦
 二吕一人居仁则仍有专举且无疵议及臣等考其
 生平与其论著亦大都渊源孔孟 (第 55b 页)
纯粹笃实一时名
 士皆极口称上比于薛瑄而次其论著与瑄之读书
 录并传焉斯其为孔子之徒已彰明较著有归一之
 论矣至如 守仁
之学在致良知献章之学在于主静 …… (第 55b 页)
亢琴张步叔乘先儒左邱明公
羊高伏胜孔安国董仲舒王通周敦颐欧阳修张载程
颐胡瑗朱熹吕祖谦蔡沈真德秀薛瑄 王守仁
陈献章
胡居仁(旧冇寿张侯公伯寮新息侯秦冉考城伯戴圣/岐阳伯贾逵扶风伯马融任城伯何休偃师伯)
(王弼 …… (第 57b 页)
    安(履/祥)许文懿(谦/)而递传于方正学(孝/孺)皆一线
    之宗𣲖若夫薛文清(瑄/)振起于河汾 王文成

    (守/仁)
倡道于姚江顾端文(宪/成)高忠宪(攀/龙)集成于
    东林皆真修实悟以道统为已任而诣极最
    (第 61b 页)
    之宗𣲖若夫薛文清(瑄/)振起于河汾王文成

     (守/仁)
倡道于姚江顾端文(宪/成)高忠宪(攀/龙)集成于
    东林皆真修实悟以道统为已任而诣极最
    (第 62a 页)
王圻续通考世宗嘉靖元年建枫山祠于兰溪县祀尚
书章懋万历中赐名崇儒 十四年建 阳明先生
祠在
馀姚县龙泉山祀 (第 58a 页)
新建伯王守仁 
建显忠祠在奉化
县祀拾遗戴德彝死建文难 文节祠在贵池县祠宋
通判赵昴𤼵元兵攻城昴发与妻雍氏死节嘉靖 (第 58a 页)
 (人各仕一国正礼所谓别子为祖者也继别为宗岂/容遽绝亮之求乔为后攀之还奉瑾祀可谓允协也)
 (或又曰近世 阳明王氏
曰古者士大夫无子则为之/置后无后者鲜矣后世人情偷薄始有弃贫贱而不)
 (问者古所谓无后大抵皆殇子之类 (第 10a 页)
也然则古昔无/问大小宗无不立后者夫 阳明
所称士大夫置后亦)
 (与诸葛继别之意相通至云无后皆殇子此语未的/案礼又云支子不祭殇与无后者殇与无后 (第 10a 页)
    世之谋夺承嗣者犹纷纷以诬讦抱养为得
    计其皆宸濠之故智乎然宸濠曾借是以成
    其事乎夫亦可以悟矣
  王守仁
传子正亿隆庆初袭新建伯子承勋嗣子先
 进无子以弟先达子业弘继先达妻曰伯无子爵自
 传吾夫由父及子爵安 (第 42a 页)
 献子所谓正月日至也观昭二十一年梓慎日食以
 对孟献子所谓七月日至也冬日至而传称春正月
 夏日至而经书秋七月则春秋所书时月皆用周正
 明甚
  王氏守仁
春王正月说春秋书元年春王正月盖仲
 尼作经始笔也说者或以为周虽建子而不改月或 …… (第 54a 页)
 春秋者不下数十家置春王正月四字不论者固有

 之其以周改月兼改时者则汉孔安国郑康成至明
 赵子常 王阳明
贺景瞻也以周改月不改时者则宋
 程伊川胡康侯至明刘文成也以周不改时兼不改
 月者则宋蔡仲默魏华父至明 (第 59a 页)
  章以释致知格物谓大学原无阙文此则董氏槐
  叶氏梦鼎王氏相之说也而车氏清臣方氏正学
  咸是之又或为良知之解以攻集注若 王氏阳明
  
则窜入于异学矣诸如此类概置之不论不议焉
  而已惟注疏暨朱子章句则一字不遗亦仍今本
  留识旧简之意 (第 61b 页)
 罗钦顺整庵存藁

  王守仁阳明
全书
 何孟春文简集
 徐问山堂萃稿
 何瑭柏斋集
 王廷相家藏集
 崔铣洹词
 薛蕙西原集
 顾清 (第 48a 页)
 (诸葛兄弟三人各仕一国正礼所谓别子为祖者也/继别为宗岂容遽绝亮之求乔为后攀之还夫瑾祀)
 (可谓允恊也或又曰近世 阳明王氏
曰古者士大夫/无子则为之置后无后者鲜矣后世人情偷薄始有)
 (弃贫贱而不问者古所谓无后大抵皆殇子之类 (第 53a 页)
也/然则古昔无问大小宗无不立后者夫 阳明
所称士)
 (大夫置后亦与诸葛继别之意相通至云无后皆殇/子此语未的案礼又云支子不祭殇与无后者殇与) (第 53a 页)
 天理之本然若之何其惑也闻者叹服俞先生讳长
 孺越之新昌人
 广州志湛若水师陈献章献章没若水心丧三年
 闻见录邹守益师事 王守仁
(第 16b 页)
守仁
没守益行心丧之
 礼
 咫闻录钱德洪字绪山师事 (第 16b 页)
王阳明
嘉靖丙戌举进
 士未廷试而归戊子冬将治装北上途中闻 (第 16b 页)
阳明

 丧往迎至广信且驰书于其父具陈父生师教愿为 (第 16b 页)
 陈樵传家燬于兵寓子婿王为家留六年病且卒默

 坐一室不食饮踰日县令遣人以医来视麾之去曰
 吾年八十有八死可矣翛然而逝
  王守仁
传先生以疾剧上疏请告踰梅岭疾甚门人
 周积为南安推官来问先生曰病势危亟所未死者
 元气耳晚泊清龙铺明 (第 23a 页)
 (朱子夫先贤之当法者何限偏欲仍其偶误而不敢/改邪又云恐后世子孙误认祖妣其说尤谬但立一)

 (小石碑于墓前更著家训明载男右女左从某墓始/则虽数十世后了然能辨何忧混乱乎 王文成
亦以)
 (尚右为非殆为三穴言则可尔三穴若概尚右则是/有边无中边反尊中反卑故必男居中前妻右后妻) (第 24b 页)
 (终身相与燕饮亲洽今停柩在殡而亲友宗族宁不/泫然而赴召作乐燕笑为欢不恩陪者何人何忍举)
 (杯宾主有惭于/杜蒉矣宜革)
    乾学案丘氏素馔之说善矣吕氏乃非之何
    与昔 王文成
居父丧湛文简来吊款之饭见
    肴有肉文简咈然门人以告 (第 6a 页)
文成
不荅 (第 6a 页)

    成
之待吊客原用素馔唯高年远客则间以 …… (第 6a 页)
 (姚翼家规通俗编客吊奠毕主人哭入丧次主宾者/陪客出厅事或献之茶道远者小宴之○越俗礼待)

 (吊客必极丰侈 阳明先生
居丧尽革之惟遇/高年远客则蔬食中间腥二品此可以为法)
 (张文嘉齐家宝要凡宾来吊奠者道路如远则具素 (第 7b 页)
 声说文大目出也六书故目急出也 又类篇睴睴视貌(又人名南唐大将军皇甫睴)又集韵五困切音诨又广韵胡本 
(切集韵户衮切𡘋音混义𡘋同)(玉篇同瞎)(集韵伊鸟切音杳䁏眇远视也木华海赋朱㷿绿烟䁏眇蝉蜎)
(注皆烟艳飞腾之貌)类篇或作䁘 睵(广韵集韵𡘋仓才切音猜博雅睵𥉻视也一曰睽也)又广韵祖才切集韵将 
(来切𡘋音哉义同)或省作 䁐 集韵于惊切音英深目也(又于庆切英去声视也亦作眏)(集韵尺尹)
 切音蠢大目也(又人名元史世祖纪高丽王王睶来朝)(集韵居言切建平声目数也 王守仁
九华经睷异景于穹)
(坳)睸 集韵蜜二切音寐目合也(又明秘切音媚义同)本作睸 睹古文睹(唐韵当古切集 (第 101b 页)
 若敖氏之族圄伯嬴于轑阳而杀之(圄囚也伯嬴蔿/贾也轑阳杜注)
 (楚/邑)遂处烝野将攻王王以三王之子为质焉弗受(烝/野)
 (杜注楚邑三 王文成
穆)师于漳澨(漳澨杜注漳水边漳水出新/城沶乡县至当阳县与沮水) (第 28a 页)
  王氏(鏊/) (济之/) (守溪/)
  邵氏(宝/) (国贤/) (二泉/)
  王氏(守仁/)  (伯安/
) (阳明/) (第 15a 页)
 (于其他诗词则多微婉而或不能明白简切各言一/事而或不能通于上下故夫子独称思无邪之一言)
 (以示学诗者守约施博之道诚意正心之方也○ 王/氏守仁
曰思无邪一言岂特三百篇六经只此一言)
 (便可该贯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语思无邪一言/也可该贯此外更有 (第 7b 页)
 一体者也到尽人尽物参赞天地地位方是能尽其
 性饶双峰曰此与首章一意至诚尽性便是致中和
 赞化育便是天地位万物育  王阳明
曰必自尽其
 性方能尽人尽物参赞天地必至尽人尽物参赞天
 地方是见能尽其性即至于尽人尽物参赞天地要 …… (第 35b 页)
 有意思盖其道可以前知正见其异于谶纬术数之
 学揣摩亿逆之知也 乐天斋翼注曰至诚知以道
 不知以术 胡凝初曰此之谓诚则明  王阳明
曰 …… (第 42b 页)
 事一齐改换其切近处则自吾一念之微而无毫釐
 之差其功用之大则天地万物一齐被他剪截裁成
 过看得这大意思方有益
今天下节  王文成
曰玩今天下三字有提醒当世之
 意只可作盛世之思不可看作衰世之感 张彦陵
 曰车同轨制度中之一端也轨不 (第 86a 页)
 念仪秦力攻揣摩便从势利起念禅家为一大事因

 缘便从生死起念今日吾辈从事此学要看从何处
 起念(析疑海门) 沈无回曰 阳明云
志学即是志不踰矩
 之学此语亦有病志学志圣学也不踰矩是所进之
 境界耳假令两楹未梦必更有一语夫子岂肯 …… (第 6b 页)
 墨之与我儒亦是同师尧舜而异焉者也其源本同
 而其流遂异此趋向之不可不谨也合杨墨儒而别
 其异于儒之中又别其异此辨析之不可不精也
  王阳明
曰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
 异的是谓异端 高者入于空虚卑者流于功利害 (第 22a 页)
 来克复敬恕亦是忠信之事不可专属行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章总旨 张彦陵曰此章总重
 在有恒上 周季侯曰圣脉到底不绝 阳明先生

 谓满街皆圣人也夫子此论见得人有恒心便人人
 具有圣胎人人可做圣人却自被习心埋没将圣人 (第 28a 页)
 弊字要活看不是流弊只是病字意蒙引极明

君子笃于亲节 笃于亲如禄位与共好恶与同皆是
 不遗故旧如有功必录有罪必宥皆是  王阳明

 若合上节当重礼字 大全辨芑山张氏曰唐贞观
 四年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赃免上以秦府旧人复其
 官魏徵 …… (第 3b 页)
 弘不是度量宽容度
 量宽容只是弘内一件 弘至大毅至刚 张彦陵
 曰本文虽把弘毅说起然弘毅处就是仁  王阳明
 
曰仁人心也心体本是弘毅不弘不毅者私欲蔽之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