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贡禹事嬴公而成于眭孟以授颍川棠溪惠惠授泰
 山冥都又疏广事孟卿以授琅邪筦路筦路及冥都
 又事颜安乐路授大司农孙宝  瑕丘江公
受谷梁
 春秋及诗于鲁申公武帝时为博士使与董仲舒论
 江公呐于口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义
 卒 (第 3a 页)
 贡禹事嬴公而成于眭孟以授颍川棠溪惠惠授泰
 山冥都又疏广事孟卿以授琅邪筦路筦路及冥都
 又事颜安乐路授大司农孙宝  瑕丘江公
受谷梁
 春秋及诗于鲁申公武帝时为博士使与董仲舒论
 江公呐于口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义
 卒 (第 32a 页)
 赐(砀/人)长沙内史缪生(兰陵/人)胶西中尉徐偃胶东内史

 阙门庆忌(邹/人)皆申公弟子也申公本以诗春秋授
 丘江公
尽能传之徒众最盛鲁许生免中徐公(免中/县名)
 皆守学教授丞相韦贤受诗于江公及许生传子玄
 成(贤字 (第 139a 页)
而申公亦传榖梁学受之 瑕丘江公
故公榖之学独盛
于汉善乎范宁之言三家之学曰废兴繇于好恶盛衰
继于辩讷武帝好公羊公孙弘又好之而公羊之学 (第 107b 页)

兴卫太子好榖梁宣帝又好之而榖梁之学遂兴此兴
废繇于好恶也 瑕丘江公
讷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
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传比辑其义卒用董生
繇是公羊大兴此盛衰继于辩讷也呜呼 (第 107b 页)
 (羊自为而弟子录其师之言榖梁杂载尸子沈子公/子启之说又引榖梁子曰亦似非榖梁自为或者谓)
 (公榖皆汉初时人其书出于焚书之后故皆推说而/失事之本末然胡毋生 瑕丘江公
皆列于传而公榖)
 (无传则公榖乃战国时人也太史公谓孔子作春秋/丘明为之传刘歆谓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 (第 10a 页)
霸城阳内史夏宽东海太守砀鲁赐长沙内史
兰陵缪生胶西中尉徐偃胶东内史邹人阙门庆忌治
官皆有廉节称申公卒 瑕丘江公
尽能传之及鲁许生
免中徐公皆守学教授韦贤治诗事江公许生至丞相
传子元成亦至丞相兄子赏以诗授哀帝至大司 (第 123a 页)
尉徐偃胶东内史阙门庆忌(邹/人)皆申公弟子也申公本
以诗春秋授 瑕丘江公
尽能传之徒众最盛鲁许生免
中徐公(免中/县名)皆守学教授丞相韦贤受诗于江公及许
生传子玄成(贤字长□ …… (第 21b 页)
颜安乐路授大司农孙宝(字子/严颍)(川鄢/陵人) 瑕丘江公
受榖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武帝时为
博士(传子至孙/皆为博士)使与董仲舒论江公呐于口而丞相公
孙弘本为公 (第 30a 页)
(砀人)长沙内史缪生(兰陵人)胶东中
尉徐偃胶东内史阙门庆忌(邹人)皆申公弟子也申公本
以诗春秋授 瑕丘江公
尽能传之徒众最盛鲁许生免
中徐公(免中县名)皆守学教授丞相韦贤受诗于江公及许生
传子玄成(贤字长[孑 …… (第 13a 页)
(川鄢陵人) 瑕丘江公
授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武帝时为
博士(传子至孙皆为博士)使与董仲舒论江公呐于口而丞相公
孙弘本为公羊 (第 22a 页)
   鲁诗

申公培鲁人少事齐人浮丘伯受诗为楚王太子戊傅
及戊立为王胥靡申公申公愧之归鲁以诗经为训以
教无传是为鲁诗于是兰陵王臧代赵绾皆从申公受
学臧为郎中令绾为御史大夫皆以明堂事自杀其他
弟子如同郡临淮太守孔安国胶西内史周霸城阳内
史夏宽东海太守砀鲁赐长沙内史兰陵缪生胶西中
尉徐偃胶东内史邹人阙门庆忌治官皆有廉节称申
公卒 瑕丘江公
尽能传之以授鲁许生免中徐公而韦 (第 194b 页)
 可得而废也汉兴之初胡毋生以公羊学于景帝时

 先立学官而申公亦传榖梁学受之 瑕丘江公
故公
 榖之学独盛于汉善乎范宁之言三家之学曰废兴
 由于好恶盛衰继于辨讷武帝好公羊公孙弘又好
 之而 (第 33a 页)
公羊之学遂兴卫太子好榖梁宣帝又好之而
 榖梁之学遂兴此废兴由于好恶也 瑕丘江公
讷于
 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
 羊学比辑其义卒用董生由是公羊大兴此盛衰继
 于辨 (第 33a 页)
 王好诗始为诗传元王以为博士于诗最精后以诗

 学授 瑕丘江公
数传至薛广德而其传泯矣齐诗始
 于辕固后景鸾翼奉后苍皆通齐诗而苍得名传至
 匡衡萧望之梁丘贺而止
  (第 1b 页)
  鲁诗
申公培鲁人少事齐人浮丘伯受诗为楚王太子戊傅

及戊立为王胥靡申公申公愧之归鲁以诗经为训以
教无传疑是为鲁诗于是兰陵王臧代赵绾皆从申公
受学臧为郎中令绾为御史大夫皆以明堂事自杀其
他弟子如同郡临淮太守孔安国胶西内史周霸城阳
内史夏宽东海太守砀鲁赐长沙内史兰陵缪生胶西
中尉徐偃胶东内史邹人阙门庆忌治官皆有廉节称
申公卒 瑕丘江公
尽能传之以授鲁许生免中徐公而
韦贤治诗事江公许生至丞相传子玄成亦至丞相及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