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類書類
 官济济各敬厥事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
 (须摇须/臾也)长丽前掞光耀明(长丽灵鸟也/旧说云鸾也)寒暑不忒况
 皇章展诗 应律
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发梁扬羽
 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声气远条凤鸟鴹(鴹古/翔字)
 夕奄虞盖孔享  (第 14b 页)
 翔灵光回照兮郁乎芬芳载慕载瞻兮愿锡亨昌子
 孙庶民兮惟帝是将于昭明德兮永怀不忘
 望燎时和之曲 龙舆杳杳兮归上方金风 应律
(第 30b 页)
 音四会(注阳伯犹言春伯春官秩宗也伯夷掌之侏/离舞曲名言象物生育离根株也徒歌谓之)
 (谣其声清浊比如余谣然后 应律
也晰当为析春厥/民析晰阳乐正所定也是时契为司徒掌地官矣后)
 (又举禹掌天官仪当为羲仲之后也鼚动貌哉 (第 37a 页)
 我南邦肆严牲币神式来降以侑以妥百福是庞

 酌献成安 景风 应律
朱鸟开辰肃肃明祀嘉笾列
 陈牲用牷物乐奏蕤宾克绥永福祐此下民
 送神凝安 鼓钟云云吹管依依神既醉饱曰 (第 54a 页)
   蕙田案以上编钟
周礼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注铣钟口两角谓/疏栾铣一物俱)
(钟两角古之乐器 应律
之钟状/如今之铃不圜故有两角也)
 (郑氏谔曰钟之制有镈有镛有编钟编钟十六枚而/在一虡小胥正其位磬师 …… (第 18a 页)
 制欤盖其小者似铃有柄无舌执而鸣之以止鼓大

 者象钟形薄旁有二十四铣宫县用之饰以流苏盖
  应律
音而和乐也
    蕙田案以上金铙
以金铎通鼓(注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司马职曰司马振铎)
 聂氏三礼 (第 50b 页)
 钟编钟编磬皆各堵而同肆镈则随之而已
    蕙田案乐书以笙磬为特磬非是笙匏竹也
    国语匏竹利制高下在心 应律
合吕岂特磬
    所能应乎观小雅笙磬同音则笙磬为编磬
    明矣
    又案以上颂磬笙磬
书禹 …… (第 5b 页)
 华原所出易之则雍州之产也延及近世多用灵璧

 石则仍徐州境也要之不必拘于所出惟期 应律

 声以成大乐庶几神人上下涵泳太和而不失古圣
 人制作之微意焉耳
 倍夷则之磬(六分零六/豪八丝) …… (第 13a 页)
 五分按某律某吕相和之度偏右设之为第五孔应
 某律为某字此后二孔之分也五孔之分前后左右
 实自下而渐上自远而及近故生声有序而高下分
 明得以 应律
吕而为用焉考埙之制虽为三种而八
 倍黄钟之埙全体所得声字适应黄钟之宫故定为
 雅乐所用而名之曰黄钟埙 (第 25a 页)
 簧世本曰随作笙簧庸讵知随非女娲氏之臣乎黄
 帝制律以伶伦造钟以营援则女娲作竽笙以随不
 足疑矣李照作巢笙合二十四声以 应律
吕正倍之
 声作和笙应笙竽合清浊之声又自制大笙上之太
 乐亦可谓知复古制矣
 律吕正义尔雅大笙谓之巢 …… (第 11b 页)
 取音之大槩也即其本体而论出音孔上第一孔为

 工字故出音孔为尺字出音孔外两孔一应高上字
 一应低上字而通长为乙字以其 应律
吕而言出音
 孔上第一孔应夷则之律徵声乙字第二孔应无射
 之律羽声上字第三孔应半黄钟之律变宫尺字第 (第 44a 页)
 (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七曜齐动之年以为元荒远/无徵自汉太初三统而后一术辄更一元元授时术)
 (始革其失测定气应闰应转应交应五星合 应律
应/即以至元辛巳为元不用积年日法明大统法因之)
 (季年用西法拟改宪以崇祯戊辰为元我此朝因其/新法诸 (第 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文侯好音而不知乐也铿锵之

 类皆为音 应律
乃为乐 孔氏颖达曰古乐有音声
 律吕今乐亦有音声律吕是乐与音相近也乐则乐
 正声和音则心邪声乱是不同 (第 16a 页)
 三面其形曲故春秋传曰请曲县诸侯之礼也
 案县主于钟磬以其编也其法用木为虡以纮系于
 钟磬而缀于虡凡十六枚盖以十二 应律
别加四清
 以备短律为宫之用也钟磬之外有鑮有鼙有鼓鑮
 鼓亦皆有虡而县之但县一而已而鼓又载之于跗
  (第 22b 页)
  其说也(并丛/说) 乾凿度云历以三百六十五日四
  分日之一为一岁易以三百六十析当期之日此
  律历数也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以 应律
历之
  数郑康成曰历以记时律以候气气章六十日一
  转与历相应则三百六十日为终也历之数有馀 (第 64b 页)
 韵徒例切音滞义同(又集韵才诣切音哜利也)又集韵力制切音例义同 铣(唐韵集韵韵会𡘋稣典切音跣说文)
(金之泽者尔雅释器绝泽谓之铣疏金之最有光泽者名铣又说文一曰小凿也)又晋语铣者寒甚矣注铣洒也洒洒寒 
 猊言不和润也(又说文一曰钟两角谓之铣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注铣钟口两角也疏古乐器 应律
之) …… (第 23b 页)
 招摇一外为盾天锋(又国名史记五帝纪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正义作陈丰)又剑名典论宝剑有三其二曰华锋 
(集韵痴廉切音觇锐也)(集韵乎经切音刑祭器与铏同)(字汇亡返切音挽引也)
(集韵营只切音役小矛本从矛)(类篇职吏切音志铭也)(广韵息移切集韵相咨切𡘋音私玉篇平木器)
(今作鐁)(唐韵集韵火悬切韵会呼悬切𡘋音駽说文小盆也从金肙声一曰无足铛五音集韵铜铫博雅鐈鬲鬷)
 鋗谓之铫(又玉声前汉郊祀歌展诗 应律
鋗玉鸣注晋灼曰鋗鸣玉声也师古曰鋗音火悬反)又人名史记项羽纪番君 
 将梅鋗功多 又五音集韵胡畎切音泫 (第 30a 页)
 不闻音义马云呜鸟谓凤凰也 又姓出姓苑(又集韵韵会正韵𡘋眉病切音命鸟相呼也马融长笛赋山鸡晨群野雉朝)
 雊求偶鸣子悲号长啸注鸣命也曹植诗鸣俦啸匹侣(又叶谟郎切音芒前汉郊祀歌寒暑不忒况皇章展诗 应律
鋗玉鸣)
(函宫叶角激徵清发梁扬羽申以商张华侠曲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玉篇布老 (第 42a 页)
  余谣名曰晰阳(阳伯犹曰春伯春官秩宗也伯夷/掌之侏离舞曲名言象物生育离)
  (根株也徒歌谓之谣其声清浊比如余谣然后 应律/
也晰当为析春厥民析晰阳乐正所定名也是时契)
  (为司徒掌地官矣/后又举禹掌天官)仪伯之乐舞鼚哉其歌 (第 20a 页)
当为/臀谓覆之其底深一寸也)
其耳三寸其实一升(耳在旁/可举也)重一钧(重三/十斤)其声中黄钟
之宫 (应律/
之首)槩而不税(郑司农云令百姓/得以量而不租税)其铭曰时文思 (第 44a 页)
近而不同(言文侯好音而不知乐也铿/锵之类皆为音 应律
乃为乐)文侯曰敢问何
(欲知音/乐异意)子夏对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
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 (第 12b 页)
八十四调百四十四律其声淡雅不
为时所好何妥易之今不可考祖孝孙作唐雅乐为四
十八曲八十四调亦不知其果皆 应律
否大约古人之
能为诸调者当必有活法若如儒家之说即一琴已不能
易一均而况八音皆能旋宫乎
   论龟兹琵 (第 30b 页)
  若管若篪皆有大小岂以笙而独无之今其音虽
  不可考其义犹可推而知也宋李照作巢笙合二
  十四声以 应律
吕正倍之声作和笙应笙竽合清 (第 19b 页)
  臣谨按南风者不自有其乐而与民同乐厥旨深
矣何以言之盖舜以为春作秋成夏则农事方盛
吾民辛苦亦极矣锄禾当午汗滴如雨此吾民怨

咨之时也然而薰风南来殿阁生凉涤烦消暑而
民困可苏故喜之而歌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
民之愠兮旧粮既尽新榖未登此吾民匮乏之时
也然而祝融司令蕤宾 应律
蚕老麦熟而民生可
望故喜之而歌曰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
兮岂非不自有其乐而与民同乐哉后世之歌有
(第 76b 页)
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愚谓
黄钟之管嶰谷可也他竹亦可也神明存乎人耳至
于听凤之鸣雄鸣为六 应律
雌鸣亦六应吕清浊不
相凌犯如旋宫之法焉有是理乎使六鸣清浊不顺
次序待人而择则人之歌唱亦有六声何不择人 …… (第 32b 页)
择凤也尝听黄鹂之鸣清和宛转五音俱备亦可准
以为律乎凤固神鸟也其灵在于天下有道始出不
在于声之 应律
也达识贞观者决明其不然矣后汉
志曰伏羲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愚谓律法者皆实
理实事明白易简不以律管候 (第 3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