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而夫子相定公会齐侯于夹谷安得谓九世犹可复/雠乎春秋于禚之狩人齐侯以贬公于溺会伐卫贬)
 (不书公子于围郕讳不书公屡加贬绝则复雠之责/至矣故柯之盟不复致贬诚以齐桓倡霸尊王 安夏)
 (
顾不可以区区不能报之寡弱召其危辱以获戾于/先君也圣人轻重之权衡岂不深切著明也哉 张)
 (氏溥曰柯 (第 45a 页)
 (刘子则侵楚也皆假天子之威而服人者也征汪氏/克宽曰前此未有以王臣与伐者桓文之大 伐虽)
 (不请命而专行然犹以尊周 安夏
为心未尝渎王臣/以临师旅比于假天子之命而威诸侯者尚为彼善)
 (于此也厉公嗣霸以私怨伐秦则挟刘康公成 (第 38b 页)
 (然血气之骄悍未除悼公之齿浅矣乃能忠厚而不/迫坚忍而持重有回顾却虑之谋无轻逞辄快之举)
 (其亦稍知以道养心欤八年九合则勤于 安夏
也三/分四军则谨于用民也六卿选德则用人有章也驺)
 (御知训则教士有法也此其所以能得诸侯服郑而/驾楚 (第 40a 页)
 (人齐侯以贬公于溺会伐卫贬不书公子于围郕讳/不书公屡加贬绝则复雠之责至矣故柯之盟不复)
 (致贬诚以齐桓倡伯尊王 安夏
顾不可以区区不能/报之寡弱召其危辱以获戾于先君也圣人轻重之)
 (权衡岂不深切著明也哉○赵氏曰按桓公 (第 44a 页)
与齐国佐邾人序甚矣)
(厉公之无道也汪氏曰前此未有以王臣与伐者桓文/之大征伐虽不请命而专行然犹以尊周 安夏
为心未)
(尝渎王臣以临师旅比于假天子之命而威诸侯者尚/为彼善于此也厉公嗣霸以私怨伐秦则挟刘康公成) (第 35b 页)
之齿浅矣乃能忠厚而不迫坚忍而持重)
(有回顾却虑之谋无轻逞辄快之举其亦稍知以道养/心欤八年九合则勤于 安夏
也三分四军则谨于用民)
(也六卿选德则用人有章也驺御知训则教士有法也/此其所以能得诸侯服郑而驾楚也使 (第 36a 页)
实也而左氏不达其故于侵蔡则曰为蔡
姬故于侵曹伐卫则曰为观浴与块故此病在于推寻
事繇毛举细故而二公攘夷 安夏
之烈皆晦而不彰其
他纪事往往类此然则左氏之纪事固不可废而未可 …… (第 111a 页)
国脩器备盛糇粮归老幼居疾虎牢肆眚围郑三分四
军以敝楚故能三驾成功攘夷 安夏
中兴之业戏之盟
赫然比于葵丘践土焉不书至同桓文也哀公书至者
止会晋侯黄池耳鄫艾陵橐皋不书至者从伐小国 (第 195b 页)
 悼公之齿浅矣更事变未多而阅义理未熟也乃能
 忠厚而不迫坚忍而持重盖亦稍知以道养其心者
 欤八年九合则勤于 安夏
也三分四军则勤于用民 (第 20b 页)
 伐魏申好江东虽武王牧野之师亦誓友邦远及庸
 蜀彭濮八国之人共为掎角之势也桓公此盟其服
 荆楚之虑周矣其帖荆 安夏
救灾恤邻之义著矣盟
 虽春秋所恶然诸侯皆在独言远国者许是盟也
冬十月不雨
 正传曰书冬十月不雨纪灾异 (第 9b 页)
 侯之大夫救徐善其救患而憾其不力也夫救徐善
 也而使大夫行其不力甚矣左氏曰孟穆伯帅师及
 诸侯之师救徐诸侯次于匡以待之愚谓桓公攘夷
  安夏
之心怠而霸业衰矣夫惟心之蛊是以不诚不
 诚则不信不信则寻盟寻盟则次于匡次于匡而使
 大夫以往救其势使 (第 33a 页)
 李氏曰悼公立于成公十八年凡十六年起四公之
 衰复文襄之盛入国之明日逐不臣者七人即位之
 一月取六官于民誉八年九合则勤于 安夏
也三分
 四军则谨于用民也驺御知训则教士有法也此其 (第 53a 页)
 老于奔走晚而复国然血气之骄悍未除悼公之齿
 浅矣乃能忠厚而不迫坚忍而持重有回顾却虑之
 谋无轻逞辄快之举岂亦稍知以道养心欤八年九
 合则勤于 安夏
也三分四军则谨于用民也六卿选 (第 45a 页)
 后乃始与宋俱亡得非有赖于兹城欤故把之城本
 为中国计或者念母私情亦属其间尔然晋平公不
 能修德睦邻攘夷 安夏
使楚人畏惧不敢北辕而区
 区以城把为务则亦末矣
晋侯使士鞅来聘(士鞅即/范献子)
 拜仲孙羯之如且拜 (第 38b 页)
 公伐楚必先有事于蔡文公胜楚必先有事于曹卫
 左氏不达其故于侵蔡则曰为蔡姬于侵曹伐卫则
 曰为亲裸与块其病在推寻事由毛举细故而二公
 攘夷 安夏
之烈皆晦而不章
怀嬴与焉
 陆粲曰外传言怀嬴之纳也重耳欲辞而胥臣辈皆
 劝受之胥臣辈求悦秦而反国以速 (第 14b 页)
 以是为君之过矣

夏五月壬申曹伯寿卒
晋侯伐郑
 晋景不能反身修德 安夏
攘夷而欲雪败邲之耻区
 区伐郑又何为乎
秋九月楚子围宋
 轻举陈师以见伐今复轻杀其使以见围宋之几亡 (第 20a 页)
 而左氏于侵蔡则曰为蔡姬荡舟故于侵曹伐卫则
 曰为观浴与块故此其病在推寻事由毛举细故非
 惟使二公攘夷 安夏
之烈闇然不彰而且被其琐琐
 之讥也
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
 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公怒刺之左传以楚人救卫不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