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此所谓七就指继次路而又次者也顾命于革路象
 路通谓之次路且自上而下降杀以两由一以至三
 三以至五五以至七固其理也以 周路
之有五则殷
 路固不止于三矣徐氏师曾曰圭璋瑑圭璋也长
 八寸圭以享王璋以享后二王之后所用虽曰圭以 (第 24a 页)
 与周同者皆降王礼一等则当时所僭亦微矣不得
 以此记及鲁颂所无者诬之也
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
乘路 周路
(钩古侯反乘/徐食證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鸾有鸾和也钩有曲舆者也(孔疏/钩曲)
 (也舆则车床曲舆 (第 45a 页)
  (也/)其斲者仁者之为也其砻者不仁者之为也(晋/语)
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
乘路 周路
(鸾有鸾和也钩有曲舆者也大路木路也/乘路玉路也汉祭天乘殷之辂也今谓之)
(桑根车也春秋传曰/大路素 (第 9a 页)
下有人字  周路
建大白以即戎也(五行)周下有礼革二
字作周礼革路建大白以即戎也 有以大白兵车而
赗之者(七行)赗作赙 (第 3b 页)
 两君相见则皆当面尊故尊在两楹间而反爵之坫
 在尊之南献酬皆自尊而南出故曰出尊
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
乘路 周路
也有虞氏之旂夏后氏之绥殷之大白周之 …… (第 11a 页)
 赤色鲁之所用更有兼乎前代者如车用以乘而制
 度各异其为鸾车则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则夏后氏
 之路也大路则殷路也乘路则 周路
也旂载于车而
 体式各异如有虞氏之旂夏后氏之绥殷之大白周 (第 11b 页)
 (斋戒以事鬼神之义也达其乡则有明意而明者神/而明之之意也于屏言疏疏者通之也屏所以蔽而)

 (通之者以神无方而/无乎不在故通之也)
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
乘路 周路

 鸾车有鸾和之车也路与辂同钩曲也车床谓之舆
 舆之前阑曲故名钩车也大路殷之木辂也乘路周
 之玉辂 (第 11a 页)
 举于其上也屏即天子外屏之屏疏刻也刻之为云
 气蛊兽
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
乘路 周路

 集说曰鸾车有鸾和之车也路与辂同钩曲也车床 (第 9b 页)
 七就指继次路而又次者也顾命于革路象路通谓
 之次路亦若是而已且自上而下降杀以两由一以
 至三由三以至五由五以至七固其理也以 周路
(第 4b 页)
       婺源江永撰
器用


车通考

明堂位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
殷路也乘路 周路
也注鸾有鸾和也钩有曲舆者也大
路木路也乘路玉路也疏曲舆谓曲前阑也○考工记
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 (第 1a 页)
  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来朝武王因其朝
  而问洪范案此序云胜殷以箕子归明既释其囚
  即以之归不令其走去而后来朝也又朝鲜去
  路
将万里闻其所在然后封之受封乃朝必历年
  矣不得仍在十三祀也宋世家云既作洪范武王
  乃封箕子于朝鲜 (第 7b 页)
 数其目也汉儒悉以周制当之虽其意不远而其事
 则非故礼曰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
 也大路殷路也乘路 周路
也有虞氏之旂夏后氏之
 绥殷之大白周之大赤泰有虞氏之尊也山罍夏后
 氏之尊也著殷尊也牺象周尊也有虞氏 (第 7a 页)
鸾车,
有虞氏之路也。
钩车,
夏后氏之路也。
大路,
殷路也。
乘路, 周路
也。 (第 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