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四書類
 角茧栗其牲体全脀其羹太羹其器牺尊疏布幂椫
 杓豆登鼎俎簠簋匏陶之类其藉蒲越藁秸其歌乐
 黄钟太蔟奏大 吕应钟
其舞云门咸池其鼓雷鼓灵 (第 7a 页)
  答曰十二律吕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交互相求反复皆
得若守旧法隔八求之其术浅矣黄钟为宫则蕤宾
为中蕤宾为宫则黄钟为中是故黄钟蕤宾二律名
为宫中相求之率大吕为宫则黄钟为和黄钟为宫
则应钟为和是故大 吕应钟
二律名为宫和相求之
率无射为宫则黄钟为商黄钟为宫则太蔟为商是 (第 50b 页)

 疏六律为阳六同为阴两两相合十二律为六合阳
 声黄钟大蔟等据左旋而言阴声大 吕应钟
等据右
 旋而言同位象夫妻异位象子母者同位谓若黄钟
 之初九下生林钟之初六俱是初之第一夫妇一体
 是 …… (第 81b 页)
 志京房曰十二律之变至于六十犹八卦之变至于
 六十四也宓羲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建日冬
 至之声以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祉
 南宫为羽 应钟
为变宫蕤宾为变祉此声气之元五
 音之正也故各终一日其馀以次运行当日者各自
 为宫而商祉以类从焉礼运篇 …… (第 82a 页)
 也元间大吕助宣物也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三
 间中吕宣中气也四间林钟和展百事俾莫不任肃
 纯恪也五间南吕赞阳秀也六间 应钟
均利器用俾 (第 88b 页)
小而商大是君弱
臣强之象今参酌其镈钟特磬制度欲且各依律数
算定长短大小容受数仍以皇祐中黍尺为法铸大 吕应钟
钟磬各民徵为事羽为物不相凌谓之正迭 (第 36a 页)
 焉
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
蕤宾夷则无射阴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皆
文之以五声宫啇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

木匏竹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
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下
管播乐器令奏鼓朄大飨亦如之大射帅瞽而歌射节
大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大丧帅瞽而廞作柩
谥凡国之瞽矇正焉(匏白交反兴虚应反朄读为/道引之引音胤廞故书为淫)
 疏曰六律为阳六同为阴两两相合十二律为六合
 阳声黄钟大蔟等㨿左旋言阴声大 吕应钟
等㨿右
 旋而言 陈氏曰国语曰景王将铸无射问律于泠 …… (第 31a 页)
 黜散越也元间大吕明宣物也二间夹钟出四隙之
 细也三间中吕宣中气也四间林钟和展百事俾莫
 不纯肃纯恪也五间南吕赞阳秀也六间 应钟
均利
 器用俾应复也律吕不易无奸物也细钧有钟无鏄
 昭其大也大钧有鏄无钟甚大无鏄鸣其细也大昭
 小鸣 (第 32a 页)
三分寸之一无射长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
千六百二十四 应钟
长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
韦昭国语注黄钟管长九寸律长九寸因而九之九九
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太蔟管长八寸 …… (第 17a 页)
寸数八十一林钟六寸数五十四
太蔟八寸数七十二南吕五寸三分三釐少强数四十
八姑洗七寸一分一釐强数六十四 应钟
四十七分四
釐强数四十三蕤宾六寸三分二釐强数五十七大吕
八寸四分二釐大强数七十六夷则五寸六分一釐大 …… (第 18a 页)
 曰黄钟八寸十分一者亦放此意但以正法之数合

隔八相生者顺数也乐录又载荀氏逆数隔六之说则
下生由低而高自当隔八顺数顺数而正尽即接所遇
之清上生由高返低似当隔六逆数逆数而清尽即接
所生之正此即大易往来顺逆之义其于下生上生更
为明醒且与器色环下顺数环上逆数之法相合然而
图皆顺数隔八者盖就图计数正亦可右数逆数隔六
清亦可左数顺数隔八举一而左宜右有之妙已寓也
七调旋宫黄钟以至姑洗五调本身正声下旋之即有
清声中吕蕤宾所旋独无清声然中吕下虽无变徵清

尚有一徵清独蕤宾下所旋只有正声并无清声则羽
声之高而不能上亦可见矣
十二律中十律旋宫皆兼正清惟蕤宾为正宫之正声
尽只有正而无清故无上生 应钟
为正宫之清声尽只
能为清虽旋为正而下生穷矣(上二则就圆图竖列言之)
五音七声十二律器色七字为七调还相 …… (第 21b 页)
夹钟 下生无 (角清射伬)  伬 无射(上生中吕凡)


(徵工)姑洗 下生应 (徵清钟仜)  仜  应钟(上生蕤宾六)
中吕(下生穷)


(羽六)蕤宾(下生穷)

二调 …… (第 22a 页)
夹钟 下生无 (商清射伬)  伬 无射(上生仲吕凡)


(角工)姑洗 下生应 (角清钟仜)  仜  应钟(上生蕤宾六)


(徵凡)
中吕 下生黄 (徵清钟𠆩)  𠆩 黄钟(上生林钟四)


蕤宾(下生穷)


(羽四)林钟(下生 …… (第 22b 页)
钟 下生无 (变宫射伬)  清伬 无射(上生中吕凡)


(商工)姑洗 下生应 (商清钟仜)  仜  应钟(上生蕤宾六)


(角凡)
中吕 下生黄 (角清钟𠆩)  𠆩 黄钟(上生林钟四)


(徵六)蕤宾 下生大 (徵清吕六)   …… (第 23a 页)
宫尺)夹钟 下生无 (宫清射伬)  伬 无射(上生中吕凡)


姑洗 下生应 (变宫钟仜)  清仜  应钟(上生蕤宾六)


(商凡)
中吕 下生黄 (商清钟𠆩)  𠆩 黄钟(上生林钟四)


(角六)蕤宾 下生大 (角清吕□)   …… (第 23b 页)
五调

(宫工)姑洗 下生应 (宫清钟仜)  仜  应钟(上生蕤宾六)
中吕 下生黄 (变宫钟𠆩)  清𠆩 黄钟(上生林钟四)


(商六)蕤宾 下生大 (商清吕 …… (第 24a 页)
夹 (角清钟亿)  亿 夹钟(上生无射尺)


(徵上)南吕 下生姑 (徵清洗仩)  仩 姑洗(上生 应钟
工)


无射(下生穷)


(羽 (第 24b 页)
应钟(下生穷)
…… (第 24b 页)
夹 (商清钟亿)  亿 夹钟(上生无射尺)


(角上)南吕 下生姑 (角清洗仩)  仩 姑洗(上生 应钟
工)


(徵尺)无射 下生中 (徵清吕伬)  伬 中吕(上生黄钟凡) (第 25a 页)
应钟(下生穷)


(羽凡)
黄钟(下生穷)

汉后言律者以阳律为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 (第 25a 页)
阴律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本国语及吕氏
春秋也周礼阳律无异阴律之次则作大 吕应钟
南吕
函钟(即林钟)小吕(即中吕)夹钟(又称圜钟)夫以周礼而较之国语
月令经书也且周乐传习尚为可据况 …… (第 25b 页)
识耳毕觜参亦
毕参觜最通论也
赵岐注孟子曰阳律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黄钟汉
书六吕一曰林钟二曰南吕三曰 应钟
四曰大吕五曰
夹钟六曰中吕又有不同如此者总之表识之名不必
刻求也
大司乐奏黄钟歌大吕(贾公彦疏曰奏据 (第 26a 页)
出声而言歌据合曲而说其实歌奏一也)
舞云门以祀天神奏太簇歌 应钟
舞咸池以祭地示奏 …… (第 26a 页)
为羽八变以出地示凡乐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簇为
应钟
为羽九变以礼人鬼此所言宫角徵羽谅就四
清而言也即管子所谓四开也其不用商以周代商避
其字而其实五声圆转 (第 27a 页)
三分寸之一无射长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
千六百二十四 应钟
长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
韦昭国语注黄钟管长九寸律长九寸因而九之九九
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太蔟管长八寸 …… (第 51a 页)
寸数八十一林钟六寸数五十四
太蔟八寸数七十二南吕五寸三分三釐少强数四十
八姑洗七寸一分一釐强数六十四 应钟
四十七分四
釐强数四十三蕤宾六寸三分二釐强数五十七大吕
八寸四分二釐大强数七十六夷则五寸六分一釐大 …… (第 52a 页)
 曰黄钟八寸十分一者亦放此意但以正法之数合

隔八相生者顺数也乐录又载荀氏逆数隔六之说则
下生由低而高自当隔八顺数顺数而正尽即接所遇
之清上生由高返低似当隔六逆数逆数而清尽即接
所生之正此即大易往来顺逆之义其于下生上生更
为明醒且与器色环下顺数环上逆数之法相合然而
图皆顺数隔八者盖就图计数正亦可右数逆数隔六
清亦可左数顺数隔八举一而左宜右有之妙已寓也
七调旋宫黄钟以至姑洗五调本身正声下旋之即有
清声中吕蕤宾所旋独无清声然中吕下虽无变徵清

尚有一徵清独蕤宾下所旋只有正声并无清声则羽
声之高而不能上亦可见矣
十二律中十律旋宫皆兼正清惟蕤宾为正宫之正声
尽只有正而无清故无上生 应钟
为正宫之清声尽只
能为清虽旋为正而下生穷矣(上二则就圆图竖列言之)
五音七声十二律器色七字为七调还相 …… (第 55b 页)
夹钟 下生无 (角清射伬)  伬 无射(上生中吕凡)


(徵工)姑洗 下生应 (徵清钟仜)  仜  应钟(上生蕤宾六)
中吕(下生穷)


(羽六)蕤宾(下生穷)

二调 …… (第 56a 页)
夹钟 下生无 (商清射伬)  伬 无射(上生仲吕凡)


(角工)姑洗 下生应 (角清钟仜)  仜  应钟(上生蕤宾六)


(徵凡)
中吕 下生黄 (徵清钟𠆩)  𠆩 黄钟(上生林钟四)


蕤宾(下生穷)


(羽四)林钟(下生 …… (第 56b 页)
钟 下生无 (变宫射伬)  清伬 无射(上生中吕凡)


(商工)姑洗 下生应 (商清钟仜)  仜  应钟(上生蕤宾六)


(角凡)
中吕 下生黄 (角清钟𠆩)  𠆩 黄钟(上生林钟四)


(徵六)蕤宾 下生大 (徵清吕六)   …… (第 57a 页)
宫尺)夹钟 下生无 (宫清射伬)  伬 无射(上生中吕凡)


姑洗 下生应 (变宫钟仜)  清仜  应钟(上生蕤宾六)


(商凡)
中吕 下生黄 (商清钟𠆩)  𠆩 黄钟(上生林钟四)


(角六)蕤宾 下生大 (角清吕□)   …… (第 57b 页)
五调

(宫工)姑洗 下生应 (宫清钟仜)  仜  应钟(上生蕤宾六)
中吕 下生黄 (变宫钟𠆩)  清𠆩 黄钟(上生林钟四)


(商六)蕤宾 下生大 (商清吕 …… (第 58a 页)
夹 (角清钟亿)  亿 夹钟(上生无射尺)


(徵上)南吕 下生姑 (徵清洗仩)  仩 姑洗(上生 应钟
工)


无射(下生穷)


(羽 (第 58b 页)
应钟(下生穷)
…… (第 58b 页)
夹 (商清钟亿)  亿 夹钟(上生无射尺)


(角上)南吕 下生姑 (角清洗仩)  仩 姑洗(上生 应钟
工)


(徵尺)无射 下生中 (徵清吕伬)  伬 中吕(上生黄钟凡) (第 59a 页)
应钟(下生穷)


(羽凡)
黄钟(下生穷)

汉后言律者以阳律为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 (第 59a 页)
阴律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本国语及吕氏
春秋也周礼阳律无异阴律之次则作大 吕应钟
南吕
函钟(即林钟)小吕(即中吕)夹钟(又称圜钟)夫以周礼而较之国语
月令经书也且周乐传习尚为可据况 …… (第 59b 页)
识耳毕觜参亦
毕参觜最通论也
赵岐注孟子曰阳律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黄钟汉
书六吕一曰林钟二曰南吕三曰 应钟
四曰大吕五曰
夹钟六曰中吕又有不同如此者总之表识之名不必
刻求也
大司乐奏黄钟歌大吕(贾公彦疏曰奏据 (第 60a 页)
出声而言歌据合曲而说其实歌奏一也)
舞云门以祀天神奏太簇歌 应钟
舞咸池以祭地示奏 …… (第 60a 页)
为羽八变以出地示凡乐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簇为
应钟
为羽九变以礼人鬼此所言宫角徵羽谅就四
清而言也即管子所谓四开也其不用商以周代商避
其字而其实五声圆转 …… (第 61a 页)
三分寸之一无射长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
千六百二十四 应钟
长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
韦昭国语注黄钟管长九寸律长九寸因而九之九九
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太蔟管长八寸 …… (第 112a 页)
寸数八十一林钟六寸数五十四
太蔟八寸数七十二南吕五寸三分三釐少强数四十
八姑洗七寸一分一釐强数六十四 应钟
四十七分四
釐强数四十三蕤宾六寸三分二釐强数五十七大吕
八寸四分二釐大强数七十六夷则五寸六分一釐大 (第 113a 页)
  西山蔡氏曰一宫二商三角四变为宫五徵六羽七

闰为角五声之号与雅乐同惟变以于十二律中阴
阳易位故谓之变变宫以七声所不及取闰馀之义
故为闰四变居宫声之对故为宫俗乐以闰为正声
以闰加变故闰为角此其七声高下之略也

  窃详俗乐七声与古雅乐七声不同其五声之号
虽同而用之实异今燕乐以黄钟太簇大 吕应钟
四清声各生七调凡二十八调每七调以宫商角
变徵羽闰为序然宫商角变四声均属阳而统于 (第 36b 页)
宫故四声皆号为宫徵羽闰三声俱属阴而统于
角故皆号为角第四变声当谓之变徵而但号曰
变者以其于十二律中当阴阳易位之际如黄钟
之徵当用蕤宾乃变而用林钟蕤宾反为变徵是
以谓之变也其变宫不谓之变宫而易名曰闰以
其居羽声之外不属于正声象岁之以馀日而成
闰也其名虽殊其义一也然变徵声亦属于宫者
以其居宫声之对如黄钟宫在子而蕤宾变徵居

午太簇宫在寅而夷则变徵居申南吕宫在酉而夹
钟变徵居卯 应钟
宫在亥而仲吕变徵居已此四
变徵声居宫声之对故亦谓之宫俗乐以变宫为
正声变宫居宫羽之间半清半浊者也故闰 (第 37b 页)
 十二管与五声相配之法其见竟山乐录者约有数

 条今举其韵数分列于后后之知音者可考鉴焉
国语六间(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周礼六同(大 吕应钟
林钟中吕南吕)


(夹钟)汉书六吕(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仲吕)

 一十二律阴阳相间配五声之数
  …… (第 1b 页)
                     


林钟宫 南吕商  应钟
角 太簇徵 姑洗羽 


六寸   五寸三分强 四寸六分强 八寸  (七寸一分强) 俱不合 

 十 …… (第 4a 页)
 林钟宫黄钟徵
 太簇宫林钟徵黄钟商
 南吕宫太簇徵林钟商黄钟羽
 姑洗宫南吕徵太簇商林钟羽黄钟角
  应钟
宫姑洗徵南吕商太簇羽林钟角(黄钟变宫)
 蕤宾 (第 5a 页)
应钟
徵姑洗商南吕羽太簇角(林钟黄钟变宫变徵) (第 5a 页)
 大吕宫蕤宾徵 应钟
商姑洗羽南吕角(太簇林钟变宫变徵)
 夷则宫大吕徵蕤宾商 (第 5b 页)
应钟
羽姑洗角(南吕太簇变宫变徵)
 夹钟宫夷则徵大吕商蕤宾羽 (第 5b 页)
应钟
(姑洗南吕变宫变徵)
 无射宫夹钟徵夷则商大吕羽蕤宾角(应钟姑洗变宫变徵)
 中吕宫无射徵夹钟商夷 …… (第 5b 页)
 南吕变        中吕角(无射夹钟变宫变徵)
 姑洗变           (中吕无射变宫变徵)
  应钟
变             (中吕变徵)
 此旧旋宫图也当时不晓旋宫之法其所讲探者皆
 以相生截竹次 …… (第 6a 页)
 后继以冬水必以所生为之序则春秋乱矣是何也

 则以气之相递与声之相接正同秋不可继春徵不
 可继宫也若以调言之黄钟调毕其背接者 应钟

 禅者大吕也近高一调宜用大吕以高作低宜用 (第 7a 页)

 钟
而忽以林钟继之是以调中之所转者为转调之
 用于调于器未有一合者也若变宫变徵原在宫徵
 之后即如旧说亦 …… (第 7a 页)
 三又加一分为六十四正六寸十分四也五声曰六
 十四以为角而此曰为羽五声十二律自矛自盾此
 是何故又其所记 应钟
大吕二律凡三分一皆三分
 二之讹即所记宫商徵羽皆不甚确而后之为说者
 祗从此探讨不能出脱焉得不误乎 …… (第 8a 页)
 帝命伶伦断竹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则其说从来已久故通鉴外纪亦载刘恕称黄帝造
 律吕取竹嶰溪之谷断两节间长 寸九分至李文
 利造律 吕元声
竟谓黄钟三寸九分辨旧说九寸之
 误于是另作三分损益之说横分左右以隔八相生
 为隔八正徵增十二月律为十 (第 8b 页)
  离娄古之明目者公输子名班鲁之巧人也规所以

为员之器也(所运以为圆之筳也)矩所以为方之器也(今曲尺也)
(字子野)晋之乐师知音者也六律截竹为筒(音同)阴阳
各六以节五音之上下黄钟大(音泰)(千候反)姑洗(先上声)
(儒追反)宾夷则无射(音亦)为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 吕应钟
为阴也(前汉律历志云十二律黄帝之所作也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
阴大夏西戎之国昆仑山名也取竹之解谷 ……
(第 1b 页)
一曰林钟二曰南吕三曰 应钟
四曰大吕五曰夹钟六曰中吕中读曰仲有三统之义焉○赵氏曰只言
六律者阳统阴也)
五音宫商角徵(展里反)羽也 (第 2a 页)
同惟六阴律则国语大吕林钟中(即仲)吕夹钟南吕


应钟周礼作大 吕应钟
南吕林钟中吕夹钟汉书


作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仲吕


相生之法皆以阳生阴阴又生阳阴阳间生凡阳 …… (第 2a 页)
(阳)南吕(阴)无射(阳) 应钟(阴)
黄钟(阳)大吕(阴)七位至


第八位阳律而生太簇推之十二律相生次第皆


然谓之隔八相生其所以必隔 …… (第 2b 页)
六辰为上生虽阴阳先


后朝三暮四而有迥然绝殊者黄钟生林钟林钟


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 应钟



钟生蕤宾此阴阳同先后亦同也何也黄太姑三


律本阳律而居上辰林南应三律本阴律而居下 …… (第 3b 页)
三分无射四寸八分八釐四毫八丝 应钟
四寸六


分六釐其管之分寸由长渐短似乎可通然犹大


吕太簇同是八寸夹钟姑洗同是七寸中吕蕤宾 …… (第 5a 页)
言也


是以吕氏春秋列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


蕤宾七律为上层即七声也列林钟夷则南吕无


应钟
五律为下层即五清也上律生下律谓之


正生清下律生上律谓之清生正是以上层首黄


钟宫声也乃隔八声而 …… (第 9b 页)
层之三所谓商清以其复还商声也南吕又隔八


而生姑洗则清生正也姑洗位第五徵声也乃隔


八声而下生 应钟
(第 10a 页)
应钟
适列在下层之五所谓


徵清以其复还徵声也则是十二律循环相生虽


自下至高自高至下以渐而变而凡遇第 …… (第 10a 页)
九九之寸以吹之与九十


之寸亦无以异也乃遍截他管准诸寸法而太簇


八寸与夹钟姑洗之六寸零无可辨焉 应钟
四寸


零与夷则南吕之五寸零亦无可辨焉是不特毫


釐杪忽不能剖析而即其洪纤高下长短清浊大 (第 15b 页)
 论十一律(四条)

论律当匀截应节气

黄钟半律之容分既当一岁之日则其生大吕以下十
一律也亦以四寸有半均匀截之以应月之中气每律
截去三分七釐五毫其中容分三十分有奇犹之自冬
至至大寒太阳平行三十度有奇在历则积而渐多在
律则减而渐少至 应钟
又截去三分七釐五毫则为黄
钟清声此天地之气循环无端之象也旧法以三分损
益隔八相生之法生十一律其所生之 …… (第 18b 页)
寸一分
二釐五毫蕤宾六寸七分五釐林钟六寸三分七釐五
毫夷则六寸南吕五寸六分二釐五毫无射五寸二分
五釐 应钟
四寸八分七釐五毫黄钟清四寸五分旧律
大吕八寸四分一釐七毫有奇少二分七毫有奇太簇
八寸少二分五釐夹钟七 …… (第 19b 页)
寸六分一釐有奇少三分八釐有奇南吕五寸
三分三釐有奇少二分九釐有奇无射四寸九分七釐
有奇少二分七釐有奇 应钟
四寸七分四釐有奇少一
分三釐有奇变黄钟半律四寸四分三釐有奇少黄钟
清六釐有奇观旧律皆短于今律夹钟近姑 …… (第 20a 页)
以历日较之差多者一月矣其两
律相减大吕减黄钟五分八釐有奇夹钟减太簇五分
有奇何其疏南吕减夷则二分八釐 应钟
减无射二分
三釐又何其密岂天地之气果如是疏密不均乎或曰
五声之用亦有参差而律独皆均齐何也曰五声之有 …… (第 20b 页)


阳律阴吕之相合也有自然之理焉亦有自然之数焉
周礼大司乐奏黄钟歌大吕以祀天神子与丑合也奏
太簇歌 应钟
以祭地示寅与亥合也奏姑洗歌南吕以
祀四望长与酉合也奏蕤宾歌函钟以祭山川午与未合
也奏夷则歌小吕以享先 …… (第 21a 页)
应钟
生半黄钟岂有不能循环者乎蔡氏亦讥房之
失而取通典变律子声之说仲吕生变黄钟以下有六
变律则亦四十八律中 …… (第 29b 页)
 论二变声(二条)

论二变不合于琴

古法五声之馀于羽宫之间近宫收一声为变宫角徵
之间近徵收一声为变徵淮南子云姑洗生 应钟
比于
正音故为 (第 29b 页)
应钟
生蕤宾不比于正音故为缪二变之 …… (第 29b 页)
簇下宫无射上宫乂只有四律
而不言七此皆不甚分明韦昭注七律云黄钟为宫太
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 应钟
为变宫蕤
宾为变徵武王所用七律果如是乎左传昭公二十年
七音杜预但引国语之文而不用五声二变之说岂亦
(第 30b 页)
阴律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本国语及吕氏
春秋也周礼阳律无异阴律之次则作大 吕应钟
南吕
函钟(即林钟)小吕(即中吕)夹钟(又称圜钟)夫以周礼而较之国语
月令经书也且周乐传习尚为可据况 …… (第 24b 页)
识耳毕觜参亦
毕参觜最通论也
赵岐注孟子曰阳律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黄钟汉
书六吕一曰林钟二曰南吕三曰 应钟
四曰大吕五曰
夹钟六曰中吕又有不同如此者总之表识之名不必
刻求也
大司乐奏黄钟歌大吕(贾公彦疏曰奏据 (第 25a 页)
出声而言歌据合曲而说其实歌奏一也)
舞云门以祀天神奏太簇歌 应钟
舞咸池以祭地示奏 …… (第 25a 页)
为羽八变以出地示凡乐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簇为
应钟
为羽九变以礼人鬼此所言宫角徵羽谅就四
清而言也即管子所谓四开也其不用商以周代商避
其字而其实五声圆转 (第 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