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樂類
類書類
    蕙田案王氏郊丘之说甚是至以五帝为人

    帝以冢土为方丘俱误论春冬时日得之详
    见前及方丘社稷门
 (文衡 赵汸
论周礼六天书郑康成三禘五帝六天纬/书之说岂特足下疑之自王肃以来莫不疑之而近)
 (代如陈陆叶诸公其攻 (第 53b 页)
 春秋者不下数十家置春王正月四字不论者固有

 之其以周改月兼改时者则汉孔安国郑康成至
 赵子常
王阳明贺景瞻也以周改月不改时者则宋
 程伊川胡康侯至明刘文成也以周不改时兼不改
 月者则宋蔡仲默魏华 (第 59a 页)
 韩诗外传
 朱子诗集传
 陆淳春秋集传纂例
 胡安国春秋传
 张洽春秋集传
 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
  赵汸
春秋集传
 春秋大全 …… (第 16b 页)
 宋濂潜溪集

 刘基文成公集
 陶安学士集
 王祎忠文公集
 胡翰仲子集
 苏伯衡文集
 魏观蒲山集
  赵汸
东山集
 方孝孺逊志斋集 (第 46a 页)
 (公幼事出乱臣淫妻之所为无知不孝非礼非义而/其名非实一举而五恶具书法五字诸罪毕见真圣)
 (笔/也)
  (赵汸
曰周礼记四时祭名云春祠夏礿秋尝冬烝公/羊传亦同毛诗云礿祠烝尝于公先王协韵故云尔)
 (其实祠礿尝烝禘 (第 5a 页)
 (子孙之受其气以生者不致彫瘁乃理之自然而非/有心觊其效之必然也若曰某地可公可侯可将可)
 (相则术者倡是说以愚世人而/要重糈者也其言岂可信哉)
  (赵汸
葬书问对或问葬地之说理有是乎对曰有之/问曰葬书真郭氏之言乎抑古有其传也对曰不可) (第 23b 页)
 
 
 
 
 
 
 
附录长历及大衍历置闰同异 (赵东山先生
原本/) …… (第 152a 页)
 

 
 
  合朔议曰大衍历视长历朔每差一月亦有差二
  月者其日月得失本非所以释经也 赵东山
氏曰以长历考春秋日月失三十六日朔三晦
二日食不入限者四频月食者二大衍历失一百二十
六日朔三日食不入限 (第 182b 页)
 (不著子带子朝之名氏体自当如此若书王子带出/天王居于郑王子朝出王猛居于皇便觉非体解此)
 (则知诸侯被逐以/自奔为文之义矣)
 (又案 赵东山
谓天王蒙尘不书苟自取则书庄二十/年子颓之乱惠王处于郑定六年周儋翩率王子朝)
 (之徒因郑人以作乱天王 (第 20a 页)
毫不
可差忒推到尽处自然见圣人之心然亦有穷极推不
得处却须要悟如桓公子纠事非悟则不化不化则终
碍理 赵子常
曰策书者国之正史也班固艺文志因谓鲁周
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杜元凯亦以备物典策为
春秋之制而孔颖达以 …… (第 35a 页)
不书而左氏实录矣此章指之所以作也若其他发明
多新说序文略见之 赵子常
曰春秋志存拨乱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
一辞非史氏所及也故曰其义则丘窃取之此制作之
原也学者即是而求之 …… (第 117b 页)
有徵斯固读春秋之所当宗而可
憾者二氏各滞夫一偏未免如前之弊有能会而同之
区以别之则春秋之义昭若日星矣 赵子常
蚤受春秋
于九江黄先生楚望先生之志以六经明晦为己任其 …… (第 120b 页)
学以积思自悟必得圣人之心为本尝语 子常
曰有鲁
史之春秋则自伯禽以至于顷公是已有孔子之春秋
则起隐公元年至于哀公十四年是已必先考史法然
后圣 …… (第 121a 页)
甚者分配易象逐事而实之是五变也
五变之纷扰不定者盖无他焉繇不知经文史法之殊
此其说愈滋而其旨愈晦也欤 子常
生于五变之后独
能别白二者直探圣人之心于千载之上自非出类之 …… (第 121b 页)
 先生胸中精澈识见典正以近代理明义精之学用

 汉博物考古之功其见于师说者果是足参圣旨先
 得我心惜乎不著全书微旨未畅其弟子 赵子常

 为洪武时人著为属辞集传一书盖先时吴兴沈文
 伯棐著春秋比事已为萌芽而陈君举以书考不书
 之旨千 (第 124b 页)
古独创 子常
究此二法本以师传其所谓存
 策书之大体假笔削以行权特笔以正名辨名实之
 际谨华夷之辨等篇呼吸全经贯串 …… (第 124b 页)
秋纪典惟僖为盛作庙作泮一切更新
毋乃缘惠公之请而特举郊礼乎且或出于齐桓崇奖
俱未可知也
   郊二 赵子常
曰变异之事一牛伤也改卜牛又伤异之甚非
礼之事有四彊卜过时犹三望用郊也榖梁传郊三卜 …… (第 151b 页)
卜而不从故不卜而直用其礼则是岁初无卜
郊不从之事何以怠至九月乃不卜而郊也若彼释用
与用之之用则又诬甚 赵子常
曰鲁郊祀后稷以配天
而欲以宋襄次睢楚虔冈山为比岂人情乎说经好奇
一至于此大伤教矣
   社
春秋于社 (第 154a 页)
书因日食水灾而见 赵子常
曰社者地示 …… (第 154a 页)
文亦应取
三阴爻生之日为七月万物秀实之时矣是不惟明造
一南郊之祭且阴择一北郊之时皆臆附也
   雩 赵子常
曰雩旱祭也月令仲夏之月天子命有司为民
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郑氏曰阳气盛而常旱 …… (第 158b 页)
诸侯相朝时正也考礼修
德以尊天子也公羊曰诸侯来曰朝大夫来曰聘此皆
周官记述朝聘之节也疏数不一引證不符 赵子常

桓公创伯之初未遑定制故庄公三如齐皆以事行至
僖七年以后所行乃齐桓会于宁母始定其制以为诸 …… (第 173a 页)
结诸侯之好非乎 赵子常
曰周制诸侯于天子有见有
贡而无聘问见谓大宗伯朝觐以下六礼贡谓小行人
春入贡也聘问者上之所以交乎下也东 …… (第 175a 页)
众寡也公羊又云将卑师少称人按前后称人以围者
凡十五若将卑师少何能围国益知外师不可以多少
为目也 赵子常
曰凡君将不言帅师古者君行师从言
君将则师行可知大夫将言帅师师重与大夫等也微
者不言将者大夫非卿名氏不 …… (第 185b 页)

受伐者及人耳然如鄢陵之战郑伯受伐如何称晋及
邲之战楚受伐如何称晋荀林父及甗之战齐受伐如
何称宋及 赵子常
曰凡战以主及客以内及外以中国 …… (第 188a 页)
   书至

书至之义左氏曰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
勋焉礼也公羊曰桓之盟不日其会不致信之也谷梁
曰致君殆其往而喜其反者也桓会不致安之也按
子常
谓告庙饮至乃人君往还常礼适与书至同时与
史法无与且舍爵策勋应惟武功始有之若二传谓危
之而后至者庶几近 …… (第 191b 页)
郑七月始归历四月踰
二时也可见踰时盟戎为春秋书至之法然庄公九年
乾时之战传载公丧戎路伐国踰时何以不书 赵子常
曰凡伐而战不至公已亲战书败绩则安危得失己著 …… (第 192b 页)
至纵横变动不可端倪明是纳币观社逆女三行非
礼故书至以见公过且藉是见十二会盟不书至以显
信桓之义更快也 赵子常
所谓以不书至为恒则以书
至为义然哉若僖四年伐楚六年伐郑书至者既皆踰
时且征伐大事国家存亡安危之所系不 …… (第 193b 页)
七年凡三千一百五十四月惟三十
七食是虽交而不食也襄二十一年九月十月二十四
年七月八月频食是频交而食也 赵子常
曰春秋日食
三十六书日书朔者二十六书日不书朔者七书朔不
书日者一不书日不书朔者二左传不书日官失之也 …… (第 199b 页)
逆书筑馆书归何其详
而缛也说者以为鲁主之不得不书然此后十一年冬
书王姬归于齐亦鲁主婚者何仅一书而足乎 赵子常
曰齐鲁有不共戴天之仇方在衰麻中而天子命鲁主
婚鲁人独不可引义辞免乎故详书其事见王室与鲁
两失之是也诸 …… (第 209a 页)
   蒐狩 赵子常
曰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此周制四时田猎之名
也周书曰周公正三统之义作周月至于敬授民时巡
狩烝尝犹自夏焉此田 (第 214a 页)
祭皆从夏时之證也杜氏曰传
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是诸国各有常狩之处鲁
狩地大野是也此田猎有常地之说也其礼既有常时
其地又有常处故虽公狩不书即非常狩之地桓四年
公狩于郎以地远书庄四年冬公及齐人狩于禚禚在
齐境以越礼书公羊传冬月狩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远

也其时田之名虽言之不详所谓常事不书实史法也
自僖文而后历五公蒐狩违礼皆不书大夫专国公不
复知军政时田得失无足议矣昭八年书秋蒐于红自
是十一年之夏比蒲二十二年之春昌间定十年之夏
比蒲及十四年获麟之后比蒲凡五书 赵子常
曰蒐者
春田之名周之春夏寅卯辰之月兴之为得礼秋兴之
非礼也昭十一年五月齐归薨而大蒐叔向闻而讥之
曰鲁 …… (第 214b 页)
年八
月大阅庄八年正月治兵杜氏曰虽四时讲武犹复三
年而大习出曰治兵始治其事入曰振旅治兵礼毕整
众而还 赵子常
曰周制天子因四时之田而教民以武
事春曰振旅夏曰茇舍秋曰治兵冬曰大阅天子诸侯 …… (第 215a 页)
   兴作一
啖氏曰凡土功皆当以农隙之时若有难亦有非时城
者非得已也榖梁云凡城之志皆讥也此说非也凡城

国之急也但问时与不时不应一切是讥浚洙作两观
新延厩之类皆当从土功之时王姬之馆以非常不论
不时也 赵子常
曰中城杜氏以为鲁邑宋儒本榖梁非
外民之说以为鲁国都城春秋二百四十馀年鲁人无
不修筑之理成城中城而后襄 …… (第 216a 页)

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盖言马春分入厩秋分入牧纵
马合依时出入新厩何妨用农隙之时既非开闭之物
又何象乎 赵子常
曰言新见有旧言作见有加于前不
言作者仍旧制也僖公改作南门新作雉门两观新延
厩观其所书之时则时不时可见 …… (第 217b 页)
   兴作二
春秋兴作筑八内城二十三外城六其例有三曰城曰
筑曰新作城与筑者向未有而今创之新作者旧已坏
而仍新之不时非义固为害矣虽时且义亦书见劳民
为重事也故有时而不时者如庄二十九年之春新延

厩冬城诸及防庄三十一年之春筑台于郎以其用民
力为已悉矣一年三筑台或有故也然劳民不太甚乎
有不时而时者如文七年之三月城郚则备邾故襄十
五年之夏城成郛则以备齐故虽不时又何讥焉齐伯
外城二除楚丘外邢也缘陵也晋伯外城三虎牢也杞
也成周也僖元年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桓公主伯初有
此举救邢则救城邢则城据实书耳榖梁改事美功之
说殊不必然二年城楚丘 赵子常
以为霸者之令以内 …… (第 218b 页)
于门观各举其一以见义可矣
   崩葬
天王书崩者九书葬者五不书葬者四卿吊丧者一会
葬者二不书崩葬者三 赵子常
曰传例曰凡崩薨不赴
不书此天子崩诸侯卒来赴则书之例也故襄二十八
年传曰十一月癸巳天王崩未来赴亦未书十 …… (第 220b 页)
使卿如周吊丧不至乃
使卿会葬昭公之世亦以两使卿会晋侯葬而后使叔
鞅葬景王则鲁人之情见矣
   薨葬 赵子常
曰凡公薨必书其地者详内事重凶变也薨于
路寝正也别宫非正也隐闵实弑书薨者史有讳国恶
之义臣子不忍斥言不 …… (第 222a 页)
人用意深厚如此礼诸侯五月而葬速则不怀缓则怠
考诸时月可见列国之丧 赵子常
曰凡诸侯卒彼来赴
而此往吊则书不吊虽来赴不书卒于杞德公伯姬之
事见之伯姬亲鲁女岂有不来赴者乎盖史书卒 …… (第 224a 页)
   诸弑
杜氏曰弑君者改杀称弑辟其恶名取有渐也诸国有
称名以弑者有称国以弑者有称人以弑者有称盗以
弑者啖氏曰他国大夫公子必书名志罪也称国以弑
目大臣也不书大夫君无道也称人以弑目贱人也亦

恶其君也称盗以弑凡盗皆潜贼或出不意多不得主
名虽有主名其人微不全见经也 赵子常
曰凡大夫不
书弑未赐族也公子公孙不书属非见大夫也虽弑君
者当国必告以名者国犹有臣子不皆逆贼之党也春 …… (第 228b 页)
书公子弃疾而书比郑灵公之弑不书子公
而书归生杜氏曰楚比劫立陈乞流涕子家惮老皆疑
于免罪故春秋明而书之 子常
为之说曰贵贱同弑则 …… (第 229b 页)
   书义四
   诸归
周官凡诸侯之狱讼以邦典定之诸侯无相执之道晋虽
盟主苟所执之君罪不当废宜无不得归者 赵子常
曰晋
文缵齐桓之业以大义匡中国将解宋围而曹卫固于从
楚门于曹曹人不服故入曹执曹伯以畀宋人假道于卫 …… (第 242a 页)
伐吴皆书楚人当时以夷攻
夷无所优劣也林尧叟曰昭公十七年楚人及吴战于
长岸楚复称人矣意楚衰且从吴同称乎 赵子常
曰楚
大夫将称人者七盖有微旨子重帅师书于经者详矣
侵宋避晋侯而还故略之橐师囊瓦阳丐未尝为中国
寇患故 …… (第 268a 页)
而后唯楚君大夫将夺其恒称治在夷狄也其娶齐伐
莒入郓一事再见称人乃史例
   爵次 赵子常
曰凡周班诸侯序爵爵均尚德据定四祝佗告
苌弘盖指始封之君而言也王人序诸侯上僖八王人
僖九宰周公是也何氏 …… (第 268b 页)
   日月
杜氏曰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
年此常法也岂惟大事即散民野服韵客骚人亦或有
记风雨详阴霁以即事感兴焉是岁月日时春秋固无
不欲书也第有一时失记而不书者有他国不告而不
书者有年远佚简而不书者圣人亦无如之何耳即所

书月日亦岂无法哉第以书不书为褒贬较量一时一
日以寄我委曲之心赏罚之典则圣人亦劳且拙矣苏
子繇曰崩薨卒弑葬郊庙之祭盟战败入灭获日食星
变山崩地震火灾凡如此者皆以日成者也朝觐蒐狩
城筑作毁凡如此者皆以时成者也会遇平如来至侵
伐取救次戍追袭奔叛执水旱雨电冰雹雷彗孛螽螟
凡如此者或以月成或以时成者也此物理一定圣人
所不得而措意也 赵子常
曰凡上有系日之事而下有 …… (第 273a 页)
则非不与也榖梁以为恶故不
书日然公子牙季孙意如恶矣而书日则非恶也独公
羊以为远者盖言传闻之远实为得之 赵子常
于春秋
已思过半独拘泥日月太甚至于诸侯之葬以书日为 …… (第 275a 页)
   即位
即位隐庄闵僖不书与别义不同别义常事不书此四
公即位以非常不书也隐摄君不行即位礼庄僖闵以
继弑君不行继位礼也其宣桓继弑行即位礼者彼躬
负篡逆欲自同于遭丧继位者以欺天下后世耳 赵子

曰有以不书公即位为夫子所削者盖繇不信左氏
之过左氏知鲁史有不书之例而考之不详于隐公不
书即位曰摄也是 …… (第 292a 页)
   外薨葬
诸侯不书葬非皆以鲁不会苟其国葬不以礼而不以
葬期来告亦无从往会之耳鲁成公以黑壤见止不会
晋成之葬故晋葬景公止鲁公送葬鲁人辱之故成公

亲送葬而不书襄公二十五年齐人侧庄公于北郭被
弑之君葬不成礼故不书楚康王卒襄公在楚楚使其
亲襚二十八年十一月如楚至明年五月方归送葬必
矣而不书不使楚之有加于鲁且不可举号也蔡终身
从楚然昭三十三年书蔡侯东国卒于楚盖畏楚故重
其与国也而桓十七年之献舞卒于楚不书犹曰亡国
之君不成礼吊也若文十五年冬十一月扈之盟传言
蔡侯在焉而甲午之卒不书 赵子常
曰有齐难鲁不往 …… (第 303b 页)
弗扰以费叛经皆不书者家
臣叛其大夫而非叛鲁也张公室不忍书叛陪臣僣礼
不可以不书叛故春秋没而不书岂惟费 赵子常
曰内 (第 341a 页)
 未公即位者正也鲁自改元而绌周之年非也史迁
 自真公濞已上为周王世表无诸侯年表真公当夷
 王诸侯僣端始见改元矣 赵子常
言诸侯既殡嗣子
 柩前即位踰年正月朔乃先谒庙以明继祖还就阼
 阶之位以正君臣国史因书元年失之矣而元儒 …… (第 2b 页)
 州
夏五月莒人入向
 左传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莒人入向以姜
 氏还榖梁传入者内弗受也向我邑也
  赵子常
曰莒人其大夫也小国非君将恒称人小国
 之大夫微也入者破其国都俘其人民以兵为暴者
 也春秋之初曰入曰侵 …… (第 20a 页)
 入极以报之然皆无事实可考无骇擅师入国书此
 以见其贪暴也盖榖梁缘宣四年后之向误姚氏又
 为榖梁之言疑
  赵子常
曰鲁司空卿官无骇公孙也以摄卿书名榖
 梁传隐不爵大夫是也传于鲁卿每不书其官此见 …… (第 22b 页)
 其罪而不葬避其号而不葬圣人所削春秋之法也

  赵子常
曰凡诸侯葬皆如我之辞何志我大夫之往
 会也往会礼也生尝邀好死不吊葬记其是以著其
 非也
 汪氏曰卫桓 …… (第 40b 页)
 于东周矣晋非嬖如荼援如突弑如商人争国如子
 纠小白而国人同心推戴若曰社稷有灵吾国有君
 矣不犹愈于举棋未定国如乱麻者乎 赵子常
谓上
 无天子下无方伯诸侯又为之会伐以定之夫国人
 讨贼立君而圣人予以权未为不是也使如儒者著
 其擅 (第 49a 页)
 八年宿男卒庄三十一年薛伯卒成十四年昭五年
 定九年哀三年皆书秦伯卒皆不书名据经诸侯不
 同盟者凡五十二人不书名者九人
  赵子常
曰滕侯卒不日无名公羊子曰微国也春秋
 未有以微而不名者也榖梁子曰滕侯之不名用狄
 道也夫其用狄道也则 …… (第 18a 页)
 正终也薨于燕寝不正其终也薨不书地弑也盖鲁

 君薨未有不知其地者薨而不地欲以起问见其有
 故也不书葬者鲁之君臣蔽于邪说不成隐之为君
  赵子常
谓不以君礼葬也左氏曰不成丧是矣公羊
 榖梁皆以贼不讨不书葬然下可通于蔡景许悼所
 谓义正而事失真者也 (第 44a 页)
 也谷梁曰孔父先死其曰及何也书尊及卑也何以

 知先杀孔父曰子既死父不忍称其名臣既死君不
 忍称其名又曰其不称名盖为祖讳也 赵子常
曰督
 宋大夫其名未赐族也孔父嘉不名者天子之命大
 夫也或名或字两家之说如聚讼然夫诸侯不生名
 死则 …… (第 10b 页)
 是恶其民何罪五谷皆熟总为吾民足衣食宽生计
 耳以君之故而恶其民且变其善恶吉凶之实而别
 立异义圣人书法恐不若是 赵子常
曰夫天道有变 …… (第 26b 页)
 左传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齐将灭纪纪托于鲁鲁势不能庇纪于是与谋俾纳
 女于王为重焉 赵子常
曰桓王取后于纪命鲁主婚
 春使家父来聘则其事前定矣既已纳币契成故祭
 公来受辞于主婚者而往逆后于纪皆 (第 48b 页)
 交绥而退无败绩非也战则彼此交兵互有胜败
 不能偏目一国故第言战耳此战我既有辞卫亦
 牵帅齐虽心恶援纪不能执言书来战于郎散辞
 也
  赵子常
曰凡诸侯相侵伐或攻掠或求成不必皆战
 其战则以主及客以中国及夷狄皆以应兵见之此 …… (第 3a 页)
 皆书人翟泉之盟七国皆书人蜀之盟十有一国皆

 书人澶渊之会十有二国皆书人未必皆微者苟微
 者则不书于经矣
  赵子常
曰一役再有事桓十一年战称君盟称人者
 前书来战则其罪已著矣欲明二事为一役故蒙上
 文略称人以见之也陈 …… (第 4b 页)
 连卫燕故去年宋所盟于谷丘者则燕是宋之所挟
 也纪与齐雠鲁又主纪则纪是鲁之所挟也先纪者
 序爵也齐先宋不主爵 赵子常
谓以强大易周班盖 …… (第 14a 页)
 耳

 宋人以诸侯伐郑 子常
曰以者何乞师而自将也陈
 氏传曰以一国而用诸侯之师于是始胡氏曰宋与
 蔡卫陈敌而弱于齐乃用其师以行已 …… (第 21a 页)
 公蔡人在卫人下
甲申○桓王二十三年崩

十有五年○齐襄公诸儿元年晋缗八卫惠三蔡桓十
 八郑厉四曹庄五陈庄三杞靖七宋庄十三秦武公
 元年楚武四十四
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车
  赵子常
曰求车有缺乏也俄而天王崩七年而后克
 葬则诸侯不王之罪大矣
三月乙未天王崩
夏四月已已葬齐僖公 …… (第 21b 页)
 祭仲专郑伯使其婿雍纠杀之雍姬以告祭仲杀雍
 纠而郑伯出奔则其但言奔何春秋无费辞为君而
 奔未有不见出于其臣者也但书奔存大体也
  赵子常
曰何以名辨二君也凡一国而二君者其出
 入史皆名之示有辨也郑伯突辨于忽也卫侯朔辨
 于黔牟也卫侯郑辨于 …… (第 22a 页)
 会以修好不知又落诸儿奸计中左传云谋定许非也
 艾齐地公作鄗谷作蒿
邾人牟人葛人来朝
 三国附庸称人微之也邾尝称字矣此何以称人从
 牟葛也
  赵子常
曰凡来朝同时俱至必以先后行礼若滕侯
 薛侯是也陈氏项氏皆谓此与滕薛皆讥旅见自参 (第 24b 页)
 既加以九命之伯又加以九锡之赐则何氏兼引九
 锡九命亦自有见
王姬归于齐
齐师迁纪郱鄑郚
 熊过氏曰齐欲灭纪故徙民于他邑而取其地不书
 其地 赵子常
云分背之非一处也公羊曰迁之者何
 取之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自是始灭之也
 此书迁之始 …… (第 10a 页)
 而伯姬与之俱亡春秋感慨之意深矣
夏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

 垂之遇 赵子常
谓郑要陈遇齐请存纪社稷然突方
 居栎岂能谋纪高抑崇言齐结陈郑之欢恐其救纪
 夫齐何畏于陈郑陈郑又去纪 …… (第 17b 页)
 词者耶
秋七月
冬公及齐人狩于禚
 此齐人公榖皆以为齐侯也何氏曰以不没公知为
 齐侯也其称人何讳与雠狩也 赵子常
曰公羊学者 …… (第 23a 页)
 左氏纳惠公也公羊此伐卫何纳朔也曷为不言纳
 卫侯朔辟王也榖梁是齐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人
 诸侯所以人公也其人公何也逆天王之命也 赵子
 常
曰庄公与仇人接春秋始终讳之并人宋陈蔡者
 既为内讳不可复存笔削之迹义与僖二十七年人
 楚君自异榖梁是 …… (第 24b 页)
 归鲁方纳纠而桓公自莒先入出其不意故曰入曰
 归则郑自其家矣不必书郑曰入则各国皆可入也
 故必曰齐小白不称公子于时不必称公子也
  赵子常
曰凡嗣君未踰年称子者以其即柩前之位
 也子纠为鲁所纳未入国而小白已自莒先入立葬
 襄公矣战败鲁师乃来 (第 35a 页)
 君子于此当恕人之情抑彊扶弱岂得更复责鲁故
 知立论不可失之太过
二月公侵宋
 宋闵以庄二年嗣立未尝通鲁惟五年从齐伐卫故
  赵子常
言侵宋所以挠齐也灌甫曰鲁夙与宿盟宋
 疾宿故侵宋以释宿围观郎之师公与同行二说得
 之矣 …… (第 2a 页)
 内外消长之大势而书蔡最近楚楚图北方蔡必首
 受祸是时齐桓方图伯未集而荆人之势已如此矣
 左氏琐琐记一息妫之事假令其有亦岂足书哉
  赵子常
曰杜氏以蔡季献舞为一人何氏桓十七年 …… (第 4a 页)
 为次征伐则以主兵为先今鄄之会班序之礼也齐

 先于宋是以知命齐以伯也
  赵子常
曰凡王入以内辞书之二传不知史法误以
 单伯为鲁大夫故元年送王姬改送为逆胡氏承其
 误遂使桓公请命天子 …… (第 20b 页)
 始自以方伯之礼会诸侯且有陈也
夏夫人姜氏如齐

  赵子常
曰以国事行也或曰求妇也鄄之会庄公不
 预文姜如齐疑若为之解欤许氏张氏皆主此说
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
  (第 22a 页)
 社二十四年之逆女与遇榖盟扈前后错列于经更
 皆书至盖以纳币观社逆女三行非礼故书至以见
 公过且藉是见十二会盟不书至以显信桓之义更
 快 赵子常
所谓以不书至为恒则以书至为义是也
祭叔来聘 …… (第 1b 页)
 楚交中国始此
公及齐侯遇于榖
萧叔朝公

 萧者宋之附庸叔其君之字也附庸之君大者称字
 言朝公公在榖也不言来榖齐地也 赵子常
曰时齐
 侯在榖萧君来朝伯主因得朝公是也熊氏曰自榖
 梁以朝庙为正而后胡氏有嘉礼野合之讥赵伯循
 又 …… (第 3b 页)
 馀年而卒致公于盟会桓公庶几有心人哉

  赵子常
曰盟于防遇于榖矣其复盟于扈何也用见
 齐侯之汲汲于鲁也齐侯恐公志在得妻而不在于
 从伯故盟于防而后许 …… (第 4b 页)
 鲁吊其丧将筑台焉其示恩乎或觇乎春秋谨而志

 之观属辞者可以知义矣
 薛鲁地
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齐侯已伯矣曷为亲来献捷与公为好也 赵子常

 齐侯图诸侯首得宋而宋背盟次得陈郑而陈郑贰
 会于鄄而宋成同盟于幽而陈郑以服诸侯之从齐
 者犹未 (第 31b 页)
 左传请复季友也齐侯许之使召诸陈公次于郎以

 待之
  赵子常
曰落姑之盟虽曰请复季友若出公意然是
 时闵公八岁尔哀姜庆父专国岂欲季友之归者故
 陈氏以为国人为之临 …… (第 2b 页)
 之甲立僖公而城鲁或曰自鹿门至于争门者是也
 或曰自争门至于吏门者是也鲁人至今以为美谈
 曰犹望高子也
十有二月狄入卫
 传言灭经书入 赵子常
谓卫人立戴公以庐于曹齐 …… (第 10b 页)
 应有此语耳

 左氏载卫人立戴公庐于曹 赵子常
曰戴公不成君
 例不书孔氏曰此年之末文公即位计戴公为君不
 过十数日耳言立一年卒者灭而复兴不是嗣位故 (第 12a 页)
 聂北地在邢南
 曹伯公榖作曹师
夏六月邢迁于夷仪
 左传诸侯救邢邢人溃师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迁
 之师无私焉
  赵子常
曰自迁不书有迁之者而后书非有迁之者 …… (第 3a 页)
 此言者可谓辩矣然文姜去姓字而哀姜存氏终不

 能明也 赵子常
曰一事再见则蒙上文之例上书公
 与夫人姜氏遂如齐则下书夫人逊于齐者即如齐
 之姜氏也上书夫人姜氏薨于 …… (第 9a 页)
 首止公榖作首戴

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止
 公羊传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
 也
  赵子常
曰榖梁传无中事而复举诸侯何也尊王世
 子不敢与盟也尊则其不敢与盟何也盟者不相信
 也故谨信之不敢以所 …… (第 34a 页)
 者非存其爵犹下执之之词也不言以归验其为匹
 夫之实也书灭下阳于始而记执虞公于后可以见
 弃义趋利黩货无厌之能亡国败家审矣
  赵子常
曰春秋凡灭无不书虞己灭矣曷为不言灭
 讳灭也曷为于此焉讳之春秋诸侯有相灭者矣未
 有灭天子寰内之国者 …… (第 37a 页)
 王樵氏曰伐而不服故围新城合六国之师围新造

 之邑宜若振槁然围而不举见桓公以德绥郑志不
 在于为暴也 子常
以为惮遇楚师榖梁以为桓之帖
 楚为仅矣者非也
 新城今禹州之密县
秋楚人围许
 左传楚子围许以救郑诸 …… (第 39a 页)
 为嫡楚女废西宫而不见恤悲愁怨旷所生此言似
 非凿空则窃意夫人即声姜而前此不书纳币逆女
 者以原非正配也 赵子常
疑声姜是僖为公子时所
 娶故婚礼不见于经今观何休以齐媵为嫡之说或
 僖公先是所娶元妃已卒于未为君之日 …… (第 49b 页)
 淄县西二十里杜氏以为陈留外黄县非也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榖梁传内女也许嫁而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
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丘
  赵子常
曰桓公有事诸侯二十馀年矣其盟会之故
 非以求诸侯则以谋王室也至葵丘而中夏小康王 (第 54b 页)
 制矣不言朝诸侯非正也凡传言朝者承用俗语也
狄灭温温子奔卫
 左传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
  赵子常
曰温天子寰内之国也灭寰内国不书此何
 以书所以外之也既外之则不必为王室讳也是 …… (第 1b 页)
 公而赐之温殆近于诬矣孔疏杜注国名记谓苏所
 都之邑名为温夫温子苏子乌可附会而无别哉
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赵子常
曰奚齐卓子皆献公之嬖子也而奚齐有先
 君之命矣奚齐不书弑则卓子曷为称君正里克之
 罪也奚齐卓子之为君 …… (第 2b 页)
 其馀不过系时日耳有则书之无则缺之残文断简

 则听之何至琐琐以此定美恶寓褒贬哉公榖好为
 穿凿 赵子常
于此经亦思过半而独于时日之义执
 滞不通至览二氏晦冥之说真堪捧腹矣
冬宋人伐曹
 齐桓末年诸侯多散观 …… (第 22a 页)
 所不与而乘虚伐曹快其夙志使救徐不力义举不
 成其得诸侯而不终亦可必也独言鲁多大丧而是
 年丧公子友及公孙兹此何以也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赵子常
曰大夫卒名则其兼字之何也褒恤之数异
 也季友僖之叔父也而有功于僖仲遂宣之叔父也
 而有功于宣其丧之有 …… (第 25a 页)
 及婼尚曰三命踰父兄以知牙未三命故不书也程
 子曰生而赐族使世为卿胡氏遵之然不可通于叔
 孙叔孙世卿据经曷尝族哉 赵子常
曰叔肸之子婴
 齐复称公孙叔本非氏 (第 25b 页)
子常
之诬也叔牙桓之庶 …… (第 25b 页)
 会公作公会

 楚始与齐盟
梁亡
 左传梁伯好土功秦将袭之梁溃秦遂取梁
  赵子常
曰其言梁亡何不繇赴告之辞也不繇赴告
 则何以书叔鞅归自京师言王室之乱也然则孰亡
 之秦亡之曷为不言秦 (第 46a 页)
 十七楚成三十九

春杞子来朝
  赵子常
曰庄二十七年德公将来朝而先之以伯姬
 虞不敬也于是始降而称伯僖公五年伯姬来朝其
 子盖德公欲朝嗣君而 (第 31a 页)
 明其尊也商臣之于尊亲尽矣
 頵公榖作髡
公孙敖如齐
 左传穆伯如齐始聘焉礼也凡君即位卿出并聘忠
 信卑让之道也
  赵子常
曰诸侯世相朝礼也继世之朝必三年丧毕
 朝于天子而后及诸侯今未禫而公孙敖聘齐非礼
 也戚会西结晋今东结 …… (第 10a 页)
 左传晋人以公不朝来讨公如晋夏四月乙巳晋人
 使阳处父盟公以耻之书曰及晋处父盟以厌之也
 适晋不书讳之也
  赵子常
曰齐晋伯业盛时未尝使诸侯受盟于其国
 鲁闵公襄公童子侯也桓公出盟闵于落姑悼公出
 盟襄于长樗不敢以非 …… (第 14b 页)
 左传冬晋先且居宋公子成陈辕选郑公子归生伐
 秦取汪及彭衙而还卿不书为穆公故尊秦也
 春秋自成襄以前大夫将恒称人 赵子常
所谓政在
 诸侯义不系于大夫是也陈君举以为繇救郑之后
 略之始称人非矣至于专使特遣则不得不书名故
  …… (第 21a 页)
 月纳币差蚤成婚甚迟则特书纳币未必尽以丧娶
 也春秋既以差蚤之纳币致讥宁不以甚迟之成婚
 贳罪乎此盖是以出姜故详其末故记其本也
  赵子常
曰纳币致女使卿行皆非礼纳币史不书使
 卿则书之杜氏曰成公逆夫人最为得礼而无纳币
 者文阙绝也盖不知此 …… (第 22b 页)
 君举必书此岂常事可略哉故妇者非有所贬亦非
 公逆也陈君举曰有成风则出姜不氏有敬嬴则穆
 姜不氏所以别嫡姑也而 赵子常
信之尤为不道夫
 可以贬妻子可以贬母乎妇者有姑之辞熊氏辩驳 (第 2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