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詩類
書類
春秋類
類書類
祐
嗣五祖李居寿祭斗 二十二年八月辛酉命有司祭
斗三日十二月辛卯敕有司祭北斗 二十六年十二
月丁亥命 回回 司天台祭荧惑
王圻续通考至元二十七年 (第 39b 页)
回回 司天台祭荧惑 …… (第 39b 页)
二十八年命元教宗师张留孙寘醮祠星三日
元祀仪皆礼官所拟而定于中书日星始祭于司天台
而 回回 司天台遂以禜星为职事
元史成宗本纪至元三十一年成宗即位五月壬子祭
太阳太岁火土等星于司天台庚申祭紫微 …… (第 40a 页)
台
延祐五年五月戊辰遣平章政事王毅禜星于司天台
三昼夜 六年春正月己卯禜星于司天台二月丁亥
改禜星于 回回 司天台九月壬辰禜星于司天台 …… (第 40b 页)
二月丁酉禜星于回回司天监七月甲寅禜星于上都
司天监 三年三月壬子禜星于司天监 四年夏四
月乙未禜星于 回回 司天台
文宗本纪天历元年九月丁丑命司天监禜星辛巳命
司天监禜星 二年五月己未遣翰林学士承旨额琳
特穆 (第 41b 页)
嗣五祖李居寿祭斗 二十二年八月辛酉命有司祭
斗三日十二月辛卯敕有司祭北斗 二十六年十二
月丁亥命 回回 司天台祭荧惑
王圻续通考至元二十七年 (第 39b 页)
回回 司天台祭荧惑 …… (第 39b 页)
二十八年命元教宗师张留孙寘醮祠星三日
元祀仪皆礼官所拟而定于中书日星始祭于司天台
而 回回 司天台遂以禜星为职事
元史成宗本纪至元三十一年成宗即位五月壬子祭
太阳太岁火土等星于司天台庚申祭紫微 …… (第 40a 页)
台
延祐五年五月戊辰遣平章政事王毅禜星于司天台
三昼夜 六年春正月己卯禜星于司天台二月丁亥
改禜星于 回回 司天台九月壬辰禜星于司天台 …… (第 40b 页)
二月丁酉禜星于回回司天监七月甲寅禜星于上都
司天监 三年三月壬子禜星于司天监 四年夏四
月乙未禜星于 回回 司天台
文宗本纪天历元年九月丁丑命司天监禜星辛巳命
司天监禜星 二年五月己未遣翰林学士承旨额琳
特穆 (第 41b 页)
所居民为昏姻者听
元史顺帝本纪至元六年七月禁色目人勿妻其叔母
十一月甲寅监察御史实达尔言宜禁达实爱满 回回 辉和
尔人等叔伯为昏姻
右辽金元昏礼
明史礼志天子纳后仪昏礼有六天子惟无亲迎礼汉 (第 37b 页)
元史顺帝本纪至元六年七月禁色目人勿妻其叔母
十一月甲寅监察御史实达尔言宜禁达实爱满 回回 辉和
尔人等叔伯为昏姻
右辽金元昏礼
明史礼志天子纳后仪昏礼有六天子惟无亲迎礼汉 (第 37b 页)
许岁校三名即所谓积分也
泰定三年六月更积分而为贡举并依世祖旧制其贡
试之法从监学所拟大槩与前法略同而防闲稍加严
密焉
蕙田案元时国子学之外有蒙古国子学 回
回 国子学置助教学正以教公卿百官之子
弟今俱不载而附见其目于此
右元国学
明 (第 46b 页)
泰定三年六月更积分而为贡举并依世祖旧制其贡
试之法从监学所拟大槩与前法略同而防闲稍加严
密焉
蕙田案元时国子学之外有蒙古国子学 回
回 国子学置助教学正以教公卿百官之子
弟今俱不载而附见其目于此
右元国学
明 (第 46b 页)
故矣消息盈虚在其间是则以整御零之大
用也唐时有西域九执法元有济噜玛丹万
年法明初有西域默德纳国王玛哈穆特 回回
法考回回日元用隋开皇已未盖在九执法
之先九执即其法明崇祯中议用西洋欧逻
巴之法其法亦 (第 27b 页)
本于 回回 杨光先言欧逻巴
以重资 (第 27b 页)
回回 得其法此客与宋人买不龟 …… (第 27b 页)
零以简治繁之妙法似疏而反胜于密者也
宋邵子读易有得而定为此数今法乃循而
用之不得以西域九执 回回 日元似之而反
客为主焉可耳
朱子曰推步法蔡季通说当先论天行次及七政此
亦未善要当先论太虚 …… (第 29a 页)
(实分数必有天度然后能考较之岁实满天度而一/必不及一日天度满岁实而一必过乎一度在天一)
(度既与日一昼夜之行不齐犹用此/奇零之度则因前人旧法言之耳)
明史天文志 回回 法天周度三百六十(每度六十分每/分六十秒微纤)
(以下俱/准此)宫十二(每宫三/十度)
蕙田 (第 29b 页)
案唐志云九执术者出于西域周天三
百六十度无馀分又言其名数诡异不著其
详要之 回回 法在其前矣又有欧逻巴法出
于 (第 30a 页)
回回 度分并同无有更易整度必用三百
六十者以其与一岁之日相近每日不及一
度成加损之法其实生 …… (第 30a 页)
之则九十而八线之法缘之以生故以制测器则度
数易分以测七曜则度分易得以算三角则理法易
明吾取其适于用而已矣(三百六十立算实本 回回/ 至欧逻巴乃发明之耳)
况七曜之顺逆诸行进退损益全在小轮为推步之
要𦕈然而小轮之与大轮比例悬殊若 …… (第 31b 页)
鹑尾翼一
十一度二十四分入寿星亢初度四十六分入大火房
二度一十二分入析木
(戴氏震曰欧逻巴之法本之 回回 而 (第 59b 页)
回回 法则本之/中土汉时故中法有二十八宿彼亦二十八中法分)
(十二次彼亦十二其中气过宫者本汉人至其初为 …… (第 59b 页)
自为岁(即周岁十二中气日躔所/行天度其度岁岁微移)累代遵用(所定岁/差年数)
(微有不同而/大致无异)元世祖时用授时法郭守敬测定六十
六年有八月而差一度 回回 泰西差法略同(今定为/七十年)
(差一度数/亦非远)故冬至日一岁日躔之度已周尚不能复
于星纪之元 …… (第 61a 页)
(一/理)所以大阳过宫与中气必不同日其法原无错误
其理亦甚易知徐李诸公深于数术岂反不明斯事
乃复合为一真不可解推原厥故盖译西书时误仍
回回 法太阳年之十二月名耳
问 (第 61b 页)
回回 法亦知岁差何以误用宫名为月名曰 (第 61b 页)
回回
法既以十二个月为太阴年而用之岁纪不用闰月
然如是则四时之寒燠温凉错乱无纪因别立太阳
年以周岁日躔 …… (第 61b 页)
(并在四孟月之首以为四时之节谓之启闭二分二/至并在四仲月之中居春夏秋冬各九十一日之半)
(皆自然之序不可移易今 回回 之太阳年既以春分/为岁首则是以仲春之后半月为正旦而割其前半)
(个月以益孟春共四十五日奇遂一并移之 …… (第 62a 页)
其太阳年之月彼非不知天度有岁差白羊不能板
定于春分然以其时春分正在白羊姑借名之以纪
月数(即此而知 回回 初起/时其年代去今非远)欧逻巴之法因 (第 62b 页)
回回 而加
精大致并同回法故遂亦因之耳徐文定公译西书
谓镕西洋之精算入大统之型模则此处宜为改定
使天 …… (第 62b 页)
(之谓岁自为岁也必太阳行至降娄始命为日躔降/娄之次太阳行至鹑首始命为日躔鹑首之次不必)
(问其为春分后几日夏至后/几日是之谓天自为天也)顾乃因仍 回回 之宫名
而以中气日即为交宫之日则岁周与天周复混而
为一于是岁差之理不明(知星纪之次常有定度而/冬 …… (第 63a 页)
阳之不能周天也恒星自移而东耳新法之误在去
列宿十二宫专主黄道十二宫遂合两为一且并星
次之名而冒之勿庵谓误仍 回回 太阳年之十二月
名固是一说愚则谓别有其故太阳者众曜之主也
黄道者诸道之宗也一岁寒暑进退皆由太阳行 (第 63b 页)
用也唐时有西域九执法元有济噜玛丹万
年法明初有西域默德纳国王玛哈穆特 回回
法考回回日元用隋开皇已未盖在九执法
之先九执即其法明崇祯中议用西洋欧逻
巴之法其法亦 (第 27b 页)
本于 回回 杨光先言欧逻巴
以重资 (第 27b 页)
回回 得其法此客与宋人买不龟 …… (第 27b 页)
零以简治繁之妙法似疏而反胜于密者也
宋邵子读易有得而定为此数今法乃循而
用之不得以西域九执 回回 日元似之而反
客为主焉可耳
朱子曰推步法蔡季通说当先论天行次及七政此
亦未善要当先论太虚 …… (第 29a 页)
(实分数必有天度然后能考较之岁实满天度而一/必不及一日天度满岁实而一必过乎一度在天一)
(度既与日一昼夜之行不齐犹用此/奇零之度则因前人旧法言之耳)
明史天文志 回回 法天周度三百六十(每度六十分每/分六十秒微纤)
(以下俱/准此)宫十二(每宫三/十度)
蕙田 (第 29b 页)
案唐志云九执术者出于西域周天三
百六十度无馀分又言其名数诡异不著其
详要之 回回 法在其前矣又有欧逻巴法出
于 (第 30a 页)
回回 度分并同无有更易整度必用三百
六十者以其与一岁之日相近每日不及一
度成加损之法其实生 …… (第 30a 页)
之则九十而八线之法缘之以生故以制测器则度
数易分以测七曜则度分易得以算三角则理法易
明吾取其适于用而已矣(三百六十立算实本 回回/ 至欧逻巴乃发明之耳)
况七曜之顺逆诸行进退损益全在小轮为推步之
要𦕈然而小轮之与大轮比例悬殊若 …… (第 31b 页)
鹑尾翼一
十一度二十四分入寿星亢初度四十六分入大火房
二度一十二分入析木
(戴氏震曰欧逻巴之法本之 回回 而 (第 59b 页)
回回 法则本之/中土汉时故中法有二十八宿彼亦二十八中法分)
(十二次彼亦十二其中气过宫者本汉人至其初为 …… (第 59b 页)
自为岁(即周岁十二中气日躔所/行天度其度岁岁微移)累代遵用(所定岁/差年数)
(微有不同而/大致无异)元世祖时用授时法郭守敬测定六十
六年有八月而差一度 回回 泰西差法略同(今定为/七十年)
(差一度数/亦非远)故冬至日一岁日躔之度已周尚不能复
于星纪之元 …… (第 61a 页)
(一/理)所以大阳过宫与中气必不同日其法原无错误
其理亦甚易知徐李诸公深于数术岂反不明斯事
乃复合为一真不可解推原厥故盖译西书时误仍
回回 法太阳年之十二月名耳
问 (第 61b 页)
回回 法亦知岁差何以误用宫名为月名曰 (第 61b 页)
回回
法既以十二个月为太阴年而用之岁纪不用闰月
然如是则四时之寒燠温凉错乱无纪因别立太阳
年以周岁日躔 …… (第 61b 页)
(并在四孟月之首以为四时之节谓之启闭二分二/至并在四仲月之中居春夏秋冬各九十一日之半)
(皆自然之序不可移易今 回回 之太阳年既以春分/为岁首则是以仲春之后半月为正旦而割其前半)
(个月以益孟春共四十五日奇遂一并移之 …… (第 62a 页)
其太阳年之月彼非不知天度有岁差白羊不能板
定于春分然以其时春分正在白羊姑借名之以纪
月数(即此而知 回回 初起/时其年代去今非远)欧逻巴之法因 (第 62b 页)
回回 而加
精大致并同回法故遂亦因之耳徐文定公译西书
谓镕西洋之精算入大统之型模则此处宜为改定
使天 …… (第 62b 页)
(之谓岁自为岁也必太阳行至降娄始命为日躔降/娄之次太阳行至鹑首始命为日躔鹑首之次不必)
(问其为春分后几日夏至后/几日是之谓天自为天也)顾乃因仍 回回 之宫名
而以中气日即为交宫之日则岁周与天周复混而
为一于是岁差之理不明(知星纪之次常有定度而/冬 …… (第 63a 页)
阳之不能周天也恒星自移而东耳新法之误在去
列宿十二宫专主黄道十二宫遂合两为一且并星
次之名而冒之勿庵谓误仍 回回 太阳年之十二月
名固是一说愚则谓别有其故太阳者众曜之主也
黄道者诸道之宗也一岁寒暑进退皆由太阳行 (第 63b 页)
五十分日周一万
(戴氏震曰授时之周天岁实岁差悉与宋统天/同但不用日法一度即为万分一日亦为万分)
明史志 回回 法天周度三百六十(每度六十分每分/六十秒微纤以下)
(俱准/此)宫十二(每宫三/十度)日周分一千四 …… (第 19a 页)
(戴氏震曰此刻分秒微皆以百迭析以万万较/之是为二千四百二十一万八千八百六十四)
蕙田案此强于 回回 弱于授时
新法书西法岁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每四岁
之小馀成一日因而置闰百年中为整年七十五闰
…… (第 20a 页)
当神宗十二年甲申十三年乙酉西域测前后两春
分得岁实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三刻四分
(戴氏震曰每日九十六刻每刻十五分法同 回回 术/以十五通九十六得一千四百四十分为日法以十)
(五通二十三刻纳四分得三百四十九分又以万万/通之满 …… (第 20b 页)
(十通之纳四十五秒得二万有九百二十五秒又以/万万通之满日法得二千四百二十一万八千七百)
(五十与 回回 同)
蕙田案西洋前法本之周髀后则本 (第 21a 页)
回回
虽以为自测验得之要亦有所本而后加以
测验耳
恒星依黄道东行六十九年一百九十一日七十三
刻 …… (第 21a 页)
通之三百四十八分有奇以秒通之二万○九百二
十五秒(一日八万六/千四百秒)考其实则 回回 法已如此 (第 28a 页)
回回
法一岁三百六十五日岁有十二宫宫有闰日一百
二十八年闰三十一日然则一岁闰一百二十八分
日之三十一正 (第 28a 页)
西法之岁馀也(以一百二十八乘二/万○九百二十五得)
(二百六十七万八千四百以八/万六千四百除之得三十一) 回回 法以春分为岁
首其岁馀由累测春分得之欧逻巴法遂用之至今
不易虽分下之四十五秒未必无朓朒当亦甚微矣 …… (第 28a 页)
(梅氏又曰授时消分为不易之法今复有长者何耶/西法最高卑之点在两至后数度岁岁东移故虽冬)
(至亦有加减不得以恒为定也此是西法中一大节/目其法自 回回 即有之然了凡先生颇采用 (第 48a 页)
回回 法)
(而不知此熊坛石先生亲与/西儒论法而亦不言及何耶)
江氏永曰最高卑之有行度诚西法中一大节目 (第 48a 页)
袁
氏新书不知有最高卑又何以能较论前代诸法之
先后天乎
(梅氏又曰袁了凡新书通 回回 之立成于大统可谓/苦心然竟削去最高之算又直用大统之岁馀而弃) (第 48a 页)
(戴氏震曰授时之周天岁实岁差悉与宋统天/同但不用日法一度即为万分一日亦为万分)
明史志 回回 法天周度三百六十(每度六十分每分/六十秒微纤以下)
(俱准/此)宫十二(每宫三/十度)日周分一千四 …… (第 19a 页)
(戴氏震曰此刻分秒微皆以百迭析以万万较/之是为二千四百二十一万八千八百六十四)
蕙田案此强于 回回 弱于授时
新法书西法岁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每四岁
之小馀成一日因而置闰百年中为整年七十五闰
…… (第 20a 页)
当神宗十二年甲申十三年乙酉西域测前后两春
分得岁实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三刻四分
(戴氏震曰每日九十六刻每刻十五分法同 回回 术/以十五通九十六得一千四百四十分为日法以十)
(五通二十三刻纳四分得三百四十九分又以万万/通之满 …… (第 20b 页)
(十通之纳四十五秒得二万有九百二十五秒又以/万万通之满日法得二千四百二十一万八千七百)
(五十与 回回 同)
蕙田案西洋前法本之周髀后则本 (第 21a 页)
回回
测验耳
恒星依黄道东行六十九年一百九十一日七十三
刻 …… (第 21a 页)
通之三百四十八分有奇以秒通之二万○九百二
十五秒(一日八万六/千四百秒)考其实则 回回 法已如此 (第 28a 页)
回回
法一岁三百六十五日岁有十二宫宫有闰日一百
二十八年闰三十一日然则一岁闰一百二十八分
日之三十一正 (第 28a 页)
西法之岁馀也(以一百二十八乘二/万○九百二十五得)
(二百六十七万八千四百以八/万六千四百除之得三十一) 回回 法以春分为岁
首其岁馀由累测春分得之欧逻巴法遂用之至今
不易虽分下之四十五秒未必无朓朒当亦甚微矣 …… (第 28a 页)
(梅氏又曰授时消分为不易之法今复有长者何耶/西法最高卑之点在两至后数度岁岁东移故虽冬)
(至亦有加减不得以恒为定也此是西法中一大节/目其法自 回回 即有之然了凡先生颇采用 (第 48a 页)
回回 法)
(而不知此熊坛石先生亲与/西儒论法而亦不言及何耶)
江氏永曰最高卑之有行度诚西法中一大节目 (第 48a 页)
袁
氏新书不知有最高卑又何以能较论前代诸法之
先后天乎
(梅氏又曰袁了凡新书通 回回 之立成于大统可谓/苦心然竟削去最高之算又直用大统之岁馀而弃) (第 48a 页)
相除补而无馀欠则分之而以半岁周行半周天者
合之即以一岁周行一周天安得以盈缩之故疑岁
周之无常度哉
问日有盈缩是矣然何以又谓之高卑曰此则 回回
泰西之说也其说曰太阳在天终古平行原无盈缩 …… (第 5b 页)
心向东而移日月在小轮之周(即边/也)向西而行大轮
移一度日月在小轮上亦行一度大轮满一周小轮
亦满一周而盈缩之度与高卑之距皆不谋而合 回
回 法以七政平行为中心行度盖谓此也凡日月在
小轮上半顺动天西行故其右移之度迟于平行为 …… (第 11a 页)
小轮之用有二其一为迟速之行在古法则为日五
星之盈缩月之迟疾西法则总谓之加减即前所疏
者是也其一为高卑之距即 回回 影径诸差是也凡
七政之居小轮最高其去人远故其体为之见小焉
其在最卑去人则近故其体为之加大焉验之于 …… (第 13a 页)
两心之差各一其率若使其不同之心皆绕地环行
亦甚涣而无统矣故曰不同心之算生于小轮而小
轮实已该之观 回回 但言小轮可知其为本法而第
谷于西术最后出其所立诸图悉仍用小轮为说亦 …… (第 14b 页)
相连必有定处因本天为动天所转与之偕西而不
及其速以生退度故小轮心亦有退度焉算家纪此
退度以为平行 (回回 律所谓/中心行度)故曰小轮之动本天之
动也然则小轮心者小轮之枢也枢连于本天不动 (第 15b 页)
合之即以一岁周行一周天安得以盈缩之故疑岁
周之无常度哉
问日有盈缩是矣然何以又谓之高卑曰此则 回回
泰西之说也其说曰太阳在天终古平行原无盈缩 …… (第 5b 页)
心向东而移日月在小轮之周(即边/也)向西而行大轮
移一度日月在小轮上亦行一度大轮满一周小轮
亦满一周而盈缩之度与高卑之距皆不谋而合 回
回 法以七政平行为中心行度盖谓此也凡日月在
小轮上半顺动天西行故其右移之度迟于平行为 …… (第 11a 页)
小轮之用有二其一为迟速之行在古法则为日五
星之盈缩月之迟疾西法则总谓之加减即前所疏
者是也其一为高卑之距即 回回 影径诸差是也凡
七政之居小轮最高其去人远故其体为之见小焉
其在最卑去人则近故其体为之加大焉验之于 …… (第 13a 页)
两心之差各一其率若使其不同之心皆绕地环行
亦甚涣而无统矣故曰不同心之算生于小轮而小
轮实已该之观 回回 但言小轮可知其为本法而第
谷于西术最后出其所立诸图悉仍用小轮为说亦 …… (第 14b 页)
相连必有定处因本天为动天所转与之偕西而不
及其速以生退度故小轮心亦有退度焉算家纪此
退度以为平行 (回回 律所谓/中心行度)故曰小轮之动本天之
动也然则小轮心者小轮之枢也枢连于本天不动 (第 15b 页)
则戾古合古又违今统天术遂立距差躔差之法暗
藏消长以求上下两合授时术本之有百年长一消
一之说西法本 回回 以春分相距测定岁周小馀五
小时三刻三分四十五秒以万分通之为二四二一
八七五此为平行之岁实小馀而各 (第 16a 页)
藏消长以求上下两合授时术本之有百年长一消
一之说西法本 回回 以春分相距测定岁周小馀五
小时三刻三分四十五秒以万分通之为二四二一
八七五此为平行之岁实小馀而各 (第 16a 页)
时去交稍远则月体不能全入闇虚止从月体论其
分数是夕之食极近于交故月入闇虚十五分方为
食既更进一十五分有奇乃得生光故为二十六分
有奇如 回回 术推十八分四十七秒略同此法也
冬十月辛丑朔日食新法预推顺天见食二分一十
二秒应天以南不食大漠以北 …… (第 26a 页)
同或多变为少或少变为多或有变为无或无变为
有推步之难全在此等
五年九月十五日月食监推初亏在卯初一刻光启
推在卯初三刻 回回 科推在辰初初刻三法异同致
奉诘问至期测候阴云不见无可徵验光启具陈三
法不同之故言时刻之加减由于盈 …… (第 28b 页)
差所以不同也迟疾差旧法只用一转周新法谓之
自行轮自行之外又有两次轮此两法之迟疾差所
以不同也至于 回回 又异者或由于四应或由于里
差臣实未晓其故总之三家俱依本法推步不能变
法迁就也将来有宜讲求者二端一 (第 29a 页)
分数是夕之食极近于交故月入闇虚十五分方为
食既更进一十五分有奇乃得生光故为二十六分
有奇如 回回 术推十八分四十七秒略同此法也
冬十月辛丑朔日食新法预推顺天见食二分一十
二秒应天以南不食大漠以北 …… (第 26a 页)
同或多变为少或少变为多或有变为无或无变为
有推步之难全在此等
五年九月十五日月食监推初亏在卯初一刻光启
推在卯初三刻 回回 科推在辰初初刻三法异同致
奉诘问至期测候阴云不见无可徵验光启具陈三
法不同之故言时刻之加减由于盈 …… (第 28b 页)
差所以不同也迟疾差旧法只用一转周新法谓之
自行轮自行之外又有两次轮此两法之迟疾差所
以不同也至于 回回 又异者或由于四应或由于里
差臣实未晓其故总之三家俱依本法推步不能变
法迁就也将来有宜讲求者二端一 (第 29a 页)
(后相距则得平岁实如是若以定冬至相距其小馀/必稍羸犹之月朔当转终则时刻必多于朔策且太)
(阳小轮古更大于今其羸数愈多 回回 之法三百六/十五日为平年多一日为闰年一百二十八年闰三)
(十一日此小馀万分日之二四二一八七五正合一 (第 3a 页)
(阳小轮古更大于今其羸数愈多 回回 之法三百六/十五日为平年多一日为闰年一百二十八年闰三)
(十一日此小馀万分日之二四二一八七五正合一 (第 3a 页)
巴咱尔万户/府扎固喇台万户府图列图万户府华善万户府右阿)
(苏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左阿苏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回/回 炮手军匠上万户府唐古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圭齐)
(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延安屯田打捕总管府大宁海阳/等处屯田打 …… (第 18a 页)
(万户府哈达万户府蒙古 回回 水军万户府奇图噶万/户府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右翊蒙古侍卫)
(亲军都指挥使司虎/贲亲军都指挥使 …… (第 18b 页)
史并为一条今姑从之而附辨于后
行人司(司正一人左右司副各一人行人三十七人掌/捧节奉使之事洪武十三年置建文中𨽻鸿胪)
(寺后/复旧)
钦天监(监正一人监副二人掌天文历数占候推步之/事其属主簿一人春夏中秋冬五官正各一人)
(五官灵台郎八人五官保章正二人五官挈壶正二人/五官监三人五官司书二人五官司晨八人漏刻博士)
(六人明初设太史监吴元年改监为院洪武元年改为/司天监又置回回司天监三年改曰钦天监三十一年)
(罢 回回/ 钦天监)
太医院(院使一人院判二人掌医疗之法其属御医四/人吏目一人生药库惠民药局各大使一人副)
(使 (第 46a 页)
(苏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左阿苏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回/回 炮手军匠上万户府唐古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圭齐)
(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延安屯田打捕总管府大宁海阳/等处屯田打 …… (第 18a 页)
(万户府哈达万户府蒙古 回回 水军万户府奇图噶万/户府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右翊蒙古侍卫)
(亲军都指挥使司虎/贲亲军都指挥使 …… (第 18b 页)
史并为一条今姑从之而附辨于后
行人司(司正一人左右司副各一人行人三十七人掌/捧节奉使之事洪武十三年置建文中𨽻鸿胪)
(寺后/复旧)
钦天监(监正一人监副二人掌天文历数占候推步之/事其属主簿一人春夏中秋冬五官正各一人)
(五官灵台郎八人五官保章正二人五官挈壶正二人/五官监三人五官司书二人五官司晨八人漏刻博士)
(六人明初设太史监吴元年改监为院洪武元年改为/司天监又置回回司天监三年改曰钦天监三十一年)
(罢 回回/ 钦天监)
太医院(院使一人院判二人掌医疗之法其属御医四/人吏目一人生药库惠民药局各大使一人副)
(使 (第 46a 页)
(为之盛谓黍稷盛之于簋皇以为老妇/之祭盛于盆非也言祭黍或无稷也) 高氏诱曰
吴 回回 禄之神托于灶是月火王故祀之肺金也祭
先之用其所胜也 孔氏颖达曰此配灶神而祭者
是先炊之人礼器云爨 (第 6b 页)
吴 回回 禄之神托于灶是月火王故祀之肺金也祭
先之用其所胜也 孔氏颖达曰此配灶神而祭者
是先炊之人礼器云爨 (第 6b 页)
无得兴起造作有所使役也此是制礼者总为戒约
之词凡不云乃命某官者放此 陆氏佃曰次言象
纪言历变穷言 回回 无穷也 方氏悫曰阳大而为
之主故以次言阴小而有所系故以纪言
案天本无度而曰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 (第 56a 页)
之词凡不云乃命某官者放此 陆氏佃曰次言象
纪言历变穷言 回回 无穷也 方氏悫曰阳大而为
之主故以次言阴小而有所系故以纪言
案天本无度而曰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 (第 5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