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樂類
春秋類
書類
小學類
詩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宫而筮之遇艮之随史曰随其出也姜氏自占之曰
 不然必死于此不得出矣其后穆姜竟卒于东宫又
 南蒯将逐季氏筮之遇坤之比曰 黄裳元吉
以为大
 吉也子服惠伯曰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其后南 (第 9a 页)
 服天子以素诸侯以缁未闻以玄端也仪礼大夫祭
 以朝服士祭以玄端冠礼冠者服玄端杂记公袭朝
 服一玄端一襚礼自堂受玄端则朝玄端异矣玄端
 皆玄裳或 黄裳
杂裳可也未闻以素裳也郑氏下文
 注云朝服冠玄端素裳此说无据(礼书/)又乐书曰周
 官典同言高声䃂下声 (第 20a 页)
 间语也天子之士则直诸侯之士则方
 孔氏曰此一经总明韠韨上下尊卑之制唯有大夫大
 带一经厕在其中案士冠礼玄端玄裳 黄裳
杂裳爵
 韠谓士玄端之韠此云士爵韦故知是玄端之韠也
 圜杀直者前方后挫角则圜也前后方方则杀也又
 天 (第 37a 页)
 皆从主人之免敬异国君也己君来吊亲者亦免可
 知
除殇之丧者其祭也必玄除成丧者其祭也朝服缟冠
 郑氏曰殇无变文不缛玄冠玄端 黄裳
而祭不朝服未
 纯吉也于成人为释𧝓之服成丧成人之丧也缟冠
 未纯吉祭服也既祥祭乃素缟麻衣
 孔氏曰 (第 29b 页)
此一节明除殇及成人之丧除殇之丧谓除

 长殇中殇下殇之丧其除丧祭服必玄冠玄端 黄裳
 
异于成人也郑注无变无虞卒哭及练之变服也成
 人丧服初除著朝服𧝓祭始从玄端今除殇之丧即
 𧝓服是文 (第 30a 页)
不缛也大夫朝服而祭朝服者玄冠缁衣
 素裳是纯吉之祭服也今除成丧用缟冠是未纯吉
 山阴陆氏曰言心玄则裳亦玄可知郑氏谓玄端
 裳
盖非是据齐之以玄也以阴幽思也齐玄而养
奔父之丧括发于堂上袒降踊袭绖于东方奔母之丧 (第 30a 页)
 则服皮弁朔旦则服玄冕诸侯常朝则服玄端朔旦
 则服皮弁大夫私朝亦服玄端夕深衣士则玄端以
 祭上士玄裳中士 黄裳
下士杂裳庶人深衣此所谓
 杂服也
 庆源辅氏曰博依如陆氏之说学诗然后能多识鸟
 兽草木之名谓广譬喻亦 (第 5b 页)
 而纤者禫祭之时玄冠朝服禫祭既讫而首著纤冠

 身著素端 黄裳
以至吉祭身著吉服寻常所服之物
 无不佩也郑注云妇人葛绖不葛带者案少仪云妇
 人葛绖而麻带又上檀弓云妇 (第 31a 页)
 以酒脯奠庙讫子持所奠酒脯以见于母母拜其酒

 脯重从尊者处来故拜之非拜子也玄冠玄端上士
 则玄裳中士则 黄裳
下士则杂裳以其初成人故著
 玄端异于朝服也若朝服则素裳奠挚奠之于君也
 以挚谓以雉也士相见礼冬用雉夏 (第 10a 页)
已终鼓琴笙歌经礼所许龙虎欲宿卫皇宫岂欲合
刑五岁就如郑义二十七月而禫二十六月十五升布
深衣素冠缟纰及 黄裳
䌽缨以居者此则三年之馀哀
不在服数之内也衰绖则埋之于地杖则弃之隐处此
非丧事终乎府以大祥之后不为丧事 (第 33a 页)
  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者也以祉者以福天下
  也六五之志在于用柔今之下下行用柔之愿而
  已乙用柔也妹柔之至也非柔之至不足以尽
  裳
之道故归 (第 36b 页)
黄裳
皆称元吉盖一道也(易/说)
  汉上朱氏曰史谓汤为天乙又有帝祖乙有帝乙 (第 36b 页)
 令龟曰鲂也以其属死之楚师继之尚大克之吉非
 立功之事乎(○薛氏曰以力兴造者功也谓/之功兆则言其废兴成败之理)义兆者
 占行义之事南蒯筮得 黄裳元吉
惠伯曰忠信之事
 则可不然必败非占行义之事乎(○薛氏曰度其宜/者义也谓之义兆)
 (则言其吉凶/祸福 (第 13a 页)
 孤卿诸侯忠赤诚实以事上而以洁白为义又欲其
 外示威仪使人无敢犯也槐数三者上公三人也槐
 之为物其华黄其实玄其文在中坤大臣之位以

 裳
为元吉故取其黄论道佐王欲其入道之妙故取
 其玄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无成而代有终故有
 取于文在其中○ (第 2b 页)
 服而不玄端服者与人之祭宜盛服也缁韠者其别

 于大夫助祭之宾与朝服用玄端之衣冠皮弁之裳
 故次于皮弁而尊于玄端
唯尸祝佐食玄端玄裳 黄裳
杂裳可也皆爵韠
 注曰与主人同服
 继公谓士尸服玄端亦以其为卒者之正服也然则
 尸服卒者之上服唯丧祭 (第 55a 页)
耳祝佐食与主人亦玄端
 者以其事尸于室尤为近之故服宜与尸同言玄端
 玄裳又言 黄裳
杂裳可也者盖以贱者或不能备服 (第 55a 页)

度数得矣)


  簧

  易曰天玄而地黄盖天色以玄为正以赤为盛地色以
黑为正以黄为盛在坤之六五 黄裳元吉
文在中也月
令中央土律中黄钟之宫则乐之有簧以宫管在中也
莫非簧也有笙中之簧有非笙中之簧鹿鸣曰吹笙鼓 (第 10a 页)
哉南蒯枚筮之(不/指)
(其事汎/卜吉凶)遇坤䷁(坤下坤/上坤)之比䷇(坤下坎上比坤/六五爻变比) 黄裳
元吉(坤六五/爻辞)
以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
如惠伯曰吾尝学此矣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彊
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也( (第 17b 页)
水和而/土安正)故曰 黄裳元吉
黄中 (第 17b 页)
 异不害其为同也天下无有形于外而不本乎中者

 惟有黄中之德故能以下体自居○爻辞 黄裳
二字
 为一象文言分 (第 173a 页)
黄裳
二字为二义其究一也○ (第 173a 页)
黄裳
 
二字贯下本义以中顺合言今文言曰美在其中而
 畅于四支则中在内而顺在外其实一也故周子曰
 中也者和也中 (第 173a 页)
 与义则可问志则否故以私志而问者兆不必应若

 鲁穆姜居东宫遇艮之随其繇元享利贞无咎南蒯
 筮叛遇坤之比其爻 黄裳元吉
皆卒以凶此又吉凶
 在人也
  系币
 占人凡卜筮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
 之中否杜子春曰系 (第 16b 页)
 (师践土之盟自/是好本末自别)而天下之大伦尚存而不灭矣(张氏/曰王)
 (者之威不足以致诸侯而诸侯之力乃足以攘却夷/狄怀服天下圣人于易坤之六五系之辞曰 黄裳元)
 (吉
谓必得中居下则大善之吉也文公于胜楚之后/即帅诸侯朝天子然后受侯伯锡命之策对扬大辂)
 (戎辂彤弓虎贲 (第 33a 页)
之赐乃合于在师中吉而当三锡之/命以怀服万邦即所谓 黄裳元吉
得坤德之正矣今) (第 33a 页)
之而叹且言曰恤恤乎湫乎攸乎深思而浅谋迩身)
(而远志家臣而君图有人矣哉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曰 黄裳元吉
以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
(欲有事何如惠伯曰吾尝学此矣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强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 (第 36b 页)
也故曰 黄裳元吉
黄)
(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元善之长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不得其饰事不善不得其极外内倡和为忠率)
( (第 36b 页)
 其幽明之情既尽则其受命也如响非自外来也如

 鲁之南蒯将叛筮之遇坤之比曰 黄裳元吉
以为大
 吉示子服惠伯惠伯曰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
 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非此三
 者 (第 18a 页)
  朱子曰春秋传南蒯将叛筮得此爻以为大吉子
  服惠伯曰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外强内温忠
  也和以率贞信也故曰 黄裳元吉
黄中之色也裳
  下之饰也元善之长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
  不得其饰事不善不得其极且夫易不可以占险 …… (第 60a 页)
  中释黄以信共下饰释裳以善释元配为三德曰
  吾尝学此必有所授也至孔子则变其说以为大
  臣之美
  张舜元曰凡 元吉
者以元为吉贞吉者以贞为吉
  也亦有以元训大者如元亨之为大亨是也
   右明占 …… (第 60b 页)
  者不敢犯难而任事为君者终疑其臣于下谁与
  寄社稷之计不可之大者也亦唯忠诚纯至临大
  节而不可夺如 黄裳
者是赖焉而后成社稷之功
  矣
  案易道广大无所不通程张说理象亦然况以盛
  德居尊位守人臣之常分 (第 62a 页)
大节焉当平世以为经
  纶之纯懿当祸变则为方正之节操要不外乎

  裳
之象也
   右明爻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赞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 …… (第 62a 页)
  赵氏曰初与四有履霜括囊之戒以不得中也三
  与上有无成龙战之戒以过中也唯二五居中故
  无不利而 元吉
由是观之乾坤之画虽纯要必相
  济而后可一失其中圣人必为之虑也
  林黄中曰乾之六爻皆以龙言而坤之六 (第 6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