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類書類
湜礼/记集说字)
(文叔就曲礼檀弓王制丧服小记大传少仪学记/乐记杂记丧大记祭法十一篇中随所见为之义) 陆佃
礼记解十四卷𫐠礼新说四卷(宋中兴艺文志牵于字/说宣和末其子宰上之)
方悫礼记解义二十卷(文献通考陈 …… (第 27a 页)
定建隆三年奏之)
阳丙三礼名义五卷鲁有开三礼通义五卷殷介集五
礼极义一卷李洪泽直礼一卷王悫中礼八卷 陆佃
礼 …… (第 36b 页)
象十五卷(文献通考陈氏曰 陆佃
改旧图之失其尊爵/彝鼎皆取公卿家及秘府所藏古遗器与聂)
(图大/异)何洵直礼论一卷 (第 37a 页)
陆佃
大裘议一卷陈祥道礼例
详解十卷礼书一百五十卷(文献通考晁氏曰祥道元/祐初以左宣议郎仕太常)
(博士解 (第 37a 页)
    牡之类若玉必用赤则且混于赤璋之色矣
    何玉与牲必同色耶孔疏又云冬日至圜钟
    为宫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是乐不同
    佃
曰圜钟降神之乐也故曰凡乐圜钟为宫 (第 7b 页)
    上有玄衣之说后世难以信从异说纷起踵
    讹袭缪至有盛暑服裘必不可行而废亲祀
    者惟 宋陆农师
谓礼不盛服不充故大裘袭
    可知王被衮以象天则大裘袭衮可知大裘
    袭衮则戴冕缫十有二旒可知 …… (第 5b 页)
 (裘冕无旒冕广八寸长一尺六寸深青表纁里金饰/玉簪导以组为缨色如其绶裘以黑羔皮为之黑领)

 (褾缘/朱裳)
    蕙田案自梁及隋唐后皆服黑羔裘无衣玄
    冕无旒仍注疏之谬也至宋神宗从 陆佃

    议服裘被衮而后先王之制度复明甚矣议
    礼之难而儒者考订之功不可忽也
 附辨郑氏王服 …… (第 11b 页)
 郑氏锷曰王之吉服六服每一冕则宜六冕今止五

 冕者礼图以大裘之冕无旒 陆佃
云大裘袭衮则戴
 冕缫十有二旒大裘与衮同一冕故服六而冕五此
 说得之
 马氏睎孟曰记言龙衮以祭不言所 …… (第 16a 页)
 群官乃习射于泽宫选可与祭者
礼器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
郊特牲卜之日王立于泽亲听誓命受教谏之义也(注/泽)
(泽宫也所以择贤之宫也既卜必到泽宫择可与祭祀/者同誓敕之以礼也礼器曰举贤而置之聚众而誓之)

(是也呼疏泽泽宫也王在于泽宫中于其宫以射择士/故因 为泽宫也王卜已吉又至泽宫射以择贤者为)
(助祭之人故云王立于泽也礼器云举贤而置之是也/然王者猎在囿而主皮射亦在泽故郑注乡射记引尚)
(书传主皮射陈于泽然后卿大夫相与射也又云向之/取也于囿中勇力之取也今之取也于泽宫揖让之取)
(也泽习礼之处亲听誓命者因于泽宫中又使有司誓/敕旧章齐戒之礼王又亲听受命故礼器云聚众而誓)
(之是/也)
    蕙田案泽宫 陆农师
以为学宫是也此王立
    于泽宫亲听誓命正礼器鲁人将有事于上
    帝必先有事于頖宫之谓也 (第 27a 页)
四年夏四月己巳诏罢南郊合祭天地九月详定郊庙
奉祀礼仪
历代名臣奏议元丰四年详定郊庙奉祀礼文 陆佃

议曰冕服有六而周官弁师云掌王之五冕则大裘与
衮同冕矣故礼记曰郊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
有二旒则 …… (第 10a 页)
 日大裘用于临祭议者颇疑家语不可据黜之则周

 官礼记所载相牴牾时 陆右丞佃
知礼院请服大裘
 被以衮遂为定制大裘黑羔皮为之而缘以黑缯乃
 唐制也
    蕙田案大裘衮冕之说至农 …… (第 12a 页)
    编入
舆服志元祐元年礼部言元丰所造大裘虽用黑羊皮
乃作短袍样袭于衮衣之下仍与衮服同冕未合典礼
下礼部太常寺共议上官均吴安诗常安民刘唐老龚
原姚勔请依元丰新礼丁骘请循祖宗故事王愈请仿

唐制朱光庭周秩请以玄衣袭裘独礼部员外郎何洵
直在元丰中尝预详定以 陆佃
所议有可疑者八案周
礼节服氏掌祭祀朝觐衮冕六人维王之太常郊祀裘
冕二人既云衮冕又云裘冕是衮与裘各有冕 …… (第 25a 页)
直议去黑羊皮而以黑缯制焉
    蕙田案 陆农师
论大裘而冕及大裘不裼可
    称千古定论何洵直不能再置一辞矣惜当
    日竟从何议遂使元丰盛事不 (第 27b 页)
 目历历可识攸请付史馆宰相蔡京率百僚称贺
宋史徽宗本纪政和六年九月辛卯朔诣玉清和阳宫
上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徽号
宝册丙申赦天下十一月丁酉朝献景灵宫戊戌享太
庙己亥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赦天下
宣和元年十一月乙卯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赦天下

四年十一月庚午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赦天下
七年十一月丙戌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赦天下
舆服志政和议礼局上大裘青衣纁里黑羔皮为领褾
襈朱裳被以衮服冬至祀昊天上帝服之立冬祀黑帝
立冬后祭神州地祇亦如之
  陆佃
传佃拜尚书右丞徽宗祀南郊有司欲饰大裘
 匣度用黄金多佃请易以银徽宗曰匣必用饰耶对
 曰大裘尚质后世加 (第 33b 页)
者大裘之冕盖无旒不联数也
礼记郊特牲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祭之日王被
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 陆佃
曰礼不盛
服不充盖服大裘以衮袭之也谓冬祀服大裘被之以
衮开元及开宝通礼銮驾出宫服衮冕至大次质明改
(第 47b 页)
 荐神鉴孔昭蕃禧锡羡回驭飘然邈不可见
宋史礼志神宗元丰元年二月郊庙奉祀礼文所言古
者祀天于地上之圜丘在国之南祭地于泽中之方丘
在国之北其牲币礼乐亦皆不同所以顺阴阳因高下

而事之以其类也由汉以来乃有夫妇共牢合祭天地
之说殆非所谓求神以类之意本朝亲祀上帝即设皇
地示位稽之典礼有所未合遂诏定更改以闻于是陈
襄王存李清臣张璪黄履 陆佃
何洵直杨完等议或以
当郊之岁冬夏至日分祭南北郊各一日而祀遍或以
圜丘之旁别营方丘而望祭或以夏至盛暑天 …… (第 9a 页)
殿一日于斋宫前一日告配太祖室其有司
陈设及皇帝行事并于郊祀之仪是后七年至宣和二
年五年亲祀者凡四
  陆佃
传徽宗欲亲祀北郊大臣以为盛暑不可徽宗 (第 22b 页)
 (神之位先啬为主正中司啬及农为配司啬居左次/邮次坊农居右次表畷次水庸禽兽附祭于下猫左)

 (而虎右 陆农师
谓鼠善害苗猫能捕鼠故字从苗其/有功于田尤大也先儒之言八神者不知邮与表畷)
 (为二而误合之以为造邮舍 (第 8b 页)
 之祭以告新旧之神也今以周室世次为图如右所

 谓高祖以上亲尽当毁虞之明日祔于祖父者也元
 丰议礼何洵直张璪以此为说而 陆佃
非之曰昭穆
 者父子之号昭以明下为义穆以恭上为义方其为
 父则称昭取其昭以明下也方其为子则称穆取其 …… (第 31a 页)
 尊卑之序者是也但四时之祫不兼毁庙之主则有
 右无昭而穆独为尊之时若两世室之主则文常为
 穆而武常为昭也故 陆佃
以为毁庙之主有皆不祫
 之时难之而未见璪之所以对也余窃谓以上世之 …… (第 35a 页)
 不知本其事生事存之心有不得伸于宗庙者是以

 不能不自致于此也抑尝观于 陆佃
之讥而知神祖
 之尝有意于此然而考于史籍则未见其有纪焉若
 曰未及营表故不得书则后日之秉史笔者即前日 (第 40a 页)
 (曰我则鸣鸟不闻指鸟为凤夏为文明而凤具五色/文明之禽也王祼矣后亚之故用二彝王酌其一后)
 (酌其一尊之有罍备齐酒之乏彝之有酒岂不备鬯/之乏乎舟之制 陆佃
谓如今世酒船之类酒船喻舟)
 (其义甚著但今宗庙中尊罍无此制度耳康成读斝/为稼谓秋者万物揫敛之时禾稼 …… (第 4a 页)
    于中而清明于外也郑谓黄目以黄金为饰

     陆农师
云旧图黄目尊画人目而黄之人目
    不黄作而黄之理无有也许谨云龟目黄亦
    其气之清明然则黄目 …… (第 16b 页)
    上画为象形王肃谓尊形如象而背上贞尊

     陆佃
曰顷见参知政事章惇得古铜象尊一
    制作极精致三足象其鼻形望而视之真象
    也案明堂位牺象同 (第 34b 页)
    觥一名兕爵陈氏礼书曰诗卷耳七月桑扈
    丝衣言兕觥则觥角爵也罚爵也匏爵公刘
    诗酌之用匏疏云匏自然之物 陆佃
礼图云
    旧图用匏片为爵据此乃杓也若爵宜截其
    鼻以盛酒不应破匏为之大斗行苇诗酌以 (第 55a 页)
 (郑氏锷曰王之吉服六服每一冕则宜六冕今止五/冕者礼图以大裘之冕无旒 陆佃
云大裘袭衮则戴)
 (缫冕十有二旒大裘与衮同一/冕故服六而冕五此说得之)
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 …… (第 46b 页)
 则缫斿亦宜三采矣缫斿皆就郎完白谓侯
    伯七命则七就子男五命则五就皆如其命
    数以为就也 陆农师
谓诸侯九斿则上公十
    二斿郑刚中谓天子皆十二旒说俱未是 (第 48b 页)
    蕙田案王介所言颇得礼意

神宗本纪熙宁十年五月戊午诏修仁宗英宗庙
元丰元年正月戊午命详定郊庙礼仪
礼志元丰元年详定郊庙礼文所图上八庙异宫之制
以始祖居中分昭穆为左右自北而南僖祖为始祖翼
祖太祖太宗仁宗为穆在右宣祖真宗英宗为昭在左
皆南面北上 陆佃
言太祖之庙百世不迁三昭三穆亲
尽则迭毁如周以后稷为太祖王季为昭文王为穆武
王为昭成王为穆康王为昭昭王 …… (第 22a 页)
 中以成吾子之志下以安居民之心不亦善乎
二年三月癸酉奉安神宗神御于景灵宫宣光殿十月
壬午奉安神宗御容于会圣宫及应天院
徽宗本纪元符三年八月庚子作景灵西宫奉安神宗
神御建哲宗神御殿于其西庚戌诏以仁宗神宗庙永
世不祧癸亥祔哲宗神主于太庙乐曰大成之舞

礼志元符三年礼部太常寺言哲宗升祔宜如晋成帝
故事于太庙殿增一室候祔庙日神主祔第九室诏下
侍从官议皆如所言蔡京议以哲宗嗣神宗大统父子
相承自当为世今若不祧远祖不以哲宗为世则三昭
四穆与太祖之庙而八宜深考载籍迁祔如礼 陆佃

肇等议国朝自僖祖而下始备七庙故英宗祔庙则迁
顺祖神宗祔庙则迁翼祖今哲宗于神宗父子也如礼
官议则庙 (第 32a 页)
而行之祖宗在天之灵必歆享于此而垂祐于
无穷也其一说则因本朝之制而参以朱熹之说盖本
朝庙制神宗尝命礼官 陆佃
讨论欲复古制未及施行
渡江以来稽古礼文之事多所未暇今欲骤行更革恐
未足以成其事而徒为纷纷或且仍遵本朝 (第 34b 页)
 (方氏悫曰夏殷未承以爵而亦通谓之爵者自周始/然耳若所谓一升曰爵夏则一升曰盏殷则一升曰)
 (斝也不然则由周以前止有爵/之名由周以后又有爵之形也)
    蕙田案此夏享祀之爵 陆农师
谓盏以齐言
    知然者盎齐亦或谓之栈酒其说与礼书同
    未知是否然其为祭祀所用无疑
灌尊夏后 (第 25a 页)
 蔡氏德晋曰少牢礼祝出迎尸于庙门之外尸入门

 沃尸盥祝延尸尸升入祝主人皆拜妥尸尸答拜
 农师
曰少牢特牲无朝践故妥尸在馈尸之初若天
 子诸侯之妥尸宜在初入即席灌尸之前孔仲达曰
 在奥东面以南为尊 (第 49a 页)
    郁鬯郑锷则云王祼后亚之故用二彝王酌
    其一后酌其一案此较贾疏为长皆有舟者
    郑司农以为若今时承槃 陆佃
以为如今世
    酒船之类是也彝受三升尊受五升盖彝以 …… (第 7a 页)
    尊尊而彝卑瓦甒之所献郁鬯之所灌皆非
    馈食时事真有识之言即孔疏亦曰不当荐
    熟之时故云加亦可知其辞之岐矣 陆农师
    
以羞肺肝首心谓周人朝事之羞备四代之
    尚创论亦确论盖明堂位所言尚首尚心尚
    肝尚肺乃挼祭 …… (第 32a 页)
    而及堂祭腥在堂而升首于室于彼于此皆
    所以求神也故合割牲升首为一条以为荐
    腥荐爓之渐
 辨 陆佃
割牲为馈食时事
 (郊特牲肉袒亲割 (第 45a 页)
陆佃
曰凡祭稽首不必肉袒肉袒/不必稽首兼之者此与盖朝践以前以素为贵父子)
 (之事多馈食以后以/文为贵君臣 …… (第 45a 页)
    训朝践尊而馈食亲于此处又云朝践以前
    父子之事馈食以后君臣之事义不相顾缘
    强说割牲为馈食事故也
 辨 陆佃
升首独羊之说
 (祭义鸾刀以刲取膟膋 (第 45b 页)
陆佃
曰郊特牲曰取膟膋燔/燎升首报阳也与此取膟膋不同彼羊也此牛也知)
 (然者以羊人云祭祀/割牲登其首知之 (第 45b 页)
 (道/也)

 辨 陆佃
卒爵在朝践时
 (陆氏佃曰宗庙之祭始祼之时尸入于室王与后既/祼献矣及杀牲迎尸于堂王即以肝洗郁齐而燔之 …… (第 36b 页)
 郑氏锷曰以康成之说考之举斝角诏妥尸之时无
 郁人量人受酌爵饮之法惟有妥嘏时受王卒爵饮
 之礼故康成改斝为嘏然有改字之嫌 陆佃
之说虽 …… (第 36b 页)
          右嘏
礼记祭统尸饮五君洗玉爵荐卿皆以齿(注尸饮五谓/酳尸五献也)
(大夫士祭三献而献宾祭疏此据备九献之礼者至主/人酳尸故尸饮五也凡 二献祼用郁鬯尸祭奠而不)
(饮朝践二献馈食二献及食毕主人酳尸此等皆尸饮/之故云尸饮五于此之时以玉爵献卿其爵虽同皆长)
(者在先故云皆以齿云大夫士祭三献而献宾者欲明/诸侯献宾时节与大夫士献宾不同知大夫士祭三献)

(而献宾者特牲礼文下大夫不宾尸与士同亦三献而/献宾知者有司彻文其上大夫别行傧尸之礼与此相)
(异/也)
          右君献卿
 辨 陆佃
尸饮五当馈食初献
 (陆氏佃曰尸饮五若十二献当朝践亚献之节尸饮/七当馈食初献尸饮九当馈食三献即九献尸 …… (第 37b 页)
 情为远故曰文三献爓则五献其血乎礼所谓血祭

 社稷是也
    蕙田案七献祭先公者据诸侯而言天子祭
    先王则九献也
 辨 陆佃
九献次序不同
 (陆氏佃曰宗庙九献之礼以祼为始祭之日王服衮/冕而入奏以王夏立于阼后副祎而入奏以齐夏立 (第 54a 页)
 其馀乃加也特牲礼惟有三酳尸则以三献为正而
 以长兄弟众宾长上利三者为加爵若禘祫十二献
 当以三者入于正献而其外另为加爵三 陆农师
曰 …… (第 2a 页)
 陆氏佃曰案周九庙而旅酬六尸则旅酬盖言成康
 之世而文武亲未尽犹在七庙之数盖以时祭何必
 大祫
    蕙田案注疏以六尸为祫祭 陆农师
以为时
    祭陆氏之说是也后稷之尸发爵不受旅于 (第 5b 页)
降神也徐氏曰秬黑黍也服服
事也周人尚臭祼用郁金鬯以秬黍捣郁金草取汁而
用之和酿其气芬香调鬯故谓之秬鬯 陆佃
云秬者百
榖之华鬯者百草之英故先王煮以合鬯圭瓒礼书云
圭柄也瓒杓也徐氏曰瓒亦圭也圭状剡上邪锐之于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