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契桂尊初阑羽驾倏逝遗我嘉祥于显万世
文献通考英宗治平元年冬十月诏明堂奉仁宗配
时礼院奏乞与两制同议仁宗皇帝配侑明堂 钱公辅
等奏曰三代之法郊以祭天而明堂以祭五帝郊之祭 …… (第 18a 页)
 月上辛祀感生帝以宣祖配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
 上帝以真宗配而学士王圭等与礼官上议以为季
 秋大飨宜以仁宗配为严父之道 知制诰钱公辅

 谓仁宗不当配祭畴以为圭等议遗真宗不得配 (第 22b 页)

 辅
议遗宣祖真宗仁宗俱不得配于礼意未安乃献
 议曰请依王圭等议奉仁宗配飨明堂以符大易配
 考之说孝经严父 …… (第 22b 页)
 唐贞观显庆故事太宗依旧配正月上辛祈谷孟冬
 祀神州地祗馀依本朝故事如此则列圣并侑对越
 昊穹厚泽流光圣裕万祀必如 公辅
之议则陷四圣
 为失礼导陛下为不孝违经戾古莫此为甚因此 (第 23a 页)

 辅
不悦而朝廷以畴论事有补帝与执政大臣皆器
 异之迁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同提举诸司库务
 数月拜枢密副使 …… (第 23a 页)
 (顾我钧严父配天论周公之礼缘祀帝而立配者也/孔子孝经之言缘论孝而及于配帝者也其为事体)

 (语势固自不同 宋钱公辅
及司马文正公辨析之详/亦足以破除严父之惑矣然而孙抃谄辞卒见依允)
 (甚矣夫愚陋之识知以私为孝而不知 (第 23b 页)
 之礼犹未亲行今若据已行典礼及用仁宗时名儒

 李觏明堂严祖说并治平中吕诲司马光 钱公辅

 集议近岁李焘奏劄所陈特举秋享于义为允上曰
 明堂合祭天地并侑祖宗从祀百神并依南郊礼例
 可依详 …… (第 36a 页)
 (圜丘太宗配祈谷大雩高宗配明堂/宗祀盖尤延之为礼官时所请云)
光宗本纪淳熙十六年闰五月癸酉诏季秋有事于明
堂以高宗配
文献通考淳熙十六年光宗既受禅闰五月礼官言冬
祀配以太祖而春夏秋皆配以太宗祖有功宗有德故
推以配上帝高宗身济大业绍开中兴揖逊之美越超
于古功德茂盛为宋高宗秋享明堂宜奉以升侑又谓
我将祀文王实在成王之时 钱公辅
司马光吕诲皆以 (第 43a 页)
 可以为法也光所指近世谓唐故事代宗用杜鸿渐

 等议以考肃宗配天一时误礼本不足据故 钱公辅
 
等于治平初推本经训亦谓当先朝时惜无一引古
 义而争者光公辅之言与神宗圣训相为表里有合
 乎祀无丰昵之 …… (第 3a 页)
宗以高宗配
明皇以睿宗配代宗以肃宗配宋真宗以太宗配仁宗
以真宗配英宗以仁宗配皆世以递配此主于亲亲也 宋钱公辅
曰郊之祭以始封之祖有圣人之功者配焉
明堂之祭以继体之君有圣人之德者配焉当时司马
光孙抃诸臣执辨于朝程 (第 22b 页)
 子包容遍覆之象狸首义而善搏诸侯奔走赴功之

 象故射各以其诗为节
 案明堂之礼先儒皆谓周公之事故宋神宗诏谓文
 王宗祀乃在成王之世 钱公辅
曰以周公言则严父
 以成王言则严祖今观明堂之祀与散军郊射裨冕
 搢笏同称明是武王之事孝经所谓周公其人 (第 42b 页)
 谈录宋胡瑗卒凶讣至京学士 钱公辅
与太学生徒
 百馀人诣兴国戒坛院举哀自陈师丧给假二日近
 时无此事
 二程全书师不立服不可立也当以情 (第 12a 页)
 中更掘坡子才足容棺既下棺于坑口上布柏团以

 遮之即下土筑不用砖甓吴氏葬其先亦如此 
 君倚
学士说江南王公大人墓莫不为村人所发取
 其砖以卖者是砖为累也曰近江南有识之家不用
 砖葬唯以石灰和筛 (第 38b 页)
 (米下一石水之酒俟熟可饮则滤和三沙乾湿得所/堆聚而□之俟熟过则用入圹内坚筑如力不能办)
 (三沙则细黄土坚筑之亦可水常见术者言三/沙在土中岁久坚于石但怕 渰亦难发柩)
 (江邻几杂志 钱君倚
学士说江南王公大人墓莫不/为村人所发取其砖以卖者是砖为累也曰近江南)
 (有识之家不用砖葬唯以石灰和 (第 23b 页)
 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

 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
 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王安石荅 钱公辅
书比蒙以铭文见属足下于世为
 闻人力足以得显者铭父母以属于不腆之文似其
 意非苟然故辄为之而不辞不图 (第 3a 页)
 孝经之意不可以为法今议者欲以仁宗配明堂恐
 于祭法不合不独乖违典礼恐亦非仁宗意议上诏
 竟从孙抃等议以仁宗配享明堂
  案光所奏与 钱公辅
等合 (第 27b 页)
公辅
奏曰孝经所称严
  父配天则周公其人也以周公言之则严父以成
  王言之则严祖也后世失礼不足考据请一以 …… (第 27b 页)
  来儒者纷纷聚讼历代典礼亦不画一或每代易

  配或三圣并配观司马公及 钱公辅
之奏朱子之
  论可以晓然大白矣至其制度经无明文大戴礼
  则云九室考工记又云五室汉武时公玉带所上 (第 3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