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樂類
亦祀昊天上帝也
淳化至道太宗亦以正月躬行祈榖之祀悉如圜丘之
礼
真宗景德三年龙图阁待制陈彭年言伏睹画日来年
正月三日上辛祈榖至十日始立春案月令正月元日
注为祈榖郊祀昊天上帝春秋传曰启蛰而郊郊而后
耕盖春气初至农事方兴郊祀昊天以祈嘉榖故当在
建寅之月迎春之后自晋太始二年始用上辛不择立
春之先后齐永明元年立春前郊议欲迁日王俭曰宋
景平元年元嘉六年并立春前郊遂不迁日吴操之云
应在立春后然则左氏所记乃三代彝章王俭所言乃
后世变礼来年正月十日立春三日祈榖斯则袭王俭
之末议违左氏之明文望以立春后上辛行祈榖礼因
诏有司详 定诸 祠祭祀 (第 55b 页)
淳化至道太宗亦以正月躬行祈榖之祀悉如圜丘之
礼
真宗景德三年龙图阁待制陈彭年言伏睹画日来年
正月三日上辛祈榖至十日始立春案月令正月元日
注为祈榖郊祀昊天上帝春秋传曰启蛰而郊郊而后
耕盖春气初至农事方兴郊祀昊天以祈嘉榖故当在
建寅之月迎春之后自晋太始二年始用上辛不择立
春之先后齐永明元年立春前郊议欲迁日王俭曰宋
景平元年元嘉六年并立春前郊遂不迁日吴操之云
应在立春后然则左氏所记乃三代彝章王俭所言乃
后世变礼来年正月十日立春三日祈榖斯则袭王俭
之末议违左氏之明文望以立春后上辛行祈榖礼因
诏有司详 定诸 祠祭祀 (第 55b 页)
右齐周明堂
隋书礼仪志高祖平陈收罗杞梓郊丘宗祀典礼粗备
唯明堂未立开皇十三年诏命议之礼部尚书牛弘国
子祭酒辛彦之等定议后检校将作大匠事宇文恺依
月令文造明堂木样重檐复庙五房四达丈尺规矩皆
有准凭以献高祖异之命有司于郭内安业里为规兆
方欲崇建又命详 定诸 儒争论莫之能决弘等又条经
史正文重奏时非议既多久而不定又议罢之
牛弘传弘请依古制修立明堂上议曰窃谓 (第 21a 页)
隋书礼仪志高祖平陈收罗杞梓郊丘宗祀典礼粗备
唯明堂未立开皇十三年诏命议之礼部尚书牛弘国
子祭酒辛彦之等定议后检校将作大匠事宇文恺依
月令文造明堂木样重檐复庙五房四达丈尺规矩皆
有准凭以献高祖异之命有司于郭内安业里为规兆
方欲崇建又命详 定诸 儒争论莫之能决弘等又条经
史正文重奏时非议既多久而不定又议罢之
牛弘传弘请依古制修立明堂上议曰窃谓 (第 21a 页)
于宗庙社稷于是令有司立宗庙社稷
洪武元年二月定社稷礼岁必亲祀以为常
大政纪洪武元年正月恭诣社稷坛行礼十二月己丑
颁社稷坛制于天下
春明梦馀录洪武元年命儒臣 定诸 祀典李善长等进
社稷议曰周制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
社稷之祀坛而不屋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 (第 1b 页)
洪武元年二月定社稷礼岁必亲祀以为常
大政纪洪武元年正月恭诣社稷坛行礼十二月己丑
颁社稷坛制于天下
春明梦馀录洪武元年命儒臣 定诸 祀典李善长等进
社稷议曰周制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
社稷之祀坛而不屋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 (第 1b 页)
逸汉儒收拾散亡各为笺传而偏学异说各自名家
晋宋以来为说滋蔓去圣既远莫可考證学者茫昧
不知所归唐初孔颖达受诏撰 定诸 经之疏号曰正
义自是以来著为定论凡不本于正义者谓之异端
诚学者之宗师百世之取信也是其所以传注圣经 (第 21b 页)
晋宋以来为说滋蔓去圣既远莫可考證学者茫昧
不知所归唐初孔颖达受诏撰 定诸 经之疏号曰正
义自是以来著为定论凡不本于正义者谓之异端
诚学者之宗师百世之取信也是其所以传注圣经 (第 21b 页)
履亨若依
纯一行远得袭芳名考明代帝系熹宗庄烈二帝名始
及由字其他王府亦多不出十字
食货志大祖洪武九年 定诸 王公主岁供之数亲王米
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疋纻丝三百疋纱罗各
百疋绢五百疋冬夏布各千疋绵二千两盐 (第 29b 页)
纯一行远得袭芳名考明代帝系熹宗庄烈二帝名始
及由字其他王府亦多不出十字
食货志大祖洪武九年 定诸 王公主岁供之数亲王米
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疋纻丝三百疋纱罗各
百疋绢五百疋冬夏布各千疋绵二千两盐 (第 29b 页)
治礼问天子礼元冠者形之成也为君未必成人故
君位虽定不可孩抱而服冕弁摰虞以为天子即位
之日即为成君冕服以备不宜有加诸侯即位为成
岂不 定诸 侯成君不拘盛典而可以冠天子成君独
有火龙黼衣便不可乎意为宜冠有加
蕙田案魏氏一加非礼也孙毓 (第 14a 页)
君位虽定不可孩抱而服冕弁摰虞以为天子即位
之日即为成君冕服以备不宜有加诸侯即位为成
岂不 定诸 侯成君不拘盛典而可以冠天子成君独
有火龙黼衣便不可乎意为宜冠有加
蕙田案魏氏一加非礼也孙毓 (第 14a 页)
(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用昏建者杓杓自华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
(州河济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
(度 定诸 纪皆系于斗枢晋书天文志北斗七星在太/微北魁第一星曰天 二曰璇三曰玑四曰权五曰)
(玉衡六曰开阳七 (第 33a 页)
(州河济之间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
(度 定诸 纪皆系于斗枢晋书天文志北斗七星在太/微北魁第一星曰天 二曰璇三曰玑四曰权五曰)
(玉衡六曰开阳七 (第 33a 页)
(朱彝尊曰考实录宣德十年三月庚子赠何氏为贵/妃谥端静赵氏为贤妃谥纯静吴氏为惠妃谥贞顺)
(焦氏为淑妃谥庄静曹氏为敬妃谥庄顺徐氏为顺/妃谥贞惠袁氏为丽妃谥恭 定诸 氏为恭妃谥贞靖)
(李氏为充妃谥恭顺何氏为成妃谥肃僖谥册有曰/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 (第 27a 页)
(焦氏为淑妃谥庄静曹氏为敬妃谥庄顺徐氏为顺/妃谥贞惠袁氏为丽妃谥恭 定诸 氏为恭妃谥贞靖)
(李氏为充妃谥恭顺何氏为成妃谥肃僖谥册有曰/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 (第 27a 页)
(赋有法度故/尊其爵秩)其属则有工百人则车之制作云备○
又曰自宗伯辨车旗之禁掌车旗之赏赐典命以命
数而 定诸 侯诸臣之节则车旗之制亦严矣使即其
叙次而论则巾车一属当在典命司服之后今特次
之史官之末大抵先王之 (第 15a 页)
又曰自宗伯辨车旗之禁掌车旗之赏赐典命以命
数而 定诸 侯诸臣之节则车旗之制亦严矣使即其
叙次而论则巾车一属当在典命司服之后今特次
之史官之末大抵先王之 (第 15a 页)
缫藉冕服旂常缨就车乘介牢朝位步立前后币享
等差祼酢献举积数问劳莫不为之降杀一其礼仪
者所以辨上下 定诸 侯之志能使人之安于其位乐
于其职不敢僭上以作其好不敢陵下以作其威遵
主之道以建其极凡长民者举皆如 (第 27b 页)
等差祼酢献举积数问劳莫不为之降杀一其礼仪
者所以辨上下 定诸 侯之志能使人之安于其位乐
于其职不敢僭上以作其好不敢陵下以作其威遵
主之道以建其极凡长民者举皆如 (第 27b 页)
公羊(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
谷梁(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 定诸 侯不能救百姓)
(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遂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继故不言即位正也继故不言即位 (第 1b 页)
谷梁(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 定诸 侯不能救百姓)
(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遂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继故不言即位正也继故不言即位 (第 1b 页)
已哉
子孔当国(代子/驷)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大夫诸司门子
弗顺将诛之(欲诛不/顺者)子产止之请为之焚书(既止子孔/又劝令烧)
(除载/书)子孔不可曰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
也国不亦难乎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
安国危之道也不如焚书以安众子得所欲众亦得安
不亦可乎专欲无成犯众兴祸子必从之乃焚书于仓
门之外众而后 定 诸 侯之师城虎牢而戍之晋师城
梧及制书曰戍郑虎牢非郑地也言将归焉郑及晋平 (第 14a 页)
子孔当国(代子/驷)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大夫诸司门子
弗顺将诛之(欲诛不/顺者)子产止之请为之焚书(既止子孔/又劝令烧)
(除载/书)子孔不可曰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
也国不亦难乎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
安国危之道也不如焚书以安众子得所欲众亦得安
不亦可乎专欲无成犯众兴祸子必从之乃焚书于仓
门之外众而后 定 诸 侯之师城虎牢而戍之晋师城
梧及制书曰戍郑虎牢非郑地也言将归焉郑及晋平 (第 1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