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阴阳变化而太极之妙无不在焉于此盖可见也
  今谓乾刚坤柔便有所偏恐于二卦之彖及二五
  之爻辞有不通者(荅 虞大/中
书) (第 46a 页)
重而成六十四矣六十四卦之上又放此而生)
(之至十二画则六十四卦相重而成四千九十六卦矣/焦氏易林是也荅 虞大中
问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荅云此太极却是为画卦说当未/画卦前太极只是一个浑沦㡳道理 (第 100a 页)
系之辞不必更看所变之卦/左传蔡墨所谓乾之坤曰见群龙无首即坤之牝马先)
(迷也利永贞即乾之不言所利也荅 虞大中
后汉魏伯/阳参同契曰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二用者用九用)
(六也六虚者即初二三四五上六爻位也言二用虽无 (第 19b 页)
杂卦陆氏曰/韩云杂揉众卦也)附录(朱子语杂卦反对之/义只是反覆则其吉)
 (凶祸福动静刚柔皆相反也荅 虞大中
易上经始乾/坤而终坎离下经始艮兑震巽而终坎离杨至之云)
 (上经反对凡十八卦下经反对亦十八卦说序卦杂 …… (第 43a 页)
 (之为经羽翼/非创作也)
乾刚坤柔附录(朱子语刚柔虽若各有所偏必相错而/后得中然在乾坤二卦之全体当刚而)
(刚当柔而柔则不待相错而不害其全矣其爻位之无/过不及者如乾坤之二五亦不待相错而不害其为中)
(矣阴阳变化而太极之妙无不在焉于此盖可见也今/谓乾刚坤柔便有所偏恐于二卦之彖及二五之爻有)
(不通者荅 虞大中)
纂注(朱氏曰乾坤易之门刚皆乾柔皆/坤刚柔杂成诸卦故曰乾刚坤柔)比乐
师忧(吕音训比乐陆上/毗志反下音 (第 44a 页)
 集说(谢氏良佐曰尧夫易数甚精明道闻说甚熟一/日因监试无事以其说推算之皆合出谓尧夫)
 (曰尧夫之数只是加一倍法以此知太玄都不济事/○朱子荅 虞大中
曰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此乃易学)
 (纲领开卷第一义孔子发明伏羲画卦自然之形体/孔子而后千载不傅惟康节明 (第 17a 页)
而六爻纯九)
(得坤而六爻纯六者皆当直就此爻占其所系之辞不/必更看所变之卦左傅蔡墨说可以见其一隅也答 虞)
(大中
乾吉在无首坤利在永贞这只说二用变卦乾吉/在无首言卦之本体元是六龙今变为阴头面虽变浑)
(身却只是龙只 (第 12b 页)
成六十四卦矣六十四卦之上又放此而生之至/十二画则六十四卦相重而成四千九十六卦矣焦贡)
(易林是也/荅 虞大中)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起震而/历离兑)
(以至于乾数已生之卦也自巽而历坎艮以至于坤推/未生之 (第 5a 页)
 易附录纂注卷十二   元 胡一桂 撰
  总论杂卦(杂卦反对之义只是反覆则其吉凶/祸福动静刚柔皆相反了荅 虞大中)
乾刚坤柔附录(刚柔虽各有所偏必相错而后得中然/在乾坤二卦之全体当刚而刚当柔而)
(柔则不待相错而不 (第 1a 页)
害其全矣其爻位之无过不及者/如乾坤之二五亦不待相错而不害其为中矣阴阳变)
(化而太极之妙无不在焉于此盖可见也今谓乾刚坤/柔便有所偏恐于二卦之彖及二五之爻有不通者荅) (虞大/中)
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以我临物曰与物/来观我曰求或曰)
(二卦互有/与求之义)附录(临观更有与求 (第 1a 页)
 卦相重而成六十四卦矣六十四卦之上又放此而
 生之至十二画则六十四卦相重而成四千九十六
 卦矣焦贡易林是也(荅 虞大中/
)
陈淳问先天图有自然之象数伏羲当初亦知其然否
 先生曰直图据见在底画较自然圆图作两段来拗
 曲恁地 (第 7b 页)
 不在焉于此盖可见也今谓乾刚坤柔便有所偏恐
 于二卦之彖及二五之爻词有不通者其论四爻过
 不及之浅深则为精密非他说之所及矣(答 虞大中/
)
问谦轻而豫怠也谦何以为轻曰轻是自卑小之义悦
 豫之极便放倒了如上爻冥豫是也(金去伪录/)
伊川说 (第 27a 页)
 屏弃阔略不复留意却恐不见制作纲领语意来历

 似亦未甚便也昨于乾坤二卦略记所疑之一二个
 谩记录呈幸为详之(荅 虞大中/
)
先生论易云易本是卜筮之书若人卜得此爻便要人
 玩此一爻之义如利贞之类只是正者便利不正者
 便不利 (第 20b 页)
 传蔡墨所谓乾之坤曰见群龙无首者可以见其一
 隅也盖群龙无首即坤之牝马先迷也利永贞即乾
 之不言所利也(荅 虞大中/
)
揲法阳爻皆用九而不用七故于纯阳之卦发此凡例
 凡揲而六爻皆九者则以此辞占之见群龙谓值此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