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以俟还内 管及
应奉官就大升舆前奉辞易常服黑带
从驾总护使顿递使都大主管官于皇帝幄次朝辞馀
行事官免又其馀文武百官城 (第 12b 页)
 氏焉殷有理徵(又纸名博物志南海以海苔为纸其理倒侧故名侧理)又正字通大理古滇夷国名自唐始通中国历蒙 
(赵扬段四姓俱僭称帝至元始臣服中国称总 管及
明而亡改为大理府属云南)又与李通左传昭十三年行理之命注使 
(人也周语行理以节逆之周礼地官小行人孔晁 (第 21a 页)
  右按虞庭竹音之器但云下 管及
云箫韶而已则
此二器岂非竹音之领袖欤诗云箫管备举此之
谓也夫律与管盖一物而二名若管与箫则大同
而小异 (第 21a 页)
  凡造律必良工而后可也俗工无与焉督工监造者
尤难其人谚曰拙匠巧主此之谓欤律理精微工侔
造化周径羃积察诸毫釐岂俗工所能哉姑陈大槩
以为筌蹄若夫轮扁不传之妙则非笔舌所能尽也
选铸镜匠令作沙模广五寸长一尺五寸以木作律
管形照铸镜法打成沙模去管后用沙裹铁条焙令

极乾安于模中镕铜铸之考工记云六分其金而锡
居一金即今之红铜锡即俗呼白铁每红铜六两内
加白锡一两考工记又云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
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
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铸成去铁条其木 管及
铁条
长短巨细随律样制大率荒材里面须小外面须大
但使有馀勿令不足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律
管筒中须用 (第 31a 页)
为横吹然其长短厚薄大体具存臣
先人栖诚学算祖暅问律于何承天沈研三纪颇达其
妙后为大常丞典司乐职乃取玉 管及
宋太史并以闻 (第 34b 页)
管者名
蒲卢蜾蠃蒲卢能捕尺蠖及小□蛛之类蠮螉惟捕蟏
蛸与蟋蟀彭盖误以地中之土蜂为蠮螉也至巢于书
卷笔 管及
屋壁者乃是一虫耳蜾蠃蒲卢尔雅毛传说
文皆以为一物必无误也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郑云我我王也盖言王宜与群臣 (第 30a 页)
 地遗迹可考也
厥贡惟金三品至厥包橘柚锡贡三品金银铜也瑶琨
石之美似玉者取之以为礼器古有瑶爵筱以为矢之
(音/梓)簜以为乐 管及
符节之函周礼英簜注盛节器也
(蔡传云可/为符节误)齿象齿草犀兕之草可为甲周有象辂以象 (第 45a 页)
 (孟生为长季生为少自一物之生而言则孟为初生而季为老也以时入之者器有宜阳宜阴若峄阳孤)
 (桐阴竹之 管及
老木堪为服耜者并取之有时而入于器用之府此皆斩木之法也)
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草木零落然后斧斤入焉既取 (第 110b 页)
 暴高祖駮之曰臣纵君暴其政不平非月别而岁有
 异也今十二月律于一岁内应并不同安得暴君纵
 臣若斯之甚也弘不能对其后毛爽著律谱云梁取
 玉 管及
宋太史尺依样制管律又飞灰陈亡遗失
 隋志又云梁武帝作钟律纬参校古夹钟玉律更制 (第 9a 页)
             婺源江永撰
律体(下)

造律自釐毫以下非目力所能察然周径容积各有细
数不可不纪其实载堉书有三十六律立成惜其未考
古人周径密率误用圆周四十容方九之率是以算律 管及
周釜皆有微强之数不得其真如黄钟正律内周
实是一一一○七二○七二有奇而算一一一一一一 (第 1a 页)
 (代杜夔亦制律吕以之候气灰悉不飞晋荀勖乃依周礼更造古尺用之定管声韵始调左晋之后渐又讹)
 (谬臣先人栖诚为梁太常丞取玉 管及
宋太史尺并以闻奏诏付大匠依样制管自斯以后律又飞灰侯)
 (景之乱臣兄喜于太乐得之后陈宣帝诣荆州为质俄 (第 41b 页)
为横吹然其长短厚薄大体具存臣先人栖
诚学算祖暅问律于何承天沈研三纪颇达其妙后为
太常丞典司乐职乃取玉 管及
宋太史尺并以闻奏诏
付大匠依样制管自斯以后律又飞灰侯景之乱臣兄
喜于太乐得之后陈宣帝诣荆州为质俄遇梁 (第 20b 页)
为横吹然其长短厚薄大体具存臣
先人栖诚学算祖暅问律于何承天沈研三纪颇达其
妙后为太常丞典司乐职乃取玉 管及
宋太史尺并以 (第 3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