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書類
 也不称寡人辟中国诸侯也于外者非其国而在所
 统四夷之中自称曰王老犹言天子之老也嫌其远
 于王化故以 王明之
犹言四夷来王荒服者王也
 严陵方氏曰其在夷狄戎蛮以其在九州之外既卑 (第 25a 页)
疑使字误)
明明至刺之○日之明察唯中乃然(日误月)昭五年左传
云云(五年误二年)王宜日中(约经文) 王明之
光照临天下(上疑)
(脱况字)
共人至之君○土无二王(土误士)今仕而遇乱(遇监本误过)
二章昔我节音 (第 8b 页)
 其爻有艮巽是以居则得咸艮之义是以吉也伊川
 曰阴不可以先动腓应上而先动者也(易/说)
 白云郭氏曰咸之道至难言故文 王明之
以男女夫
 妇之道而六爻又以人之一身取义盖因其易明而
 可言者也然自拇而腓腓而股股而心心而脢脢而
  …… (第 12a 页)
 所以不已也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
 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
 往未之或知也前云屈信之理矣复取物以 明之

 蠖之行先屈而后信盖不屈则无信信而后有屈观 (第 16b 页)
 (易/说)

 白云郭氏曰九三有其才而未得其时故有求 王明
 之
辞六四近中正之君非无其时矣而其才不能济
 物足以自脩而已故有井甃之象焉虽不能济物苟
 能自脩则无过矣 (第 11a 页)
 之贞也贞者中而正也中而正者岂有一定者乎君
 子处否之贞如此此亦匪人所可容而不致于必为
 中伤者矣如汉唐 宋明之
党祸亦尽有全身远害之
 君子岂必以君子自居而以贞自名乎是谅也非贞 (第 67b 页)
可通则以革贯耳挽之以举动然而终不若铉举之便利故其行多窒塞未可荐享虽有雉膏之美实而不为人所食之象五为聪 明之
主自不至于久弃方将以为大旱之霖雨而亏损其悔尤始或有所间隔终必成君臣合礼之嘉会而吉 (第 50b 页)
 者汲之则行者亦沾其赐矣故行者乐以告居者曰
 是井之渫也非汲则莫能致也苟从吾言吾与子皆
 得而食之矣故曰王明并受其福以九居五其体为
 离故有 王明之
象民之见贤而不用贤者又不求人 (第 22b 页)
 庸祗祗威威显民合天之德也是以天下之人高明

 茕独如承大祭无一毫分别之心此文 王明之
至也
 凡君道人所当为随所寓而契于理当用者则用当
 敬者则敬当惩者则惩生成肃杀各归其分天何心
 哉此 (第 4b 页)
道显然昭著暴白于民诚之不可掩也所以能
 肇造区夏而艰难积累修之之功自一二邦以始文
 王有至仁至 明之
德我西土之人怙之如父冒之如
 天其视文王如天如父有怙恃覆冒之功德之昭升
 闻于上帝帝休美之文王之德敷 …… (第 4b 页)
 能爱养其子反疾恶之父子交相怨也弟不思夫天

 叙至 明之
理长幼自然之序乃傲狠不恭其兄兄亦
 不念父母之鞠养大弗友于弟兄弟交相戕也惟吊
 兹吊至也至于此地岂不 (第 16a 页)
 胥靡
六四井甃无咎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白云曰九三有才而未得其时故有求 王明之
辞六
 四近中正之君非无其时矣而其才不能济物虽然
 能自修治则无过矣未为失也易之言无咎于有疑
 之爻 …… (第 38a 页)
 可以无悔初九以时则初也动于事初则无审慎之
 意而有躁易之象以位则下也以才则刚而不中时
 位才皆不可以有为巩固也黄中色牛顺物六二文
  明之
主有中顺之德与九五刚中之大人相应乃伊
 吕之佐汤武也初切与之比焉于将革之时能顺承 …… (第 42a 页)
 而不行于革道安得无咎征吉无咎者以行有嘉也

 伊川云六二柔顺中正文 明之
主上有阳刚之君相
 应中正则无偏蔽文明则尽事理应上则得权势体
 顺则无逆悖时可矣位得矣才足矣处革之善 …… (第 43a 页)
 则享上帝养圣贤圣人古之圣王大言其广下体巽

 为巽顺于理离明而中虚于上为耳目聪 明之
象柔
 在下之物乃居尊位进而上行也
 诚斋曰鼎象也象者卦之形肖鼎之形也以列足而
 载一腹以一铉而贯耦 …… (第 47b 页)
 终无过尤也慎之慎所往也
九三鼎耳革其行(下孟/反)(悉则/反)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

吉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初鼎之足五鼎之耳上鼎之铉三阳鼎之腹雉膏鼎
 实之美者也九三以刚正之才宜为六五文 明之

 所信任以九四阻之于前而六五改之于上也五之
 意改则三之行塞矣是有雉膏而不见食也鲁平公
 见孟子 …… (第 51b 页)
 明道曰八元有善而选之四凶有罪而诛之各止其

 所也父子止于恩君臣止于义
 伊川曰君子所贵乎时仲尼行止久速是也艮体笃
 实有光 明之
义所谓当止之所也父止于慈子止于
 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
 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 …… (第 61a 页)
 伊川曰阳刚在女子为正德处柔乃妇人之道无正

 应未得其归也过时未归故云愆期女子居贵高之
 地有贤 明之
资人情所愿娶故其愆期乃为有待盖
 自有待非不售也待得佳配而后行也
 白云曰行如诗言女子有行是也又以见 (第 79b 页)
 六爻言拇言腓虽一物亦有感而后用于此见万物
 之情无所不感矣又非特天地男女二体而已
六二咸其腓虽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咸之道至难言故文 王明之
以男女夫妇之道而六
 爻又以人之一身取义盖因其易明而可言者也然
 自拇而腓腓而股股而心心而脢脢而颊舌 (第 4a 页)
 者所以求王明也欲见爻言王明为九三之未遇故
 曰求王明也
六四井甃无咎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九三有其才而未得其时故有求 王明之
辞六四近 (第 34a 页)
 象 以象言之三互兑兑口在上体不食也九五互

 离 王明之
象九阳为福 此爻与上相与虽远而有
 汲引者也
六四井甃无咎
 六四应巽为工甃井之象也六四与初虽非正应 (第 38b 页)
 互巽为长变则成艮而止故何可久
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九四无所容即焚如死如弃如之谓
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六五能不以位为乐如此则足以为离 明之王公
(第 46b 页)
 天子诸侯皆有离 明之
象故以王公言之
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上九征九四者也折九四之首则九四变而得正九
 四复位故曰以正邦也王 (第 47a 页)
 也坎藏一水之本也坎为通水之行也巽复变而为
 坎井道通矣井渫之象也犹在坎下人所未见不食
 之象也坎为心为加忧心恻之象也坎为知 王明之
 
象也
六四井甃无咎象曰井甃无咎脩井也
 之大过(巽下/兑上)䷛井甃无咎自治也初旧而泥四不
 为应失治 …… (第 34a 页)
 易小传卷五下      宋 沈该 撰
(离下/兑上)(坎宫五世/)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之咸(艮下/兑上)䷞巩用黄牛守中顺也黄中色也牛顺
 物也以文 明之
德革昏浊之时可革也初居其始而
 上无其应以刚承柔以明事昏不失中顺者也明浊
 不侔其势必革而固守中顺待 …… (第 39a 页)
  生离夏也兑正秋也金火之气革而后化故曰天

  地革而四时成也离日中也其体文明兑日入也
  其体浊泽以文 明之
德革昏浊之时汤之革夏武
  之革商是也天地之革时也以明革昏当也上顺
  天时下当人心故曰汤武革命顺乎 …… (第 44b 页)
  则通时也夏之有天下数穷矣汤不得不革也商

  之有天下数穷矣武不得不革也汤武革命是天
  之历数在尔躬也顺天时而主历数不得不治而
   明之
也尧之授舜舜之授禹皆曰天之历数在尔
  躬盖数必有穷也尧舜在上不可革也可授也桀
  纣在上不能授也必 …… (第 45a 页)
 同德之义鼎耳革也尊柔非应而閒于四是以其行
 塞也所受者已盈矣何所更容近尊者閒之矣无以
 自达虽有君禄安得享之是以雉膏不食也雉谓五
 也文 明之
主也雉膏君之禄也以阳居阳虽处盈也 …… (第 47b 页)
 居鼎之成在离之上阳刚之实火不能炎变而为震
 其体刚动玉铉之象也卦变为常刚上柔下常而可
 久刚柔节之象也
  论曰鼎显革之成也以革之下体有文 明之
德升
  鼎之上体为 (第 50a 页)
明之
用以革之二有革命之志升
  鼎之五成主器之功革而成者也柔进上行得中 …… (第 50a 页)
  于上耳也一阳横亘于最上铉也是以鼎象也以
  木巽火烹饪之用也巽以与下以天下之大而虚
  已待贤故天下归之文 明之
治不劳而成是以巽 (第 50b 页)
  而耳目聪明也离目也五鼎耳也耳目聪 明之

  也离南方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养贤致治垂拱
  仰成正位之象也巽申命也革既去故则当改命
  取新 …… (第 51a 页)
  得止之道是以无咎也君子之道无固也见其可
  止则止之时可动则动之消息与时道乃光也阳
  止于上光 明之
象也
(艮下/巽上)(艮宫归魂/)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象曰小子之厉义无
咎也
 之家人( (第 62a 页)
    本旨读书不知洪范经世之宏猷每于河图

    洛书穿凿附会何切于实事实理又曰大抵
    汉唐之易祇成训诂 宋明之
易多簸弄聪明
    训诂非易而易在聪明乱易而易亡又曰义
    言象占同体共贯废一不得泥一不得后儒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