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而立殇公之日而成于殇公不务修政以实其国而

 比比焉以伐郑杀冯为心故及此祸义见隐四年卫
 州吁事○ 莘老
孙氏曰春秋之时见弑之君二十四
 死难之臣三人而已孔父仇牧荀息当是时天下之
 为人臣者或亡国以自存或卖 …… (第 7b 页)
 详之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郜古报切大/庙之大音泰)
 杜氏曰济阴城武县东南有北郜城张氏曰郜大鼎
 郜所造器也 莘老
孙氏曰鼎自宋得之谓之郜大鼎
 者鼎之成自郜也若和氏之璧云和之琴瑟之类是
 也谷梁曰曰宋取之宋也张氏曰 (第 11b 页)
 甚也○康侯胡氏曰王姬何以书比内女为之服也
 庄公于齐王姬厚矣如不共戴天之念何此所谓不
 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也 莘老
孙氏曰鲁与天
 王同姓天王之女下嫁诸侯者多鲁主之然而十二
 公二百四十二年之久王姬之归书之最备者齐王 …… (第 8b 页)
 侯不得再娶则朔不得为嫡子况杀二公子乎义又
 见隐二年郑伐卫
六年春王正月王人子突救卫(正月公羊榖/梁作三月)
 张氏曰王人下士也子突字也 莘老
孙氏曰卫侯朔
 谮杀二公子即位数年而见逐于黔牟黔牟在位八
 年矣去年冬齐帅诸侯之师伐卫而纳朔天王于是 …… (第 17b 页)
 存耕赵氏曰鲁庄之伐齐似矣惜乎其以纳纠也使
 移此以为复雠之师鲁其庶乎春秋书其故以其非
 雠齐而德齐也 莘老
孙氏曰庄公忘君父之大雠伐
 齐而纳雠人之子书曰纳者不宜纳也公子纠虽非
 嫡长而桓公之庶兄庄公纳之虽不 (第 27b 页)
 诸侯然春秋书之与无事而会盟者等尔盖春秋之
 意以谓齐桓公功则可取而道犹未也春秋王道之
 极致故桓文之功其辞无褒
夏夫人姜氏如齐
  莘老
孙氏曰姜氏但归宁耳然经书之与齐襄之事
 等者盖妇人以夫家为归一适其夫则终身不返父 …… (第 14b 页)
 如京师遂如晋仲孙蔑会晋荀罃遂城虎牢季孙宿

 救台遂入郓与此公子结媵妇遂及齐宋盟也
夫人姜氏如莒
 杜氏曰非父母之国而往书奸 莘老
孙氏曰妇人无
 专行之礼故虽父母之国惟父母在得归宁父母没
 虽兄弟不往况他国乎恶自见矣○张氏曰文姜比 (第 24a 页)
 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

 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莘老
孙氏曰案左氏以为卫灭
 而迁都然春秋但曰入盖狄虽迫卫至于奔亡而未
 尝居有其地其后卫复见于经非狄灭而 (第 10a 页)
 州龙冈县北一百五十里有夷仪岭即所迁也愚谓

 再书齐师宋师曹师者不可以前目后凡也苟不再
 书则若邢自城与鲁城之者矣皆文势当然无他义
 也 莘老
孙氏曰春秋之义凡次皆讥未有次而言救
 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邢与凡蒋胙祭俱为周公
 之胤而狄伐之则仗大 (第 1b 页)
 国与人虽竭力以事之彼岂以我为德乎

十有八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
 台下台之下也谷梁曰台下非正也 莘老
孙氏曰人
 君之薨必于路寝非路寝皆不正也其曰台下盖有
 甚焉○崔氏曰台下者泉台之下也其台毁矣而其
  (第 26a 页)
 晋之及晋为主也杜氏曰鄢陵郑地属颍川郡后汉

 郡国志颍川鄢陵晋败楚之地张氏曰即东京开封
 府鄢陵县榖梁曰楚不言师君重于师也 莘老
孙氏
 曰韩之战实获晋侯不言晋师之败君获则师败矣
 鄢陵之战楚师败绩而楚子伤焉不曰楚师君伤则
 师败 (第 17a 页)
 门楚外城门也叶氏曰诸侯不生名吴子何以名吴
 子卒矣不可再见举卒之名加之伐楚之上无嫌也
 赵氏曰此与郑髡顽如会卒于鄵文义正同皆以便
 文尔 莘老
孙氏曰吴子攻巢之门而卒故曰门于巢
 卒也义见僖三年徐取舒
二十有六年春王二月辛卯卫宁喜弑其君剽(匹妙 (第 8b 页)
 复哉盖进退皆非礼义也康侯胡氏曰经书公如晋

 至河乃复季孙宿如晋而昭公失国之因季孙逐君
 之渐晋人下比之迹皆见矣○ 莘老
孙氏曰公如晋
 朝而晋不纳至河乃复以公之自复为文者臣子之
 心不欲其君见拒于人而公自复也昭公四如晋四 …… (第 7b 页)
 成十五年
夏四月陈灾(公榖作火赵氏曰案前后未有书外火者/小事若一一书之固不胜纪诸侯亦不当)
(告也惟宣榭火书之耳当依左氏为灾也 莘老
孙氏曰/春秋火不书灾则书耳愚案宣榭火公榖亦作灾) (第 30a 页)
 无宇之子申亥曰吾父再奸王命王弗诛惠孰大焉

 君不可忍惠不可弃吾其从王乃求王遇诸棘闱以
 归王缢于芉尹申亥氏申亥氏以其二女殉而葬之
  莘老
孙氏曰公子比晋奉之以归因国人之不悦其
 君杀而篡之也左氏公羊皆以比自晋归胁楚子而
 死故书曰弑比诚不 (第 13b 页)
 将作而先为经以待之乎夫春秋大义炳如日星三
 传且其一助耳而其间晦盲旨意破碎文义者不可
 胜数学者不求之经而求之传宜其有此说也呜呼
 惜哉曰 莘老
又谓春秋十二公卒葬之见于经者十
 一天王使人会之者一僖公而已春秋之王一十三
 公会葬者二而臣会葬者二 (第 2a 页)
不会葬者九春秋一切

 著之用见周不君而鲁不臣者然乎曰 莘老
既自谓
 春秋常事不书矣何独于此及其说哉夫天王会僖
 公葬正以其不当会而会也故书之耳若会而得礼
 何 …… (第 2b 页)
 速或以见诸侯不往而遣大夫皆有为而书若于此
 数之谓天王一会鲁葬鲁五会葬天王而已则圣人
 以为常事而不书者 莘老
不得而数矣岂不误哉若 (第 2b 页)
莘老
谓见鲁史取其常事与非常者槩数之则可云 …… (第 2b 页)
 有疾虽十不告月十不视朔春秋不讥唯其无疾而

 闰不告朔不视也故春秋书之圣人岂强人力疾而
 行事哉
或问曰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莘老
谓春秋大夫盟
 者二庄九年公及齐大夫盟于蔇及此晋大夫是也
 齐襄被弑而无知已讨小白未入而齐方无君齐大 …… (第 8a 页)
 名然乎曰不然也二者如可免则春秋削而不书矣

 凡书之者皆不免者也夫春秋正义明道岂肯计一
 时之功利而假人以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哉且 莘老
 
论大夫之不名者然也若夫诸侯之不序国爵亦可
 曰免之乎夫蔇之盟本鲁庄欲纳子纠而为盟其罪
 在鲁君扈之盟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