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张氏洽曰常事不书今书者以壬申有御廪灾之/变遇灾而惧未可以遽有事于祖考况祭祀用夏)
  (时此八月乃夏之六月未当时祭何/为汲汲然以四日之间遽举尝祭乎)
  (李氏廉曰三傅惟榖 梁得之公
羊以为不如勿尝/而注者以为宜废祭自责谬矣左注尤失实苟不)
  (害何必书乎故胡氏不/时不改卜之说从赵 …… (第 36a 页)
  (新而反凿不雨二字不蒙月定当蒙时则已非一/时无事无用书首月若悬空书不雨二字更似一)
  (年不雨无此书法也六月雨则榖梁谓喜雨者 得/之
盖周之六月是夏之四月正当播种之时甘霖)
  (大沛君民同喜故书若文公时三书不雨其一自/十有二月至于秋 …… (第 70b 页)
  (太庙盛礼以为媚悦夫人之计此与庄公之丹楹/刻桷何异僖公贤君岂宜有此高紫超氏曰夫人)
  (指哀姜断无可疑其不称姓谥而止称夫人正与/前书夫人氏之丧书法相照贬之至也 得之
矣)
  (高氏闶又谓五世之夫人莘老又谓声姜哀姜成/风程积斋尽绌诸家之说而独取赵氏殊不可解)
  ( …… (第 73a 页)
  (姜氏廷善曰沙鹿山名阳平元城县东有沙鹿土/山阳平今大名府大名去晋地远僖公时晋犹未)
  (至于东方左氏卜偃之言盖属附会后儒遂/以为晋地非也公羊为天下记异者 得之)
  (
案沙鹿山名见汉书元后傅在今大名府元城县/东四十五里公羊以为邑榖梁以鹿为山足皆妄) …… (第 78a 页)
  (三家皆不以三望为非礼止讥其舍郊而望此已/失之况望乃祭山川之名何得以为分野之星若)
  (三望为鲁之封内鲁所得祭则常事不书矣胡氏/独取公羊为 得之
泰山鲁所得祀河海非鲁封内)
  (也故不当祀犹/者可已之辞) …… (第 89a 页)
  (家氏铉翁曰周纲既替王臣外交死无不赴者春/秋皆削不书独书王子虎贤也自晋文之霸辞命)
  (多出于虎严重有法得训诰诸侯之体盖王臣之/贤有德者榖梁之说 得之公
羊以为尝会葬私矣)
雨螽于宋
 
 
  (王氏樵曰螽非上坠之物来多而坠故书雨见灾/甚耳既为灾则非坠 …… (第 92b 页)
 

 
 
 
  (汇纂曰纳币卿行则逆妇必非微者盖文公自行/也圣人恶其成礼于齐故没公不书以示贬榖 梁)
  (得之
而左氏非也公羊以为娶于大夫则失之远/矣先儒讥丧娶亦可兼用盖图昏于丧服而成礼)
  (于妇家所谓失礼 …… (第 93b 页)
  (家氏铉翁曰春秋继齐惠之死书崔氏出奔诛高/国也君肉未寒而逐君之党并及其族惠死而齐)
  (人弃崔氏宣殁而鲁人逐归父皆志其/无君不为崔氏与归父书也似更 得之)
十一年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徵舒丁亥楚子入陈纳公
孙宁仪行父于陈
 
 
 
  …… (第 110a 页)
  (后皆以人之贤否繁杀其辞伯姬有贤行旧史/特详录之圣人因而不革书纳币书来媵书归)
  (宋书致女辞繁而不杀皆缘末录本之意公羊/以为录伯姬者 得之
胡傅以使卿纳币为越礼)
  (者非/也)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赐公榖/作锡) …… (第 116b 页)
  (案赵子之说亦甚辨与榖梁说同然经文与僖二/年城楚丘同义楚丘决非鲁一国所能独城也则)
  (左公羊之说更为 得之
且此时楚方争陈合诸侯/力且不足鲁岂能独力往戍晋亦无使鲁人独往)
  (之理赵子殆亦泥于经文/而未审当 …… (第 130a 页)
  (赵子云公榖之意盖因昭四年经云取鄫以为若/今实灭之不应复书取所以云立异姓也按莒今)
  (灭鄫以为附庸后鲁取 得之
何妨书取鄫乎且定/六年郑灭许哀元年许复见于经则鄫之灭而再)
  (见亦何足怪若鄫人实取外孙为国嗣罪自 …… (第 130b 页)
  (朱子曰春秋分明处只是晋士丐侵齐/至榖闻齐侯卒乃还这分明是与他)
  (黄氏仲炎曰后世若隋高颎将兵伐陈会陈有丧/必请于文帝奉诏而后班师庶几春秋之义榖梁)
  (之说 得之公
羊云/进退在大夫谬矣)
  (案黄氏泥于春秋合礼不书之义故每事皆从贬/削如召陵城濮萧鱼皆多加责备未必 …… (第 140a 页)
 

 
 
 
 
 
 
 
  (李氏廉曰此条大例本只与庶其牟夷书法同左/氏 得之
但左氏于齐豹书盗之说先儒多不取) …… (第 159b 页)
  (案缘未出境而得故但以得为名/且书以窃犹不羞书地有何羞乎)
  (高氏闶曰书得宝玉大弓以见器之空还/而不获盗者以正典刑则亦幸而 得之
尔)
十三年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冬晋赵鞅归于晋
 
 
  …… (第 168a 页)
  (以行弑况蔡侯将如吴诸大夫直恐其又迁非大/恶也胡傅乃于君父求备为乱贼出脱如此则春)
  (秋为助乱之书矣岂可训乎孙氏复谓责蔡之臣/子不能距难家氏铉翁谓乱党众不容悉书则 得)
  (之
矣互见/刑赏表) …… (第 171a 页)
 纷纷以获麟起义者可息矣因附识于此以明余之
 非臆说
春秋入国灭国论
案公羊曰入者得而不居此徵之秦人入滑楚入陈吴
入郢鲁入邾之事则信为 得之
矣然春秋之例合于此
者则不可通于彼愚尝合前后反覆观之而知其非然
也隐二年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此为书入 (第 180b 页)
 (而归者二僖三十年卫侯郑成十六年曹伯也大国/得封而书归者二昭十三年蔡侯庐陈侯吴也书归)
 (例惟谷 梁得之公
羊失于祭仲知权之说故以书归/为顺祭仲之辞不可取 汪氏克宽曰公羊谓归者)
 (出入无恶入者出入恶复归 …… (第 6b 页)
 (敬也著赵氏鹏飞曰灾与尝自二事尔灾以著天变/尝以 不时 赵氏与权曰御廪之灾在致斋三日)
 (之前春秋书之盖以尝之不谨而灾于斋之日也非/李氏廉曰三传惟谷 梁得之
而夫人兼甸之说亦)
 (公羊以为不如勿尝而注者以为宜废祭自责谬矣/左注尤失实苟不害何必书乎故胡氏不时 (第 28b 页)
 (其事且以师出三时久役之劳也师程氏端学曰案/此亦可见诸侯已归而齐复帅其 以侵陈劳民黩)
 (武之甚也谷李氏廉曰致先事致后事之说胡氏略/而不言独 梁得之
而啖子曰一书而涉两事者夫) …… (第 38b 页)
 (止以凡举者异然就其中而言之首止又与葵丘异/盖蔡丘有伯姬卒之间事也救许又与缘陵异盖于)

 (咸之诸侯已归则缘陵不得以凡举也故以首止为/殊辞缘陵为略辞者 得之
若葵丘救许则不过目几)
 (之常辞又曰王官与会而不与盟则于盟重书诸侯/以别之首止葵丘皋鼬是也王官与会 (第 49b 页)
 (保其子与/不允其身)
 (案纳币卿行则逆妇必非微者盖文公自行也圣人/恶其成礼于齐故没公不书以示贬榖 梁得之
而左)
 (氏非也公羊以为娶于大夫则失之远矣逆妇虽在/免丧之后而纳币则在丧中先儒讥丧娶亦可兼用) (第 34b 页)
 (可通矣难易逆顺之说为是庐陵李氏曰经以篡而/书归者二此年突庄二十四年赤执而归者二僖三)
 (十年卫侯郑成十六年曹伯也失国得封而书归者/二昭十三年蔡侯庐陈侯吴也书归例惟榖 梁得之)
…… (第 7a 页)
 (入此例于卫朔曰逆词则郑突亦可入此例公羊注/以为许叔本小国春秋前失爵在字例入者出入皆)
 (恶明当诛是盖不知入许之本末而妄为此说也左/氏归入例亦多不合此条榖 梁得之
张氏曰诸侯进)
 (以正乃可以正邦国因乱窃入己之不正/无以正乎人故书入以见义有所不受也)
公会齐侯于 (第 32a 页)
虽已服何妨告庙云伐还岂可云公至自服楚乎)
(公羊之说非也庐陵李氏曰致先事致后事之说胡氏/略而不言独谷 梁得之
而啖子曰一书而涉两事者夫)
(子择其重者志之亦谷梁意也然则以伐楚盟召陵致/伐而不致会对侵楚盟皋鼬致会 (第 40b 页)
 (而不杀草也此年杀菽则举难杀者而言他苗亦伤/可知矣苟禾稼已收则耐霜晚熟之菽为霜所杀又)
 (何足以烦圣人之笔乎王莽地皇二年秋陨霜杀菽/亦谓其独杀耐霜之菽可乎庐陵李氏曰此条榖 梁)

 (得之
疏曰传嫌独杀菽不害馀物故以轻重别之菽/易长而难杀故以杀之为重重者杀则轻者死矣轻)
 (而不死重者不杀 (第 12b 页)
 之人不闻有非议之者而谓桓公以父命当立决无

 是也此义惟榖 梁得之
已详见隐元年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
 春秋初年弑君篡国者皆求援于强邻以庇其身而
 免于讨桓 …… (第 4b 页)
 故举二日以包也公羊怴(呼述/反)也盖以狂疾出而死
 于道路故不得其日或曰甲戌之下有阙事似为书
 陈佗杀世子免而简册脱误是以联书二日此说
 之(义又见六年/蔡人杀陈佗)
夏齐侯郑伯如纪
 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贬也案左氏齐侯郑伯朝纪
 欲以袭之纪人知之无功此齐人灭纪初见于 (第 24b 页)
 皆所以示王法之诛而垂训于后世是岁姜及齐侯
 又会于榖恶亦稔矣明年有无知之祸
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三传解释不同左氏榖 梁得之
左氏曰恒星不见夜
 明也星陨如雨与雨偕也杜注辛卯乃四月之五日
 月光尚微无云而恒星不见由日光不以昏没 (第 21b 页)
 入者内弗受也宗庙弗受也娶雠人子弟以荐舍于

 前其义不可受也榖 梁得之
矣夫亲迎礼也鲁庄亲
 迎雠国则礼之悖也公与夫人偕至而见于庙礼也
 今公以七月至而夫人姜氏八月乃入倡而 (第 6a 页)
 齐豹也公孙翩也阳虎也皆大夫也任公辅以为豹

 非卿故曰盗而陈氏亦曰既夺之司寇则非卿矣恐
 其说亦是其罪卫侯之说谷 梁得之
冬十月宋华亥向宁华定出奔陈(宁公/作宁)
 左传宋公请于华费遂(大司/马)将攻华氏对曰臣不敢
 爱死 (第 25b 页)
 之而又执季文子晋之举措亦谬矣不及期则不见
 其君亲会之复执其臣诸侯何以堪此晋厉之为人
 盖亦虐哉宜其不克终也舍者次舍之舍谷 梁得之
 
盖拘之于苕丘以要鲁之服左氏以为赦之非也楚
 子执宋公及薄之盟赦之书曰释宋公不曰舍之此
 若赦之亦曰释 (第 77b 页)
   (案经以篡而书归者二此年突庄二十四年赤/执而归者二僖三十年卫侯郑成十六年曹伯)
   (也大国得封而书归者二昭十三年蔡侯庐陈/侯吴也书归例惟谷 梁得之公
羊失于祭仲知) (第 11a 页)
  踰年而死故君子即止自责而责之也(公羊谓书/弑以听止)
  (书葬以赦止蔡景公亦书葬岂舍般哉止出奔/晋此实事也谷 梁得之
师友传闻并载其说)
定公
 十有四年秋卫世子蒯聩出奔宋
  左传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秋齐侯宋公会于 (第 36a 页)
 卿虽不行何妨书逆女乎文公居丧而大夫纳币不
 容逆女而使微者也公羊以为娶乎大夫略之娶大
 夫者虽贱可略然称之曰女又何伤乎三传之说谷
  梁得之
五年春王正月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成风僖公之妾母也妾母称夫人则非礼矣而天王 (第 10a 页)
 不废则其所必不能者春秋之义不责人以所不能
 然则它公之无事而久留于外遂废朝正之礼者春
 秋所深罪也三傅之说榖 梁得之
吴子使札来聘
 春秋之于夷狄书之有渐焉非进之夷狄益进则中
 国益衰矣楚子使椒来聘书爵书名非进楚也所以 (第 2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