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下此所谓福乃不求诸神而求诸己不求诸外而求

 诸内故其名云备百顺者即理之无所不顺也盖
 迪
吉从逆凶顺则为福逆则为祸皆在我不在彼也
 诚信忠敬所谓忠信礼之本礼乐时物所谓义理礼
 之文理则无所不 (第 11b 页)
 十合为升注合龠一作十龠又合者合龠之量也(又叶许及切音翕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焭焭兮孑不群而介立感鸾鹥)
(之特栖兮悲淑人之希合)(广韵集韵韵会𡘋胡化切音华玉篇大声也广韵大口也又字汇鱼之大口者曰㕦○按)
(正韵祃韵收吴字云同㕦非详吴字注)(唐韵居质切集韵韵会正韵激质切𡘋音拮说文善也广韵吉利也书大)
 禹谟 惠迪
(又朔日曰吉诗小雅二月初吉周礼天官大宰正月之吉)又州名韵会汉豫章地隋置吉州 又姓广韵出 
 冯翊尹 (第 11a 页)
 玉篇重影(又广韵形㣑)正字通与容同 (集韵所绮切音躧毛垂貌)(集韵变古作注详言部十六)
(画)十二影(广韵集韵正韵于丙切韵会于景切𡘋英上声广韵形影集韵物之阴影也书大禹谟 惠迪
吉从逆) (第 61a 页)
 并居伽切音义并同(又与邂通扬子太玄经迎父迦逅)(正字通石鼓陈禽奉雉又乘马既陈并与陈同)
(广韵徒亥切集韵韵会正韵荡亥切并音隶尔雅释训迨及也诗召南迨其今兮)又与逮同详后逮字注 □(唐韵)
(集韵并王伐切音越说文踰也玉篇走散也)(同迩俗省)(说文都礼切怒不进也)又广韵惊也骇也 

(又集韵丁计切音谛义同)(唐韵徒历切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并音狄广韵进也蹈也书皋陶谟允迪厥德)
 注言信蹈其德也(又说文道也书大禹谟 惠迪
吉注言顺道则吉也)又增韵启迪开导也书太甲启迪后人注谓开导子 
 孙也又康诰矧今民罔迪不适注谓民无导之 (第 39a 页)
未明胜负未决以律则 惠迪
吉失律则从逆凶春秋
传曰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以律不臧无害为吉不
失胜之道故也失律而臧无害为凶失胜之道故 (第 3a 页)
  周官太师掌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盖人之生也
一气消息一体盈虚未尝不与阴阳流通物类相应而

律同则述阴阳气数通物类终始凡音声所加凶吉所
兆皆得考其详焉然则以同律听军声使吉凶不待陈
而知胜负不待战而决岂有他哉本诸五声而已盖角
主军扰而士心失商主战胜而军士彊徵主将急而军
士劳羽主兵弱而威明丧宫主军和而士心宁其闻而
听之听而诏之则吉可驯致凶可豫防而坐收百胜万
全之效矣此武王所以知商之不敌师旷所以知楚之
不竞也传曰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不过如此在易

师之初六以柔下之才处一卦之始师始出之象也据
坎之体于象为耳而主听以律之象也方是时吉凶未
明胜负未决以律则 惠迪
吉失律则从逆凶春秋传曰
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以律不臧无害为吉不失胜之
道故也失律而臧无害为凶失胜之道故 (第 9b 页)
 (赂命之为诸侯五失也以此观之则礼乐征伐移于/诸侯降于大夫窃于陪臣其所由来者渐矣○黄氏)
 (佐曰武公灭宗国而自立不顾天理矣书曰 惠迪
吉/顺理之谓也请命之意但以势压人免凶祸耳岂曰) (第 24a 页)
 (章曰遐不眉寿遐不黄耇美其必然之寿也曰德音/是茂保艾尔后又美其修德以保是寿也曰保艾有)

 (引翼之道寓焉亦德也虽通是赞美之词而未尝/不讽之以 惠迪
感召之理是之谓盛世之雅也)
  南山有台五章章六句
   集传说见鱼丽
   集说(郑氏元锡曰南山有 (第 68a 页)
 能至于是故可言也尧继世以有天下则其奄有四
 海为天下君固其所宜也又何言哉此张横渠之说
 所以为善也
禹曰 惠迪
吉从逆凶惟影响
 益既称美舜德之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遂以上
 为天所眷命下为四海所爱戴则其于后克艰厥 (第 9a 页)
 在王庭有服在百僚是汤之于夏苟有善者无不用
 之罪当朕躬言我之躬苟有罪亦不敢自赦其所以
 然者以天之 惠迪
吉从逆凶无所僭差善不可得而 (第 16b 页)
 圣人而不惑也禹之洪范箕子之所传其详见于此

 篇而其梗槩则见于大禹谟之书矣大禹谟曰 惠迪
 
吉从逆凶惟影响此洪范之大要也盖天下之理顺
 之则吉逆之则凶彝伦攸斁是从逆之凶也彝伦攸
 叙是 (第 11a 页)
惠迪
之吉也洪范一篇大抵𤼵明此理而箕子
 所陈盖本于大禹谟而释之大禹谟曰德惟善政政
 在养民水火金木土榖 (第 11a 页)
 意据存疑所解无行章如是须再详之
樊迟问知章 张彦陵曰务义内便有对越神明意远
 字又正发明敬字之义 徐鸿洲曰 惠迪
吉从逆凶
 就务民义中其祸福之理已先定不得于此别外言 (第 25a 页)
(攻又乘鄂侯之卒伐晋晋人立哀侯以拒之屡得屡失/亦知不受王命之不安矣吉字与凶相反书曰 惠迪
吉)
(顺理之谓也此所谓吉不过谓此衣既受之于天子则/可以杜绝众忿压服人心而无终朝三禠之患问罪篡)
( (第 5b 页)
食而贞明之理常自若也天下之动进退存忘不
可以一例测然而顺理则裕从欲则危同一揆也 惠迪
之吉从逆之凶无二致也是则造化人事之
正常即吉凶之贞胜岂可以二而求之哉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 (第 4b 页)
 胡桂切 说文曰仁也从心从叀 (说文曰徐锴曰为惠者心专也) 古文 

按经传之用其义有二其一顺也书曰 惠迪
吉曰


朕言惠可底行曰嗣王不惠于阿衡其一恩惠也 (第 29b 页)
 (能受天之命益之勉舜全在广运二字○陈氏栎曰/广圣德之全体也运圣德之大用也圣神全体之不)
 (可见者武文大用之可见者也其可/见者即不可见者之发见呈露也)
禹曰 惠迪
吉从逆凶惟影响
 集传惠顺迪道也逆反道者也 (第 6a 页)
惠迪
从逆犹言顺善
 从恶也禹言天道可畏吉凶之应于善恶犹影响之
 出于形声也以见不可不艰者以此而终上文之意 …… (第 6a 页)
 (吉逆则凶非于善恶之外别有祸福也其应之速可/知迪即克艰之道○王氏樵曰惟影响非言其必然)
 (之应乃言其非自外来皆由此出不曰如影响而曰/惟影响善恶吉凶即是影响之理○潘氏士遴曰 惠)
 (迪
不言福而言吉从逆不言祸而言凶盖圣人论吉/凶不论祸福也观三百八十四爻所教决择趋避之)
 (意惟曰吉凶悔 …… (第 6b 页)
 (之则/不可)孰为民心之公而不可咈(孔氏安国曰专欲难/成犯众兴祸故戒之)
 皆有以处之不失其理而毫发私意不入于其閒此
 其惩戒之深旨所以推广大禹克艰 惠迪
之谟也苟
 无其本而是非取舍决于一已之私乃欲断而行之
 无所疑惑则其为害反有不可胜言者矣可不戒哉
  (第 8a 页)
 遇自罹疾害者子孙万年厌饱乃德殷人亦永寿考
 也
 集说(陈氏大猷曰惠顺文武之道为叙而行之○马/氏森曰福莫大于好德也则使之 惠迪
不违而)
 (顺笃叙乎文武之道焉福莫大于康宁也则使之身/其康强无有遘厉自罹疾害者焉至于子孙亦当保) (第 25a 页)
 劝勉也迪启迪也视听动息日用之间洋洋乎皆上
 帝所以启迪开导斯人者桀乃大肆淫昏终日之间
 不能少勉于是天理或几乎息矣况望有 惠迪
而不 (第 14b 页)
 至于为天下君又见其出命以尹众者也

禹曰 惠迪
吉从逆凶惟影响
 无垢曰顺于道理者吉则随之非道理之外又有吉
 也当其顺于道理时此即吉也此古之论福者曰 …… (第 6b 页)
 外此理之自然者也如影之随形响之随声影即形
 也岂形之外复有影乎响即声也岂响之外复有声
 乎禹是以知吉即 惠迪
凶即从逆非于顺道之外别
 有吉从逆之外别有凶禹之此意以谓使吉在道外
 则福可邀使凶在逆外则祸可避如此 (第 7a 页)
则异端得志

 而吾道衰矣不可不谨于此矣
 张氏曰 惠迪
者顺道之谓也故天命之以吉反是而
 从逆则凶矣夫顺逆之理吉凶之报至于不旋踵而
 至而无毫发之差如影之于 (第 7b 页)
传者四圣人以天下事物之理著
之于易原使学者以心之理旁通曲喻尽得天下事物
之理而通之于易方能迁善改过知 惠迪
必吉从逆必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