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易類
四書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孟子類
 其形也以秋为揫敛则知春夏为发散也以冬为中
 藏则知春夏为外发也大国三卿周官所谓设其参
 是也
 山阴陆氏曰春所以产之产之者圣也冬所以 复之
 复
之者神也假之者仁也愁之者义也背藏圣人以
 此退藏于密是也介必东乡介宾主也据此坐向东
 北明矣然则主人 (第 21a 页)
丝又次之金石革木抑又次焉此先
后之序也传不云乎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此之谓欤宋胡瑗造乐器 徐复
闻而笑曰
不求诸声而求诸器可乎识者然之瑗等所造毕竟 (第 4a 页)
   此以人道言之

  案复有二义有往 复之复
有复其所之复易以内为
  主外为客夫阳向也往于外而今复于内此以往
  复为义泰之无往不复是也上者阳之 …… (第 23a 页)
 于内而渐进乎上复其理分之当然而亨矣
  王景孟曰剥之上九虽居五阴之上其势往而屈
  也此一阳之穷也 复之
初九虽居五阴之下其势
  来而信也此一阳之亨也
   右明卦象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 …… (第 25a 页)
  袁氏曰或曰年或曰岁或曰日或曰月盖年与岁

  则有久近之意月与日则有阴阳之殊唯其当而
  已
  朱子曰七日者所占来 复之
期也
  都圣与曰反以其道原其始也复以其道要其终
  也
  李子思曰历剥之六爻至 (第 26b 页)
复之
初爻凡七爻而一
  阳来复阴阳之数自午至子数不过七一辰是为
  一日自剥至复爻亦如之一变而为七岁月日 …… (第 26b 页)
  天地之运一息不留剥终复始不容少缓若少迟

  不反则生理息矣
  李季辨曰一阳在内天地之心性善之端也故六
  爻以复善为义初 复之
始始而知复不至于悔
  案一阳来复于内而以复名卦至爻则自内而之
  外每爻以至此始复为义初言复于初也 …… (第 28b 页)
  石守道曰六爻唯初九是阳六二以其近之六四

  以其应之故二休复吉而四中行独复
   右明爻义
六三频复厉无咎
 赞曰频 复之
厉义无咎也
  朱子发曰厥初妄动自厓而反则频复也频者危
  道故曰厉
  袁氏曰动而过中则其初失于不 …… (第 29b 页)
  故曰频复频于外而能复者以众阴皆趣于初其
  势可复也复贵蚤不贵迟贵于内不贵于外故复
  于初则过形于心而即复也此 复之
至善者也故
  曰元吉复于二则平居豫暇之时有过则复不待 (第 30a 页)
  事作物交而有过然后复也此 复之
次者也故亦
  曰吉至于三则已频于外卦矣过形于外则不可
  妆矣故频于外而不得不复此危道也此迫而后 (第 30b 页)
  复者也故曰厉无咎盖庶几于补过云尔圣人开
  天下之复于善如此
   右明象占
  李子思曰 复之
所以为复者初九一爻也而诸爻
  皆以复称盖因托之人事以 (第 30b 页)
复之
义也 …… (第 30b 页)
  吉理所当然吉凶非所论也
   右明象占
  冯当可曰犹夬之九三于众阳中独应上六为独
  行遇雨
  郭子和曰剥之六三与 复之
六四反对其义相类
  故在剥取于失上下以应乎阳在复则取其独复
  以从道
  王景孟曰此二爻者其可以 (第 32a 页)
阴柔少之乎君子之

  在天下无往而不可贵剥之上九处一卦之外宜
  若失位也 复之
初九在一卦之下宜若甚微也而
  六三六四应之诚以道之所在可从不可违如此
   右明爻义
六五敦复无悔 …… (第 32b 页)
  九谓之敦艮又从而益之也临之六五正应九二

  则上六为敦临 复之
六四正应初九则六五为敦
  复
  案敦之为言厚之至也下有一艮山矣而上又为艮
  故曰敦艮三阴为坤厚 (第 33a 页)
矣而积为四阴故临之上
   复之
五皆曰敦谓此象也
   右明象
  闾丘逄辰曰五远于初而下又无应但能无悔而
  已 …… (第 33a 页)
   右明爻义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
于十年不克征
 赞曰迷 复之
凶反君道也
  左氏子太叔曰楚子不修其政德而贪昧于诸侯
  以逞其愿欲久得乎周易有之 (第 34a 页)
复之
颐曰迷复
  凶其楚子之谓乎欲复其愿而弃其本复归无所
  是谓迷复能无凶乎复上六变而得颐
  吕与叔 …… (第 34a 页)
  李去非曰尽坤土之数而尤不克征也盖迷而求

   复之
为难如此
  毛伯玉曰十年不克征绝之之辞也
  李子思曰以天理论人事亦可以为从物流转久
  而不复以 …… (第 35b 页)
  穷则以其国君凶之象也十年坤土之数上反下
  而六五犹为四阴则历坤之三阴犹未能变不克
  征之象也然而圣人序卦则坤全变而为乾然后
  无迷 复之
祸此圣人静观造化之运变而通之之
  神也
   右明占 (第 36a 页)
  张敬夫曰易之爻辞鲜有如是之详其凶鲜有如
  是之极者而独于 复之
上六言之盖自古亡家覆
  国反道败德无所不至者其源尽起于一念之微
  不能制遏之耳夫以阴柔之材去本之 (第 36b 页)
  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
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
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梁惠王以下孟子答辞也糜烂其民使之战斗糜烂
其血肉也 复之复
战也子弟谓太子申也以土地之
故及其民以民之故及其子皆以其所不爱及其所
爱也○此承前篇之末三章之意言仁 (第 1b 页)
  子丑寅之气生成万物众阳之功也若君子之道
  既消而复岂能便胜于小人必待其朋类渐盛则
  能协力以胜之也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反 复之复
芳福/反又作覆彖同)
  傅谓消长之道反复迭至阳之消至七日而来复
  姤阳之始消也七变而成复故云七日 …… (第 2b 页)
  其道至于七日当得来复又以刚德方长故其占
  又为利有攸往也反复其道往而复来来而复往
  之意七日者所占来 复之
期也 …… (第 4a 页)
   ○复卦非天地之心复则见天地之心圣人无

   (一作/未尝)复故未尝见其心○人说复其见天地之
   心皆以谓至静能见天地之心非也 复之
卦下
   面一画便是动也安得谓之静自古儒者皆言
   静见天地之心唯某言动而见天地之心或曰
    …… (第 7b 页)
   但以易传观之则可见矣盖天地以生物为心

   而此卦之下一阳爻即天地所以生物之心也
   至于 复之
得名则以此阳之复生而巳犹言临
   泰大壮夬也岂得遂持此名以为天地之心乎
   但于其复而见此一阳之 …… (第 9a 页)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
 省方
  傅雷者阴阳相薄而成声当阳之微未能𤼵也雷
  在地中阳始 复之
时也阳始生于下而甚微安静
  (一作/顺)而后能长先王顺天道当至日阳之始生安 …… (第 18a 页)
   阳生于闭藏之中至微而未可有为之时也○

   问阳始生甚微安静而后能长故 复之
象曰先
   王以至日闭关人于迷途之复其善端之萌亦
   甚微故须庄敬持养然后能大不然复亡之矣
   …… (第 19a 页)
   仰止羲图稽经协傅敢赞一辞以诏无倦
初九不远复无祇(陆德明音支玉篇五经文/字群经音辨并见衣部)悔元吉
  傅复者阳反来复也阳君子之道故复为反善之
  义初刚阳来复处卦之初 复之
最先者也是不远
  而复也失而后有复不失则何 (第 20a 页)
复之
有唯失之不
  远而复则不至于悔大善而吉也只宜音抵抵也 …… (第 20a 页)
   地位工夫尤难直是峻绝又大段着力不得

  本义一阳复生于下 复之
主也只抵也又居事初
  失之未远能复于善不抵于悔大善而吉之道也
  故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录问不 …… (第 21b 页)
   朱氏附录先生举易傅语惟其知不善则速改
   以从善而已曰这般说话好简当
六二休复吉
  傅二虽阴爻处中正而切比于初志从于阳能下
  仁也 复之
休美者也复者复于礼也复礼则为仁
  初阳复复于仁也二比而下之所以美而吉也 (第 22a 页)
  本义柔顺中正近于初九而能下之 复之
休美吉
  之道也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下如字一/户嫁反)
  傅为 (第 22b 页)
复之
休美而吉者以其能下仁也仁者天下
  之公善之本也初复于仁二能亲而下之是以吉
  也
   朱氏附录问 …… (第 22b 页)
   于近乎人既得仁者而亲之资其善以自益则
   力不劳而学美矣故曰休复吉
六三频复厉无咎
  傅三以阴躁处动之极 复之
频数而不能固者也
  复贵安固频复频失不安于复也复善而屡失危
  之道也圣人开迁善之道与其复而危其屡 …… (第 23a 页)
  屡复何咎过在失而不在复也

  本义以阴居阳不中不正又处动极复而不固屡
  失屡 复之
象屡失故危复则无咎故其占又如此
 象曰频 (第 23b 页)
复之
厉义无咎也
  傅频复频失虽为危厉然复善之义则无咎也
六四中行独复
  傅此爻之义最宜详玩四行群阴之 …… (第 23b 页)
  故无悔虽本善戒亦在其中矣阳复方微之时以
  柔居尊下复无助未能致亨吉也能无悔而已
  本义以中顺居尊而当 复之
时敦复之象无悔之 …… (第 24b 页)
  本义考成也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
于十年不克征

  傅以阴柔居 复之
终终迷不复者也迷而不复其
  凶可知有灾眚灾天灾自外来眚已过由自作既
  迷不复善在已则动皆过失灾祸 …… (第 25b 页)
  年不克征谓终不能行既迷于道何时而可行也
   程氏附录质夫云频复不已遂至迷复
  本义以阴柔居复终终迷不 复之
象凶之道也故 …… (第 25b 页)
   说所以无往而不凶凡言十年三岁皆是有个
   象方说若三岁犹是有个期限到十年便是无
   说了
 象曰迷 复之
凶反君道也
  傅复则合道既迷于复与道相反也其凶可知以 …… (第 26a 页)
  迷于复者皆反道而凶也
(震下/乾上)
  傅无妄序卦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复者反
  于道也既复于道则合(一无/合字)正理而无妄故 复之
  
后受之以无妄也为卦乾上震下震动也动以天
  为无妄动以人欲则妄矣无妄之义大矣哉 (第 26b 页)
干戈包之
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
武王之不复用兵也(蓟音计行去声弛始氏反华去声弗 复之复
扶又反下不复同衅许)
靳反与衅同倒丁老反将去声帅率内反櫜音羔(反当为及字之误也及商谓至纣都也牧誓曰至 (第 31b 页)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谓以其所爱及其
所不爱也)
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
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
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梁惠王以下孟子荅辞也糜烂其民

使之战斗糜烂其血肉也
复之复
战也子弟谓太子申也以土地之故及其民以民之故及其子皆以其所不
爱及其所爱也○此章言仁人之恩自内及外不仁 (第 1b 页)
十纪通差七百八十日甲子十三周无馀复以甲子别
起部首
煦按此即古来章部纪元之法一曰宋仁宗康定元年□辰 徐复
对宋仁宗曰岁值小过刚失位而不中其强君德乎附此以备考证 (第 11b 页)
 为身易传曰祗抵也马融音之是反初动不正不正
 则抵于悔知不正为不善之端而复于正则无祗悔
 俟其悔至而后 复之复
亦远矣无祗悔则元吉元吉
 者吉之至善故曰无祗悔元吉夫几者动之微吉之
 先见也颜子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 (第 24b 页)
 以报楚也灭项公榖以为齐灭之是也不书齐蒙上
 文如书寔来之类也齐自灭谭灭遂而后不复书灭
 至此复书是知伯者之假仁也 徐复
称人以其复即
 诸夏也左氏以为灭项者鲁此时公方在淮季友又
 卒未闻专政之臣谁得为此史记黥布传注曰英后 (第 33a 页)
 思虑未作之初而安也禹曰安汝止人之本心自神
 自明自不动自即道故曰复自道此虽有复之名初
 无复之实是谓不 复之复
复卦谓之敦复不动之复
 也如此则何咎之有又有吉焉象吉矣何患吉之不
 至此甚言此义之善
九二牵复吉象曰 (第 8b 页)
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不能复君于初至于过失已形牵而 复之
不可谓自 (第 8b 页)
 道矣牵有难 复之
象然已复矣亦吉象牵复在中亦
 不自失也不独君臣凡小畜大同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第 9a 页)
 大畜九二舆说辐者特不行耳未害也此说辐则车
 坏矣 复之
不于其初次又不能牵复至于过失益深
 而力谏上不能堪为乖为离是夫妻反目不复能正
 室矣
六四有孚血去惕 (第 9a 页)
 走死其国犹负固至春秋时乃为齐吴楚三国所争
 则此诗之徐国即为徐子之国明矣意其时淮南淮
 北诸夷素服属于徐国厉王无道 徐复
倡乱即以王
 师征之急则越淮浮海王师受其疲困缓则鸱张乌
 合南国受其凭陵故宣王自将皇父之师直抵徐方 (第 83a 页)
  (细详之/可见)音释传(使去声下同并去声治平声/后几言治洛仿此见形甸反)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此下周公授使者告卜/之辞也拜手稽首者史)

(记周公遣使之礼也复如逆 复之复
成王命周公往营/成周周公得卜复命于王也谓成王为子者亲之也谓)
(成王为明辟者尊之也周公相成王尊则君亲 (第 7b 页)
则兄之/子也明辟者明君之谓先儒谓成王幼周公代王为辟)
(至是反政成王故曰复子明辟夫有失然复有复武王/崩成王立未尝一日不居君位何 复之
有哉蔡仲之命)
(言周公位冢宰正百工则周公以冢宰总百工而已岂/不彰彰明甚矣乎王莽居摄几倾汉鼎皆儒者有 …… (第 7b 页)
  (洛邑虽成而殷民尚未孚四方虽定而天命/人心犹未固此周公所以谆谆于留召公欤)音释

  经(奭施只反说文作奭唐张参五/经文字作奭从十从皕从大)(呼去声要平/声反 复之复)
  (
音/腹)
周公若曰君奭(君者尊之之称奭召公名也/古人尚质相与语多名之)弗吊天降
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 …… (第 31b 页)
音释传(复扶又反覆敷/救反说音悦)公曰君予不
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周公言我不顺于理/而若兹谆 复之
多诰)
(耶予惟用忧天命之不终及斯民之无赖也韩子言畏/天命而悲人穷亦此意前言若兹诰故此言若兹多诰) (第 38b 页)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谓以其所爱及其
所不爱也)
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
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
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梁惠王以下孟子答辞也糜烂其民

使之战斗糜烂其血肉也
复之复
战也子弟谓太子申也以土地之故及其民以民之故及其子皆以其所不
爱及其所爱也○此承前篇之末三章之意言仁人 (第 1b 页)
   (近以附之以见周公作洛之始终而成王/举祀发政之后即归于周而未尝都洛也)
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此下周公授使者告卜/之辞也拜手稽首者史)

(记周公遣使之礼也复如逆 复之复
成王命周公往营/成周周公得卜复命于王也谓成王为子者亲之也谓)
(成王为明辟者尊之也周公相成王尊则君亲 (第 7a 页)
则兄之/子也明辟者明君之谓先儒谓成王幼周公代王为辟)
(至是反政成王故曰复子明辟夫有失然后有复武王/崩成王立未尝一日不居君位何 复之
有哉蔡仲之命)
(言周公住冢宰正百工则周公以冢宰总百工而己岂/不彰彰明甚矣乎王莽居摄几倾汉鼎皆儒者有 (第 7a 页)
 去之意自见于言外此正是恶恶而不能去也左传
 中如此处皆左氏笔高含不尽意
公子达曰高伯其为戮乎复恶已甚矣(十七/年)
 复是报 复之复
谓昭公初间只是恶渠弥而渠弥后
 来却弑了昭公以为报言其报之之甚也 (第 20a 页)
 上爻曰巽在床下不及备也丧其资斧无所归也必
 祸起旦夕还梁刺客后曹果遮刺杀盎安陆郭门外
 范仲淹过润州见 徐复
问曰今以衍卦占之四夷无
 变异乎复推得兑卦曰西方当用兵记其月日后无
 少差
 元世祖谓田忠良曰朕用兵 …… (第 74a 页)
 妖者也人君不聪空名得进则有无形之声博后坐

 事自杀故序传曰博之翰音鼓妖先作王弼注云翰
 高飞也登者音飞而实不从也
  徐复
庆历初与布衣郭京俱召见帝问天时人事复
 对曰以京房易卦推之今年所配月日时当小过也
 刚失位而不中其在 (第 79a 页)
 (曰方一阳生未有朋类毕竟是阳长将次/并进以其为君子之道故亨通而无咎也)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反 复之复
芳福/反又作覆彖同)
 传谓消长之道反复迭至阳之消至七日而来复姤
 阳之始消也七变而成复故云七日谓七 (第 32a 页)
 片道理也都好但不知圣人元初之意果是如何春

 秋亦然(辅广录/)
严州王君仪能以易言祸福其术略如 徐复
林瑀之说
 以一卦直一年尝言绍兴壬戌太母当还其后果然
 人问其故则曰是年晋卦直事有受兹介福于其王
  (第 8b 页)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谓以其所爱及其
所不爱也)
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
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
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梁惠王以下孟子答辞也糜烂其民
使之战斗糜烂其血肉也
复之复
战也子弟谓太子申也以土地之故及其民以民之故及其子皆以其所不
爱及其所爱也○此承前篇之末三章之意言仁人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