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四書類
物也明矣盖不为物引则止即格物之义也所以大
学推明止义为尤详书言 安汝止 钦厥止无非格物
之功用(如愚/)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
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第 29a 页)
学推明止义为尤详书言 安汝止 钦厥止无非格物
之功用(如愚/)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
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第 29a 页)
出于范围之外者也自其事为而言之视听言动皆
当由礼喜怒哀乐皆当中节亦未尝无所止也古昔
圣贤洞明乎此故其告语所及经指此道为所止之
地曰 安汝止 者安乎此也曰钦厥止者钦乎此也谓
之广居谓之安宅无非推明乎此也自夫人讲学不
明蔽于物欲始旷其安宅而 (第 25b 页)
当由礼喜怒哀乐皆当中节亦未尝无所止也古昔
圣贤洞明乎此故其告语所及经指此道为所止之
地曰 安汝止 者安乎此也曰钦厥止者钦乎此也谓
之广居谓之安宅无非推明乎此也自夫人讲学不
明蔽于物欲始旷其安宅而 (第 25b 页)
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又已也息也论语止吾止也史记酷吏传寇盗不为衰止)又居也诗大雅乃慰乃
止又商颂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又心之所安为止书益稷 安汝止 孔传言当先安好恶所止正义曰止谓心之所止大学云)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好恶所止谓此类也又朱子曰止 (第 22a 页)
止又商颂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又心之所安为止书益稷 安汝止 孔传言当先安好恶所止正义曰止谓心之所止大学云)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好恶所止谓此类也又朱子曰止 (第 22a 页)
愿君无忘在莒时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宁戚无忘
饭牛车下时大禹之思日孜孜其意如此
皋陶曰俞师汝昌言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
天其申命用休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
舜命禹以陈其盛德之言禹谦 …… (第 8a 页)
一言帝既虚心而听之君臣之间不待问而辨也故
又推明其义为帝尽言之盖谓欲慎乃在位者其后
先之序当如此也 安汝止 者言汝之所止不可以不 …… (第 9b 页)
务惟康以安天下之业又能使其弼直以通天下之
情危败祸乱无自而萌而慎乃在位之道尽于此矣
惟动丕应徯志荀子曰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
应自 安汝止 至其弼直可谓能定矣惟其能定故动
而有为也则可以大应夫徯志之民此其所谓能应
也徯志谓民之于君听唱而 (第 11a 页)
应视仪而动徯上之志
而乐从之者也惟为君者无以大慰斯民之望故有
悍戾而不从苟能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弼直则民固
得所欲矣彼之徯志于我而我之发政施仁有以待
应之孔氏曰徯待也帝先安所止动则天 (第 11b 页)
饭牛车下时大禹之思日孜孜其意如此
皋陶曰俞师汝昌言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
天其申命用休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
舜命禹以陈其盛德之言禹谦 …… (第 8a 页)
一言帝既虚心而听之君臣之间不待问而辨也故
又推明其义为帝尽言之盖谓欲慎乃在位者其后
先之序当如此也 安汝止 者言汝之所止不可以不 …… (第 9b 页)
务惟康以安天下之业又能使其弼直以通天下之
情危败祸乱无自而萌而慎乃在位之道尽于此矣
惟动丕应徯志荀子曰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
应自 安汝止 至其弼直可谓能定矣惟其能定故动
而有为也则可以大应夫徯志之民此其所谓能应
也徯志谓民之于君听唱而 (第 11a 页)
应视仪而动徯上之志
而乐从之者也惟为君者无以大慰斯民之望故有
悍戾而不从苟能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弼直则民固
得所欲矣彼之徯志于我而我之发政施仁有以待
应之孔氏曰徯待也帝先安所止动则天 (第 11b 页)
(是者此所以为昌言也人君以此存心而所以为复/隍之虑者益深人臣以此存心而所以为保泰之谋)
(者益至岂不/可以师法耶)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
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集传禹既叹美又特称帝以告之所以起其听也慎
乃 …… (第 55a 页)
或以贻四海之忧一日不谨或以致千百年之患帝
深然之而禹又推其所以谨在位之意如下文所云
也(夏氏僎曰 安汝止 以/下皆谨在位之事)止者心之所止也人心之灵 …… (第 55a 页)
(八宿之纲维心惟安所止故能为万事之枢纽○陈/氏栎曰安汝所当止静也几者动之微动者几之著)
(静而知几以图康又得直臣弼之则下应人心上当/天心矣○王氏樵曰禹曰 安汝止 伊尹曰钦厥止诗)
(曰于缉熙敬止易曰艮其止孔门知止此圣学相承/之微旨也○止以理言安以心言若何而能安 (第 56b 页)
(者益至岂不/可以师法耶)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
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集传禹既叹美又特称帝以告之所以起其听也慎
乃 …… (第 55a 页)
或以贻四海之忧一日不谨或以致千百年之患帝
深然之而禹又推其所以谨在位之意如下文所云
也(夏氏僎曰 安汝止 以/下皆谨在位之事)止者心之所止也人心之灵 …… (第 55a 页)
(八宿之纲维心惟安所止故能为万事之枢纽○陈/氏栎曰安汝所当止静也几者动之微动者几之著)
(静而知几以图康又得直臣弼之则下应人心上当/天心矣○王氏樵曰禹曰 安汝止 伊尹曰钦厥止诗)
(曰于缉熙敬止易曰艮其止孔门知止此圣学相承/之微旨也○止以理言安以心言若何而能安 (第 56b 页)
(率乃祖攸行是事上/工夫故曰所以致用)所谓省括于度则释也王能如
是则动无过举近可以慰悦尹心远可以有誉于后
世矣 安汝止 者圣君之事生而知者也钦厥止者贤
君之事学而知者也
集说(苏氏轼曰准望有毫釐之差则中有寻丈之失/言 (第 47b 页)
是则动无过举近可以慰悦尹心远可以有誉于后
世矣 安汝止 者圣君之事生而知者也钦厥止者贤
君之事学而知者也
集说(苏氏轼曰准望有毫釐之差则中有寻丈之失/言 (第 47b 页)
考之事继其所闻而服行文王之德言也(林氏之奇/曰若说命)
(所谓说乃言/惟服是也)往之国也宅心处心也 安汝止 之意知
训知所以训民也由行也曰保乂曰知训曰康保经
纬以成文尔武王既欲康叔祗遹文考又欲敷求商 (第 15a 页)
(所谓说乃言/惟服是也)往之国也宅心处心也 安汝止 之意知
训知所以训民也由行也曰保乂曰知训曰康保经
纬以成文尔武王既欲康叔祗遹文考又欲敷求商 (第 15a 页)
若矜伐者盖治定功成禹恐虞朝之臣见其已成而
不知其经营艰难若是故自言之以常存敬惧之心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
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无垢曰夫居天子之位岂易事哉天命难谌斯民难
保 (第 16a 页)
治中有乱安中有危可不谨哉谨之之道如何 安
汝止 惟几惟康其弼直此谨之之道也止谓心所安
处不愧屋漏不欺暗室戒谨不睹恐惧不闻心则安
矣虽居无人之处常 …… (第 16a 页)
戒舜所以使之慎乃在位欲其无轻于得人故也
又曰夫为人君者止于仁为人臣者止于忠为人父
者止于慈为人子者止于孝禹之戒舜使之 安汝止
盖以舜之为君当止于仁故也仁者静则能止安其
所止则安仁而已夫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
止能止众止则 …… (第 17b 页)
几则其智足以有察康者安之至惟康则其动不妄
安汝止 惟几惟康则其在我者尽矣然其在我者未
能无失故其弼直者欲其所弼已者直也其弼直则
左右前后皆正人为之 (第 18a 页)
不知其经营艰难若是故自言之以常存敬惧之心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
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无垢曰夫居天子之位岂易事哉天命难谌斯民难
保 (第 16a 页)
治中有乱安中有危可不谨哉谨之之道如何 安
汝止 惟几惟康其弼直此谨之之道也止谓心所安
处不愧屋漏不欺暗室戒谨不睹恐惧不闻心则安
矣虽居无人之处常 …… (第 16a 页)
戒舜所以使之慎乃在位欲其无轻于得人故也
又曰夫为人君者止于仁为人臣者止于忠为人父
者止于慈为人子者止于孝禹之戒舜使之 安汝止
盖以舜之为君当止于仁故也仁者静则能止安其
所止则安仁而已夫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
止能止众止则 …… (第 17b 页)
几则其智足以有察康者安之至惟康则其动不妄
安汝止 惟几惟康则其在我者尽矣然其在我者未
能无失故其弼直者欲其所弼已者直也其弼直则
左右前后皆正人为之 (第 18a 页)
禹乃反覆陈其躬行之实而其所言皆根极至理虽
曰陈其所行实天下之至言也故皋陶所以有俞而
师汝昌言之说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 …… (第 6b 页)
岂非有见于此乎禹之言既在于居安不忘危故帝
所以俞而然之也帝既然其言禹于是又言其所以
慎在位之事下文 安汝止 而下皆慎在位之事也禹
之意谓帝之所以有此天位者皆本乎天命之眷今 (第 7b 页)
也履兹帝位能慎以保之 安汝止 而不为外物所移
惟几惟康而不忽乎至微不玩于已安其弼直而不
谬听于謟谀惟动丕应徯志而不违于民意以此 (第 8a 页)
昭
受上帝之命则天将再命以休矣故曰天其申命用
休 安汝止 者言所止不可不安大学引诗曰绵蛮黄
鸟止于邱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
乎诗曰穆穆文王于缉熙 …… (第 8a 页)
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
交止于信盖人各有所止止于所当止则善矣非所
止而止焉则外物得以移之矣此禹欲帝慎乃在位
而必贵于 安汝止 也几者动之微也事至于显然著
在耳目人谁不知所以图之惟藏于眇绵微而未著
则人多忽之殊不知已安而不能 …… (第 8b 页)
欲丕应天下徯志之民则必无妄动之失此丕应徯
志正与盘庚所谓丕从厥志之言相类大舜始也因
天眷命尊履帝位今也诚能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弼
直惟动丕应徯志兢兢业业慎乃在位如此则可以
昭受上帝眷命之意天心亦以其能副吾眷托之隆 (第 9b 页)
曰陈其所行实天下之至言也故皋陶所以有俞而
师汝昌言之说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 …… (第 6b 页)
岂非有见于此乎禹之言既在于居安不忘危故帝
所以俞而然之也帝既然其言禹于是又言其所以
慎在位之事下文 安汝止 而下皆慎在位之事也禹
之意谓帝之所以有此天位者皆本乎天命之眷今 (第 7b 页)
也履兹帝位能慎以保之 安汝止 而不为外物所移
惟几惟康而不忽乎至微不玩于已安其弼直而不
谬听于謟谀惟动丕应徯志而不违于民意以此 (第 8a 页)
昭
受上帝之命则天将再命以休矣故曰天其申命用
休 安汝止 者言所止不可不安大学引诗曰绵蛮黄
鸟止于邱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
乎诗曰穆穆文王于缉熙 …… (第 8a 页)
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
交止于信盖人各有所止止于所当止则善矣非所
止而止焉则外物得以移之矣此禹欲帝慎乃在位
而必贵于 安汝止 也几者动之微也事至于显然著
在耳目人谁不知所以图之惟藏于眇绵微而未著
则人多忽之殊不知已安而不能 …… (第 8b 页)
欲丕应天下徯志之民则必无妄动之失此丕应徯
志正与盘庚所谓丕从厥志之言相类大舜始也因
天眷命尊履帝位今也诚能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弼
直惟动丕应徯志兢兢业业慎乃在位如此则可以
昭受上帝眷命之意天心亦以其能副吾眷托之隆 (第 9b 页)
处腓足肚也行则先动有躁进之象二与五为正应
若不待五之感而轻身以先所谓无媒自嫁者也凶
可知矣但二本中正所应又中正若 安汝止 而不轻
动破凶为吉无难耳方戒之以躁妄自失随处之以
安静自处圣人之诲人至矣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第 6a 页)
若不待五之感而轻身以先所谓无媒自嫁者也凶
可知矣但二本中正所应又中正若 安汝止 而不轻
动破凶为吉无难耳方戒之以躁妄自失随处之以
安静自处圣人之诲人至矣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第 6a 页)
于禹之言也而犹问之于先师之于后皋陶曷尝矜
已忌人如后世之士名欲已归遂至于抑人而扬己
哉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
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帝曰
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 …… (第 4b 页)
禹戒舜以谨乃在位先美之而后言忧勤之中必有
至乐存谨乃在位人君之位常致其谨情欲之易肆
治安之不可保一不谨则失人君之道矣帝曰俞禹
于是又有 安汝止 几康弼直之戒所以推广慎乃在
位之意也止者心之所安也心之所止者苟不得其
安则出其位而不能止其所者多 (第 5a 页)
矣然 安汝止 之道
又在于几康弼直惟几以虑天下之微则𦕈忽之际
尤当加察惟康以图天下之安则治平之日常若祸 (第 5a 页)
已忌人如后世之士名欲已归遂至于抑人而扬己
哉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
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帝曰
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 …… (第 4b 页)
禹戒舜以谨乃在位先美之而后言忧勤之中必有
至乐存谨乃在位人君之位常致其谨情欲之易肆
治安之不可保一不谨则失人君之道矣帝曰俞禹
于是又有 安汝止 几康弼直之戒所以推广慎乃在
位之意也止者心之所安也心之所止者苟不得其
安则出其位而不能止其所者多 (第 5a 页)
矣然 安汝止 之道
又在于几康弼直惟几以虑天下之微则𦕈忽之际
尤当加察惟康以图天下之安则治平之日常若祸 (第 5a 页)
腓胫肉也二居下体股足之间故其象为腓六二与
九五正应非戒其不得相感但阴当从阳不可躁而
先动耳动则失艮止之本体而凶故曰咸其腓凶居
而 安汝止 以待上之人感而后应则吉故曰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股髀也三居二之上犹股居腓之上随谓二随三犹
(第 2a 页)
九五正应非戒其不得相感但阴当从阳不可躁而
先动耳动则失艮止之本体而凶故曰咸其腓凶居
而 安汝止 以待上之人感而后应则吉故曰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股髀也三居二之上犹股居腓之上随谓二随三犹
(第 2a 页)
禹复与稷教民种泽物菜蔬难厄之食授以水之众
鲜食谓鱼鳖也同(诗疏十九之二)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乂养也众民乃复粒食万邦作相养之礼同(同上) 安汝止
安汝之所止无妄动动则扰民同
天其申命用休
天将重命汝以美应谓符瑞也同
予欲左右有民汝翼 (第 22a 页)
鲜食谓鱼鳖也同(诗疏十九之二)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乂养也众民乃复粒食万邦作相养之礼同(同上) 安汝止
安汝之所止无妄动动则扰民同
天其申命用休
天将重命汝以美应谓符瑞也同
予欲左右有民汝翼 (第 22a 页)
乎适起居之宜存畏慎之心愚按程子之言深得古圣
人设官之意○唐虞时未有此官然舜命禹宅百揆禹
曰帝慎乃在位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弼直而帝亦曰予
违汝弼则亦论道之任矣禹皋陶每相与语帝前而曰
予思日赞赞襄哉固论道经邦之实事 (第 40b 页)
人设官之意○唐虞时未有此官然舜命禹宅百揆禹
曰帝慎乃在位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弼直而帝亦曰予
违汝弼则亦论道之任矣禹皋陶每相与语帝前而曰
予思日赞赞襄哉固论道经邦之实事 (第 40b 页)
之意溢于言表诚使人君常以孜孜为心则持盈之
虑恒深人臣常以孜孜为心则保泰之谋加切君臣
交修自可长享至治于无穷矣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
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此一节书是禹既详言致治之难因告帝舜以保治 (第 35b 页)
虑恒深人臣常以孜孜为心则保泰之谋加切君臣
交修自可长享至治于无穷矣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 安汝止 惟几惟康其
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此一节书是禹既详言致治之难因告帝舜以保治 (第 35b 页)
(害盖民虽好利而恶害不能趋利而避害上之人既/相知其利害则示之以利害使之知所避就焉以阜)
(人民则使人民众 安如山 阜之阜物也以蕃鸟兽则/使之蕃息若草木之蕃芜也以毓草木则使草木生)
(毓如母顺而毓子之毓也夫物必毓而 (第 13b 页)
(人民则使人民众 安如山 阜之阜物也以蕃鸟兽则/使之蕃息若草木之蕃芜也以毓草木则使草木生)
(毓如母顺而毓子之毓也夫物必毓而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