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書類
(祧掌之非𨽻仆也明堂有五室故有五寝明堂之名/不见于周礼而见于考工记意在当时或称为寝庙)
(欤天子十二月既有常居闰月非常月则太 史诏 王/居门终月说者谓听朔于明堂门中退处路寝门中)
(玉藻曰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是明堂在南门之外/每月则 (第 38a 页)
(欤天子十二月既有常居闰月非常月则太 史诏 王/居门终月说者谓听朔于明堂门中退处路寝门中)
(玉藻曰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是明堂在南门之外/每月则 (第 38a 页)
校之法书于族师然后校于党正校于党正然后考
于州长考于州长然后考于乡大夫乡大夫与乡老
群吏献之于王然后内 史诏 王以制爵而不言乡升
士于司徒司徒升士于大学盖司徒言以乡三物教
万民而宾兴之则其教而宾兴之以乡三物 (第 9b 页)
而已是
大学亦司徒之所教也司徒言以德制爵则民慎德
以庸制禄则民兴功是爵禄亦司徒之所制也由是
观之乡 升之 司徒司 (第 9b 页)
升之 大学盖亦周制然矣
延平周氏曰天之所以为聪明者以民而君之所以 …… (第 9b 页)
下则毁誉当一道德以善风俗则好恶同毁誉当好
恶同然后命之于乡不亦可乎
严陵方氏曰秀言秀而有所出造言造而有所成选
言美而可择俊言敏而可用 升之 司徒曰选士以其
犹在所择故 (第 10b 页)
升之 学者曰俊士以其皆在所用故 …… (第 10b 页)
造不征于乡俊士之造不征于司徒此其别也征谓
行役以从不征所以优贤
李氏曰司徒兴能则以三物物者烝民之所自有者
也论而 升之 则以其秀秀者士之所自存者也选言
其选于众也先王之时养之虽不异而其才有大小
故虽文王之时小大皆成才 …… (第 11a 页)
用彰君奭曰明我俊民诗曰烝我髦士是也民言其
在下士言其将以官之也进士言其无斁也德之未
成则贵乎有造德之既成则贵乎进而无斁也
庐陵胡氏曰 升之 学为其有德行道艺不但可使学
礼而已 …… (第 11b 页)
亦升诸司马盖司马之职以德诏爵以功诏禄即知
凡入仕者皆司马主之下文更不见乡人及邦国所
贡之士故知此中兼之也但乡人既卑节级 升之 故
为选士俊士至于造士若王子与公卿之子本位既
尊不须积渐学业既成即为造士于是大乐正总论 …… (第 26a 页)
远方终身不齿所以沮之也王者劝沮天下之术大
乐正实预焉其职岂不重哉后世有乐正氏司马氏
岂因其世官名之邪
严陵方氏曰乡论秀士而 升之 司徒司徒论选士而
(第 27b 页)
升之 学所以属于大乐正也故大乐正又论造士之
秀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造士之秀则于成材之中
又秀出者也升诸司 (第 27b 页)
于州长考于州长然后考于乡大夫乡大夫与乡老
群吏献之于王然后内 史诏 王以制爵而不言乡升
士于司徒司徒升士于大学盖司徒言以乡三物教
万民而宾兴之则其教而宾兴之以乡三物 (第 9b 页)
而已是
大学亦司徒之所教也司徒言以德制爵则民慎德
以庸制禄则民兴功是爵禄亦司徒之所制也由是
观之乡 升之 司徒司 (第 9b 页)
升之 大学盖亦周制然矣
延平周氏曰天之所以为聪明者以民而君之所以 …… (第 9b 页)
下则毁誉当一道德以善风俗则好恶同毁誉当好
恶同然后命之于乡不亦可乎
严陵方氏曰秀言秀而有所出造言造而有所成选
言美而可择俊言敏而可用 升之 司徒曰选士以其
犹在所择故 (第 10b 页)
升之 学者曰俊士以其皆在所用故 …… (第 10b 页)
造不征于乡俊士之造不征于司徒此其别也征谓
行役以从不征所以优贤
李氏曰司徒兴能则以三物物者烝民之所自有者
也论而 升之 则以其秀秀者士之所自存者也选言
其选于众也先王之时养之虽不异而其才有大小
故虽文王之时小大皆成才 …… (第 11a 页)
用彰君奭曰明我俊民诗曰烝我髦士是也民言其
在下士言其将以官之也进士言其无斁也德之未
成则贵乎有造德之既成则贵乎进而无斁也
庐陵胡氏曰 升之 学为其有德行道艺不但可使学
礼而已 …… (第 11b 页)
亦升诸司马盖司马之职以德诏爵以功诏禄即知
凡入仕者皆司马主之下文更不见乡人及邦国所
贡之士故知此中兼之也但乡人既卑节级 升之 故
为选士俊士至于造士若王子与公卿之子本位既
尊不须积渐学业既成即为造士于是大乐正总论 …… (第 26a 页)
远方终身不齿所以沮之也王者劝沮天下之术大
乐正实预焉其职岂不重哉后世有乐正氏司马氏
岂因其世官名之邪
严陵方氏曰乡论秀士而 升之 司徒司徒论选士而
(第 27b 页)
升之 学所以属于大乐正也故大乐正又论造士之
秀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造士之秀则于成材之中
又秀出者也升诸司 (第 27b 页)
又司徒之所舍也周官考校之法书于族师然后校
于党正校于党正然后考于州长考于州长然后考
于乡大夫乡大夫与乡老群吏献之于王然后内 史
诏 王以制爵而不言乡升士于司徒司徒升士于大
学盖司徒言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则其教而
宾兴之以乡三物 (第 10a 页)
而已是大学亦司徒之所教也司
徒言以德制爵则民慎德以庸制禄则民兴功是爵
禄亦司徒之所制也由是观之乡 升之 司徒司 (第 10b 页)
升
之 大学盖亦周制然矣 董氏师让曰不征即周礼
施舍施弛也舍无所取也司徒掌教亦掌役故施舍
属焉周人役法凡 …… (第 10b 页)
(故明/之)所简者谓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
士之适子(孔疏恐所简有乡人故明之案此承上王/大子及俊选言之下大乐正之论而 升之)
( 亦合乡人在内此不及俊选偶/遗之孔疏谓所简无乡人误也)大胥小胥皆乐官属
也(孔疏周礼大司乐中大夫二人 …… (第 16b 页)
官卿掌邦政者进士可进受爵禄也 孔氏颖达曰
司马之职以德诏爵以功诏禄即知凡入仕者皆司
马主之也但乡人既卑级节 升之 故为选士俊士至
于造士若王子与公卿之子本位既尊不须积渐学 …… (第 20b 页)
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先就补其民之秀者而均以
代耕之禄渐出于部伍而为之长还入其部伍而治
其事也若其不愿小成则由司徒而复 升之 国学其
论选仕进与国子等矣 又案古者先试以职实能
任职然后命之未命以前止受前爵之禄必受命乃
进 …… (第 25a 页)
合蓄之物非民所宜有防民之僭伪也军器防民之
贼乱也饮食器者既夕礼敦杅之属布帛精粗者若
朝服之布十五升斩衰三升齐衰四 升之 类是也广
狭者布广二尺二寸郑注周礼引逸巡守礼帛广四
尺八寸郑云四当为三则帛广二尺四寸(案此句/疑 (第 42b 页)
于党正校于党正然后考于州长考于州长然后考
于乡大夫乡大夫与乡老群吏献之于王然后内 史
诏 王以制爵而不言乡升士于司徒司徒升士于大
学盖司徒言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则其教而
宾兴之以乡三物 (第 10a 页)
而已是大学亦司徒之所教也司
徒言以德制爵则民慎德以庸制禄则民兴功是爵
禄亦司徒之所制也由是观之乡 升之 司徒司 (第 10b 页)
升
之 大学盖亦周制然矣 董氏师让曰不征即周礼
施舍施弛也舍无所取也司徒掌教亦掌役故施舍
属焉周人役法凡 …… (第 10b 页)
(故明/之)所简者谓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
士之适子(孔疏恐所简有乡人故明之案此承上王/大子及俊选言之下大乐正之论而 升之)
( 亦合乡人在内此不及俊选偶/遗之孔疏谓所简无乡人误也)大胥小胥皆乐官属
也(孔疏周礼大司乐中大夫二人 …… (第 16b 页)
官卿掌邦政者进士可进受爵禄也 孔氏颖达曰
司马之职以德诏爵以功诏禄即知凡入仕者皆司
马主之也但乡人既卑级节 升之 故为选士俊士至
于造士若王子与公卿之子本位既尊不须积渐学 …… (第 20b 页)
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先就补其民之秀者而均以
代耕之禄渐出于部伍而为之长还入其部伍而治
其事也若其不愿小成则由司徒而复 升之 国学其
论选仕进与国子等矣 又案古者先试以职实能
任职然后命之未命以前止受前爵之禄必受命乃
进 …… (第 25a 页)
合蓄之物非民所宜有防民之僭伪也军器防民之
贼乱也饮食器者既夕礼敦杅之属布帛精粗者若
朝服之布十五升斩衰三升齐衰四 升之 类是也广
狭者布广二尺二寸郑注周礼引逸巡守礼帛广四
尺八寸郑云四当为三则帛广二尺四寸(案此句/疑 (第 42b 页)
(典以逆邦国之治掌法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正岁年以叙事于官府颁告朔于邦国而小)
(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大略皆同也)
周礼春官小 史诏 王之忌讳(注先王之名为讳○疏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者告)
(王当辟/此二事) (第 6b 页)
(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大略皆同也)
周礼春官小 史诏 王之忌讳(注先王之名为讳○疏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者告)
(王当辟/此二事) (第 6b 页)
赐谥法
近朝以来遂成阙典建隆以后臣僚三品以上合赐谥
者百馀人望令史馆编录行状送礼官定谥付史馆脩
入国 史诏 今后并令礼官取行状定谥送考功详覆关
送史馆永为定式直集贤院王皞言谥者行之表也善
行有善谥恶行有恶谥盖 (第 34b 页)
近朝以来遂成阙典建隆以后臣僚三品以上合赐谥
者百馀人望令史馆编录行状送礼官定谥付史馆脩
入国 史诏 今后并令礼官取行状定谥送考功详覆关
送史馆永为定式直集贤院王皞言谥者行之表也善
行有善谥恶行有恶谥盖 (第 34b 页)
恃也仰也(又集韵类篇𡘋下改切音亥义同)忌古文忌(唐韵集韵韵会渠记切正韵奇寄切𡘋音惎说)
文憎恶也增韵嫉也诗周南小星笺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又广韵忌讳也周礼春官小 史诏 王之忌讳疏谓告王以先王之)
(忌讳也又地官诵训掌道方慝以诏辟忌注不避其忌则其方以为苟于言语也)又惮也 (第 4a 页)
文憎恶也增韵嫉也诗周南小星笺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又广韵忌讳也周礼春官小 史诏 王之忌讳疏谓告王以先王之)
(忌讳也又地官诵训掌道方慝以诏辟忌注不避其忌则其方以为苟于言语也)又惮也 (第 4a 页)
(记策书以所讳所恶之事奉进于王讳先王名恶子/卯日其馀讳恶之事亦大史奉之方氏曰执简记周)
(官大史执书抱法是也奉讳恶小 史诏 王之忌讳是/也此一言之于大史者以小史为大史之佐故得以)
(兼之简记谓简册所记之言也执谓执之于此奉谓 (第 44b 页)
(官大史执书抱法是也奉讳恶小 史诏 王之忌讳是/也此一言之于大史者以小史为大史之佐故得以)
(兼之简记谓简册所记之言也执谓执之于此奉谓 (第 44b 页)
掌五寝郑氏以为五庙之寝明堂有五室故有五寝
明堂之名不见于周礼而见于考工记意在当时或
称为寝庙与天子十二月既有常居闰月非常月则
太 史诏 王居门终月说者谓听朔于明堂门中退处
路寝门中玉藻曰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是明堂在
南门之外每月听朔于 (第 62b 页)
明堂之名不见于周礼而见于考工记意在当时或
称为寝庙与天子十二月既有常居闰月非常月则
太 史诏 王居门终月说者谓听朔于明堂门中退处
路寝门中玉藻曰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是明堂在
南门之外每月听朔于 (第 62b 页)
(而七闰自此推之则有往来不穷之运则王之居门/非特取其有一阖一辟之变而又以其有往来不穷)
(之运焉则大 史诏 王居门大法固已存于不/说之间矣惟王消息盈虚与时偕行而已)
大祭祀与执事卜日戒及宿之日与群执事读礼书 (第 9a 页)
(之运焉则大 史诏 王居门大法固已存于不/说之间矣惟王消息盈虚与时偕行而已)
大祭祀与执事卜日戒及宿之日与群执事读礼书 (第 9a 页)
东北夏居东南秋居西南冬居西北或据以释此记
非也小寝五不宜用明堂之制且与此记分左右个
不合周官闰月大 史诏 王居门终月则此记谓居明
堂以听政明矣门中可居以终月且与嫔御同居乎
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易大传曰帝出 (第 1b 页)
非也小寝五不宜用明堂之制且与此记分左右个
不合周官闰月大 史诏 王居门终月则此记谓居明
堂以听政明矣门中可居以终月且与嫔御同居乎
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易大传曰帝出 (第 1b 页)
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大事书于策小事简牍所
书善恶必以实录所谓公天下后世之是非也讳先
王名也恶忌日也先王死日及子卯不乐周官云小
史诏 王之忌讳
此诸侯之官也司徒主教司马主政司空主土诸侯之
官独举此者以其名位通于天子欤
愚案康诰言圻父 (第 28b 页)
书善恶必以实录所谓公天下后世之是非也讳先
王名也恶忌日也先王死日及子卯不乐周官云小
史诏 王之忌讳
此诸侯之官也司徒主教司马主政司空主土诸侯之
官独举此者以其名位通于天子欤
愚案康诰言圻父 (第 28b 页)
有五室故有五寝明
堂之名不见于周礼而见于考工记意在当时或称为
寝庙欤天子十二月既有常居闰月非常月则太 史诏
王居门终月说者谓听朔于明堂门中退处路寝门中
玉藻曰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是明堂在南门之外每 (第 10b 页)
堂之名不见于周礼而见于考工记意在当时或称为
寝庙欤天子十二月既有常居闰月非常月则太 史诏
王居门终月说者谓听朔于明堂门中退处路寝门中
玉藻曰天子听朔于南门之外是明堂在南门之外每 (第 10b 页)
(碍灾禬以会福禳/以禳祸禬古外反)以除疾殃(气不行为疾祸适当为/殃四者所以除疾殃也)
女史(八人奚有十六人/ 女人掌文史者)掌王后之礼职(后于礼事/所当职者)掌内治
之贰(内宰治王内之政/令而女史贰之)以诏后治内政(王后治内政/而女 史诏 之)
逆内宫(于后宫之事有/所逆而治正之)书内令(于后宫之令有/所书而宣布之)凡后 (第 21b 页)
女史(八人奚有十六人/ 女人掌文史者)掌王后之礼职(后于礼事/所当职者)掌内治
之贰(内宰治王内之政/令而女史贰之)以诏后治内政(王后治内政/而女 史诏 之)
逆内宫(于后宫之事有/所逆而治正之)书内令(于后宫之令有/所书而宣布之)凡后 (第 21b 页)
(岂不哀哉繇此观之元元何辜其赦天下令厉精自/新务农亩无田者官假之贷种食如贫民三年夏条)
(责丞相御 史诏 曰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相弃/丞相御史案事之吏匿不言耶将从东方来者加增)
(之耶何以错谬如是欲知其 (第 17a 页)
(责丞相御 史诏 曰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相弃/丞相御史案事之吏匿不言耶将从东方来者加增)
(之耶何以错谬如是欲知其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