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小學類
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时皆有辨而不乱夫祀者自有以感于无自实以通
 于虚必以类应类以气合气然后可以得而亲可以
 冀其格今祭地于圜丘以气则非所合以类则非所
 应而求 高厚
之来享不亦难乎后竟用其议 (第 10b 页)
 衮服穆穆临彼泰折于昭神功
 埋币瘗血爰称匏爵斟言荐洁方舆常安扶我帝业
 配位太祖皇帝燕宁之曲 烝哉 高厚
肇迪丕基功
 与天合配天以推荐时清旨孔肃其仪来宁来燕福
 禄绥之
 文舞退武舞进宫县黄钟宫咸宁之曲  (第 31a 页)
 (父之山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已之功迹也以自/效仿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
 (仿天附梁甫之基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 高厚
者加厚矣或曰封者金)
 (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以印玺故孔子曰升泰山/观易姓之王可得而数者七十有馀封者 (第 7b 页)
          右北齐文宣帝封禅未行
隋书高祖本纪开皇九年陈国平时朝野物议咸愿登
封秋七月丙午诏曰岂可命一将军除一小国遐迩注
意便谓太平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虚言而干上帝非朕

攸闻而今以后言及封禅宜即禁绝冬十一月壬辰考
使定州刺史豆卢通等上表请封禅上不许
礼仪志自古帝王之兴皆禀五精之气每易姓而起以
致太平必封乎泰山所以告成功也封讫而禅乎梁甫
梁甫者泰山之支山卑下者也能以其道配成高德故
禅乎梁甫亦以告太平也封禅者 高厚
之谓也天以高
为尊地以厚为德增太山之高以报天也厚梁甫之基
以报地也明天之所命功成事就有益于天地若天地 …… (第 19a 页)
之更 高厚
云记曰王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
中于天而凤凰降龟龙格齐桓公既霸而欲封禅管仲
言之详矣秦始皇既黜儒 (第 19b 页)
 (郝氏敬曰东壁东侧室烹狗于东北熟而/实之于俎故自东壁出由西阶升堂也)

士虞礼饎爨在东壁
士丧礼为坄于西墙下
特牲馈食礼主妇视饎爨于西堂下
馈食礼记饎爨在西壁(注西壁堂/之西墙下)
周礼考工记墙厚三尺崇三之
 (林氏希逸曰凡墙之厚若有三尺则其高至九/尺而止举其大槩以为准 高厚
可以是推也)
尔雅释宫墙谓之墉
 逸雅释宫室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第 10a 页)
 者以其时和年丰榖豆多有粢盛丰备神歆其祀人

 受其福也故后郑注云丰似豆而卑都斲一木为之
 口圆微侈径尺二寸其 周高厚
俱八寸中央直者与
 周通高八寸横径八寸足高二寸径尺四寸漆赤中
 画赤云气亦随爵为饰今祭器内无此丰坫或 (第 29b 页)
    向上雨即自悬于树以尾塞鼻或以两指为
    物捷健舟先郑云尊下台若今承槃山堂曰
    舟外漆朱中槃口圆径尺四寸其舟 高厚

    半寸局足与槃通高一尺足下空径横大二
    寸六彝下舟形制皆同其舟足各随尊刻画
     (第 17a 页)
 (诸/侯)
襄公二年秋七月仲孙蔑会晋荀罃宋华元卫孙林父
曹人邾人于戚 左氏传谋郑故也
冬仲孙蔑会晋荀罃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
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
五年夏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道
秋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
薛伯齐世子光吴人鄫人于戚 左氏传盟于戚会吴

且谋戍陈也 公羊传吴何以称人吴鄫人云则不辞
七年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
子于鄬
八年夏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
丘 左氏传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
听命季孙宿 齐高厚
宋向戌卫宁殖邾大夫会之郑伯
献捷于会故亲听命大夫不书尊晋侯也 榖梁传见
鲁之失正也公在而大夫会也 (第 25a 页)
    蕙田案以上过他邦假道

未入竟壹肄(注谓于所聘之国竟也肄/习也习聘之威仪重失误)为壝坛画阶帷
其北无宫(注壝土象坛也帷其北宜有所乡依也无宫/不壝土画外垣也 疏案觐礼与司仪同为)
(坛三成宫方三百步此则无外宫其坛/壝土为之无成又无尺数象之而已)
 (敖氏继公曰必画阶/者习升降之仪也)
 (张氏尔岐曰案广韵壝埒也坛也盖坛之形埒也坛/须筑土 高厚
有阶级壝则略除地聚上令有形埒而)
 (已此壝坛兼言/壝亦有坛名也)
朝服无主无执也(注不立主人主人尊 (第 11b 页)
 十四年夏四月叔孙豹会晋荀偃齐人宋人卫北宫
括郑公孙虿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伐
秦秋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十五年夏齐侯伐我北鄙
围成秋邾人伐我南鄙 十六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夏
五月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宁殖宋人伐许秋齐侯伐
我北鄙围郕 十七年春宋人伐陈夏卫石买帅师伐
曹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 高厚
帅师伐我北鄙围防冬 (第 28a 页)
 前既言溥之横乎四海后又言推而放诸四海盖前
 言身之所行者如此后言人之所化者如此
 石林叶氏曰塞乎天地所谓穷 高厚
也横乎四海所
 谓极深远也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所谓悠久无疆也
 讲义曰孝出于人心人有贤愚而此心不异时有古 (第 2a 页)
 达极高明而道中庸问观物察己还因见物反求诸
 身否曰不必如此说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合内
 外之道也语其大至天地之 高厚
语其小至一物之
 所以然学者皆当理会(伊川/) 又曰时措之宜言随
 时之义若溥博渊泉而时出之(伊川 (第 34b 页)
 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四  宋 卫湜 撰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
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
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
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
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
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

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
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
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
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
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
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郑氏曰徵犹效验也此言至诚之道著于四方其
 厚
日以广大也徵或为彻可一言而尽要在至诚也 …… (第 1b 页)
 益悠远而无穷矣悠远故其积也广博而深厚博厚
 故其发也高大而光明悠久即悠远兼内外而言之
 也本以悠远致 高厚
(第 11a 页)
高厚
又悠久也此言圣人与
 天地同用配地配天言圣人与天地同体见犹示也
 不见而章以配地而言也不动而变以配天 …… (第 11a 页)
 之于内于其粗者皆欲推而致之于精若致曲之明
 动变化此章之博厚高明盖不胜其繁碎穿凿而于
 其本指失之愈远学者不可不察也  高厚
人之形
 体悠久人之元气本以悠久致 (第 13b 页)
高厚
(第 13b 页)
高厚
又悠久
 也 又曰天斯昭昭是指其一处而言及其无穷是
 举全体而言
 嵩山晁氏曰诚明之极配天地而一之也 …… (第 13b 页)
 涑水司马氏曰一言而尽即为物不贰也于穴隙之
 閒窥天不过昭昭之多以手撮地不过撮土之多初
 陟山足不过卷石之多观水之原不过一勺之多及
 穷其 高厚
究其幽远然后知其远大也犹圣贤尽诚
 于小善日新不已乃至于圣德也
 海陵胡氏曰诚故无休息无休息故能久于 …… (第 16a 页)
 于前在舆则倚于衡故久则徵有徵则弥满六合著
 见四极故徵则悠远悠远则积而在下者博厚也形
 而在上者高明也就天地閒所 高厚
者配之则诚之
 博厚足以配地诚之高明足以配天天地犹有形也
 无疆则超天地之外无有畔岸惟悠久配之悠久盖 (第 19a 页)
 信而从也惟中庸之道内本于身而可行外施于民
 而有验前考于三王不差毫釐后质于来圣若合符
 契大则能配天地之 高厚
幽则能合鬼神之吉凶知
 天者穷性命之精微知人者尽仁义之极致如此故 (第 20b 页)
 郑康成曰宫中水道○王昭禹曰必崇三尺所以防
 壅塞也(○李嘉会曰若今之街中间突/起两边峻下水从两边去也)
墙厚三尺崇三之
 郑康成曰 高厚
以是为率足以相胜○王昭禹曰墙
 基广三尺则高九尺盖不高九尺不足以为防蔽不
 厚三尺不足以为完久其他皆 (第 15b 页)
今令甓祴也分其督旁之脩/以一分为峻也尔雅曰堂涂谓之陈)窦其崇三尺(宫/中)
(水/道)墙厚三尺崇三之 (高厚
以是为率足/以相胜 匠人) 大司徒以本
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本犹旧也美善也谓约㭬攻/坚风雨攸除各 (第 4b 页)
 以象东西阶

 张氏曰案广韵壝埒也坛也盖坛之形埒也坛须筑
 土 高厚
有阶级壝则略除地聚土令有形埒而已此
 坛壝兼言壝亦有坛名也
朝服无主无执也
 注曰不立主人主人尊也不 (第 40b 页)
时而用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
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注徵犹效验也此言至
诚之德既著于四方其 高厚
日以广大也徵或为彻博
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
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彊注后言悠久者 (第 7b 页)
 

 
 
 
 
 
 
  (赵氏匡曰平公父卒至此才五月岂有便行宴乐/歌舞之理又云 高厚
逃归案若已在会而逃归渝)
  (盟经文不合不书僖五年会首止郑伯逃归不盟/襄七年会于鄬陈侯逃归并书以明 (第 138b 页)
 故曰败绩音义(挠乃孝反一音乃巧反沮在吕反坏/也一音子馀反岸崩谓之沮丧息浪)
 (反/)(注正义曰师徒挠败成二年传文榖梁传曰高/曰崩厚曰崩解其师非 高厚
而称崩意沮训坏)
 (也沮岸谓河岸崩也师旅大败似岸崩山崩也绩训/为功丧其功绩故曰败绩唯成十六年言楚子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