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经部
(考也而直云祖考则自此以上都无异名可知丧服/经但著曾祖父母之服而高祖已上略而不言以其)
(相及者鲜且自曾祖而推之可知也 顾云 苟六世而/相见焉其服不异于曾祖是也云曾祖之名统上世)
(而言之/则非矣)
传曰何以齐衰三月也小功者 (第 15a 页)
(相及者鲜且自曾祖而推之可知也 顾云 苟六世而/相见焉其服不异于曾祖是也云曾祖之名统上世)
(而言之/则非矣)
传曰何以齐衰三月也小功者 (第 15a 页)
上令尹围何巧也经但云会于虢传以为寻宋盟盖
掩楚之僭也晋本怯懦黄池之会亦长吴惯以让人
为主叔向当时若议晋楚递先则虢盟犹可得志而
顾云 小国尸盟楚为晋细一屈不可复伸是晋自失
策也楚人之言曰晋楚狎主诸侯之盟岂专在晋味
狎与专之意则楚人 (第 3b 页)
掩楚之僭也晋本怯懦黄池之会亦长吴惯以让人
为主叔向当时若议晋楚递先则虢盟犹可得志而
顾云 小国尸盟楚为晋细一屈不可复伸是晋自失
策也楚人之言曰晋楚狎主诸侯之盟岂专在晋味
狎与专之意则楚人 (第 3b 页)
亦如此)天
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吕/音)
(训薄陆氏曰旁各反陆绩云相附薄也马郑 顾云 薄入/也射陆氏曰食亦反虞陆绩董姚王肃音亦云厌也)
集解(朱子曰邵子曰此伏羲八卦之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 (第 11a 页)
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吕/音)
(训薄陆氏曰旁各反陆绩云相附薄也马郑 顾云 薄入/也射陆氏曰食亦反虞陆绩董姚王肃音亦云厌也)
集解(朱子曰邵子曰此伏羲八卦之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 (第 11a 页)
事毕众介逆道宾而出
摈者出请宾告事毕 释曰自此尽不顾论事毕送宾
之事云众介逆道宾而出也者介为首宾为尾谓进道
也必知有逆出者上文聘讫云宾降介逆出又聘夫人
私觌亦介逆出诸聘礼之等皆逆出
公拜客趋辟上摈送宾反告
及大门内公问君云云宾出公再拜送宾不 顾云 宾不
顾据上摈送宾复回谓君云宾不顾矣故引孔子事为
證若然此送宾是上摈则卿为上摈孔子为下大夫得
为上摈 (第 11b 页)
摈者出请宾告事毕 释曰自此尽不顾论事毕送宾
之事云众介逆道宾而出也者介为首宾为尾谓进道
也必知有逆出者上文聘讫云宾降介逆出又聘夫人
私觌亦介逆出诸聘礼之等皆逆出
公拜客趋辟上摈送宾反告
及大门内公问君云云宾出公再拜送宾不 顾云 宾不
顾据上摈送宾复回谓君云宾不顾矣故引孔子事为
證若然此送宾是上摈则卿为上摈孔子为下大夫得
为上摈 (第 11b 页)
之道也若只以居中四爻为有
位邪则三才之位缺而不备矣又说卦云易六位而成
章文言云六位时成既有六位之说而 顾云 无位未知
其可也
辅嗣易论节
夫意以象形象以数分阳卦必奇阴卦必耦卦体既然
爻亦如之所以二卑而 (第 32a 页)
位邪则三才之位缺而不备矣又说卦云易六位而成
章文言云六位时成既有六位之说而 顾云 无位未知
其可也
辅嗣易论节
夫意以象形象以数分阳卦必奇阴卦必耦卦体既然
爻亦如之所以二卑而 (第 32a 页)
(十/二)八卦相错变化理备往顺来逆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易八卦相错变化理备于往则顺
而知之于来则逆而数之相薄旁各反陆云相附薄也
马郑 顾云 薄入也射食亦反虞陆董姚王肃音亦云厌
也数往色具反又色主反而数色主反下文同是故易
逆数也作易以逆睹来事 (第 7a 页)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易八卦相错变化理备于往则顺
而知之于来则逆而数之相薄旁各反陆云相附薄也
马郑 顾云 薄入也射食亦反虞陆董姚王肃音亦云厌
也数往色具反又色主反而数色主反下文同是故易
逆数也作易以逆睹来事 (第 7a 页)
有变化人事语默动静即有云为此理之显者也变
化有吉则祥先见于 垂象云 为有吉则祥先动于四
体此理之微者也夫变化云为各有一定之理所谓
器也圣人比拟其事于已往稽迹观变而已 (第 92b 页)
化有吉则祥先见于 垂象云 为有吉则祥先动于四
体此理之微者也夫变化云为各有一定之理所谓
器也圣人比拟其事于已往稽迹观变而已 (第 92b 页)
而南六
州之民其性不等得圣人之化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
谓之召南太王王季厚于仁贤文王在诸侯之中而行
王化 顾云 道隔东邻三方自绝于日月当此之时西有
昆夷羌戎之患北有猃狁匈奴之难东阻独夫之纣其
化始自岐周渐于江汉时 (第 7b 页)
州之民其性不等得圣人之化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
谓之召南太王王季厚于仁贤文王在诸侯之中而行
王化 顾云 道隔东邻三方自绝于日月当此之时西有
昆夷羌戎之患北有猃狁匈奴之难东阻独夫之纣其
化始自岐周渐于江汉时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