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小學類
書類
    矣注疏及两刘氏方氏说得之详见后条
礼器因地事地(注地事因下/者以事也)
周礼大宗伯之职掌建邦地示之礼(疏经先云人鬼后/云地示郑则先云)
(地示后云人鬼者经先云人鬼欲见天在上地在下人/藏其间 郑后
云人鬼者据下经陈吉礼十二先地示后)
(人鬼据尊卑/为次故也)
 (王氏传曰地/之灵曰示) (第 3b 页)
 (字祭祷自有主者小宗伯与之偕军事重将/事于四望谓将其事以往也两将字各义)

    蕙田案郑氏黄氏解与注不同似黄氏为优
    先 郑后
郑俱未稳
大祝国将有事于四望则前祝(疏云国将有事于四望/者谓军行所过山川造)
(祭乃过据此经四望以上 (第 13b 页)
 命俱曰屈缫而不闻其袭若以上介不袭注盛礼不
 在已之说解之则使者反命垂缫不裼岂亦得委之
 盛礼不在已耶故陆氏取 郑后
说朱子是之至朝聘
 及享用圭璋者则当袭享用璧琮者则当裼以聘礼 (第 8b 页)
  以汝阴之田求成于郑高氏曰汝水出汝州鲁山
  县至颍州入淮其在汝州郏县及裕州叶县间者
  汝阴田也郏自是入 郑后
复入楚昭元年楚灵王
  为令尹城郏十九年令尹子瑕复城之郏复为楚
  地 …… (第 14a 页)
  国在唐县南八十里此蓼为楚武王克州蓼之蓼
  桓十一年传所谓随绞州蓼伐楚师者也与文五
  年所灭之蓼不同三国皆灭于楚南阳唯犨邑属
   郑后
仍属楚昭元年楚灵王为令尹城犨即此由
  是南阳一府皆为楚地矣
 又南阳县北为楚武城地僖六年许僖公见楚 (第 19a 页)
 (道/处)
虎牢天下据中枢南北东西孰敢逾服郑制荆成晋悼

韩侯从此启雄图(五十六/)
 (虎牢城在今河南开封府汜水县西二里初属 郑后/
属晋襄十年诸侯之师戍郑虎牢即比后三家分晋)
 (段规谓韩襄子曰必得石溜之地/即虎牢也后韩哀侯卒以此灭 (第 38a 页)
  (老桃杜注宋地战国策高诱注曰任城有/桃聚今山东兖州府济宁城北有桃乡城)
 谷梁(内不言战举/其大者也)
 集说(杜氏预曰齐 郑后
期故公独败宋师后孔氏颖/达曰案传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然 公败宋)
 (师则知老桃之会谋与宋战彼与公谋 (第 30b 页)
战而公独败/宋师知齐 郑后
期也 孙氏复曰公与翚众悉力共) (第 30b 页)
 (之成自向戌始而不知此会已为之权舆矣陈合齐/楚之成而楚执宋公宋合晋楚之成而楚争为长楚)
 (人衷甲寇不可启渐不可长此之谓也郑卓氏尔康/曰先陈主是盟也 郑后
楚何也桓公没 首朝于楚) (第 25a 页)
 集说(杜氏预曰莒本属齐齐服故莒从之救程子曰/诸侯同心病楚 王氏葆曰齐桓之 徐先盟)
 (于牡丘所以盟者为救徐设也晋景之救 郑后
盟于/马陵非特为救郑也有宋莒在焉宋以五年辞会鲁)
 (卫受晋命侵之莒自晋文之卒至是始与盟约故知/其因 (第 12b 页)
 济水重源所发因谓之济源城隋开皇十六年置济
 源县唐属孟州国朝因之沁水今属泽州非原地也
攒茅
 始以与 郑后
以与晋文公怀州修武县北有攒城

 释例轵县西有地名向上隋大业初轵县省入河内
 后复置唐贞观元年省入 (第 12a 页)
 (皆曰同外楚疏谓传省文举上下以包其馀则知晋/霸之同盟大抵皆同外楚也王氏曰齐桓之救徐先)
 (盟于牡丘所以盟者为救徐设也晋景之救 郑后
盟/于马陵非特为救郑也有宋莒在焉宋以五年辞会)
 (鲁卫受晋命侵之莒自晋文之卒至是始与盟约故/知其因 (第 14b 页)
 称公焉可以称我焉可以无称焉今为郑事不书郑

 伯而何书也
 郑今华州为故 郑后
迁国在今开封府新郑鄢在今
 鄢京在今郑州荥阳县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仲子也左氏公羊以 (第 12b 页)
 传载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宋地也壬戌
 公败宋师于菅宋地杜以长历推无戊申孔氏定为
 戊午是也然曰齐 郑后
期故公独败则非矣此奇正
 之师且地近日又近岂遽后期哉
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郑以郜防归我者欲坚鲁入宋之 (第 39a 页)
 汪氏曰晋制皇太子在三恪下宋升太子在三恪之
 上齐梁陈因之隋制皇太子与会设坐于御东南西
 向唐制朝贺首皇太子次上公
 初惠王娶陈妫为后生太子 郑后
母惠后生叔带王
 以惠后故将废郑而立带故齐桓帅诸侯而会之以 (第 33a 页)
 君臣同辞故称人也陈蔡皆楚与国人楚不得不人
 陈蔡也然则何以没鲁我鲁难以称人也先陈主是
 盟也即次蔡中国之体也 郑后
楚何也桓公没郑首
 朝于楚郑为楚私不可不后楚也陈蔡故从楚者也
 先陈蔡为正其体也郑新服楚者也后郑正其 (第 44b 页)
 于远一意从楚晋悼继伯能得蔡而不能得陈郑则
 其时势可知矣郑自萧鱼后楚不敢伐郑者十六年
 今覸晋伯衰诸侯贰二十四年楚子因救齐伐 郑后
 
二十六年楚子因侵吴伐郑前楚子伐郑东门陈蔡 (第 7a 页)
 (犹同也愚按榖梁于新城断道鸡泽平丘皆曰同外/楚疏谓传省文举上下以包其馀则知晋霸之同盟)
 (大抵皆同外楚也王氏曰齐桓之救徐先盟于牡丘/所以盟者为救徐设也晋景之救 郑后
盟于马陵非)
 (特为救郑也有宋莒在焉宋以五年辞会鲁卫受晋/命侵之莒自晋文之卒至是始与盟约故知其因马 (第 44b 页)
 也胡氏曰诈战曰败独书公者左氏曰六月戊申公
 会齐侯郑伯于老桃壬戌败宋师于菅则是会齐郑
 也鲁为主故独称公或曰齐 郑后
期公独败之败未
 阵也夫及其未阵而败之是以诈也是之谓不正
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正传曰书取郜取防则其擅 (第 20a 页)

(郑后
期故公独败宋师书败宋未陈也/败例在庄十一年菅宋地○菅古顽反)辛未取郜辛巳
取防(杜 (第 10b 页)
郑后
至得郜防二邑归功于鲁故书取明不用/师徒也济阴成武县东南有郜城高平昌邑县西)
(南有西防城林郜防宋二邑 (第 10b 页)

郑后
是不由作之先后也欲以国地为序则郑小于齐
魏狭于晋而齐后于郑魏先于唐是不由国之大小也
欲以采得为次则鸡 (第 61a 页)
 难之中逞复仇之怨率破伤之众以当强楚之锋袭

 古人陈迹以待楚之变诈是以众败身伤终以取亡
 前书伐 郑后
书战败罪其不知反也陨石于宋六鹢
 退飞过宋异之大者也襄公不知恐惧修省且又轻
 举妄动以遂私欲而祸不旋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