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論語類
詩類
經解類
 斗亦谓之勺勺非斗也勺挹于樽彝而注诸爵瓒斗
 挹于大器而注诸樽彝旧图樽受五斗斗实五升勺
 柄长二尺四寸斗柄长三尺盖其所传者尚矣史记
 曰 赵襄子
令工人作为金斗长其尾可以击人与代 (第 52a 页)
 民之财兮
春秋成公九年左氏传使与之琴操南音
襄公二年左氏传穆姜使择美槚以自为颂琴(注颂琴/犹言雅)
(琴/)
尔雅释乐大琴谓之离(注或曰琴大者二十七弦未详/长短广雅曰琴长三尺六寸六)

(分五弦长疏琴操曰伏羲作琴世本云神农作琴云广/雅曰琴 三尺六寸六分五弦者此常用之琴也象三)
(百六十六日五弦象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位以合君臣之恩也又五弦第一弦为宫其次)
(商角徵羽文武二弦为少宫少商又琴操曰广六寸象/六合也又上曰池言其平下曰滨言其服前广后狭象)
(尊卑上圆下/方法天地)
 家语孔子学琴于师 襄子襄
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
 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吾未得
 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 (第 3a 页)
    蕙田案此二条禬礼之正
昭公六年左氏传叔弓如楚聘且吊败也(注吊为/吴所败)
哀公十五年左氏传楚子西子期伐吴陈侯使公孙贞
子吊焉(注吊为/楚所伐)吴子使太宰嚭劳
二十年左氏传越围吴赵孟降于丧食(注襄子时有/父简子之丧)
隆曰三年之丧亲昵之极也主又降之无乃有故乎赵

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曰好恶同之今越围
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非晋之所能及也吾是以为
降楚隆曰若使吴王知之若何乃往告于吴王曰寡君
之老无恤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共黄池之役君之先
臣志父得承齐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 无恤
不敢惮
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稽首曰
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与之一箪
珠使 (第 35a 页)
 皆称名盖以非公事正聘故降而称名也
 清江刘氏曰郑云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
 之于齐之类非也此乃谓若 赵襄子
使楚隆吊吴夫
 差之类尔凡大夫聘而传命则当称寡君士于私臣
 摈于君命不得言主故名之也楚隆之词曰寡君之 (第 42b 页)
 老 无恤
使陪臣隆敢展谢之此则名者也 (第 42b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私事使谓以君命私行非聘也若
 鲁成公时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之
 类
 辨正刘氏敞曰郑说非也此乃谓若 赵襄子
使楚隆
 吊吴夫差之类尔凡大夫聘而传命则当称寡君至
 于私臣摈于君命不得言主故名之也楚隆之辞曰
 寡 (第 45b 页)
君之老 无恤
使陪臣隆敢展谢之此则名者也 (第 45b 页)
 江江南豫章长沙南楚也(又南方曰楚后汉史岑出师颂朔风变楚李善注朔北方也楚南方也)又姓左传晋龟卜楚丘 
  赵襄子
家臣楚隆(又唐韵韵会𡘋疮据切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又类篇山于切音疏杜甫送孟十二诗秋风 
 楚竹 (第 71b 页)
(乃挺切音泞籁籯也)簬古文簬(广韵洛故切集韵韵会正韵鲁故切𡘋音路美竹中作箭战国策 赵)
(襄子
居晋阳患无矢张孟谈曰公宫之垣皆以荻蒿苫楚之请发而用之则箘簬之劲不能过也注簬即簬)韵会或作 
(集韵 (第 56a 页)
象足饰以熊龙首鐎)
(斗高七寸八分深二寸三分口径四寸三分容三升重三斤一两有耳有流有柄首饰以龙皆铜为之 赵襄子
使厨人操斗以)
(食大工古者行食以斗而此有柄与流知其为盛羹湆之具也正字通据此说与周礼注煮鐎小别然以形 (第 63a 页)
 (又漱也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坐祭遂饮奠于丰上注饮漱也又隐也后汉蔡邕传邕上疏曰臣一入牢狱当为楚毒所迫)
(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闻注趣音促饮犹隐也今匿名文书也)又正字通乐律有声饮以声相转而合也梁武帝自制四器 
 名曰通每通施三弦因以通声随声酌其清浊高下也(又饮器溺器也战国策 赵襄子
杀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注溺器或)
 曰酒器 又受箭曰饮箭郭璞蛟赞汉武饮羽(又广韵于禁切音荫以饮饮之也礼 (第 44a 页)
  亟矜无资(亟急/也) 哀公二十年越围吴赵孟降于
  丧食(赵孟襄子无恤时/有父简子之丧)楚隆曰三年之丧亲昵之
  极也主又降之无乃有故乎(楚隆 襄/子
家臣)赵孟曰黄池
  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黄池在十三年先/主简子质盟信也)曰好恶 (第 15a 页)
  同之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嗣子 襄子/
自谓欲敌)
  (越救/吴)非晋之所能及也吾是以为降(并左/氏传)
国亡大县邑公卿大夫士皆厌冠哭于大 (第 15b 页)
(治晋阳也公宫之垣皆以荻蒿苫楚廪之其高丈馀 赵/襄子
发而试之其坚则箘簬不能过也则箘簬盖竹之)
(坚者其材中矢之笴楛肃慎氏贡楛矢者是也三邦未/详其地底致也 (第 13a 页)
  (年左/氏传)
父之雠弗与共戴天(父者子之天杀己之天与共戴天/非孝子也行求杀之乃止 曲礼)
(馀按君之雠亦犹父也其/ 亲之雠详见通礼刑辟) 父之雠辟诸海外君之雠
视父(调人辟详/见刑)
  右复雠 韩魏赵氏杀智伯分其田 赵襄子
漆智
  伯之头以为饮器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
  诈为刑人挟匕首 (第 24b 页)
襄子
宫中涂 (第 24b 页)
襄子
如厕心 (第 24b 页)
  动索之获豫让左右欲杀之 襄子
曰智伯死无后
  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乃舍之
  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 …… (第 25a 页)
  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吾弗为

  之矣凡吾所以为此者所以明君臣之义虽难不
  避也 襄子
出豫让伏于桥下 (第 25b 页)
襄子
至桥马惊索之
  得豫让遂杀之(史记/通鉴) 王孙贾事齐闵王王出走
  贾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去而晚来 (第 25b 页)
  之声则思志义之臣(详乐/记) 君子之近琴瑟以仪
  节也非以慆心也(同/上)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师
  子
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
  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
  数可以益矣孔子 …… (第 15a 页)
  如望羊(旷用志广远/望羊远视也)奄有四方(奄同也文王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
  (后周有四方/文王之功也)非文王其孰能为此师 襄子
避席叶
  拱而对曰(叶拱两手/薄其心也)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
  (家/语) 子路鼓琴孔子闻之谓 (第 15b 页)
 (虎牢城在今河南开封府汜水县西二里初属郑后/属晋襄十年诸侯之师戍郑虎牢即比后三家分晋)
 (段规谓韩 襄子
曰必得石溜之地/即虎牢也后韩哀侯卒以此灭郑)
夹寨沿河梁晋争契丹南渡亟亲征澶渊自古襟喉地
林父居麋盗 (第 38a 页)
 (之应县/音玄)(注正义曰沈氏云世家桓子生武子启及/僖子乞乞卒子常代之是为田成子是于)

 (敬仲为七世言八世者据其相代在位为八世也成/子杀简公专齐政是莫之与大也成子生 襄子
磐磐)
 (生庄子白白生大公和和迁齐康公于海上和立为/齐侯和孙威王称王四世而秦灭之作传之时完之) (第 41b 页)
 注言其不量力音义(说如字/又音悦)○十一月越围吴赵孟
 降于丧食注赵孟襄子无恤时有父简子之丧楚隆
 曰三年之丧亲䁥之极也主又降之无乃有故乎注
 楚隆 襄子
家臣音义(䁥女/乙反)赵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 …… (第 21a 页)
 吴王有质注黄池在十三年先主简子质盟信也音
 义(质如/字)曰好恶同之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
 之注嗣子 襄子
自谓欲敌越救吴非晋之所能及也
 吾是以为降楚隆曰若使吴王知之若何赵孟曰可
 乎隆曰请尝之注尝试也乃往 (第 21b 页)
先造于越军曰吴犯
 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喜唯恐
 君之志不从请入视之许之告于吴王曰寡君之老
  无恤
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共注展陈也音义(造之/到反) (第 21b 页)
 (间间侧之间夏/户雅反共音恭)黄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齐盟
 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 无恤
不敢惮劳非晋国之所
 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稽首曰寡人不佞不
 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与之一箪珠 …… (第 22a 页)
 举也繁马饰繁缨也终乐祁之言政在季氏音义(繁/步)

 (干反/注同)○夏六月晋荀瑶伐齐注荀瑶荀跞之孙知伯
  襄子
音义(知音/智)高无丕帅师御之知伯视齐师马骇
 遂驱之曰齐人知余旗其谓余畏而反也及垒而还
 将战长武 …… (第 25b 页)
 口而死将门注将攻郑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

 在此注主谓知伯也言主在此何不自入也知伯曰
 恶而无勇何以为子注恶貌丑也简子舍适子而立
  襄子
故知伯言其丑且无勇何以立为子音义(适丁/历反)
 疏(注正义曰赵世家云孤布子卿见简子简子遍召/诸子相 (第 40b 页)
之子卿曰无为将军者简子召子 毋恤
(第 40b 页)
毋)
 (恤
至子卿起曰此真将军矣简子曰此其毋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子卿曰天之所授虽贱必贵自是之后)
 (简子尽召诸子 (第 40b 页)
与语 毋恤
最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 (第 40b 页)
毋恤
为太子)对曰以能忍耻庶
 无害赵宗乎知伯不悛 (第 40b 页)
赵襄子
由是惎知伯注惎毒
 也音义(惎其/冀反)遂丧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第 40b 页)
 注史记晋懿公之四年鲁悼公之十四年知伯帅韩
 魏围 赵襄子
于晋阳韩魏反与赵氏谋杀知伯于晋
 阳之下在春秋后二十七年音义(丧息/浪反)(注正义曰/晋世家云) …… (第 41a 页)
 (七年出公奔齐则出公之奔在鲁悼公之十年也又/云出公既奔知伯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
 (哀公之四年 赵襄子
韩康子魏桓公共杀知伯是杀/知伯当鲁悼公之十四年也又六国年表亦云晋哀)
 (公四年鲁悼公十四年韩魏赵败 (第 41a 页)
知伯于晋阳战国/策说此事云知伯帅韩康子魏桓子攻 赵襄子
于晋)
 (阳引汾水以灌之城不没者三版知伯行水魏桓子/御车韩康子为右知伯曰吾今乃知水可以亡人之) (第 41a 页)
 (国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安邑魏也平/阳韩也魏桓子肘韩康子韩康子蹑魏桓子之足其)
 (夜 赵襄子
使张孟谈私于韩魏韩魏反与赵合遂杀/知伯于晋阳之下而三分其地事在春秋获麟之后)
 (二十/七年)
  …… (第 41b 页)
 高平南有平阳县非也唐时无高平郡疏盖言晋时

 地也南平阳三字县名至北齐始省今改正
传知伯曰注简子舍适子而立 襄子
○舍监本讹作奔
 适监本讹作敌今俱改正
 又疏赵世家云孤布子卿见简子○(臣召南/)按史记
 本文作姑 (第 44a 页)
  (赂之以知政闭其口而死将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
  (耻庶无害赵宗乎知伯不悛 赵襄子
由是惎/知伯遂丧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平阳杜注西平阳孔氏颖达曰宣八年城平阳注/云泰山 …… (第 19a 页)
   (舒杜注齐地今山东兖州府东阿县西南有留舒/城水经注云东阿鱼山上有柳舒城是也与东平)
   (州接/壤)
  集说(杜氏预曰史记晋懿公之四年鲁悼公之十四/年知伯帅韩魏围 赵襄子
于晋阳韩魏反与赵)
  (氏谋杀知伯于晋阳之/下在春秋后二十七年)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卷三 (第 19b 页)
 盾曰同(无/后)曰括(无/后)曰婴齐(无/后)盾生朔朔生武武生二
 子曰获曰成获之孙曰罗成生鞅鞅生三子曰桓子
 曰伯鲁曰 无恤
伯鲁生周伯 又夙曾孙穿不知所
 系生旃旃生胜胜生午午生稷稷生朝
  考异曰按系本谓公明生共孟及赵夙夙 (第 19a 页)
闭其口而
死将门知伯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主谓/知伯)知伯曰恶
而无勇何以为子(简子废适子伯鲁而立 襄子
故知伯言其丑)对曰以能忍
耻庶无害赵宗乎知伯不悛 (第 22a 页)
赵襄子
由是惎知伯(惎毒/也其)
(冀/切)遂丧之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史记晋懿公/之四年鲁悼)
(公之 (第 22a 页)
十四年知伯帅韩魏围 赵襄子
于晋阳韩魏反与/赵氏谋杀知伯于晋阳之下在春秋后二十七年丧息)
(浪/反)
   右晋始终春秋凡二十公 (第 22a 页)
造于越军曰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
莫不欣喜唯恐君志之不从请入视之许之告于吴王
曰寡君之老 无恤
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共黄池之役
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齐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 (第 26a 页)
无恤
不敢惮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
稽首曰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拜命之辱与
之一箪珠使问 (第 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