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台寻校自泰和四年相承皆用冬夏乾等既伏应孟冬
回复追明孟秋非失御史中丞范泰议今虽既祔之后
得以烝尝而 无殷
荐之比太元二十一年十月应殷烈
宗以其年九月崩至隆安三年国家大吉乃修殷事又
礼有丧则废吉祭祭新主于寝今 (第 11b 页)
 山阴陆氏曰氏旁出也有虞氏称氏言尧之旁出尧
 犹在也夏后氏称氏言舜之旁出舜犹在也自此以
 上称氏以此殷称人无夏矣周称人 无殷
矣此篇言
 殷周如此
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郑氏曰此皆其时之用耳言尚非 (第 33b 页)
    孔安国议前
宋书礼志晋安帝义熙二年六月白衣领尚书左仆射
孔安国启云元兴三年夏应殷祠昔年三月皇与旋轸
(元兴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三年三月刘裕/复京师次年改元义熙三月安帝至京师)其年四月

夏应殷而太常博士徐乾等议云应用孟秋台寻校自
泰和四年相承皆用冬夏乾等既伏应孟冬回复追明
孟秋非失御史中丞范泰议今虽既祔之后得以烝尝
无殷
荐之比太元二十一年十月应殷烈宗以其年
九月崩至隆安三年国家大吉乃修殷事又礼有丧则
废吉祭祭新主于寝今 (第 18a 页)
 宿宿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是委积
 往来道路间所给用也膳则掌客所谓上公殷膳大
 牢以及归侯伯殷膳则无及归子男又 无殷
膳矣此
 之谓膳献则掌客所谓上公乘禽日九十双侯伯七 (第 14b 页)
 左传(秋齐侯郑伯盟/于咸徵会于卫)
 集说(许氏翰曰齐郑之盟叛晋也霸道隳诸侯散离/盟始复志此盖自是中国 无殷
会矣 陈氏傅)
 (良曰特相盟自齐桓以来未之有也于是再见诸侯/无主盟矣是故石门志诸侯之合也于咸志诸 (第 40b 页)
(十二叶右六行)
大作上 先服治殷家御事之臣(十三叶右七行)御下有治字
 或加陵殷士(十三叶左二行) 无殷
士二事谨按恐非 是自
遗智命矣(十六叶左五行)矣作也 此篇所云惟勤修敬德(九行)
勤作劝 故上传云王 (第 4a 页)
式赘反元文赘作锐 札则八反则作侧疏
若非周法(三十一叶右三行)宋板若作并 或兼虞夏殷以言
(四行) 无殷
字 一夫之地税皆通税(三十一叶左九行)上税作
尽 此则井田虽不得什一(同上)井作圭 又葬匠匠人
云( (第 8b 页)
 附录(左传夏四月单武公刘/桓公败尹氏于穷谷)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诸侯始复特盟左传齐侯郑伯盟于咸徵会于卫杜氏/曰咸卫地襄陵许氏曰齐郑之盟叛晋也霸道隳诸侯)
(散离盟始复志此盖自是中国 无殷
会矣陈氏曰持相/盟自齐桓以来未之有也于是再见诸侯无主盟矣是)
(故石门志诸侯之合也于咸志诸侯之散也家 (第 41b 页)
传齐郑盟于咸徵/会于卫杜氏曰咸卫地襄陵许氏曰)
(齐郑之盟叛晋也霸道隳诸侯散离盟始复志此盖自/是中国 无殷
会矣陈氏曰特相盟自齐桓以来未之有)
(也于是再见诸侯无主盟矣是故石门志诸侯之合也/于咸志诸侯之散也家 (第 28b 页)
   俎在黍稷前设执之在后
云俎行者俎后执执俎者行鼎可以出者案下文设时
豆错俎错黍稷后设则俎宜在黍稷前今在黍稷后而
言俎行者欲见俎虽在黍稷前设以执之在后欲与鼎
匕出为节故云俎行即匕鼎出也
   士月半 无殷
奠有荐新如朔奠
月半不殷奠注殷盛也有荐新如朔奠释曰云下尊者
以下大夫以上有月半奠故也案月令仲春开冰先 (第 20b 页)
 为先改过尤以疾速为要况四身为大臣有天下国
 家之责使其疾一日未损则斯世受一日之害所望
 下之匡救切矣然良药未免于苦口而忠言恒至乎
 逆耳苟 无殷
殷求助之诚虽有嘉谋嘉猷亦安从而
 入告乎贾谊有言医能治之而上不使可为叹息者 (第 11b 页)
皆曰功言殷亡可待指汝之事殆
不能免戮于尔邦○邹氏曰此篇祖伊之言危迫之甚
必在周师既渡河之后若文王时必 无殷
之即丧戮于
尔邦之语
  微子
孔氏曰微圻内国名子爵为纣卿士正义曰微子名启
纣之同母庶兄按同母庶兄者 (第 54a 页)
 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是往来道路间所给用也膳
 则掌客所谓上公殷膳大牢以及归侯伯殷膳则无
 以及归矣子男则 无殷
膳矣此之谓膳也献则掌客
 所谓上公乘禽日九十双侯伯乘禽日七十双子男
 乘禽日五十双惟上介皆有禽献此之 (第 18a 页)
 (非雠于武王成王也然其所以久而未革者则以殷/俗尚质其蔽也易惑而难晓盘庚迁都为民利耳浮)
 (言胥动至烦三书之训谕犹父兄之训子弟尚且如/是况视邻人为雠者于其言肯遽从乎虽然 无殷
人)
 (之顽不见周家之仁铜阴冱寒终消融于春风和气/中呜呼仁哉 吕氏曰成康并称成王见于诗书者) (第 13a 页)
盘庚迁都为民利耳/浮言胥动至烦三书之训谕犹父兄之训子弟尚且如)
(是况视邻人为雠者于其言肯遽从乎虽然 无殷
人之/顽不见周家之仁锢阴冱寒终消融于春风和气中呜)
(呼仁哉呜/呼仁哉)
   君牙(君牙臣名穆王命 (第 43a 页)
 夫人所归无牢礼归之者大夫而傧之壹如君君夫
 人敌体礼不可有加损也聘使卿也而六豆六壶六
 笾一同于子男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周制也夫人
  无殷
膳飨食诸侯世相朝故盛礼可备聘使则岁时
 不绝供意繁费更不可有加矣
老牵牛以致之宾再拜稽首 (第 26a 页)
  齐侯郑伯盟于咸(左传曰齐郑盟于咸徵会于卫/襄陵许氏曰齐郑之盟叛晋也)
  (霸道隳诸侯散离盟始复自是中国 无殷
会矣杜/氏曰咸卫地永嘉陈氏曰此特相盟自齐桓以来)
  (未之有于是再见诸侯无主盟矣是故/石门志诸侯之 (第 18a 页)
 杜注何忌不言何缺文郓贰于齐故围之
七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传齐郑盟于咸徵会于卫许氏翰曰齐郑之盟叛晋
 也霸道隳诸侯散离盟始复志此盖自是天下 无殷
 
会矣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齐侯卫侯盟于沙
 传卫侯欲叛晋诸大夫不可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于
 齐侯曰执 (第 14b 页)
氏炎曰观殷民不轻于从周见殷先/王德泽之深观三后化殷殷卒依依于周者八百年见)
(周家仁厚之至○董氏鼎曰 无殷
人之顽不见周家之/仁如锢阴冱寒终消融于春风和气中何其仁哉○吕) (第 40a 页)
 何忌不言何阙文公羊谓讥二名谬甚
七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许氏曰齐郑之盟叛晋也诸侯始复离盟自是 无殷
 
会矣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齐侯卫侯盟于沙(公作/沙泽)
 卫若畏晋不宜叛之既欲叛之又何畏焉乃使结 (第 11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