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詩類
四書類
小學類
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論語類
 今之锄类孟子云虽有镃基云之属者以田器非一
 也
 新安顾氏曰古未用牛耕易只言服牛乘马引重致
 远如论语长沮 桀溺
耦而耕诗十千维耦月令季冬
 命农计耦耕事皆是人耦而耕最可考者古人于蜡
 祭迎猫迎虎凡有功于田者无不报 …… (第 21b 页)
 严陵方氏曰冰之八也为阴事之终种之出也为阳

 事之始以冰入之期而告民出五种终则有始也耦
 耕二人相耦而耕也语言长沮 桀溺
耦而耕是矣盖
 先王所以联属其民使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故乡
 则有比遂则有邻军则有伍学则有朋耕之有耦亦 (第 22a 页)
 素隐修身以俟命谓之行法则不修身以逆命谓之
 行怪
 山阴陆氏曰此龙德也故惟圣者能之
 莆阳林氏曰隐者本非美事素隐者徒然隐也如长
 沮 桀溺
荷蓧丈人晨门之徒往而不反故孔子以隐
 字目之以谓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夫人之生便有五
 典之分若退居岩穴之 (第 38b 页)
 郑氏曰强毅以与人不苟屈以顺之也君分国以禄
 之视之轻如锱铢八两曰锱
 孔氏曰此明儒者志操规为之事不臣天子伯夷叔
 齐是也不事诸侯长沮 桀溺
是也知服谓知服畏先
 代贤人言不以己之博学淩跨前贤也习近文章以 (第 16b 页)
 (累十累为铢二十四/铢为两八两为锱) 孔氏颖达曰此明儒者志操
 规为之事上不臣天子伯夷叔齐是也下不事诸侯
 长沮 桀溺
是也既慎而静所尚宽缓也不与人为臣
 不求仕宦但自规度所为之事而行故曰其规为如
 此 吕氏大临曰慎静而 (第 64b 页)
  独立不惧者矣孔子反鲁而删诗书系周易作春
  秋颜子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亦皆大过之
  事可谓遁世无闷者矣若接舆荷蓧长沮 桀溺

  失德之人非遁世之士也遁世无闷几于潜龙之
  义二者皆圣贤出处之大致非止于行过恭丧过 (第 12a 页)
  柔顺说于上有如腓之好动动不知止凶之道也
  若不待五求而先自动则不能安分谄谀冒进惟
  能居守而不好动则可以吉象复明其顺不害者
  言长沮 桀溺
之徒乃与君相忘但不可先动使君
  倡而臣和可也盖上下君臣之间又不可隔绝而
  不通要得其求则顺而从之 (第 24a 页)
 置力田赏员以是知秩叙者爵一级爵二级之数里
 宰推而行之则庶几有迁进之渐以激劝之也(○贾/氏曰)
 (或家有一夫二夫共耦若长沮 桀溺
耦而耕或先后/次序相助佐为之○曹氏曰里宰合耕于锄之法尤)
 (为井田均民力之要指耦者谓两人相助而耕皆 (第 16b 页)
 者耒之金耕者所用惟耜为急故用为造沟洫之则

 ○贾氏曰二耜为耦者二人各执一耜若长沮 桀溺
 
耦而耕此两人耕为耦共一尺
 郑康成曰其垄中曰𤰝𤰝上曰伐伐之言发也𤰝畎
 也(○贾氏曰一尺深者谓 (第 2a 页)
文云权分十黍之重贤知音智)(正义曰此明儒/者志橾规为之)
(事上不臣天子伯夷叔齐是也下不事诸侯长沮 桀溺/
是也慎静而尚宽者既慎而静所尚宽缓也强毅以与)
(人者若有人与己辨言行而彼人道不正则己不苟屈/从之是用 (第 15b 页)
为相连文次也田一岁曰菑释地文郭璞曰)
(今江东呼初耕地反草为菑则是入地杀草之名故引/为證也论语云长沮 桀溺
耦而耕即云耰而不辍注云)
(耰覆种也是古者未解牛耕人耕即下种故云民既炽/菑则种其众谷此既庭及下章既方 (第 21b 页)
 其传也以禄不以嗣其于城涂之制可知矣
匠人为沟洫注主通利田间之水道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𤰝田首
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注古者耜一金两人并𤼵
之其垄中曰𤰝𤰝上曰伐伐之言𤼵也𤰝畎也今之耜
岐头两金象古之耦也田一夫之所佃百亩方百步地
遂者夫间小沟遂上亦有径
 疏耜谓耒头金金广五寸耒面谓之庛庛亦当广五
 寸二人各执一耜若长沮 桀溺
耦而耕此两人耕为
 耦共一尺一尺深者谓之𤰝𤰝上高土谓之伐伐𤼵 (第 21b 页)
  牛耦
诗曰十千维耦周礼里宰合耦于锄匠人二耜为耦一
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圳月令季冬命农计耦耕事语
曰长沮 桀溺
耦而耕郑氏释周礼谓古者耜一金两人
并发之又谓合人耦则牛耦亦可知王弼释易亦曰牛
者稼穑之资而孔子之时冉 (第 14a 页)
(长沮 桀溺
耦而耕或先/后次第相佐助为之也)
邻长掌相纠相受注相纠相举察疏(释曰邻长不命之/士为之各领五家)
( (第 37b 页)
  汉郑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贾公彦疏
匠人为沟洫注主通利田间之水道音义(洫况/域反)(注释/曰古)
(者人耕皆畎上种谷畎遂沟洫之间通水故知/通利田间水道此文与下为目下别为之耳)耜广五
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𤰝田首倍之广
二尺深二尺谓之隧注古者耜一金两人并发之其垄
中曰𤰝𤰝上曰伐伐之言发也𤰝畎也今之耜岐头两

金象古之耦也田一夫之所佃百亩方百步地遂者夫
间小沟遂上亦有径音义(𤰝古犬反隧音遂本又作遂/并步顶反畎古犬反与𤰝同)
(古今字也刘古善/反佃音田又音电)(释曰云耜谓耒头金金广五寸来/面谓之庛庛亦当广五寸云二耜)
(为偶者二人各执一耜若长沮 桀溺
耦而耕此两人耕/为耦共一尺广一尺深者谓之畎畎上高土谓之伐伐)
(发也以发土于上故名伐也此二人虽共发一 (第 1b 页)
之地/未必并发知者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长沮不对又)
(问 桀溺
若并头共发不应别问 (第 1b 页)
桀溺
明前后不并可知/虽有前后其畎自得一尺不假要并也注释曰郑云古)
(者耜一金者对后代耜岐头二金者云两人并 (第 1b 页)
 矣孔子反鲁而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颜子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亦皆大过之事可谓遁世无闷
 者矣若接舆荷蓧长沮 桀溺
皆失德之人非遁世之
 士也遁世无闷几于潜龙之义二者盖圣贤出处之
 大致非止于行过恭丧过哀用过俭而已( (第 7b 页)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孔子下车盖欲告之以出处之意接舆自以为是故
不欲闻而辟之也

  ○长沮 桀溺
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沮七馀反溺乃
历反)


  二人隐者耦并耕也时孔子自楚反乎蔡津济渡处 (第 33b 页)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夫音扶与平声)

  执舆执辔在车也盖本子路御而执辔今下问津故
夫子代之也知津言数周流自知津处

  问于 桀溺
(第 34a 页)
桀溺
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
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
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 …… (第 34a 页)
  滔滔流而不反之意以犹与也言天下皆乱将谁与

变易之(辅氏曰 桀溺
之意以为夫人有反之之意则夫子有易之之理今天下皆乱如水之流而
不反则谁肯听夫子之言行夫子之道而夫子亦安 (第 34b 页)
能有所变易其人也哉)而汝也辟人
谓孔子辟世 桀溺
自谓(辅氏曰夫子尝去鲁适卫适楚以至微服而过宋以辟阳
货之难此又其辟人之实也故
(第 34b 页)
桀溺
以夫子为辟人至于 (第 34b 页)
桀溺
之见则以为天下皆滔滔而不反则世人
无一不可辟者故绝人逃世以为洁而自谓其能辟世)
耰覆种也(胡氏曰孟子曰 (第 34b 页)
 归之乐吟风弄月之趣也自适其适之意多曾点之

 志似未甚广大夫子与之不过偶契其浮海居夷之
 云而然至杨用脩又云充点也之志而不知圣人之
 裁则与 桀溺
之忘世庄列之虚无晋人之清谈宋人
 之禅学皆声应气求响合影附不至于猖狂自恣不
 止岂非尧舜气象一言为之 (第 33a 页)
 殊谬 老龙孔凤春秋时极奇品题
孔子下节 顾泾阳曰天下有一毫不可为豪杰不肯
 犯手天下有一毫可为圣贤不肯放手
长沮 桀溺
耦而耕三节 附顾麟士曰按通义仁山金
 氏曰古之隐者不以姓名自见人亦不得而知之论
 语所载若荷蒉晨门荷 (第 6a 页)
蓧丈人皆以其物与事名之
 不得姓名之真也独长沮 桀溺
若得其姓氏者然长
 与桀古无此姓氏而名又皆从水夫子使子路问津
 而不告则一时何自而识其姓名计亦以其物 …… (第 6a 页)
 之盖二人耦耕于田其一长而沮洳其一桀然高大
 而涂足故因以其物色名之犹荷蓧丈人之云尔
 按此与看接舆法同然终近凿 是知津矣似讥非
 讥语意含蓄 桀溺
则发泄殆尽 蒙引谓 (第 6b 页)
桀溺
词语
 意思又较从容得多与此又不同 谁以易之句大
 全张氏是一样说饶氏是一样说存疑是一样说从
 存疑 (第 6b 页)
  有违言而后去也○程子曰四者虽以大小次第言
之然非有优劣也所遇不同尔(黄氏曰四者固非有优劣然贤者之处世
岂不能超然高举见几而作乃于言色而后辟之耶曰出处之义自非一端随其所居之位而量其所处
之宜可也卫灵公顾蜚雁则辟色矣问陈则辟言矣岂夫子于此为劣乎○冯氏曰
桀溺
谓子路岂若从 …… (第 65b 页)
  果哉叹其果于忘世也末无也圣人心同天地视天
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不能一日忘也故闻荷蒉之
言而叹其果于忘世且言人之出处若但如此则亦
无所难矣(冯氏曰世之乱也贤者隐沦于下而为禄仕甚者隐于草野而食其力如长沮 桀溺

接舆犹得以名传见简册荷蒉丈人仪封人晨门则没世无闻而名亦隐矣哀哉○吴氏曰圣人切于救
时人虽不知而犹冀其 (第 67b 页)
  孔子下车盖欲告之以出处之意接舆自以为是故
不欲闻而避之也


  ○长沮 桀溺
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沮七馀反溺乃
力反)


  二人隐者耦并耕也时孔子自楚反乎蔡津济渡处
( …… (第 36b 页)
  执舆执辔在车也盖本子路御而执辔今下问津故

夫子代之也知津言数(音朔)周流自知津处

  问于 桀溺
(第 37a 页)
桀溺
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
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
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 (第 37a 页)
之士哉耰而不辍(徒与之与
平声滔吐刀反辟去声耰音忧)


  滔滔流而不反之意以犹与也言天下皆乱将谁与
变易之而汝也辟人谓孔子辟世 桀溺
自谓耰覆(敷又
反)
(上声)(按韵会注布种后以耰摩田使土开处复合以覆种)亦不告以津处 (第 37a 页)
(辅氏曰 桀溺
以夫子为辟人而天下皆滔滔不反则世人无一不可辟者故绝人逃世以为洁而自谓其
能避世)


  子路行以告夫 …… (第 37b 页)
  怃然犹怅然惜其不喻已意也言所当与同群者斯
人而已岂可绝人逃世以为洁哉天下若已平治则
我无用变易之正谓天下无道故欲以道易之耳(吴氏
桀溺
以天下皆无道而避世陈仲子以兄为不义而避兄夫子谓鸟兽不可与同群孟子谓充仲子之 (第 3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