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南与徐分界处尝考齐长城故址而约略得之管子
 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是春秋时已有长
 城矣竹书纪年曰 梁惠成
王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
 城城缘河径泰山千馀里东至琅邪台入海齐记曰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 (第 51b 页)
长子读如长短之长见颜师古汉书注春秋左传云
鲁襄公十八年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执孙蒯
于屯留竹书记年云 梁惠成
王十二年郑取屯留尚
子屯留即纯留尚子即长子古音相近互用无关于
丹朱也是时郑已灭矣此云郑者盖韩懿侯也见 (第 35b 页)
   甫草
郑笺云甫田之草也○尔雅十薮郑有圃田郭云今荥

阳中牟县西圃田泽是也○职方云河南曰豫州其泽
薮曰圃田○穆天子传天子里甫田之路东至于房○
左传皇武子曰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竹书纪
梁惠成
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
○水经注云渠水历中牟县之圃田泽泽多麻黄草故
述征记曰践县径便睹斯 (第 12b 页)
已有长城矣竹书纪年曰 梁惠成
王二十年齐筑


防以为长城城缘河径泰山千馀里东至琅邪台


入海齐记曰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 (第 10a 页)
河之经流亦审矣(水经注云河水茜于白马县泆通濮济黄)


(沟故苏代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竹书纪年 梁惠成
王十二年楚师决河水以水长垣之)


(外者也按黄即外黄外黄城在今杞县东北六十里济阳城在今兰阳县东五十 (第 134a 页)
显王四年 梁惠成
王发逢忌之薮以赐民地理志开封
县逢池在东北或曰宋之逢泽也臣瓒曰今浚仪有逢
陂忌泽昔梁惠王发其薮以赐民 (第 38a 页)
  (而魏请附史记韩昭侯六年伐东周取邢丘秦昭/王四十一年攻魏取邢丘怀又秦始皇五年蒙骜)
  (伐魏拔邢丘信陵君上魏安釐王书秦固有怀茅/邢丘安城垝津以临河内即此邢丘也竹书 梁惠)
  (成
王三年郑城邢丘郑即韩也或谓之韩皋赵悼/襄王二年城韩皋汉置平皋县属河内郡应劭曰) (第 24a 页)
  (亦曰余吾赵世家成侯与韩魏分晋君以端氏肃/侯立复徙之纯留战国策张仪劝秦伐韩曰断屯)
  (留之道即纯留也竹书 梁惠成
王十二年郑取屯/留尚子尚子即长子秦始皇八年王弟长安君成)
  (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汉置屯留县属上党郡 (第 8a 页)
 宛濮(僖二十八年宁武子与国人盟于宛濮杜注陈/留长垣县西南有宛亭近濮水 臣谨按后汉)

  (志刘昭曰长垣西有宛亭水经注濮渠之则有漆/城竹书纪年 梁惠成
王十六年邯郸伐卫取漆富)
  (丘城之者也或亦谓之濮菀亭春秋宁武子与卫/人盟于菀濮京相璠曰卫地也今在 (第 15a 页)
  (即今睢州治也详卫地襄牛水经注涣水径雍邱/故城南又东径承匡城又东径襄邑故城南故宋)
  (承匡襄牛之地宋襄公之所筑故曰襄陵竹书纪/年 梁惠成
王十七年宋景公卫公孙仓会齐师围) (第 11b 页)
  (我襄陵十八年 惠成
王以韩师师于襄陵齐侯使/楚景舍来求成即此西有承匡城春秋会于承匡)
  (者也又谷水首受涣水于襄邑县东 (第 12a 页)
  (威王曰吾吏冇黔夫者使守徐州宣王八年与魏/襄王会徐州以相王十年楚围我徐州楚世家威)
  (王七年伐齐败之于徐皆此也谓再按竹书纪年 梁惠成
王三十一年邳迁于薛 之上邳竹书纪) (第 24b 页)
  (事与诸家多互异 惠成
王之下书今王即襄王也/则 (第 25a 页)
惠成
王即史记所云惠王其三十一年为周显)
  (王二十九年上距春秋终一百四十二年后二十/年齐封田婴于薛此时 (第 25a 页)
  (武观来归此即观国不壹之事也战国策周显王/元年齐伐魏取观津高诱曰故观邑也临河津故)
  (曰观津竹书 梁惠成
王二年齐田寿帅师伐赵围/观津汉置畔观县属东郡应劭曰夏国也后汉建)
  (武三年改封周后姬常于此曰卫国 (第 30b 页)
泽在中牟县西 竹书纪年 梁惠成
王十年入河水于
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 朱氏曰甫草甫田也后为
郑地宣王之时未有郑国圃田属东都畿内故往西 (第 12a 页)
 今不传传者赝本杜元凯称其著书文意大似春秋
 经推此足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疑亦书时及考魏
 世家裴骃引纪年曰 梁惠成
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
 大梁四月上不见夏字乃知古人文各有例虽似春
 秋终有不尽同处马迁踵秦记成秦本纪颇 (第 20b 页)